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自媒体呢!”夏芜嘿嘿一笑。
“对,我看现在多少人拿着手机刷来刷去,你拍视频就是给他们看的是吧?”
“是呀,不过我现在还没发布呢,我想等拍到草莓成熟再发……”提到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夏芜也有些却步,其实她都剪好七八条视频了,每次到发布的时候又有些犹豫。
害怕自己做的视频不够好没人看。
“我都还不知道小芜在做视频呢,快让妈看看,你都拍了些啥。”刘桂珍好奇的很。
夏芜有些不好意思,翻找到做好的视频递给妈妈,杨国俊也围上去看。
他俩边看边夸赞,听的老爷子也心里痒痒,可又不好意思凑上去,只能干咳几声,对夏芜道:“万事开头难,你既然做了就大胆做,尽人事听天命,足矣。”
夏芜有些触动,“那,我真的发了?”
“发吧!”杨国俊和刘桂珍也给闺女打气,“拍的好的嘞,跟电影一样,发了肯定有人看!”
“好!那我现在就发——”夏芜被鼓舞到了,拿过手机三下五除二就把存稿箱未发布的视频给点了出去。
杨老爷子掏出老年机,问道:
“小芜,你账号是哪个?”
第13章 第一条视频,发布!
“山里的夏夏。”
一时间,杨国俊和刘桂珍都开始拿自己的手机搜索。
“我看看哈,”杨老爷子年纪大了,眼神不太好,摸到老花镜戴上,手机拿了半米远,然后手写输入,“山里的夏夏。”
不多时,就蹦出来一个账号,点进去,关注为0,粉丝为0,只有一条视频。
“这名字起的不错,让人读起来就有种山间清凉的感觉,”杨老爷子一边点评,一边点进去视频。
夏芜和杨弘文也围过去,和他一起看视频。
入耳的是清晨的蛙鸣虫叫,视角落在轻颤颤的荒草地上,随着机位移动,悬挂在绿草叶上的露珠“啪嗒”落下,像是有什么东西从水里冒出头来,镜头上移,是一头水牛。
水牛温润的双眼盯着屏幕,透过屏幕像是能看到人心底。
“我叫夏芜,夏是夏天的夏,芜为草木繁密茂盛之意。山脚下的一年四季,草木都是繁茂的。”
矜淡的女声响起,取代虫鸣的自然声,随之一道倩丽的身影出现在镜头中,正是夏芜。
她上身穿着短袖,下身穿着长牛仔裤,黑色布鞋,头发高高扎起,穿过马路抵达杨家的菜地,单看她的长相和打扮,更像是大学校园里青春靓丽的大学生,而不是村姑。
可当她走到菜地里蹲下,熟练地拔草清理土地,然后翻土,还有她种植草莓苗的过程,又不得不让人相信,她是个熟练的农民。
“哎哟,”刘桂珍一边看一边笑,笑得都快不行了,“这么看小芜干起活来还真是有模有样的,可真厉害!”
夏芜嘿嘿一笑,她都是观察刘桂珍摘菜的动作和姿势,然后一点点学的,能不像吗?
“刚开始干活我还有点不熟悉,总想着怎么做才能在镜头里好看,后来我想啊,人家看视频总不能是看我演戏,就干脆怎么舒服怎么来了。”夏芜说出自己的心得,她一开始确实放不开,后面嘛,渐入佳境。
第一条视频长度只有六分钟多,在短视频时代算长的了。整体内容就是一些空境,加上夏芜出镜干农活种草莓,以及后续一周的草莓苗观察,给观众留些期待空间。
“爷爷,你感觉拍的怎么样?”
夏芜挨个采访家里人的观感。
“我觉得啊,视频拍的不错,要不是你说这是在咱家门口拍的,我还真有些看不出来。”
“因为哥哥拍摄的时候有注意景深和滤镜,所以看起来稍微会和现实有一点差距,差距不算大。”
杨沟村风景极好,就算没有这些滤镜,也美的不像话,不过天气是不可控的嘛。
“啥?这里头的东西是小文拍的?”
杨国俊人都惊呆了。
“真是小文拍的吗?他还有这本事呢!”
“小看哥哥了吧,这些可都是他拍的呢!”夏芜自豪地拍着哥哥后背,她感觉自己挖掘出来一个天才。
杨弘文拍摄出来的世界,就像是他的内心世界,那里的时间流速是很缓慢的,所以他拍空境也好,拍人也好,总给人一种拉长时间、悠闲自得的感觉。
这种感觉更是可遇不可求。
夏芜只需在后期稍微剪辑,就能营造一种和其他农村赛道博主截然不同的观感。
杨国俊和刘桂珍闻言,又把视频拉到最开始重新看,当他们知道这些都是傻儿子拍的之后,再看又是不同的感觉。
刘桂珍捂着嘴,甚至都有些想哭。
杨老爷子也是心情复杂,“好啊,老天爷给小文关了一扇门,总算没忘记给他留扇小窗户。依爷爷看,你们视频拍的很好,继续拍,不管别人怎么说,你想拍啥就拍啥!”
