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茵茵离开了这些天,什么时候会回来?”
“好像茵茵姐才离开两天吧?”齐闻仲有些犹豫地说。
“是吗?”
柳梦溪惊讶地在脑海中计算陈茵离开的日子,最后得出结论,软趴趴地趴在桌子上,感叹道:
“但我怎么觉得茵茵离开了好久好久。”
第72章 老友相逢
陈茵离开的短短两天,对柳梦溪和齐闻仲来说是度日如年。
但是对于陈茵自己而言,每天都有许多的事情需要忙碌,时间过的很快。
转眼间,就来到了到达羊城的第三天。
李春丽听说陈茵准备离开之后,自知挽留不住,帮忙整理行李的手速不知不觉地慢下来。
就连跟着陈茵一起前往医院的时候,整个人都有些心不在焉,经常失神。
她看了一眼陪护孙女一整夜,明显疲惫的儿子,下定决心,喊道:
“向南,你跟我出来一趟,有点事我想要和你说。”
“妈。”向南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站起身,跟随母亲的步伐往外面走廊僻静的角落走去。
病房里,郭巧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茵茵,还得麻烦你帮珍珍再看看。”
陈茵一看到躺在病床上活蹦乱跳,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温柔的笑容。
“嫂子,你客气了。”
随即,她落座在病床旁的凳子上,“珍珍,让我摸摸你的小手。”
珍珍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了妈妈一眼,得到点头的答案,才扭头伸出手,让陈茵切脉。
脉象平稳有力,明显已经痊愈。
陈茵松开手,对着郭巧月笑着点头,“嫂子,珍珍身上的麻疹已经痊愈了。”
“那就好,那就好。”
闻言,郭巧月紧绷的心终于松了一口气。
低头看着女儿和生病之前相比明显瘦削的小脸,她心一紧,忍不住询问:
“茵茵,像是珍珍这样大病初愈,是不是应该吃点补身体的汤药?中医好像在这方面尤为擅长。”
陈茵明白郭巧月的意思,但是对于一个大夫而言,没有生病,一般情况下是不支持病人用药的,毕竟是药三分毒。
她看了一眼乖巧可爱的珍珍,“嫂子,珍珍养的很好,不需要喝什么补身体的汤药。平日里饮食多留意一点,荤素搭配,药补不如食补。”
“我听你的。”郭巧月眼前一亮,重重点头。
显然对她来说,让女儿吃的好一点,比哄女儿喝药要容易多了。
话音刚落,梁怀友和闻肃推门而入。
梁怀友自诩这两天和陈茵算是熟悉了,笑眯眯地进入病房,先是关切地看了病床上的小姑娘。
“看起来气色好了不少,陈大夫出手就是药到病除。”
“这两天我们科室都有对小患者进行血检,体内的麻疹抗体渐渐减少,回归到正常水平。”
闻肃暗戳戳地腹诽一旁的梁怀友在说废话。
他一脸和煦地对上郭巧月感激的眼神,点点头,随即将目光放在陈茵身上。
“陈大夫,我们任主任说了,您帮忙治疗好我们科室的病人。我们按照科室关于飞刀的相关程序,给您申请了相关的费用,还请您收好。”
说着,闻肃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看起来鼓鼓囊囊,里面的数额少不了。
陈茵当即抬手拒绝,“我是被珍珍奶奶请来的大夫,与医院没有多大关系,我不能收。”
郭巧月万万没想到刚刚好如此重要的时刻,爱人和婆婆正好离开,面对闻主任诚恳的话语,她差点语塞。
因此,在听到陈茵否决的声音时,她差点激动地随声附和。
“闻主任,你们真的是太客气了。我打听清楚了,像是茵茵这种情况,就应该我们家属负担才对。不管是飞刀,还是茵茵是我们亲自请来的,相关的费用都要由我们患者自己支付才对。”
“那怎么成?如果没有陈大夫,我们医院怎么可能重症麻疹患者?”
闻肃的言外之意,就是希望这一次的成功案例,能够属于他们医院。
这不只是他自己的意思,也是医院上层的意思。
并且他们希望能够借助这一次的成功经验,使得以后医院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以模仿,将一次治愈,变成百分百治愈,扩大医院的名声和在全世界的影响力。
闻肃一脸不满意地看着陈茵,作势准备直接将信封塞进陈茵手里。
如此强买强卖的架势,别说陈茵,一旁跟着他一起到访的梁怀友都吓了一大跳。
可很快,他看着闻肃的老脸,似乎明白了对方的目的。
“哼!”
