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御医嫡女掌医馆[九零]_茶乂【完结+番外】(225)

  对上傅蕤兴奋的目光,村支书心里发毛,连忙对着身旁的人说:

  “老二,你快去把你贵叔、秋丰和茵茵叫过来,我一个老家伙可说明白了。”

  吴老二看了对面的人一眼,发现傅书记没有反驳,两条腿捣腾飞快,迅速朝着陈茵几人刚刚出现的山跑去。

  在陈茵几人还没来的空挡,吴支书耐不住傅蕤的追问,一股脑地把他们是如何决定种植中药材娓娓道来。

  当然,他也没忘记说出他们目前遇见的问题——销路。

  “傅书记,我们村子里是真的难啊。”

  “我们两家种点枳子树、忍冬、艾草还算是小打小闹,茵茵一间医馆就能够帮着消化。但是等我们全村一起种,再依靠茵茵一个小姑娘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所以,我们想问问县里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帮我们,开拓销路。”

  “吴支书,你提的问题很好,我们农民种了东西,不就是想要卖出去挣钱,销路很关键。”

  “只是我们今天是第一次听到关于发展中药材相关的事,对中药材的上下游产业并不是那么的了解。您的问题我们了解清楚,回去一定想法子解决。”

  傅蕤整个人都沉浸在发展中药材的出路和会遇到的难题之间的思考当中,表情不由自主地变得严肃认真。

  吴支书一看有戏,立即将最近为了明年枳壳销路的想法说出来。

  别的不知道,但是在销售上,商务局的人觉得做起来还是一通百通的。

  他们平日里接触最多的人就是各类商户,立即

  附和吴支书的话,把自己知道的推销产品的方式说出来,补充一二。

  当陈茵和大舅、外公跟着村干部靠近村委,在门外就听到了大家热切讨论的声音。

  进门的刹那,陈茵听到了有人提及了各类贸易博览会,和她的想法不谋而合。

  第117章 炮制

  “叩叩叩!”

  陈茵敲响大门,打断内里激烈的讨论声。

  一听到声音,傅蕤立即意识到是陈茵来了,迅速站起身,热情地迎接,“陈大夫,你来了,快坐!”

  话音未落,立即有人让开位置,陈茵笑着打了声招呼,顺势落座。

  吴支书看出陈茵和傅书记熟稔的态度,慌忙解释道:

  “茵茵,傅书记年边视察,来到我们村子看见山上种植的枳子树,觉得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大有可为。知道是你推荐种植的,就想着找你聊聊。”

  闻言,陈茵这才知道傅蕤升职了,现在是书记,当即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

  傅蕤不在意地摆摆手,她更关心地是陈茵时如何判断出种植药材有发展,以及品种选定的。

  “陈大夫,你医术高明。今天我们大家伙儿麻烦你说说,现在中药材紧缺吗?”

  “傅书记你言重了。紧缺不紧缺我目前无法判断,但就我前年在市里参加的博览会而言,发现有不少医药企业都在发展中成药。”

  “而且随着大家的口袋鼓起来,民众也更加注意健康,用药肯定的少不了的。如果继续维持以往的依靠天生地养采集药材的模式,肯定是无法供应全国的需求。”

  陈茵将自己最初鼓励大舅种植中药材的想法道出,不少人都点头表示赞同。

  别的不说,就自己而言,有钱后一些病痛都不会选择挨着,而是寻求医院的治疗。

  如此看来,种植中药材真的是大有可为。

  “陈大夫你真的是不止医术高明,就连目光也是如此的高瞻远瞩,我们需要和你学习才是。”

  傅蕤口中的好话像是不要钱一般地往外倒,把平日里和她一起工作的班子成员看的目瞪口呆,仿佛是第一次认识傅书记似的。

  但令众人没想到的是,刚刚的话还不算完。

  “刚刚匆匆看了一眼,山头种的都是枳子树是吧?”

