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也带了医护人员,但人数有限。
现在有了专业的医护人员上门,村长可不是得好好迎接一下。
“你们好!我是午场村的村长吴军,不知道几位是哪个医院?哪里派来的医生?”
陈茵将自己的执照递过去,“你好!我是隔壁云川县铜溪镇惠民堂的陈茵大夫,听到旭川受灾的消息,我们医馆组建了一支救援小队,今天刚从铜溪镇过来。”
“原本想要前往旭川镇,但走到这里洪水蔓延到路上,无法前行,我们打算就近开始救援。”
吴村长仔细看了执照上面的信息好几眼,总觉得有些熟悉,但是具体又说不上来。
人家好心从隔壁县赶过来,他肯定是要热情招呼。
“陈大夫,非常感谢你们医馆的救援,我们村因为连日暴雨和涉水,不少人都有发热的症状,麻烦您看几眼。”
随即,村长环顾一周,指着远处最大的一个棚子说:
“陈大夫,你们看那个棚子怎么样?救援部队临时搭建的,可以容纳的人多一些。”
“都可以,只要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行。”
“好好好!辉跃,你带陈大夫她们去那个大棚子,不舒服的人都去看大夫。”
“诶!”
吴辉跃看了陈茵她们这群人稚嫩的脸庞,错愕地点点头,领着人上前。
吴村长则是去和村民们告知陈茵她们的信息,以及可以看诊的消息。
当大家伙儿听到陈茵她们是中医馆的时候,部分人脸上惊讶的说不出话,还有部分人则是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
刚刚帮忙拿东西的人总算是发现了异样在哪里了。
如果是西医,带来的肯定是各种药片,不会闻到味道,药物整理起来也格外的整齐。
但如果是中医,那这一切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只是看着陈茵她们年轻的面容,以及中医的身份,不少人开始犹豫起来。
“这么年轻的女大夫,能看好病吗?”
“中医都是越老医术越高明,这么年轻的大夫,该不会是趁着洪灾肆虐,把我们当成试验品了吧?”
“我管她是谁?只要能给我女儿吃药就行!”
官巧月紧紧地抱着怀里的孩子,一把撞开叽叽喳喳的人群,冲着陈茵她们的方向小跑靠近。
第138章 暴发型脑炎
陈茵她们跟随吴跃辉的脚步,来到搭建好的棚子,准备放下手里的物品,开始看诊。
前来救援的部队看到有医生前来,好奇地上前打探。
当听到陈茵的名字时,领头的傅启明紧张的心不自觉放松,一直绷着的脸露出一抹笑意。
“原来是陈大夫,在下宗启明。”
“你好!陈茵。”陈茵疑惑地看着对方,对傅这个姓氏若有所思。
傅启明看出陈茵的怀疑,点点头,肯定她的猜测。
“傅蕤是我小姑姑,在家里听说过陈大夫您的名号无数次,今天总算是有机会见面了。”
原来是傅书记的亲人,陈茵
伸出手,和对方握手。
傅启明作为前来救援的队伍领导,立即将目前的情况和陈茵说明。
“陈大夫,这里只是午场村的一个救援集中点,还有部分村民在其他地方。我们来的时候,午场村的村民大部分在村干部的号召下,在高处等待,没有造成什么大的伤亡。”
“但是,连日暴雨,还是有不少村民受凉发热,您的到来对大家来说和久旱逢甘霖也没什么两样。”
“傅队长客气了,话不多说,我们现在就开始看诊。”
“您请!”
傅启明也不愿意耽误时间,简单说了几句,带着人起来,继续抢救村民的财产。
前脚刚离开,得知有大夫特意从临县来参与救援的官巧月,快速地跑到几人身前。
她一下子就找准了队伍的核心——陈茵。
下一秒,立即将怀里双目紧闭,神志昏迷,呓语,时不时抽搐的孩子直接放在陈茵面前的桌上。
“大夫!求求你,求求你一定要救救我儿子,他不知道怎么了,吃了退烧药也没用,甚至还开始抽搐。”
官巧月的喊声凄惨悲凉,听着的人无不动容。
她的目光像是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似的,紧紧抓着陈茵不放。
“大夫!我和我家男人就这一个孩子,我男人在外地打工,要是我们的儿子出了事,我们一家可怎么办啊!”
