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酥心蜜意[美食]_莲子舟【完结】(2)

  [穿越重生] 《酥心蜜意(美食)》作者:莲子舟【完结】

  本书简介:

  卫锦云穿过来时,原主才走不过半刻。

  四下白绫高挂,家中只剩年迈祖母与一双幼妹。叔伯亲戚假哭几声,就开始面红耳赤争论起她家旧瓦房分配事宜。

  祖母有嫁妆瓦房一间,临河而立,地处平江府市井。这儿熙攘繁华,是烟火之聚。

  这样好的地理位置,怎么能拱手相让。

  卫锦云赶走亲戚,南下平江府,打扫房门,重操旧业。

  清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

  吴地人发现,原本盘满蜘蛛网的那间旧瓦房开张了。

  卫小娘子亭亭玉立,挽半截衣袖,悬挂匾额,其上飞凤舞——云来香。

  定胜糕、春水生、云片糕、笑靥儿……

  糕点置于案上,或嵌干果,或花卉样式,更有雪白团,圆润似玉珠。

  吴地人喜甜。

  嫁娶拜寿,走亲访友,品茗听戏,都离不开糕点。

  而卫小娘子铺子里的糕点香甜软糯,油脂芬芳。

  谁尝了不说声妙。

  *

  吴地百姓织锦为生,以渔为业。食鱼与稻,并无饥馁。

  一来仰仗知州为官清廉,二有巡检使陆岚缉盗拿凶。

  陆巡检铁面无私,守正不阿。听闻夜有打更者路过巡检司,内里惨叫连连,如鬼哭狼嚎。

  调查案子时,陆岚偶路过一家糕点铺,甜香四溢。他嗜甜,便踏入铺中。

  一踏,愣是将自己给搭进去了。

  百姓探头探脑,与身旁的他人耳语。

  “活见鬼了!我今早瞧见陆大人在卫小娘子的铺子里,举着个拳头锤打面团!”

  无涯道人下山看徒弟,吹胡子瞪眼。

  “孽徒!我教你这套刀法,不是为了让你在糕点上雕花!”

  牢狱里放出的犯人,从此谨小慎微。

  “太可怕了!他一边拷问,一边笑着吃酥饼!听哥一句劝,日后一定要遵纪守法!”

  可他人口中的陆岚,现下手里头正拿着半块糕点,轻声细语。

  “阿云,我已是筛了半月糖粉,也将定胜糕的花样画好了。你给我个名分,好不好?”

  阅读指南:

  1.女主美食经营流,男主那块会出现小案子。日常小甜饼,不只有糕点,还有其他吃的。

  2.架空宋,吴地隶属江浙一带,设定生活富饶,全是私设。

  4.此文案写于2024.9.20已截图。

  内容标签:布衣生活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美食 日常 非遗

  主角视角卫锦云陆岚

  一句话简介:开店撸虎,吃点甜的。

  立意:生活要积极向上,还要甜

  第1章 嫁妆单子

  “卫小娘子,近来梅雨,你该小心些身子。”

  雨丝淅淅沥沥,笼罩着高淳镇。青石板路被雨水浸得发亮,倒映两旁低矮的黛瓦白墙。

  白墙下有个支着油布棚子的小摊,蒸屉里正冒着热气。摊主是位干瘦的老妪,吆喝着,“茯苓糕,热乎的茯苓糕嘞!”

  见不远处的来人,她探出身子张望关切。

  “夏茭白长得好,妹妹们一早念叨着想吃。本不走这儿,陈姨做的茯苓糕味太香,硬生生将我这馋虫勾了来,赶巧也给我包几块。”

  积攒的雨珠顺着倾斜的伞面滚落。

  卫锦云在小摊前驻足。

  她穿了件藕荷褙子,下身配青瓜色百迭裙,手中斜挎的竹篮中有几只挂着晨露的夏茭白。

  她仰脸含笑,黛眉下生着一双杏眼,鼻梁小巧精致。唇色却并不红润,微微泛白,倒是与双螺髻间别着几朵茉莉来的相衬。

  “你这小嘴可劲儿甜。”

  老妪笑得合不拢嘴,她粗糙的手像是不怕烫,干练地拣了几块蒸屉里的茯苓糕,用油纸包好后塞进卫锦云手心,“拢共十二文,别说你自个儿馋,定是惦记那两个娃娃。雨天就适合吃茯苓糕,你病才好,也吃些。”

  卫锦云触及油纸,察觉到油纸内的糕多了两块,接过后道谢。她想起家中的两个妹妹,唇畔浅笑,往家赶去。

  “我说陈姐,这卫小娘子怎的突然大好,我前阵子还看见卫家门口挂了白绫,他家亲戚连棺材在哪家铺子里订,都谈妥帖了。”

  一旁穿蓑衣,卖苋菜的小贩望着卫锦云的背影,不禁有些好奇。

  “这种事情谁能知晓。”

  老妪叹了一口气,有所感叹,“想来是那王秋兰日日拜佛烧香,将她孙女从阎王爷手中抢了回来。”

