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长生也在外面待客,姝奕和江王氏在厨房里忙完,刚出来姝奕就被林春花喊进屋。
“姝奕你坐在二郎身边吧,别出去和他们挤了。”
在村里媳妇是上不得主桌的,可今日林春花就是大大方方的让她坐下来,村长和里正对视一眼,自然也没有什么脾气。
毕竟现在村里人人都晓得,这个是知县的千金。
“这是二郎的媳妇,这可是我们家的福星啊,你们也都是晓得的,我家二郎考童生那可是考了三年才考上,现如今姝奕一进门,我家二郎府试院试皆是头筹,不仅得了知县的赏,我这孙媳妇在府城还得了知府夫人的赏。”
这下过来吃席的人都听到了,再看姝奕的目光越发敬畏起来,这也是林春花想要看到的,这村里的人心不坏,只是这嘴坏的很。
白日里姝奕说出了曾经的婚约和身份,村里人自然也晓得当初她是自己私奔而来,这两日大家不会说什么,可这日子久了,总是会有些心眼子不正的,嘴又贱的会出来嚼舌根。
到时候姝奕的名声若是有暇,日后当了官夫人也难得自在,终究会让她背负私奔的名声一辈子。
林春花年少守寡带着两个儿子过活,她为了养家不得不下地干活,抛头露面的去县城里摆摊卖菜,这村里背地里嚼舌根的人不少。
她也不是不晓得,只是堵不上别人的嘴,能打的她都打了,但她总不能拔了人家的舌头,有些事儿越描越黑,她越是计较反倒被人说是心虚。
这样的滋味她受了大半生,这会儿自然也不想让姝奕尝到,今日她就是要太高姝奕的身份地位,让外面的人就算是想说也得闭上嘴,借给他们胆子也不敢轻易的说。
村长笑呵呵的,“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啊,这大家闺秀就是不一般。”
知县的女儿算不得大家闺秀,可在村民的眼中这就是已经是大家闺秀,是他们无法触及的存在。
对于村长这有些不怎么贴切的夸赞,姝奕羞涩的笑了笑,“村长过誉了。”
里正也说了几句客气的话,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我若是没有记错,他们二人的媒人,好像是你家娘子吧?”
都喝了不少的酒,村长这会儿双颊带着些许的酡红,说起来这个他得意的抬抬下巴。
“是啊,我那婆娘可是给秀才郎和知县千金保的媒,我可也是跟着喝了一杯媒人酒的。”
一顿酒吃完,村长是被自己儿子背回去的,院子里的人也都散的差不多了,林春花带着姝奕和江林木亲自将里正送到了大门处。
“今日多谢里正帮忙。”林春花十分恭敬熟稔的和对方道谢。
里正今日也喝了不少,他停下脚步摆摆手,“老嫂子客气了,您是给咱们村培养了一个好孩子,日后在村里有什么事儿只管说,只要能帮到的我和村长都会尽力。”
等着人走了,江林木皱眉有些不解的问道:“阿奶,你找里正帮了什么忙?”
他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也不晓得家里还有什么事儿需要里正帮忙的,他现在是秀才,今年秋收之后都不需要交税粮,里正帮了什么?
林春花笑了笑,“有时候这人不经意间说一句话,比你我磨破嘴皮跑断腿都好使。”
第24章
江林木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见祖母不想多说,他也没有在多问。
反倒是姝奕不断的复盘着今日的事儿,突然抬起手看着走在自己身前的老人, 这一刻姝奕目光里满是感激,眼圈忍不住的红了红。
连忙走上前挽住了祖母的手臂,眼睛里带着水润的光泽, “让祖母费心了, 今日之事多谢祖母。”
林春花看看笑了, 她什么都没有说, 挽住她的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
成绩公布之后,江林木也获得了入府学的资格,又因他是禀生, 不仅可以入府学读书, 就连学费都是可以折半。
姝奕看着自己手里攒着的银子,和江林木商议着,“咱们手里的银子足够夫君在府城读书用,不如和祖母说说, 这次别再从公账上出钱了。”
江林木看了眼炕上摆着的银子,“你那十两的嫁妆钱自己收好, 不到万不得已尽量别动, 我这里还有这些年攒着的三两银子, 足够咱们在府城生活了。”