当即冷哼一声,满是对闻肃他们这种想要抢功的行为的唾弃。
陈茵无论是治疗重症麻疹患者,还是给卫生厅温厅长的母亲银针止血,用的都是他们中医的法子,行的是纯粹的中医之道。
二者和那些一直看不起他们西医有什么关系,现在竟然想要利用钱财的诱惑,走在他们的前面。
见状,梁怀友当即一个上前,直接用身体挤开看不懂眼色的闻肃。
“闻主任,既然病人家属和陈大夫都不同意,你就别固执了。我这里还有我们科室主任吕主任和杨东红主任交给我的重任,嘱咐我一定要请求陈大夫同意。”
闻肃怎么都拆台的竟然是自家人,一张脸被气的发紫。
两人之间隐隐暴露的针锋相对的气息,把郭巧月看呆了。
她下意识地看向陈茵的方向,想要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
陈茵看出梁怀友眼神中的激动,微微点头,“您先说。”
随即,梁怀友情绪激昂地描绘了一番他们科室对于未来的想象。
“不管是中医治疗重症麻疹,还是银针止血,这些都是在国际上可以吸引全球目光的神奇治疗手法。如果陈大夫你愿意借此宣传中医的话,完全可以对上述两个病例进行专业的分析和叙述,写成论文,登上专业期刊。”
“还有就是昨日分开之后,吕主任和杨
主任依旧忘不了陈大夫你的精湛医术。想着陈大夫你不愿意来我们医院,不知道你的医院愿不愿意和我们医院展开合作?”
论文的事陈茵的确没想过,她每天的事情繁杂,根本没有心思在这方面。
而且在她看来,中医之所以成为中医,就是因为在国内的土壤成长起来的。
国际上近几年虽然开始兴起相关研究,但终究不是很契合。
至于最后的合作,陈茵有点好奇,“梁主任,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合作?”
“我们的医馆只是开在东俞市小镇上的一间医馆而已,也没有什么现代化的设备,合作?你们真的是高估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陈大夫你真的是太谦虚了。”
梁怀友一脸不赞同地看着陈茵,将科里和医教处初步商量的事道出。
“我们科里想和陈大夫你的医馆展开进修合作,不知道可不可以?”
“进修!”
这一声惊讶是闻肃发出的,他没想到中医科竟然如此舍得下血本,要从羊城到小地方去进修。
虽然陈茵的医术的确很高,但是看过繁华的大都市,谁还愿意去小地方成长?
而且他们医院一般都是接收进修的教学点,就算是本院医生要进修,也是去首都、沪市或者国外这些更先进、繁华的地方进修。
如今竟然要为了一个大夫,把科室内的医生送出去学习?
更何况,中医科的人即使一直如此下去,医院也不会对他们有什么辞退之类的想法,为什么要自讨苦吃呢?
还不如他们儿科,直接用利益将人捆绑,比什么进修合适多了。
陈茵对此也很是惊讶,毕竟说来说去,她的医馆都很小。
目前一共才拥有两位执业医师,和一位实习医生,要是再来几个进修医生,估计医馆都要容纳不了。
也就是医馆正在计划重建的事,不然她都不敢松口。
“梁主任你们同意的话,我们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只是我们的医馆很是简陋,估计不太适合进修学习。”
“哎呀!陈大夫你就不要谦虚了,能和您这样的杏林圣手学习,是我们全体科室的荣誉。”
梁怀友没想到陈茵如此轻易就答应了,整个人笑得看不见眼睛。
他此行的目的算是达到了,立即笑眯眯地拉着闻肃离开。
走出病房门的最后一步,他还不忘转身再次提醒,“陈大夫,我这就去和吕主任、杨主任报告这个好消息,具体的进修事宜,我们待会儿再聊。”
“好。”陈茵点点头说。
梁怀友带着好消息风风火火地离开,商量好事情的李春丽和向南母子俩随即出现在病房里。
郭巧月立即上前将刚刚闻肃想要代付飞刀费用的事情告知两人,准备低声商议诊费的事。
在她看来,陈茵大老远,连女儿生的什么病都不知道,就愿意放下一切陪着婆婆奔赴羊城,这种恩情是多少钱都无法表达她们心中的感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