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问话的是市中医院的副主任医师,杨昊很想按捺住内心的烦躁,但是一出声,瞬间破功。
“张主任,我可是李主任介绍来的。住院几天,什么肠镜、彩超、抽血……什么检查我都做了。都已经检查出来是肠易激综合征,为什么还不能把我的病治好?”
“杨先生,你先冷静。肠易激综合征,本来就是一种非常麻烦的疾病。易激就说明这种病急不得,而且葡萄易产气,现在应该少吃。”
又是这种带有命令式的医嘱,杨昊憋着一口气,将心中的葡萄放下。
张德全见病人还算听得进去话,立即伸手,指向身后的杨国华和陈茵几人。
“杨先生,这是我们科的杨主任,旁边的是杨主任特意请来的中医高手陈大夫。”
闻言,杨昊和梅月将目光放在杨国华和陈茵身上,不过一秒,两人的目光全都停留在杨国华身上。
作为能住进单人病房的人,两人对于一些潜规则那是驾轻就熟。
既然两人已经从李主任的口中得到关于
张副主任的推荐,两人就默认张副主任是值得本科室主任信任的,也是本科室内除了李主任外,医术最高的。
所以,自打住院起,两人对市中医院的中医内科内部格局都不关心。
杨国华应该也是一位副主任,作为张德全的对手,张德全怎么会将对方请来呢?
至于站在杨国华身旁,面容姣好的年轻姑娘——陈茵,应该就是张主任顺口提了一句而已。
随即,杨昊试探性地喊了一句,“杨主任好。”
“你好。”杨国华温和地笑着打招呼。
梅月看了张德全一眼,心想:看大夫还得找杨主任这种温和的才行,有什么事也好意思找上门。
张德全没心思关注病房中的小心思,介绍完此行的主要人物后,他立即把到来的目的道出。
“因为杨先生你的病症有些麻烦,所以我特意和杨主任一起会诊,想要找出一个更好的治疗方案。”
“正巧!今日杨主任还请了一个外院的青年才俊——陈大夫来医院进行医学经验交流。我一想,这不正好是一个集思广益更好治疗方案给杨先生的好时机,立即就将两位叫来了。”
“来之前,陈大夫说还有很多详细情况,想要和杨先生了解,不知道方不方便?”
此话一出,杨昊和梅月觉得自己的脑子都有些不够用了。
什么?什么?
会诊的主要对象不是杨主任,而是外面来的年轻小姑娘——陈大夫。
杨昊仔细将陈茵上下打量一番,一颗心惴惴不安。
不管陈茵是哪个医院来的,即使是他们西南地区最有名的旭华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如此年轻,他也不敢叫对方给自己看病啊。
纠结万分之下,杨昊皱着眉头说:
“我知道张主任你是好心,但是……”
“杨先生,你放心,我们就是例行四诊而已。陈大夫更是恪守传统中医之道,不需要开什么检查,只需要耽误一点你的时间。”
张德全看出对方眼神中抗拒的意思,立即补充说明。
果然,杨昊看张主任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也不再继续拒绝,“那好,陈大夫你看看吧。”
随即他习惯性地伸出手,以为马上就是脉诊。
陈茵看着眼前光鲜亮丽的室内装修,不明白为什么时代越来越好,反倒中医式微。
在看到李启华给出的病历本时,她胸中就积攒着一股无名火。
她不明白为什么市里的中医居然走上了西方的医道,中不中,西不西,怪不得就连大学也变了样。
陈茵在大学的成绩并不突出,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两种思维的碰撞,学习西方的快模式却想要叫人学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医,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但是医院也是一个样,令人无比的失望。
她不反对人们借用更便捷的科技手段辅助,但是像刚刚一样,完全把中医的精华抛弃,沦为机器的助手,失去自主性,这是她完全无法容忍的。
此刻,相较于治疗病人,她更想在一位已经走入“歧途”的中医面前,展示中医的魅力和卓越的能力。