  “是的。我选择枳子树是因为其生长特性比较适合我们铜溪的土壤和环境,并且结出的果实五六月的落果可以制成枳实,等再过一两个月就可以加个炮制成为枳壳。这两种药材都有不错的效果,还算卖的上价钱。”

  “至于忍冬,占地面积小,在山地上也能扎下根,今年我大舅和村支书的收获都不错。而艾草的加工出来的艾绒就更不用说了,就连一些不专业的养生馆都会使用,需求量很大。”

  陈茵的话就像是给众人冒出火苗的心泼上一碗油,激动的心越发火热,恨不得现在就可以开始研究云川县发展中药材种植的可行性。

  最终,傅蕤激动的心还是被按下,继续追问陈茵的种植意见。

  毕竟她也有些担心全县一起种植同类型药材太多,出现滞销等情况就是她们工作的不到位。

  就这样,傅蕤一行人原本只是想要看一圈就回镇上招待所休息,没想到和陈茵一聊就聊到了天黑。

  山路难行,一行人只得选择在村子里休息一个晚上。

  或许是因为发现可行性极高的产业太激动,翌日一早,傅蕤急匆匆地带着人回县城,只为将昨夜的畅享落到实处。

  陈茵听到消息时,不禁露出惊讶的表情。

  “一大早就离开了,怎么那么忙?”

  闻言,村支书给了陈茵一个“你难道不明白”的眼神,肯定是为了昨天说的药材种植的事,就连他昨天晚上都没有睡好。

  虽说昨天单纯地看来只是在讨论中药材种植的可行性和选种,但是里面的门门道道可多了。

  就说他们家和吴贵家都是第一次种植药材,拥有其他人无法比拟的成功经验。

  等县里正式决定全面鼓励各个乡镇开展中药材种植,他们青山村有能人的消息还能传不出去?

  届时,肯定会有很多人来学习经验,想到那热闹的场面,村支书浑身发烫,恨不得现在就展示一二。

  陈茵对于村支书的“畅想”并不清楚,现在说的是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

  “支书爷爷,昨天我和大舅说好了,趁着过年有空的时候,我教你们炮制枳实和枳壳的事。不然明年忙起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一听到正事,村支书立即将思绪收回来,连连点头。

  “你大舅说的对,树苗都是三年生的,明年就可以结果子。你是个大忙人,是得趁你在家的时候把技术学到手,不然到时候还要耽误你治病救人。”

  “你这次放假也就两天,今天就要回去。最近山上也没多少事需要做,不如还是我直接叫上你玉树哥跟你一起去镇上算了,免得耽误你的时间。”

  “只要你们不嫌麻烦,跟我一起去镇上也行。医馆建的很大,有足够的地方休息。”

  就此,关于炮制枳壳和枳实的事就此定下。

  吴秋丰听说了村支书的安排很是赞同,支书家是玉树去,他们家自然就派出吴文博,都是年轻小伙,共同话题多,住在一起也方便。

  于是,陈茵她们来时是三个人,回去的时候是五个人,还带回去不少吃的东西。

  吴冬梅回到医馆,最关心地就是自己晾晒在一楼的腊肠,两天过去也不知道有没有受到天气影响变坏。

  陈茵看着急匆匆消失的母亲,无奈地扯了扯嘴角,带着文博哥和玉树哥往六楼走,把行李放好。

  原先她是打算让两人休息一会儿,明天再开始购买一些橘子来练手。

  没想到两人一点都闲不下来,既然今天还没开始正式干活,就帮着医馆做些其他事。

  例如整理药房的药材、打扫卫生、劈柴等能够上手的一切事。

  半天下来,两人就没闲着的一刻,看的人眼热。

  正好吴冬梅经过检查,觉得两天过去,所有晾晒的腊肠都已经达到可以收好冰冻的程度,取出几根,再给大家尝尝味道。

  餐桌上,吴文博热切地对着吴玉树介绍腊肠的好滋味。

  “玉树哥,我和你说这腊肠看起来和我们这里的不一样吧?”

  “是听不一样的,颜色似乎鲜红一点。”吴玉树点点头,将看出来的不同说出。

  “没错。这种是羊城那里流行的甜口腊肠,刚开始我听到的时候,还想着腊肠甜滋滋的怎么吃?可一吃,我的个乖乖,小姑做的真的是太好吃了,一点都不腻味。”

  说着,吴文博情不自禁地吞咽口水,催促道:“你快尝尝!”

  顶着吴文博炽热的眼神,吴玉树伸出筷子,夹了一片。

  腊肠晶莹剔透,入口微甜,轻轻一咬,油脂瞬间爆开,甜蜜的滋味立即在唇齿间流淌。

  虽然是甜口,但滋味真的和吴文博说的一样,不止不腻口,还越吃越想吃。

  吴冬梅看着大家捧场的画面,脸上的笑容怎么都藏不住。

  “喜欢吃就多吃一点,腊肠的方子我也是从茵茵的一个患者家属手中学来的。我都没想到一个年轻小伙子竟然在厨艺上这么有本事,真的是让人刮目相看。”

  “是吗?茵茵现在还有羊城来的病人。”吴文博好奇地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古穿今 茶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