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回村种田,真豪门痛悔发颠_裳星河【完结+番外】(116)

  马学庆赶忙到路边招手,“小姑娘,小姑娘,停停!”

  夏芜踩下刹车,车子刚好停在马学庆面前:“马老爷子,你还想着买蛇啊?没了,我给放了。”

  “不买,我老想着买它干啥。是这样的,我看你这菜园子里的丝瓜都快长老了啊,你看我大老远跑过来,总不能空着手回去,能不能卖给我点丝瓜?”

  夏芜不疑有他,痛快答应:“行,只要不买蛇,其他我山头有的,你说就是了。”

  马学庆笑眯眯的:“那我可就说了,你先给我整上一百斤丝瓜吧。”

  夏芜:“???”

  老头来她这里进货来了啊!

  “多少?一百斤?您要这么多干什么,再说了您也带不走啊,这么重。”

  “哎,这你别管,我有法子带走,大不了包个车嘛,你刚才还答应我好说呢,这韭菜你再给我来三十斤的,还有青豆……”

  夏芜人都听麻了,合着马学庆来可汗大点兵呢,把她园子里长的差不多的菜都要了一个遍。

  不仅如此,马学庆活脱脱像个黄鼠狼,问夏芜:“对了,你之前养的鸡,长大了嘛?到时候卖不卖啊?”

  夏芜当真哭笑不得,“还早着呢,起码得养一年半载才能吃肉,您就别想了,叫车吧,我找人给你摘菜,先说好,价格我不给你算便宜,给张大厨头什么价您就什么价,也都是熟人了,总不能顾此失彼。”

  “理解理解,我都理解,小芜对吧,我听别人都这样叫你,我能这样叫你不?你也知道,我开了一家菜馆,也不指望挣什么大钱,都是多少年的老食客,我就想着寻摸点好菜不让他们失望,真是多谢你了啊!”

  这话就严重了。

  夏芜摆摆手,让马学庆别瞎客气。

  她种这么多菜自己又吃不完,就是那些城里人来体验采摘,一次又能摘多少呢。

  总是要卖人的,卖给谁都是卖。

  菜园子里种的菜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夏芜是想把网友的菜篮子都给包圆了。

  不过丝瓜黄瓜之类的蔬菜,一到成熟期根本摘不赢吃不完,稍微等上一段时间,原本可口的蔬菜就变老了。

  夏芜一通电话打出去,没一会石红娘就带着丘兰王敏苹她们来了,几个妇女手脚麻利,用剪刀咔嚓咔嚓剪下长好的丝瓜。

  先放到大竹筐里,一会让夏芜拉回水井小院过秤。

  一斤丝瓜三块钱,一百斤也就三百块钱,蔬菜卖不出价格来。

  弄了五六筐菜,回去过完秤,计算总价,也就一千多块钱。

  夏芜她们摘菜的空档,马学庆给人打电话,等菜摘好,来接马学庆的车也到山脚下了。

  马学庆也不耽搁时间,直接就带着采买的菜打道回府。

  从东华镇回到马学庆所在的城市,就算叫顺风车也要三四百块钱,都快赶上菜价了。

  石红娘想不明白这些城里人怎么这么能折腾,唏嘘不已,还跟夏芜说:“我听郝堂村里人说,去他们那里的年轻人可真不少,这几天都没少挣钱呢。”

  杨沟村里山多,郝堂村里水多,在他们村玩一天就玩的差不多了,本来那些来玩的人应该回去了,现在又拐到郝堂去,待的时间越久,花钱的地方就越多,两个村里都跟着挣钱。

  夏芜笑了笑,心想这才哪到哪啊。

  要是让村里人知道,她以前随便去家店吃饭,可能一道菜就要花几百上千,估计村里人更觉得匪夷所思。

  六个小时的高速,马学庆总算回到自家菜馆,他坐车坐得屁股都发麻,下了车僵着一条腿一瘸一拐进店。

  店里没客人,窗明几净的,只有小徒弟坐在前台玩手机刷着快抖。

  马学庆咳嗽一声,“他们几个人呢?”

  “师傅!您回来啦?师兄他们都在楼上,要我叫他们吗?”

  “赶紧把人叫下来,搬菜!”马学庆没好气地道:“你们真是托生到好时代了,放我学厨那会,敢这么懒早被逐出师门,不要你们了。”

  他的小徒弟小喜嘿嘿一笑,“师傅,师兄他们没偷懒,今天来的客人多,后厨锅铲都快抡冒烟了,有好几个老客只想吃师傅您做的菜,听说您出去了,勉强愿意尝师兄们烧的,最后还挺满意的。”

  “哪几个老客?”

  “就老周他们几个。”

  马学庆一听老周,眉头就皱起来了,“老周吃了你师兄做的菜,说好了?”

  “那倒没有,不过他把菜都给吃完了,这还不叫满意啊?”

