姝奕也在一旁频频点头,当初她得那个官儿得来的不正,凭着那七两银子也养不活全家,至于他从哪里来的钱,这就不能细查了。
“夫君莫要说这样的话,你可是前三甲呢,试问每年有多少考生赶考,又有几人能考中,得前三者更是其中翘楚。”
被家里人安慰了一番,江林木心情也好了几分,但他心里仍旧没有放弃升起的想法,他要想法子更快的升官,或者让陛下可以记住他。
之前他为了了解翰林院的同僚,抽出两天的时间翻看了几人的履历,也做了些调查,这也导致江林木对高廷和薛焕文如此了解。
因为这两个人都是寒门士子,查找他们的信息并不难,不像那些世族大家的公子,有些什么事儿都会有家族帮着遮掩,对外也都是说好不说坏。
所以查找起来比较费事儿,但瞧着眼下陛下对于朝中官员的态度,显然有意打压士族,尽可能给与寒门官员更多的机会,这也让他钻了空子,借着介绍高廷和薛焕文之事,在陛下面前露了脸。
江林木垂下眸子,心里也生出了一些不可与人言的计划,他以为考上了官儿就可以实现让家里过好的愿望,可现实告诉他,这还不够,他还得更努力才行。
夜里,一场雨落下带走了几分闷热,也暂时带走了江家低沉的气氛。
第二天一早,江林木照旧去上值,姝奕和林春花坐在院子里纳凉哄孩子,突然院门被人敲响。
“谁啊?”姝奕喊了一嗓子。
禄安前去开门,她抱着孩子站起身好奇的朝着门外看去,越过院门只看到一辆精致的马车停在外面。
须臾,就看到禄安连忙侧身,让出了门口的位置,陈嬷嬷带着之前宣旨的小公公,满头大汗的走进来。
林春花不认得对方,但是姝奕认得啊,慌忙将手里的孩子放在一旁的摇床里。
“陈嬷嬷怎么过来了?”姝奕脸色也跟着严肃了起来。
“夫人快些和老奴入宫吧,太后昨夜好像是着了风寒,今日起来就说不舒服,请了太医给看过,都说没有什么大问题,但人却躺着睁不开眼,总说睁开眼就头晕的厉害。”
之前姝奕入宫给太后送了两次饭菜,对方也都吃的不错,在陈嬷嬷的劝哄下还有陛下的监督下,太后娘娘的饮食已经基本恢复正常。
身体也越发的硬朗起来,她自己也感觉到这一个月来,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偶尔提起姝奕的时候,也是赞不绝口。
这不今日感觉到身上不对劲儿,宣太医看过之后,没有得到任何的医治结果,太后这就想到了姝奕。
听到这话,姝奕也不敢耽搁,说道:“那好,我现在去换身衣服,这就随嬷嬷入宫。”
“唉唉,江夫人且慢,太后娘娘说了,这次的病太医也诊不出来,怕是和上次一样呢,叮嘱老奴和您说,还得带着上次的百家面的包子入宫或许有用。”
闻言,姝奕往屋里跑的脚步瞬间顿住,她有些迷茫的转过身看向陈嬷嬷,若说太后信了那些怪力乱神的说辞也就罢了,可是陈嬷嬷也信了不成?
这可是她们商量好的说辞罢了,太后这次的舒坦,怕是那黑面包子解决不了啊。
正在她心里嘀咕的时候,对上了陈嬷嬷的眼神,她脑海里闪过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陈嬷嬷看着她眼里的恍然,脸上也有些挂不住的感觉。
姝奕这下确认了自己的想法,她踌躇着退了回来,脑子里思索的不再是给她吃什么药,而是这个季节什么饭菜更开胃好吃,还得是有些农家特色的。
想明白这些,姝奕侧头看向祖母,“祖母,咱们家还有地瓜面和荞麦面吗?”
林春花虽然不太清楚到底怎么了,但是听懂了一件事儿,那就是太后想吃她做的地瓜面包子了。
她赶紧将两个孩子交给江二海看着,和姝奕一起进了灶房里,“你大伯前些时候送来了新麦子,咱们家也有了新面粉,不如用这个给贵人做吃食吧。”
“不必,这宫里的东西无一不精细,只有咱们想不到的,就没有宫里没有的,反倒是这粗俗的东西,宫里越发显得难得,咱们素日里怎么做来吃,还是照旧怎么做给太后就行。”
经她这样一说林春花懂了一点,这事儿说白了就是物以稀为贵,就像老百姓舍不得吃白面一样。
她洗干净手和姝奕一起忙了起来,“不是说做包子吗?你怎么还找上了荞麦面?”
