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间内,不能让玉珠到她身边来,以免遭受牵连。
玉珠道:“姐姐不必担心我,我在长公主府待得挺好的,暂时不想离开。而且……”
春枝没有立即开口,只静静地等着玉珠的下文。
玉珠轻声说:“顾家大公子也来了京城,眼下没有比安阳长公主府更安全的地方了。”
安阳长公主爱美男,在京城名声恶劣,那些个有才华且相貌上佳的年轻男子都对她敬而远之。
顾元嘉那样的才情相貌,定然是不会靠近安阳长公主府的。
所以玉珠说这里安全,确是如此。
春枝还想问玉珠孩子的事,上次赏花宴能让她们说话的时间实在太短,都没来得及说什么。
只是长公主府来来去去的侍女侍从实在太多,她又怕这些话被旁人听了去,就一直没有问出口。
玉珠送春枝到门口,宋宅的马车就在门前候着。
玉珠知道春枝姐姐想问什么,她也有很多话想跟春枝姐姐说,便轻声同她说:“等我得空了,便来宋宅找姐姐。”
这里到底不是说话的地方。
春枝点头说:“好。”
她温声嘱咐玉珠好好照顾自己,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来宋宅找她。
玉珠道:“姐姐也要好生照顾自己。”
一旁的青叶摆好马凳,掀开车帘等着。
“好了,你快回去吧。”春枝说着便上了马车。
玉珠一直站在门前,等春枝乘坐的马车离去了才转身回府。
因为安阳长公主跟宋家姑娘依旧走动,京城里一半的夫人小姐办宴会、出城踏青的时候,又开始给宋宅递帖子。
春枝知道这些人也不是真心要请她去,无非是看在皇帝还没有下旨取消她和长安王婚事,盘算着她还有可能做长安王妃,这才想着继续走动。
这些帖子她接到了也不去,只陪着宋婉儿偶尔出门逛逛。
一眨眼,日子又过去了半个多月。
朝堂上一众大臣为着慕青山吵了这么久,终于有了定论。
霍峥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带回了宋宅。
日暮西山,春枝和宋家兄妹一道在花厅里用晚饭。
霍峥入内,在春枝身边坐下,同说她:“父皇派去北境探查慕大人的人回来复命了。”
春枝闻言立刻放下了碗筷,“他怎么说?”
宋家兄妹也跟着放下了筷子,目光同时落在霍峥身上,等着他的下文。
霍峥道:“那人说慕大人被流放北境这么多年,毫无怨怼之心,每日坚持劳作——”
春枝没去过北境,却也听说过那是苦寒之地,寻常人都受不住那里的风霜雨雪。
多少被流放到北境的人死在了那里。
霍峥说:“今日父皇已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下令召慕大人一家回京,用不了多久,你就能见到他们。”
春枝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大喜过望,她一把握住了霍峥的手,“当真?”
霍峥道:“当然是真的。”
宋婉儿道:“那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太好了!”
宋安澜也说:“这段时日真是辛苦王爷了。”
霍峥这些时日为了慕青山不停地奔走周旋,宋安澜都看在眼里。
霍峥只跟春枝说皇帝下旨召慕青山,其中的辛苦却只字不提。
霍峥道:“慕大人能回京,于你我而言都是好事,这点辛苦算不得什么。”
春枝给霍峥盛了一碗鸡汤,递给他,“喝碗汤。”
霍峥“嗯”了一声,接过汤碗慢慢喝着,他同春枝说:“慕家人回京要有个住处,过两天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宅子。”
春枝刚要应声,便听一旁的宋婉儿开口道:“慕家人回京住宋宅就好了,反正宅子这么大,还有好些院子空着。”
“婉儿说的对。”宋安澜温声道:“那些院子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多住些人,也有多些生气。”
春枝没有立刻开口,她觉得自己和孩子住在宋宅已经给宋家兄妹添了许多麻烦,若是慕家人回京都住进宋宅,未免有些不妥。
霍峥看了春枝一眼,就基本猜到了她在想什么,随即道:“先前朝堂就有人说宋家和慕家联起手来欺君,为了避嫌,慕大人一家回京还是另外置办宅子的好。”
长安王都这样说了,宋安澜自是不再多言。
“那好吧。”宋婉儿也只能听长安王的。
几人一道用过饭,霍峥送春枝回小院。
霍峥同春枝说:“我在王府隔了一条街的地方还有一处宅子,慕大人一家回京正好可以住进去。”
春枝道:“宋家兄妹要避嫌,难道你就不用避嫌?”