看着他将那十两拨出去, 姝奕抿了抿唇, “夫君, 咱们现在也有了银子, 不如给家里买头牛吧, 这次咱们去府城, 这一去就得到秋收才能回来,总不能将租来的车一直放在府城。”
“可你买了牛车,咱们去了府城不一样还是得养在院子里。”
这事儿倒是难住了姝奕,晚饭的时候她便在饭桌上,和家里人说了自己的想法。
江王氏有些不赞同的说道:“二郎的学费就应该从家里的公账上走,他如今得了秀才,咱家的田地都跟着他沾光免了税收,你大伯和大哥也都跟着享福不需要去服徭役,所以不管咱们看,这个钱就该从公账上走,总不能我们白占便宜,什么都不帮二郎吧。”
“大伯母,我这些年读书,吃喝花销都是大伯大哥帮着,要说占便宜也是我占了便宜,如今我们身上要有了钱,这学费我们自己拿得出。”
林春花也不赞同他们的主意,“二郎读书乃是给咱们江家谋福,他出力读书考试,将来还要当官各处应对,其余的人本就该出些钱,做生意还得先花钱进货租摊子呢,更何况想要当官老爷亲戚,自然也得出力才好。”
晓得江家祖母最是偏心江林木的,这会儿听到这番话,姝奕小心翼翼的觑了一眼大伯一家。
这会让江大成和江王氏都一脸认同之色,丝毫没有因为婆母说这话,心里而不痛快,姝奕犹豫着要怎么劝说他们答应,好像全家都在反对他们二人的想法。
见林春花和江王氏都有些不赞同,江林木接着说道:“若是大伯母和大伯觉得不妥,那不如就将我去读书的钱省下来,我们夫妻再添上几两,咱们买头牛吧。”
“啥?!买牛?”江二海瞪大了一双铜铃一样的眼,虽说有些讶然,可更多的是激动和期待之色。
姝奕本想说他们瞧瞧买回来就行,可江林木这会儿却直接说出来,还要用公账上的银子,她有些不悦的转头瞪着他。
桌子底下,江林木握住了她的手,似是安抚似的捏了捏,“是啊,家里需要种地,春播都得去借牛,日后我要去府城读书,总不好再去租借,也不方便,所以不如咱们自己买一头,平时在家耕地,也可以送我们去府城读书,偶尔去镇上买些东西有个车也方便。”
这话说到了江长生的心坎里,“二郎这个主意好,阿奶咱们去买牛吧,如此我在家里熬了药膏,也可以用牛车拉着去卖,收药材的时候也可以用牛车,也省的租了车还得第二天去还,来回跑路浪费功夫。”
想起来在府城挣到的钱,江长生放下碗筷用袖子擦了擦嘴,郑重的说道:“二郎,阿奶,这买牛的钱一半从公账上走,一半我来出,这牛车日后对我可是有着大用处,你们别和我抢,这钱我出一半。”
一旁的江王氏看着儿子朝气蓬勃的样子,眼圈跟着红了红,看向姝奕的目光也满是感激。
“是啊,你们两口子这次别和你大哥挣,既然你们不让从公帐上出学费,那这买牛车的费用就让大郎出一半,我也是难得看着他这样坚定硬气的时候。”
这点全家都认同,这次江长生从府城回来之后,整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了,说话做事有了章程,处事也更加自信果断。
在家越发有个顶梁柱的味道,不管是干地里的活儿,还是平日里烧水劈柴也都懂得抢在他老子前面做,在村里遇到人也会大大方方的和人打招呼说话。
再也没有往日的沉默和懦弱,林春花也看了看大孙子,这一刻她也不忍心拒绝大孙子的想法。
“好,我们大郎也长大了,现如今也有要做的事,那改日咱们就去买头牛,将来只要不是地里忙得时候,平时都先紧着大郎用。”
得到了阿奶的支持,江长生顿时挺直了腰身,呲着一口大白牙,学着他爹的样子端起碗来吃饭,却也不再是狼吞虎咽得模样,虽称不上斯文,可也看着稳重不少。
全家人都看在了眼里,一个个装作没有看到的样子,忍笑开始低头吃饭。
在家里收拾了一日,隔日一家人欢欢喜喜的关上院门,张婶出来瞧见了,站在坡子上大声的询问。
“春花婶子,你们这一家子这是要出门啊?”
林春花一手牵着姝奕,一手挽着江王氏,“是啊,我们要去镇上瞧瞧买头牛,我家大郎现在跟着他弟妹学了些手艺,这日后忙起来少不得车马,索性我们去镇上看看。”
“哎哟,你老是有福的,这儿子是一个比一个孝顺,孙子更是一个赛着一个的又有出息,你老以后可就等着享福吧。”
这村里就是这样,看着好像是两个人在说话,但这看不到的还不晓得有多少只耳朵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