“而且我等可以帮长安王和王妃掩藏行踪,即便二位来北离的事已经传回了大兴,我等也可以递国书到大兴,说都是西陵人用心险恶假扮成长安王和王妃来北离抢亲!”
“长安王和王妃且放心,长宁公主留在北离促成两国互市只需要担个名头,真正要做的那些事,都不必让她经手,我们一定会保护她,绝不会让她吃半点苦。”
一众北离大臣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帮长安王夫妇把后路都想好了。
连拓跋瀛也说:“若长宁公主若肯暂留北离,本王子发誓,来日长安王执掌大兴来接公主,定然还你们一个完完整整、毫发无伤的长宁公主。”
北离人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话上了。
霍峥和春枝还是没有当场松口。
不管这些北离大臣说的有多好听,他们把嫣然留下,更多的是为了作为两国互市真正推行的筹码。
即便互市不成,他们也不吃亏。
春枝和霍峥对视了一眼,说:“此事需再行商议。”
拓跋瀛闻言,点头表示理解,他知道长安王夫妇是重情之人,否则也不会专程跑到北离来接人。
今日就暂且谈到这里。
一众大臣都散了,春枝和霍峥一起往原先的帐篷走。
其实拓跋瀛和穆盱等人说的也不全然是为了他们北离,北离已经结束了内乱,大兴却还暗潮汹涌,前路未明。
若是她和霍峥暗中前来北离抢亲之事传回皇帝耳中,只怕祸从天降,嫣然此时跟他们回西州,也并不安全。
若是皇帝要召公主回京另嫁,他们更加难以插手,还不如让她暂留北离,等大兴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再接她回去。
只是他们做兄嫂的,都没有直接决定嫣然的去留。
小公主长大了,有她自己的想法。
春枝跟霍峥说她要问问嫣然,是想跟他们回西州,还是暂留北离。
霍峥点了点头,“该当如此。”
两人回到帐篷里的时候,霍嫣然刚刚沐浴更衣完,已经重新梳妆,她一袭鹅黄色宫装,云鬓花颜,看到兄嫂二人一起进来,立刻起身问:“拓跋瀛派人请七哥和嫂嫂过去做什么?”
霍峥不咸不淡道:“拓跋瀛想娶你。”
简简单单一句话,犹如惊雷一般在霍嫣然炸开。
“拓、拓跋瀛才十四岁!”霍嫣然闻言,眼睛都瞪大了,“而且他死了父兄,哪有心思成婚?”
“他逗你玩呢。”
春枝笑着走向霍嫣然,同她简单说了刚才在拓跋瀛营中说的两国互市之事。
霍嫣然听得很认真,惊诧于原来除了把公主嫁到北离来联姻之外,真的有更好的办法。
七哥和嫂嫂没有骗她。
春枝说完这些之后,温声问霍嫣然,“北离这边想让你暂留于此促成两国互市,你怎么想?”
第389章 我等着你
霍嫣然点头说:“行。”
春枝见她如此干脆,“不再想想了?”
若说霍嫣然先前在京城自请来北离联姻是因为无路可选,在初入北离境内的时候不愿意跟他们走是因为不想连累他们。
那么在北离一望无际的雪地里逃亡数日,挨饿受冻,九死一生之后,她也该重新决定自己的去留。
可春枝问她的时候,她依旧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不仅春枝诧然。
连霍峥的目光也留在了妹妹身上。
霍嫣然说:“嫂嫂既然来问我了,那必然是因为我留在北离利大于弊。若非如此,七哥和嫂嫂定然会直接拒绝那些北离人的提议,根本就不会来问我,不是吗?”
的确如此。
春枝摸了摸小公主的头发,“北离人杀伐重,时不时刀剑相向,你不害怕?”
