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嫣然在北离待了三年多,非但没瘦,整个人都看起来康健有力了许多,王皇后早在信件里听说小公主在北离学了骑射,且颇有进益,直到亲眼看到,才敢相信霍嫣然是真的脱胎换骨了。
霍嫣然笑着说:“我在北离吃得下睡得着,每日还学了各种东西,而且北离那边的女子并不以瘦为美,越康健有力越好。”
公主很喜欢北离女子的康健之美,跟京城贵女那种以柔弱娇美为佳的姿态完全不同,她这次回京城一定要好好让那些人改变审美。
“嫣然看着比从前更明艳照人了。”
安阳长公主霍琼华跟王皇后一起在宫门前等着归人,看霍嫣然的目光充满了欣赏。
如今的霍嫣然气质高华,不仅仅是皮相之美,更因为她从内到外都散发着经过过风霜的独立自信,犹如寒梅傲雪而开。
“姑姑还是以前一样美貌无双。”
霍嫣然笑着朝安阳长公主行了一礼。
在瑞王把持朝政的时候,霍琼华一直闭府不出,避免跟瑞王党交恶,但在霍炀率众去了江阳城之后,她立刻联合王皇后反过来清洗瑞王党,夺回了京城的控制权。
皇帝去后,王皇后和安阳长公主姑嫂二人的关系反倒比从前增进了许多。
霍嫣然跑得这么快,霍峥不紧不慢地扶着春枝下马车,带着霍子安上前朝母后和姑姑行礼。
“母后万安。”
“皇祖母万安。”
一家三口齐齐朝王皇后行礼,而后又同时向安阳长公主问好。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王皇后一手拉着春枝,一手去摸霍子安的头,“小子安都长这么高了。”
霍子安说:“娘亲说我要快点长大,长大了才能回京看望皇祖母,所以我才长得比别人都快。”
王皇后听到这话忍不住摸了摸小子安的脸,多讨人喜欢的孩子。
要不是老皇帝忌惮七郎,非让他们一家去西州,她原本是可以看着小子安长大的。
一别数年,老皇帝还在的时候,盯西州盯得紧,连家书送回京城来都要疑神疑鬼。
王皇后哪怕再想念春枝和小子安也不好冒着触怒龙颜的风险与他们书信来往,联系一年比一年少。
更何况书信画像又哪里比得上真真切切的人在眼前。
霍琼华宽慰王皇后,“以后皇嫂想念的人能一直陪在皇嫂身边,共享天伦之乐了。”
养了满宫妃嫔的老皇帝死了,儿子马上要继位登基。
儿媳和孙子都这般得她心,连远在北离的女儿也回来了。
王皇后往后的日子只有顺心如意,再没什么好烦扰的了,想到这里她唇边的笑意压都压不住,“你们一路赶路辛苦了,先去跟本宫回去,坐下来慢慢说。”
“是。”
众人齐声应了。
柳彦作为外臣,哪怕他去西州接公主回来,也该在此时主动离去,先行回府。
可霍嫣然这时候忽然朝他喊了声,“柳彦,过来。”
柳彦应声上前,走到了公主身侧。
霍嫣然拉着他的手,对王皇后说:“今日我们一家团圆,我心上人自然也要在场。”
柳彦听到这话,情不自禁地凝视着霍嫣然。
王皇后早就知道知道小公主喜欢柳探花,当初老皇帝要把嫣然送去北离联姻的时候她无力改变,甚至想过让嫣然在前往北离的途中动用五百护卫队直接把柳探花劫走。
柳彦这人不贪图荣华,也不好美色,他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连目光都不会为她停留。
而现在这个柳彦为了嫣然奔赴千里,赶到西州去接她回家。
如今更是心甘情愿地跟嫣然站在一起。
王皇后一眼就看出来嫣然已经得偿所愿,微微笑道:“那是自然。”
柳彦拱手行礼,“谢皇后娘娘成全。”
“成全两个字未免说的太早了。”王皇后说:“今日只是吃一顿家宴,你若想求娶本宫最疼爱的小公主,还得拿出诚意来才是。”
数年前的宫宴上,瑞王想为十二公主霍清涵和柳探花说亲,柳彦当场就拒绝了,还说此生不会娶公主,不愿做驸马的话。
柳探花本来就在京城颇有盛名,那事一出,立刻就传的满城皆知。
王皇后乐于见到柳彦和霍嫣然终成眷属,但柳彦自己说过的话,总得他自己收回去才行。
柳彦拱手应下。