霍峥笑了一下,伸手拥住她,“你是我的妻,我就是再避嫌,也跟慕家人撇不清关系。”
他说:“既然撇不清关系,不如大大方方地叫他们看看,我就是慕家女婿。”
所以他在朝堂上也丝毫不遮掩自己的私心。
反倒让那些想拿他徇私说事的大臣没了办法。
春枝伸手抚上霍峥的眉眼,这些天他真的累的不轻,人都清减了。
春枝有些心疼他。
霍峥揽着春枝,缓步进屋。
孩子还睡着。
霍峥俯身在她唇上吻了一下,嗓音低沉地问她:“我今夜能跟你一起睡吗?”
第130章 一家团聚
春枝看着霍峥,一时间没说话。
自从上次风雨大作,霍峥在宋宅留宿之后,他就不想回王府一个孤灯冷被地睡。
他天天都想跟春枝和孩子一起睡。
霍峥等了许久,都没等到春枝说话,当即又道:“我天不亮就走,不会让宋安澜知道的。”
“那也不好。”春枝道:“你日日都往宋宅来,兄长都不说什么了,你要在这留宿……”
宋家还有未出阁的女儿呢。
霍峥看着春枝,知道她的未尽之言是什么,便抱了抱她,好一会儿才依依不舍地放开,“好想快点把你娶回家。”
春枝笑着说:“婚期在六月,眼下已是三月底了。”
先前她还要担心皇帝当她是罪臣之女,会把她和霍峥的婚事作废。
而今日皇帝亲自下旨召慕青山回京,这意味着慕青山即将起复。
她这罪臣之女身份不复存在。
她跟霍峥的婚事,也会如期举行。
霍峥凝眸看着春枝,“我一天都等不了。”
春枝低头浅笑。
她跟霍峥在临水镇的时候就已经成过亲,皇帝赐婚于她而言,也不过就是再办一次婚宴,办的更奢华的。
可现在看霍峥这样期盼着,春枝也越发期盼那天的到来。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满园芳菲渐渐落去,一转眼就到了四月下旬。
慕青山受召回京,带着家人一同抵达。
这一天,霍峥早早来宋宅接上了春枝,带她到城门口迎接慕青山一家。
长安王府的马车停在城门外,颇有些显眼。
春枝和霍峥一同站在马车前,望着官道来来往往的车马。
从下午等到日暮,进京的车马无数,可来的都不是慕家人。
春枝有些望穿秋水。
霍峥让她回马车上等着,她也不回。
春枝轻声说:“我想早些看到他们。”
霍峥知道她思念家人,便陪着她一起等。
夕阳西下的时候,一辆简朴的青布马车从官道上缓缓驶来,坐在车厢上的青衣妇人掀开车帘往外看来。
春枝对上了她的视线,只一眼,就认出了那是与同她血脉相连的亲人。
她眼中瞬间就泛起了水光。
那辆青布马车驶上前来,停在了她们面前。
车厢的青衣妇人甚至等不得车夫放好马凳,就掀开车帘下了马车,朝春枝走了过来,“芷……芷儿?”
话声未落,眼泪先夺眶而出。
“娘亲……”春枝如同乳燕投林,一头扎进扎进了青衣妇人的怀里。
不需要任何验亲,她一见到这个人,就知道她是她的娘亲。
慕夫人抱住春枝,泪流不止道:“好芷儿……这些年苦了你了。”
饶是慕青山夫妇远在北境,不知道京城这边世事变迁,也在回京路上听说了长安王和春枝的那些事。
慕夫人心疼女儿,心疼到说不出话来。
春枝看着一身风霜的娘亲,也是心疼不已。
慕夫人当年也是闻名京城的美人,如今才四十来岁,就已经白发丛生,可见要在北境那样的苦寒之地活下来是多么地不容易。
母女俩相拥的而泣。
一个二十四五年纪的俊秀青年扶着鬓发霜白的慕青山下了马车,走到母女俩面前。
京城繁花似锦,慕家几人衣着简朴,与这里简直格格不入。
“快。”慕夫人抬袖擦了擦春枝的眼泪,同她说:“见过你爹爹。”
春枝抬眸,看向曾经倾倒京城的探花郎,如今尘满面、鬓如霜,她含泪喊了声,“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