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独死,想过断腿的建伟哥要怎么养活一个体弱的孩子吗?”
“一个出生就没有母亲的孩子,你知道村里的其他孩子会说她什么吗?”
“我看你就是自私自利的一个人,完全没有刚刚嘶吼的那么光明正大!”
“银针已下,转天汤已喝,你现在完全有力气将孩子生下来。但是你想要怎么做,完全由你自己决定。”
渔婆子不明白陈茵为什么突然生气,双手紧紧按住柳白芸的肚子,语气温和地劝导。
“小陈大夫说的,话糙理不糙。白芸,你可不要辜负我们的努力。小陈大夫可是把带来的人参都给你吃了,你是不是感觉身上力气回来了,赶紧用力把孩子生下来。”
柳白芸不敢置信地看了一眼陈茵,双手攥紧身下的褥子,咬紧牙齿。
“我才不要孩子背着克亲的名声!”
“啊——”
随着一声嘶吼,小小的人儿就这样出现在渔婆子的双手上。
由于长时间的缺氧,孩子面色紫绀,显然不大好。
渔婆子不敢相信好不容易生出来的孩子就此没了气息,一手紧紧托住孩子的身体,一手用力地往孩子屁股拍打,嘴里还不停地催促:
“孩子!快哭呀!快哭呀!”
有那么一瞬间,渔婆子自己都快哭出来了。
陈茵快速从包里抽出银针,只见唰唰几针落下,气音封闭的孩子发出弱小的哭声。
“呜呜呜呜!”
渔婆子当即喜极而泣,“哭了就好,哭了就好。”
随即,她看向床上的柳白芸,快步上前,一脸喜气地说:“快看看孩子,可爱着呢。”
柳白芸面含微笑地看着身旁躺着的小人儿,对着陈茵和渔婆子不停眨眼睛。
陈茵确认柳白芸见过孩子后,取出孩子身上的银针。
然后再次对着柳白芸用针,帮助她尽快恢复。
渔婆子则是将怀里的孩子处理好,包在准备好的小被子里,抱出去,让等候已久的亲人们看一眼。
由于气血亏损过多,在喝下第二碗转天汤后,柳白芸渐渐睡了过去。
陈茵走出房门,将开的两个方子递给吴家人。
“这上面有两个方子,一个是给产妇补气血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②,一个是给婴儿益气温阳、调补脾肾的补肾地黄丸加减③。”
“用药方法已经在药方上注明,你们尽快熬煮,等产妇苏醒喝下。”
“诶诶诶!”
吴老汉激动地将药方接下,嘴唇上下抖动,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对陈茵表达心中的感谢。
不等对方开口,陈茵眨了眨眼,抬手看向一侧的母亲。
“我有点饿,还有点累,先回外婆家吧。”
吴冬梅看着嘴唇发白,甚至干到起皮的女儿,心疼的应声,“妈这就帮你拎着东西一起走。”
说罢,她一手拎着药箱,一手扶着陈茵往外走。
吴建国一家很想挽留陈茵,直接在自家休息多好,还不用再多走一段路。
但想到家中乱七八糟的,到处是血腥气,不好留人。
当陈茵走到院子门口时,转身说了一句,“药材都在我外婆家那里,你们取药的时候喊家里的人帮忙就行。”
“小陈大夫你快先去休息,这些事不用麻烦你。”
回到外婆家后,陈茵先是吃了一大碗的豌杂面,而后迅速躺在母亲曾经的房间里,沉沉睡去。
和她一样的还有吴冬梅和吴秋丰,三人这大半天下来,累惨了。
等陈茵从睡梦中醒来时,天色昏暗,估计已经是傍晚七点左右。
她坐起身,惊讶地发现身旁空荡荡的,母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起床,她竟然一点都没察觉到。
“吱呀——”
陈茵刚推开房门,立即被院子里十几双眼睛锁定。
吴冬梅喜欢地看着女儿,“茵茵,你醒了。正好饭菜也做好了,快来吃饭。”
陈茵不少意思地抓了抓脸,目光看向家中的老人,“外公外婆,我起晚了,耽误你们吃饭了。”
“哪有!我们平时也是这个时间吃饭,快点来!外婆做了你最喜欢的腊排骨火锅,今天大家热热闹闹吃一顿。”
外婆哪里能容许外孙女说这种,热情地招呼着。
陈茵脸上的笑容情不自禁流露而出,快步上前,在大家留好的空位上落座。
即使炎炎夏日,也无法阻挡东俞人吃火锅的热情。
到了餐桌上,一家人什么事都不聊,只专心于眼前的火锅。