告诉世人,中医被没有被西医所取代,它有着西方医术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陈茵抬脚往前走,每一步都格外有力。
她看了一眼把凳子放好的孙思魏,顺势落座,并开口道:
“麻烦孙医生把我的诊断思路和结论在病历本上一一记录。”
“没问题,陈大夫。”孙思魏美滋滋地收下任务,站在离陈茵最近的位置。
进门后,陈茵就已经将病床上的杨昊仔细观察一遍。
病人呼吸平稳、言语清晰,面色和唇色呈现出如出一辙的暗红色,身形肥胖,声音偶尔带着痰湿音。
随即,她当着众人的面,将自己望、闻诊的结果一一道出。
“病人神志清晰……牙齿泛黄……”
杨昊听到陈茵给出的评定,下意识地闭上嘴巴,担心出丑。
可就在这时,陈茵突然朝着他发出指令,“还请杨先生张开嘴巴,伸出舌头。”
语气明明很温和,可杨昊就是下意识地做出动作。
当他意识到自己干了什么蠢事的时候,迅速收回舌头,一张脸尴尬的滚烫发红,支支吾吾地想要说些什么。
此时,陈茵再次给出诊断结果,“舌苔厚腻,舌头发暗。”
“现在,杨先生可以将自己的手放在脉诊上了。”
“什么?”杨昊已经被刚刚发生的事弄的脑子无法转动,一时间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但在梅月的眼中,却是自己的老公看着一个年轻姑娘看傻眼了,顿时气不到一处来。
她狠狠地瞪了老公一眼,快速移动到老公和陈茵之间的位置。
随后,一把将老公的手从被子上扯出来,按在脉枕上,咬着牙齿对着陈茵语气温和地说:
“陈大夫,你快诊脉。”
陈茵点点头,立即将指尖搭上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杨昊已经从刚刚尴尬的情绪中抽离出来,全身上下的感官都集中在手腕处。
刚开始,他还念着是张主任主动提及,忍一忍就过去了。
可随着脉诊的时间越来越长,他忍不住挪动屁股坐着的位置,想要解除心中的烦躁。
直至他双眼看着天花板发直,才感觉到手被松开。
杨昊迅速收回手,一脸不耐烦地说:“陈大夫,可以了吧?”
“抱歉,我还需要看另一只手的脉象。”
陈茵摇摇头,当即给了对方否定的答案。
此言一出,杨昊顿时不乐意了,看着陈茵的目光中充满怀疑,就连梅月看着陈茵的眼神中满是不善。
杨昊迅速将双手抱在身前,质问道:
“该不会是你这个小姑娘学艺不精,想要借此拖延时间吧?两只手都是我的,脉象肯定也一样,有什么非要两只手都看的必要!”
下一秒,他将目光与张德全对上,“张主任,我说的对吧?”
这一刻,张德全第一次有一种陈茵所说的脉诊非常有必要,不然病人怎么会说出这种对脉诊一无所知的话?
张德全刚想摇头表示否认,陈茵的话音打断了他的动作。
“杨先生,我想你误会了。左手寸脉代表心、关脉代表肝、尺脉代表肾。右手寸脉代表肺、关脉代表脾、尺脉代表命门。左右两手脉象关系的脏腑不同,自然要两手都看一遍。”
听到这,杨昊虽然你懵懵懂懂,但是依旧不愿服输。
“既然我是肠应激综合征,那你只看…只看……”
他刚想说只看哪一只手不就行了吗?却发现左右两只手竟然没有代表肠的位置,愣是没把话说完。
再次在小姑娘前面出丑,杨昊憋着一肚子火把右手伸出来。
随即,又是漫长的脉诊时间。
张德全看陈茵的架势,即使对方的医术并不高明,仅凭在脉诊上愿意耗费功夫,他就能高看这个年轻人一眼。
在科技发达,医疗技术极速进步的今天,谁还愿意学这些小道?
想知道病人是什么病症,直接开检查单子就行,机器一照,什么病立即一眼明了。
“脉弦滑。”
陈茵给出最终的脉象诊断。
加上之前在病历本上看到的,病人住院时的自述,陈茵对病人的病因已经有了基本的判断。
张德全看着陈茵站起来的身影,好奇地问道:
“陈大夫,你可有诊断出来杨先生得的是什么病?”
“抱歉,张主任,我还有点话想要问问杨先生的爱人。”
闻言,病房内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朝着梅月看去,不明白陈茵为什么会提及对方。
梅月心中有着同样的疑惑,她用手指了指自己,眼神中满是不解。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