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婶子跟着人群一起笑出声,回过头发现陈茵的异样,连忙闭上嘴巴。
“茵茵,你别管她们那群嘴上不把门的娘们,你快和我说说,我的身体到底是得了什么病?难不成和我不来那个有关?”
说到正事,陈茵尽力忽略脸上不断升高的温度,回道:
“的确。婶子你身体各处的表现,都是由于月经停止带来的。”
“这一切都是由于你体内痰湿阻滞,气血运行受阻,所以经血不至;痰湿作用于肌肤,则肥胖①。”
“什么!”胖婶子不敢置信地瞪大双眼,“我这一身的肉居然不是吃出来的?亏了亏了。”
原本的幸福象征居然是月经不来导致的,她的世界崩塌了。
陈茵想要出声安慰,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无措地看着对面。
过了好一会儿,胖婶子才恢复过来,一脸悲伤地说:
“虽然我很想要一身的肥肉,但是得病不治的话,身体就要垮下去。”
良久,她长吐一口气,“茵茵,你给我开药吧。”
闻言,陈茵唰唰两下在纸上写下药方,递给胖婶子。
“婶子,你回家后,多煮一些薏米红豆汤喝就好。晚上再来我这里针灸一次,往后少吃一点肥肉和油炸的东西,每天多动一动,就好了。”
胖婶子正准备接过药方的手突然停住,她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陈茵。
对上那双坚定的眼睛,她不敢置信地眨眨眼,再三确认后,激动地从凳子上跳起来,连带着身体上的肉不停摇晃。
“茵茵,你是说我不用开药,吃点家里的薏米红豆煮汤就行了?”
“婶子,你没听错。薏米健脾止泻,利水渗湿;赤小豆健脾胃,利水消肿②。二者结合在一起,可以去除体内的湿气,非常适合婶子。”
陈茵当即给出认真的药方评断,给予对方信心。
此言一出,胖婶子兴奋地接过手,药方在空中来回摆动,发出“哗哗”的声响。
这样表达兴奋还不够,激动地对后面排队的人炫耀,“没想到,我这病居然喝点薏米红豆汤就行。”
“嘿嘿!不花一分钱。”
尤其是在与之前吴老汉一家欠下的一百块比起来,胖婶子越发觉得自己的结果振奋人心。
匆匆给陈茵扔下两声“谢谢”后,快步往外面跑去,她要和其他没来的人炫耀自己的成果。
排队的人群将胖婶子的话听到耳里,兴奋地越发往前挤。
吴冬梅见情况不妙,连忙站出来维护秩序。
“诶诶诶!别挤,别挤。一个个排好队,不然我叫我女儿不给你看诊。”
这一声的威慑力极强,人群中的骚动立即停下,一个个满怀期待地看着陈茵,希望自己也能够不花一分钱把身上的病疼治好。
一想到连胖婶这个没病的人都能诊断出来,看向陈茵的目光越发火热。
另一边,胖婶刚走出院子,就撞上一家要去泄田里雨水的。
“诶!三叔,你们这一大家子怎么不去秋丰他们家看病呢?排队的人挤满了院子,再不去说不准今天就轮不到了。”
明眼人一看对方一家身上的锄头就知道是去干什么,但为了炫耀的胖婶可管不了那么多。
王大姐看了一眼丈夫,脸上挂起尴尬的笑容,“这不是正好雨停了,把田里的水泄一泄,别耽误稻子熟透。”
“那也用不了一大家子都去啊!”胖婶不赞同地说,“陈茵可是个姑娘,什么病都能看。”
说话间,她不断地朝着对方使眼神。
王大姐下意识吸口气,但留意到丈夫僵硬的表情,只能傻笑不说话。
此刻,胖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冷哼一声。
“哼!那我就不耽误你们一家的时间,去和其他人说道说道。”
等这一家人走后,她狠狠瞪了一眼口中的三叔,吐槽道:“犟驴。”
说罢,她扭着不明显的腰,继续将刚刚陈茵诊断的事传扬开来,甚至还增添了一些传奇色彩。
渐渐的,整个村都知道了陈茵看病真的不花一分钱。
之前还因为吴建伟夫妻俩而犹豫的人,纷纷朝着吴秋丰家的方向走。
一路走,一路呼朋唤友。
等走到吴秋丰家前面的田埂上,惊讶地发现,前面的路已经完全堵死了,想看病的话,今天显然是不成了。
得知义诊会持续几天后,不着急的人默默往回走,顺道将这个消息传播出去。
随着时间的流逝,日头升至半空。
吴冬梅心疼地给女儿倒一杯水后,开始驱散人群。
“别等了,别等了。下午两点半再开始,别中暑了。”
此话一出,马上轮到的人顿时不乐意了,但是当着陈茵的面又不敢冒犯,只能腆着一张脸傻笑。
“哎呀!冬梅,我们都是老相识了,再多看几分钟吧。”
“我们这皮糙肉厚的,哪里怕什么晒。”
“种地的时候一待地里就是一天,哪里会中暑?我们还是继续看病吧。”
……
众人七嘴八舌地反驳吴冬梅的话,想要更快轮到自己看病。
吴冬梅冷着一张脸,双手叉腰,怒气冲冲地喊:
“你们不怕中暑,我家茵茵怕,你们下午再来。”
这时,马上就轮到自己的人也有些生气,“可我排了一早上的队,马上就轮到我,说走就走,下午我没看到怎么办?”