“害怕啊。”霍嫣然承认地很坦然,“可七哥和嫂嫂一直在保护我,我也想保护你们。”
小公主说:“想要天下太平,这个愿望太大了。那就让家人平安,这个小一点的愿望先实现吧。”
即便春枝没有跟霍嫣然说那些北离大臣如何拿他们接嫣然回西州之后,大兴皇帝必然会对霍峥发难,霍嫣然也能联想到。
北离人都是真刀真枪地拼杀,大兴那边却是暗箭难防。
霍嫣然笑着说:“而且我相信七哥和嫂嫂很快就能接我回家的。”
“快不了。”霍峥颇为无情地说:“你且等个十年八年。”
“十年八年也行啊,其实也不是特别久,还挺有盼头的。只是……”霍嫣然拉长了尾音,抱着春枝的胳膊,笑着说:“到时候我就是个老姑娘了,要是嫁不出去,就得一辈子粘着嫂嫂。”
春枝怜爱地看着小公主,“不会那么久的。”
她温声说:“我们嫣然得在风华正茂的年纪的回家,欢欢喜喜地嫁给自己的心上人。”
“嗯。”霍嫣然重重地点头。
会的。
上天不偏爱我。
总有人偏爱我。
春枝和霍峥一行人在王庭住下,三日后,北离群臣为老单于和十二位惨死的王子举行葬礼。
大雪之后,连着放晴了好几天。
雪水消融,山川露出了原本的颜色。
巨大的石穴屹立在苍茫大地之上,春枝和霍峥还有霍嫣然、柳彦等人到场为老单于送葬。
群臣痛苦,万民哀恸,送走他们敬爱的老单于,英雄一世的人物。
春枝一行人站在烈烈寒风中,向缘悭一面的老单于行礼。
风吹得衣袂飞扬,无数人泪洒当场。
拓跋瀛送别父兄,擦干眼泪,在北离群臣的拥护下继位成新的大单于。
北离经过一场巨大的动荡之后,走向了新的篇章。
又数日,春枝和霍峥在王庭跟拓跋瀛和一众北离大臣商议出开通互市的各项章程之后,到了必须要返程的时候。
本来北离这边只想让霍嫣然挂个促进两国互市的名头,只是谁也没有想到长宁公主居然全身心参与进来,每天都扑在这事上,每次议事都从头听到尾。
甚至连春枝和霍峥要启程回西州的那天,霍嫣然为他们送行的时候,问的也是“西州的第一批货物什么时候能送来”,而不是“你们什么时候来接我回家?”
“开春。”
春枝说等春天来了,西州采了第一批新茶就送到北离。
春天是最美好的季节。
充满希望。
令人期盼。
霍峥临走之前,正正经经地对妹妹说了一句,“五年,最多五年,七哥就来接你回家。”
“好。”霍嫣然笑着应下了,“那到时候我也不算太老,应该不用一辈子缠着嫂嫂。”
霍峥揉了揉妹妹的头发,“你是大兴的公主,在北离可不能被人欺负了去,若是有人敢对你不敬——”
“若有人敢对我不敬,我就报你长安王的名号。”霍嫣然笑着说:“长安王不仅武功高强,用兵如神,嘴还奇毒无比,谁要是得罪了你,九条命都不够死的。”
霍峥一时无言。
其实霍嫣然心里清楚的很,七哥虽然嘴毒,但是心里可在意她这个妹妹了。
拓跋瀛和穆盱等人同来送行,对此再三表示,他们北离一定会把长宁公主奉为贵宾,绝不会让公主受半点委屈。
拓跋瀛亲自做了保证。
霍峥和春枝还留几个武功高强的暗卫保护霍嫣然,这才离开北离王庭,回西州。
大兴才是他们真正的战场。
柳彦作为大兴的送亲使在北离多留了一个月。
他陪着霍嫣然在北离过了第一个离家千万里的大年夜。
他们喝着马奶酒,在夜幕下仰望漫天星辰。
这一夜过后,霍嫣然十八岁。
她身着红衣,在月光下跳了一支舞。
烟花绽放,火光跳跃,少女的裙袂在风中摇曳……
霍嫣然朝柳彦露出明媚的笑颜,“相比从前,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
所以,你不必内疚。
也不必担心我。
放心地回大兴吧。
山高水长,你我相见有期。
明明是寒冬的冬季,却有春风拂动了柳彦的心弦。
这一个月,他教公主骑马,教公主用剑。
霍嫣然自小聪明,学什么都快,只是先前养于深宫,皇帝不喜欢女儿家舞刀弄枪,御马乘风,所以她才没有学那些。
如今身在北离,霍嫣然抛却了那些规训女子的陈规教条,她开始跟男人一起商议政事,去教化民众,去救济老弱妇孺。
她每天都很忙,要学的东西很多,要做的事更多,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柳彦见到了公主在飞速成长,知道她说的并非虚言,大年夜过后,他向大单于辞行。
穆盱率众为柳大人送行。
临别之际,柳彦没见到公主,等了许久。
久到,他再不启程,马都等不住要撂蹄子了。
才看到霍嫣然策马而来,百忙之中抽空送他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