  “这么灵呐,赶明儿我也烧两柱去。眼瞅着连性子都变了,往日我见她,走两步便喘气儿,也很少和我们说话。”

  “这家子苦得很,外头都传她克家里头。这不她活了,卫峰夫妇说没就没,天下哪有这样巧的事,可玄乎。”

  又一人赶着凑热闹,小声道。

  油纸伞挡不了倾斜的雨,细密的雨丝飘到卫锦云的胳膊上,让她下意识打了个哆嗦。

  她这具身体还是有些太弱,日后该试着进补调养。

  卫锦云穿过来已经一月有余,与原主同名。

  在现代,她是被祖父母收养的孤儿。祖父是个老中医,祖母开了个老式糕点铺子。二人在姑苏的小巷中用蒲扇给她赶蚊子,点泥炉替她煨芋头,就这么在藤椅上摇摇晃晃地将她带大。

  二老恩爱,竟是一前一后跟着寿终正寝。她替二老筹办完葬礼,难过时面前一黑便晕了,睁眼时便来到这儿。

  初夏的一场热风寒带走了常年缠绵病榻的原主,零碎的记忆勉强拼凑出这个家的轮廓。

  原主祖父去得早,父母在两个月前出门做生意时又遭了海难,尸骨无存。如今卫家只剩下一个身子骨还算硬朗的祖母王氏,还有一对年仅七岁的双胞胎妹妹。

  祖母心善,妹妹也乖巧伶俐。她既然占了原主的身子,也理应帮她照顾好她的家人。

  眼下卫锦云身处的高淳镇,是大宋的江宁府管辖地带。

  不过如今的大宋与她记忆中有些不同,腰杆子终于挺直了。

  仁宗幡然醒悟,重文的同时并不抑武。范文正公变法得到了长久实施,且朝廷开始注重军队训练,不再疯狂扩大募兵。

  她光凭听街头小儿口口相传的童谣中就已经听到好几位威风凛凛的将军收服燕云十六州的故事。

  其中不乏陈地谢氏、范阳卢氏、吴地陆氏......

  日后,再也没有靖康之难。

  “茉莉花,珠兰花......”小巷深处传来小姑娘清亮的叫卖声,给沉闷的雨季添了一抹鲜活的亮色。

  “云丫头且快去瞧瞧,你家亲戚又上门来了!”

  小巷口趁着雨季出门钓鱼的邻家阿公,见到卫锦云的身影,赶忙与她打招呼。

  卫锦云听闻眉头一蹙,加快了脚步。

  卫家就在前面临河的那条小弄堂里。卫锦云走得急,远远一望,大门虚掩未关,一旁横斜两把油纸伞。

  她还未推门,一阵争吵声清晰地灌入她的耳中。

  “婶婶,你这就太不近人情了。”

  一道尖利的声音带着咄咄逼人的气势,在沉闷的巷子中格外明显,“那铺子空在平江府里吃灰,也不租赁,一年到头连个租钱都没有,白放着生虫

  ,有什么用?”

  “就是啊,婶婶。”

  油滑的男声紧接着响起,裹着几分假意的诚恳,“大伯走得早,留下你们孤儿寡母,眼下这里卫峰夫妇又突然去了。我们这些做兄弟妯娌的,哪能不操心?如今家中几个小子正是要紧的时候,老大家金哥儿要娶亲,我家那个要进学,这卫峰又留下三个孤女,处处都是用钱的地界!俗话说,这一笔写不出两个卫字,那铺子说到底也是卫家的东西,这时候拿出来帮衬帮衬,也是正理嘛。”

  他一边说,一边接二连三地嚎哭上几声,感叹老天不公,兄弟早亡。

  这声音卫锦云再熟悉不过,是祖父兄弟的那几房。一位是堂伯母秦氏,还有位惯会装腔作势的三堂叔卫老三。

  在她刚穿来身子虚弱的那日,他们就已经闹过一回,引来一批嚼舌根的邻居指指点点后才作罢。

  如今不过短短二十多日,竟又厚着脸皮来惦记她祖母的嫁妆。

  昏暗的堂屋里,祖母王秋兰背对着门口站着。她穿着一身褐色交领长裙,素色包髻一丝不苟包住她半白的头发。

  秦氏叉着腰站在王秋兰对面,卫老三则搓着手,在一旁帮腔,眼神却滴溜溜地转,透着算计。

  王秋兰被卫老三哭嚎得心烦,“那铺子是我从娘家带来的嫁妆,跟卫家半文钱关系都没有。”

  “哎哟喂,话可不能这么说。”

  秦氏的音调又拔高了几分,似是非要争个高低,“嫁妆嫁妆,嫁进了卫家门,可不就是卫家的东西?再说了,云丫头那病秧子,三天两头就要请大夫吃药,蕖姐儿菱姐儿两个才多大点......那将来都是泼出去的水。好好的铺子留给她们,还不是白白便宜了外姓人。婶婶你糊涂啊,眼下将它卖了,换一笔现钱,我们几家分了,大家日子都好过,我们也能多照应照应你们祖孙几个不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种田文 莲子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