姝奕抬起胳膊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这大热天的太后未必喜欢,我想着做些荞麦冷面,上次她吃着包子好,那会儿天还不如现在热,这大热天的吃热包子,只怕她胃口越发的不好。”
“还是你顾虑的周全,这样咱们做两样,不管她想吃什么都有,横竖不落错。”
二人在灶房里忙了将近一个时辰,终于姝奕拎着食盒走了出来,“还得让陈嬷嬷等候一会儿,我得去换一身衣服,免得污了凤目。”
“江夫人快些去,老奴在这里再等会儿无妨,但太后娘娘还在宫中等着呢。”
姝奕也没有耽搁,回屋洗了把脸,照着铜镜看头发没有散乱,便换了一身衣服,和陈嬷嬷一起入了宫。
有了前面几次入宫的经历,现如今不管是林春花和江二海,还是姝奕都对入宫这事儿变得放松很多。
有陈嬷嬷带着姝奕入宫,从宫门到坤宁宫可以说是一路无阻,甚至路上遇到的小宫女或者太监,也都十分恭敬的让开宫道,让她们先走过去。
饶是如此,等着二人到了坤宁宫的时候,太后的脸色也不甚好看,“怎么去了这么久?哀家这会儿头晕的厉害啊。”
虽然心里是有些猜测的,可姝奕也不敢真的马虎,行礼之后赶忙上前跪在太后面前为她诊脉。
这一诊脉不要紧儿,姝奕顿时无语了,“太后娘娘,您……您多久没有用膳了?”
“就今早还未用过。”太后虚弱的合眸歪在榻上,一副难受的不行,不愿多语的样子。
姝奕下意识的看向一旁的陈嬷嬷,陈嬷嬷也有些无奈,看看太后又看看姝奕,“太后这两日的确是胃口不佳,每日也就喝几口燕窝,便不愿在吃东西。”
姝奕一时差点没忍住骂人,这人真是好日子过腻了啊,这每日都有山珍海味伺候着,却能给自己饿得头晕眼花。
“那太医就没开药?”
“开了,但是太后嫌药酸苦异常,不爱喝,好容易喝些还得等着彻底放凉了再喝,这,这药效自然也不如以往。”
摊上这样一个主子,陈嬷嬷也是不易,姝奕站起身说道:“那还是让太后吃些包子或者凉面试试吧。”
陈嬷嬷刚才进门,就把东西交给了小太监,试毒之后让人从新装盘,这才端上来。
太后夹起热腾腾的包子咬了一口,味道还是曾经的味道,只是这潮热的天气,吃一口热的都让她心里烦躁,便是屋里摆着冰都不管用。
陈嬷嬷看着她眉头一皱,就晓得她这是嫌弃包子热了,心想江夫人果然细心,竟然还做了二手的准备,赶紧递过去那碗黑乎乎的冷面。
“这是什么?”
姝奕赶忙起身帮着将料汁调好,拌在了面上,酸辣的气味勾的人不住的吞咽口水,“这是用荞麦面做的凉面。”
太后接过去尝了一口,冰冰凉凉的不说,入口酸爽的味道刺激着味蕾,让人突然觉得食欲大开,早已经饿到有些麻木的胃,这会儿也重新振作起来,不断的提醒着主人它需要食物。
就这样一碗面,被太后几口吃完,看着那黑皮的包子也不嫌弃了,直接夹起两个吃完,人长舒一口气,也算是活了过来。
“这宫里也有御厨,可做出来的味道也就那样,还是老百姓做出来的饭菜更有烟火气啊。”
说完,她挑眉看向姝奕,“这饭菜还是哪位花甲老人做的?”
论起来太后和林春花的年岁差不多,太后虽然看着皮肤细腻,可这身上的精气神可和林春花差远了,让人瞧着好像林春花要比她小十岁似的。
“回禀太后娘娘,正是。”姝奕规矩的屈膝行礼,心里却在盘算着一会儿给她开点什么开胃消暑的药。
“唉,不如让她入宫来吧,就留在哀家的宫里,以后小厨房就交给她掌管着。”
“啊?!”姝奕猛地回过神,一时被这个消息震惊的忘了怎么张嘴说话。
还好一旁的陈嬷嬷赶忙帮着说道:“哎呦呦,太后娘娘这可使不得,这位老人家乃是江大人的亲祖母,这江家太老夫人如何好入后宫做这些粗活儿。”
这下换成了太后娘娘失语,她楞楞的看着陈嬷嬷,眼神里还带着几分不敢置信,可对上对方含笑的眸子,也明白自己这是胡闹了。
“竟然是江家的太夫人啊,这的确不好留在宫里。”
姝奕闻言赶忙跪下行礼,“多谢太后娘娘体恤。”
“唉,哀家也是随口玩笑,她这把年纪入宫来,陛下也不会允许她留下做事的,更何况还是太老夫人呢。”总算是将自己刚才的失礼圆了过去,可太后有些好奇这位老夫人,“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这年岁也差不多,我正想着找个同龄的人说说话呢,改日带着你太婆婆一起入宫,陪着哀家说说话,解解闷,也让她入宫来赏赏花,顺便指点一下御膳房那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