杨云湘看着患者家属的惨状,立马放下手里的东西,上前安抚。
陈茵也出声安抚,开始为患者进行检查。
“家属别慌,我先给孩子看诊。对于病因的判断,需要你们家属的补充,你先平静一下。”
说着,陈茵将放在桌上的孩子变成平躺的姿势。
手触碰到孩子额头的瞬间,她立即感受到一股滚烫的触感,温度高的吓人。
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不及时降温,即使后面将孩子救回来,大脑也会受到不可逆的损伤。
陈茵的神经不自觉地绷紧,继续探查孩子的身体状况。
额头滚烫,四肢却呈现出冰冷的状态。
并且孩子明显对外界的感知失去反应,陈茵将手伸向孩子衣服里时,孩子依旧是来时的机械性神经反应。
仔细一看,其背部出现了莫名的瘀点和瘀斑。
陈茵第一时间向家属寻求答案。
“您好!请说一下孩子的姓名、年纪?”
“孩子从屋里出来的时候是有摔倒吗?还是之前有和小伙伴们打闹,我看他后背有瘀斑。”
听到后面的问题,官巧月的脑子都有些不够用了。
她迅速从杨云湘安抚的怀抱中挣脱出来,猛地站起身,朝着陈茵手的方向看。
只一眼,儿子白嫩后背上的瘀斑惊出她一身冷汗。
官巧月努力回想,都没想起这些伤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抱歉,大夫,我从来没见过,孩子也没和我说过,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陈茵点点头,重复第一个问题。
此刻,官巧月的脑子和一团乱麻也没什么区别,几乎只是下意识地回应大夫的问题。
“我儿子叫马晓军,今年六岁。”
“孩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体温上升和昏厥?”
听到能够回答的问题,官巧月立即来了精神。
“昨天!我们昨天下午下雨的时候,被村长催着来这里躲洪水。时间太紧张,又没什么躲雨的地方。孩子在伞下吹了一夜的冷风,今天早上开始发热。”
“看到部队有药,我就找他们要了点退烧药。然后中午吃饭,刚咽进肚子里,孩子就突然全部吐出来。”
“刚刚又吐了一次,然后就直接醒不了了。如果不是看见有大夫来,我就要找军人帮忙把孩子运转到外面,找大医院治疗。”
官巧月一边说,一边哭泣,眼眶盈满了泪水,看着都可怜。
陈茵快速地将家属描述的重点记录在纸上。
紧接着,她又问了一些常规的问题。
问完后,陈茵将所有的自述浏览一遍。
按照家属所说,孩子似乎得的是风寒,但是根据她看到的症状,绝不是普通的病症。
她只能放下手中的纸笔,用手捏住孩子的下颌骨。
一个用力,紧闭的双唇直接打开,露出藏在里面的鲜红舌头,上面还有紫黑色的小点。
根据舌头的表现来看,孩子明显是瘟毒入血,湿热蕴于血分之症。
如果是风寒,即使是红舌,也绝不会有紫黑色的小点。
陈茵的心不自觉往下沉,继续追问家属详情。
“我想请问,最近村子里或者学校,有没有什么流行病?或者说,孩子在发热之前,是否得过其他的病,未愈。或是,和其他患者的人有过近距离接触?”
陈茵突然的问题问的官巧月有些懵,但她还是跟随着陈茵的思路在脑子里挖掘记忆。
很快,她就想起了最近在学校里格外流行的一种病。
“大夫!你是怎么猜到的?”
“我孩子刚刚上学,也是倒了大霉,不知道谁把腮
腺炎这种病带到学校,好多孩子都得了……”
话还没说完,官巧月就意识到其中不对劲的地方,激动的语气变得低沉且忧伤。
之前学校那么多孩子都被传染了,她还在为自家孩子的抵抗力感到高兴。
现在……
官巧月双眼瞪的滚圆,死死地盯着陈茵,不敢错过对方眼神透露出的一丝一毫的信息。
“难不成?大夫!我儿子得的是腮腺炎?”
在官巧月不敢置信的目光下,陈茵摇摇头,有轻轻点了一下头,看得官巧月是一头雾水。
“大夫你说,我都能接受。”
“家属你先别着急,目前我对孩子的病因有了一点判断,等我脉诊结束之后再说。”
官巧月急切的目光抓着陈茵的动作不放,看着陈茵将手指扣在儿子的手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