“好耶!”夏芜争取到爷爷的支持,高兴地蹦起来,接着就提出请求道:“爷,那我和哥哥能拍你不?”
杨老爷子错愕:“拍我?我半截身子都快入土了,有啥好拍的?”
“那怎么不能拍了,爷你长的帅,还会看病,城里人哪见过这个,拍出来肯定有讨论度!”
“就是,爹,你就当支持孩子事业,让他们拍吧!”杨国俊看热闹不嫌事大,在一旁煽风点火。
“爸,妈,我也想拍你俩!”
“啊?”
“啊?”
夫妻俩都傻眼,不好意思起来,“我和你妈有啥好拍的,我俩啥都不会……”
“当然能拍啊,你看我妈给我做的布鞋,我在城里都没见过,还有家里大大小小的农具,爸你都会修,还会上山砍柴,城里人更没见过!”
这回轮到杨老爷子看热闹了,“拍呗,都让他俩拍,这有啥不能拍的。”
杨国俊不好意思地挠头,“城里人咋啥都没见过。”
刘桂珍红着脸,想想那场面也很难为情,可为了孩子,她有啥不敢的。
“没事,拍我,我不怕!”
夏芜可高兴了,她的视频里总不能只有自己,她想给大家展现的,是乡村的芸芸众生,这里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还有各色各样的人。
商量好后,杨国俊又问了:“小芜,那你打算啥时候拍啊?我们得准备点啥不?”
“不用,你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什么时候想拍就拍了。”
越是刻意营造越不真实,那不是夏芜想要的效果。
拍视频需要内容,刚才聊到养蜂箱,夏芜觉得这就是很有看头的内容,再多种些草莓,放风种草莓两不耽误,多好!
她把自己的想法一说,立马得到全家人的支持。
杨老爷子说上山找朴爷买一箱土蜂,刘桂珍说菜地里的菜也快老了,该拔了,杨国俊说立马找木头打造蜂箱。
夏芜发完视频就把视频抛在脑后,开始忙活接下来的事情。
手机交给杨弘文,让他把家里人忙活的事情都给拍下来。
受到家人鼓舞的杨弘文显然对拍摄视频一事有了更多的热情,都不用夏芜提示,拿到手机就开始咔咔拍,有时候还知道换位置找角度拍。
有他在,夏芜不用担心拍摄的问题,于是就开始和家里人一起忙活。
杨老爷子今日还要出诊,吃过饭不久,背上医药箱骑上自行车离开家中,杨弘文拍下他的背影。
杨家的菜地约有半亩,分门别类地种了好几种蔬菜,有豆角,丝瓜,辣椒、南瓜等。到这个季节,豆角和丝瓜早已经老了,藤上挂的豆角是用来留种的,刘桂珍把豆角和丝瓜采摘下来,留好种,丝瓜瓤还能用来做布鞋或是刷锅。
榨干这些蔬菜的最后一分光热。
一开始,刘桂珍还有些在意时不时出现在视线中的镜头,行为举止有些别扭,可投入到干活中之后,她就忘记一切,麻利地拧下豆角和丝瓜,把藤蔓从架子上扒下,能用的竹棍收拾到一旁,二次利用,藤蔓抱回去晒干,还能引火。
夏芜跟在她身边,换上短袖长裤,戴的是刘桂珍的冰袖和草帽,学她的样子一起干,很快就把老掉的秧子全都处理好。
不管辣椒是红是绿,全都采下来,秧子拔掉,同样晒干烧火。
收拾小半天,菜地又空出来一大片,这会儿太阳升高晒人,几人就先回家去了。
回家后,杨国俊不肯闲着,找到家里的斧头说要出去一趟。
“爸,你要去哪?”夏芜摘下草帽,露出热红的小脸,她头发也汗湿了,凌乱地粘在侧脸上,又被她胡乱挂到耳后。
“我去山脚下砍些竹子,给你编草帽。”
竹子还能编草帽?夏芜眼睛都亮了,多好的素材啊,“我也要去!”
“这会儿正热,山里头又有蚊子,你去做什么哟!”
“我想看看嘛,”夏芜才不管那些,重新戴好帽子,跟在杨国俊身后,“妈,我们先出门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