  师徒说话间,又有三个人从楼上下来,马学庆共有四名徒弟,其中大徒弟赵慧十七岁就跟着他学做饭,这么多年兜兜转转,还在他跟前,今年都四十出头了,还没出去自立门户呢。

  “师傅,您去桐市做什么?怎么现在才回来?”

  “别问这么多,车在门口,你们把车上的菜卸下来,小心点,”马学庆让几个大的干活,继续刚才的话题,“老周哪次来没把菜吃完?”

  “那不一样啊,师傅您做的好吃,老周肯定吃完,可大师兄可是第一次给他做……”

  “放屁!”马学庆没好气道:“老周以前过过苦日子,饿怕了,他一辈子最珍惜粮食,就是掉地上一粒米都要捡起来吃的主,哪怕你师兄做的再难吃,他也会吃完!”

  赵慧搬着一筐丝瓜下来,眼睛都亮不少,“师傅,您去哪买的这么好的丝瓜?”

  “对啊,这丝瓜一看就是好的,炒菜绝对好吃,还有这韭菜,师傅,晚上咱们做韭菜饼吧?”

  马学庆不再搭理几个聒噪的徒弟,去前台抽屉里拿出一沓厚厚的账本,翻啊翻,终于翻到一个手机号码,没有犹豫,拨打过去。

  “喂?是老周吗?我老马啊,你今天来吃饭,我没在店里,咋样,做的饭菜还合不合你胃口?”

  “哎呀,我还不知道你吗?也怪我,一辈子就收这么几个徒弟,眼看我都快入土的人了,也没把徒弟给教出师,这样吧,你今天晚上有空闲不?我买了一些好菜回来,你来我做给你吃。”

  “咱俩都认识多少年了,你跟我说什么麻烦,来吧,我给你位置留好,就这样说定了啊。”

  等马学庆挂断电话,小徒弟疑惑不解:“师傅,有必要吗?”

  马学庆没好气道:“我跟他认识有五十年了,你知道个屁,老周是个有大贡献的,他这一辈子吃过的苦太多了,我二十岁就认识他,他这人啥别的爱好,就好一口吃的,以前我就说他,但凡换个职业,高低也是个美食品鉴家。”

  “行了,别多嘴了,你也去搬菜,今晚我亲自下厨,免得你们几个糟蹋好东西。”

  下午四点刚过,马家菜馆门口的桌上放着一个大铁桶,一旁放着小黑板,上面写着:“豌豆瘦肉粥,五元一碗。”

  锅盖掀开一半散热,浓香的粥味四下散开。

  粥香还只是一道开胃前菜,接下来马家菜馆的后厨油烟机带出来的有韭菜饼的香气,有丝瓜炒蛋的香气……

  大多都是可辨认的家常小菜,可马家菜馆做出来的就是比普通人在家做的香。

  住在附近的居民都习惯了,这家在老居民楼附近开了几十年的菜馆,烧菜水平一流,价格十分公道,很多双职工没时间做饭的家庭,吃饭首选这里。

  这家菜馆唯一的缺点就是客人太多,一到饭点就不好找位置,有时候还会出现菜不够,让客人白等的情况。

  所以同城好多人都知道这家店好吃,给外地人推荐呢,又吃力不好听,在众评上的分数连四分都没到。

  粥桶摆出来不久,就有客人登门了。

  一对白发老夫妻拄着拐棍结伴登门,俩老人都有将近九十岁的高龄,不愿意跟儿孙们住,就想住从前的老房子不挪窝,平时请的有保姆打扫卫生,吃饭他们一日两餐都在马家菜馆解决。

  两个人不用工作,每次都能早早地来,打听好今日菜单,是谁主厨,再决定吃什么。

  最后两个老人要了一份粥,要了一道丝瓜炒蛋,一道白灼生菜,没要主食,吃这些就够了,再多胃消化不了。

  马家菜馆有两层,门外还有一大片空地可摆桌椅,老夫妻不愿多走路,就在门口坐着,等服务员送餐过来。

  服务员熟悉他们,还特意多拿了个空碗,粥送来后,老头给老伴扒拉一半,一边辨认一边道:“里面有豌豆,我不喜欢吃豌豆,给你吃好了,肉你少吃点,你牙咬不动。”

  老太太看着比他自理能力差一些,颤颤巍巍地舀一勺豌豆粥放入口中,等吞咽下去,又舀一勺递给老头,强硬道:“尝尝,好吃。”

  “我一辈子都不喜欢吃,你吃就行了,”老头嘴上说着拒绝,又老实探头过去,吃下那勺粥。

  “咦?还怪好吃嘞!”

  老头不喜欢豌豆是有原因的,小时候吃不饱饭,一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就吃豌豆充饥,吃多了就厌了,总觉得豌豆有股难闻的味道,像臭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忠犬 豪门总裁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