“那就发号牌,叫号!”
吴冬梅大手一挥,对着家里的两个学生嘱咐,“把你们的作业本拿来,给排队的人写号码,按号码看病,大家也不用等了。”
众人
一听,满足地笑出声。
“诶?这个办法好。”
“早知道我也不用在这里把腿站麻。”
“冬梅,你早该这样办。”
……
对于众人的笑声,吴冬梅直接忽略,她能说是自己忘了吗?之前在医馆就是叫号看病,谁能想到义诊一下子能吸引来这么多的人?
另一边东俞市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里,看病队伍终于轮到了杨树林一家三口。
一进门,杨树林就一把将孩子抱到自己怀里,想要和上次一样,直接将怀里的孩子递过去。
但是大医院还有助手在,怎么可能让杨树林将患者扔在桌上?
助手一手将人拦住的瞬间,一眼就注意到孩子脸上的口罩。
他惊诧地看了这对农村夫妻一眼,心想:没想到这对父母自身看起来不怎么样?居然还会给孩子戴口罩预防交叉感染?
随即,助手代替主任开口,“可以把孩子口罩揭下来了,孩子是哪里不舒服?”
杨树林怯懦地笑了笑,颤抖着手将儿子脸上的口罩解下。
就在这时,早已经陷入昏迷的杨大宝突然咳了一声,含着血液的痰就这样出现在众人视线中。
医生看了一眼孩子的脸色,着急地说:
“快去抽血验血、照CT!”
同时,鼻尖飞快开出单子,塞进刘三妹的手里。
医生说完,发现父母两人没有任何表现,大声催促道:
“你们这对父母呆着干什么?孩子这个时候才送来医院,你们是怎么做爸妈的?还有,快点送孩子去检查,不然结果难料。快去——”
终于,在医生接近嘶吼的声音下,杨树林和刘三妹终于将理智找回来,慌忙地朝着门口冲出去。
办公室内,助手不理解地看向老师,“老师,不就是一个流感加出血吗?您怎么这么慌?”
医生没好气地瞪了助手一眼,“叫你们在学校好好学习不听,他那是简单的流感吗?我怀疑孩子已经是重度肺结核。”
他没解释更多,直接对学生做出安排。
“你快点去联系我们科室,尽量空出一间感染区床位,等着把孩子送进去。”
助手一听,人瞬间有些慌了。
他没想到自己第一次跟老师出门诊就遇上肺结核这种传染病,明明学过相关医学知识,但此刻他还是有些心慌。
“老师,肺结核好像并不严重?”
“不严重,那也要看在什么人身上。一个刚刚几岁的孩子,肺结核可不是闹着玩的。”
……
两人的对话被找回来想要询问去哪里抽血的杨树林夫妻俩听到。
他们没想到,来了大医院后,医生竟然会给出和陈茵一样的诊断。
有那么一瞬间,杨树林的心止不住的颤抖。
而刘三妹已经六神无主,一双手死死地拽着丈夫的衣摆,“医生…医生说儿子是肺结核,和陈茵说的一样。我们应该在镇上治病的,应该在镇上治病的,镇上治病……”
她的嘴里不停重复那五个字,把杨树林说得心烦了。
他一把甩开妻子的手,“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刘三妹眼睛闪过一抹亮光,“说明我们可以早两天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