王皇后这才带着一家子人回栖梧宫,马上就到用午膳的时辰了,宫里一切都已经准备得宜。
春枝和霍嫣然等人一进栖梧宫,女官就让人传膳,摆膳,一家子人围桌而坐,难得团圆。
王皇后左手边坐着霍嫣然,右手边坐着春枝,霍子安和霍峥都要靠边坐,安阳长公主见小子安生的好看,性子又活泼,比七郎小时候有趣多了,就一直在逗他玩。
霍子安倒不讲究什么食不言寝不语,只是这位姑祖母也太喜欢捏人脸了,小少年已经到了不喜欢被人摸头捏脸的时候,便起身给皇祖母和娘亲她们布菜。
王皇后见状,越发喜爱小孙儿。
这次西州被围困的事闹得很大,王皇后知道春枝带头死守城门,霍嫣然带着北离狼骑前去解围,这些事她已经听过霍峥和底下的人说过好几遍了,可仍旧想听春枝和霍嫣然再说一遍。
春枝和霍嫣然都十分明白王皇后作为一个母亲的担忧之情,说了许多当时的情形,又说起这几年的诸多见闻。
连霍子安说起西州的互市场来都滔滔不绝,王皇后听着,满怀欣慰。
时隔数年才相聚,王皇后舍不得她们,就将霍嫣然和春枝母子都留在栖梧宫过夜。
霍峥好不容易等到春枝回京,却依旧只能孤灯冷被一个人睡。
他想跟春枝一起留在栖梧宫过夜。
王皇后直接问霍峥:“你的公务处理完了吗?”
第449章 你陪陪我
皇帝驾崩,事务繁多,霍峥的确还有很多公务要处理,今日出城接春枝还是百忙之中强行抽出空来。
王皇后一心沉醉在天伦之乐里根本不管儿子是怎么想的,直接把他打发走了。
霍峥一直看着春枝,看得她不得不起身相送。
眼下已经是年末,老皇帝刚去,宫里众人忙碌非常,眼看着马上就要过年节,所有人都忙的脚不沾地。
春枝跟霍峥一起慢慢往外走,数枝红梅开到宫墙外,景色幽然。
霍峥牵着春枝的手,轻轻摩挲着她的指尖,低声问她:“真要留在栖梧宫过夜?”
春枝听到这话,有些好笑道:“我都答应母后了,哪里还会有假?”
“母后有嫣然和星回陪着就够了。”霍峥的嗓音压得更低了:“你陪陪我。”
“你说什么?”
春枝假装没听清。
她倒要看霍峥有没有这么厚的脸皮说第二遍。
哪知道霍峥看着她的眼睛,缓缓道:“春枝,你陪陪我。”
“你……”春枝一下子都不知道说他什么好了。
这人真是……
自从西州城一别,春枝和霍峥也的确好些时日没见了。
霍峥回京之后日日忙碌,眼看着清减了不少,春枝也有些心疼他,反正他也要留在宫里处理政务,陪就陪吧。
等入夜之后再去母后的栖梧宫歇息便是。
春枝这般想着,轻轻地点了点头。
霍峥带着她一起去了御书房,他坐在御案前批奏折,春枝便在边上磨墨添茶。
霍峥不舍得春枝累着,拉着她一同坐下,把奏折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说与她听。
春枝在西州的时候就时常跟霍峥一起看折子,如今到了京城,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乱七八糟的事也跟着多了起来。
霍炀都做出这等弑父夺位的事来了,还有人为他求情。
说新帝登基大赦天下,也该赦免瑞王。
她跟霍峥一边骂写这折子的人是脑袋被驴踢了,然后驳回这道奏折,顺便派太医去给这位大人看看脑子。
还有奏折说皇帝驾崩,其后宫嫔妃无所出者,按照先例要陪葬,因为霍峥当时没有按照先例行事,留了那些嫔妃一命,有些大臣就拿这事一直说。
春枝见了,便说:“那些后宫嫔妃本就是应召入宫,没几个人是真心喜欢老皇帝的……”
后宫很多嫔妃就是正当年纪,别说真心喜欢皇帝了,侍一次寝折寿好几年。
要那么多风华正茂的女子为老皇帝殉葬,也不知道那些迂腐的大臣都是怎么想的。
好在霍峥没有按例行事。
春枝同他说:“父皇已去,宫中这些女子该放归就放归吧,一直留在宫里蹉跎年岁也是可怜。”
“你跟我想到一块去了。”霍峥说:“只是想要办好此事并不容易。”
这事若是交给王皇后来办,难免被人诟病她善妒,老皇帝刚驾崩,她这个做皇后的就容不下宫里那些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