一顿饭下来,陈茵只觉得大汗淋漓,浑身畅快不已。
饭后,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乘凉,手边摆放着自家种的西瓜。
吴秋丰手里破开西瓜,积极地介绍道:
“今年家里种的西瓜很好,一个个可甜了,茵茵你快尝一尝。”
陈茵看着比自己脸还要大的西瓜,红彤彤的果肉蕴含着香甜的汁水,她果断落下一大口,清脆的声音从牙齿传导到大脑。
再加上西瓜用井水湃过,凉滋滋的,一口下去,快活似神仙。
“大舅,西瓜很甜!”陈茵吃下一口西瓜,立即给出高度评价。
闻言,吴秋丰笑得看不见眼睛,继续给其他人分西瓜。
当天空被弦月取代,众人才开始谈论今天吴老汉一家发生的事。
外婆心疼地摸摸陈茵的后脑勺,“今天真的是把我们茵茵累坏了,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还没休息,连口水都没喝,就开始治断腿、接生,晚上得好好休息才行。”
“茵茵姐跟着小姑一起回家的时候,把我都吓坏了。”吴鸣凤在一旁补充。
吴青鸾也跟着一起点头,此时看向陈茵的目光中还带着担忧。
陈茵不忍再看大家担心下去,脸上展露生机勃勃的笑颜。
“就是突然一下子耗费过多心力,睡一觉后,我已经完全恢复了。更何况还有外婆准备的好吃的,现在更是精心充沛,再来病人也能看。”
“傻姑娘。”吴冬梅没好气地给女儿一巴掌。
众人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偷笑出声。
笑声过后,吴秋丰他们不再担忧陈茵的身体,却又开始担心今日诊费的问题。
毕竟吴老汉一家的经济情况真的很差。
如果不是担心孩子出生后没钱,吴建伟又怎么可能冒雨上山看地,那地里种着他们家为数不多挣钱的芝麻。
马上就是芝麻熟透的时间,突然大雨,本就影响收成,还必须尽快排水,意外就在这个时候发生。
不管懂不懂医,吴秋丰他们都知道诊费不低。
加上建伟他媳妇生孩子还用上了人参,十分昂贵的中药材。
估计这次诊治下来,倾家荡产都不为过。
陈茵听着大舅舅的话,再一次认识到祖师爷的话有多深刻:最大的病是穷病④。
如果不是穷,吴建伟一家怎么可能不直接冒雨将其送医?
柳白芸又为何会选择在简陋的环境下生产?
这一切过于沉重和庞大,并不是陈茵一人能够改变的,她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免费为大家诊断。
“大舅,来时我就说了,此次回村,是给大家义诊的,诊费自然不收取。但是药材费,我还是要收一个成本价,不然医馆的经营会成为问题。”
此言一出,瞬间在众人的心中掀起一片滔天巨浪。
“义诊?”
“不收费?”
“但吴建伟他不一样,我是被人嘱咐特意去请你来的。”吴秋丰不敢置信地说。
陈茵微微一笑,显然不将这一切放在心上。
“正好回村义诊,建伟哥和白芸嫂子恰好是我遇上的前两个患者而已。要是我收了钱,明天在村里开启义诊,谁还会相信我的话?”
“啪!”吴冬梅拍了一下大腿,“就按茵茵说的办,独独收一个人的钱,村里人怎么看我家茵茵。”
“更何况以前南鹤在的时候,他也是这样看病的,茵茵只是继承她爸的遗志而已。”
听到陈南鹤的名字,长辈们的情绪都有些
不对劲。
吴外婆瞥了一眼大大咧咧的女儿,直接一锤定音。
“就照茵茵和冬梅说的办,别叫人看轻喽。”
“行。”众人不约而同地点头。
同时,众人也从刚刚陈茵的话里,听到她明天就要开始义诊的事,纷纷热情地安排起来。
“义诊的话,直接在家里的院子坐诊吧。正好可以歇在树下,吃饭喝水也不会耽误。”
“我看行,正好把鸣凤她们屋里的桌椅搬出来使用。”
作为当事人,吴鸣凤对母亲的安排没有一点意见,但她也说出自己的一点小疑惑。
“但是我看茵茵姐带回来的药似乎不剩多少了,看诊要怎么开药呢?”
经历过那个时期的吴秋丰等人相视一笑,直接当谜语人。
吴鸣凤不明白大家为什么是这副表情,心中愈发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