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给杨书桦打下手。
杨书桦不知道跟她说什么,只能没话找话:“小院里很忙吗?”
“嗯,还要发蔬菜包,徐黎那边来人收菜,我不想跟他们打交道,小芜就让我来这边。”
“还别说,你干的活挺多的,平时不累吗?”
赵静奇怪地看他一眼,“不累啊,这可比我在外面进厂好太多了,一个月五六千块钱,小芜说她打算注册公司,给大家缴纳五险一金,最迟就是下半年的事情。”
“到时候有五险一金,在家门口能找到月薪五六千的活,想休假就休假,去哪能找这么好的活?”
杨书桦有些意外:“夏芜还要给你们缴纳五险一金?”
这也太好了吧!
“什么你们,是咱们,你也有份。”
“啊?我也有份吗?”
“有啊,你也没少干活,怎么没有?”
杨书桦眼冒星星,如果真能这样,那给夏芜干活可真是太爽了!
“对了,你把自己裹得那么严实干什么?不热吗?”
桃林里没什么风,干起来活还是会冒汗的。
赵静声音听起来有点闷,“我桃毛过敏。”
“???”杨书桦一脸震惊,“桃毛过敏你还来桃林?你疯了吧,赶紧出去,我自己来就行,你就在车上等着!”
他不顾赵静反对,连推带赶地把人送出去,被村里人看着他俩拉拉扯扯,反而没人开玩笑,只是一个个笑得很八卦地看着他们。
杨沟村都快忙疯了,不管男女老少,齐齐上阵干活。
山脚下的树莓一直在摘着,一到星期天,杨明远就自动带着一大帮小孩来帮她解决用功难的难题,夏芜忙起来没法给孩子们算账,杨明月接手她的工作,找个小本子把小朋友的姓名和工作量以及要发的工资记得清清楚楚,夏芜只需要对账发钱就行了。
一千多件桃子快递发出去后,夏芜明显松了口气,把桃子链接改成预售,摘了一两千斤桃子下来,桃林也需要休息休息,再等两天再摘果子。
村里人干活辛苦,夏芜也不吝啬让他们吃点好的补一补,去郝堂村买了小半扇猪教给王月霞,做了几大盆菜,让干活的员工吃的心满意足。
山上吃肉量也不少,一买起肉来就是半扇猪,有时候忙起来夏芜也在山上吃,王月霞让她买冻肉便宜,夏芜却不太乐意,一天天干活这么累,就想吃点好的,要是连这点口腹之欲都满足不了,她这山头也不用发展了。
周一这天,徐黎准时往夏芜卡里打了一百万。
一百万到手,夏芜开始办自己一直想办的一件事。
她要注册公司,给村里给她干活的村民签约劳务合同,给他们缴纳五险一金。
这个想法已经存在很久了。
大概是从听村里老人说起他们没有退休工资,也没有保险,只有每年买的农村医保,国家保障他们看病需求。
有时候她发村里的视频,网上很多人都问为什么这些老人闲着不跳广场舞,答曰不敢跳。
他们没有退休工资,哪怕七老八十了,只要能动就得动起来,种点菜,卖点钱,给自己攒点棺材本。
如果他们干活也能有五险一金呢,情况会不会改善很多?
当然,这样的想法固然很好,实施起来是要钱的。
不仅要钱,也要村里人配合,一开始盈利不多的时候,夏芜只能给员工发低薪,她们不仅没有怨言,还为她做了很多超出薪资以外的活。
村里很多人都把她的山头当成自家的事情来干。
正是这样的双向奔赴,才让夏芜下定决心注册公司,给员工一份保障。
周二的时候夏芜又拉一车杏去桐市卖,顺带去政务大厅把公司给注册了,一切进行的很顺利,她研究了一下,打算挑个良道吉日,挨个和村里员工签约劳务合同。
第二轮桃子开始售卖,村民没闲两天又开始紧锣密鼓地干活,这次熟练多了,事情错开,也不会忙的不可开交。
整个五月上旬就在这样的繁忙中悄悄度过,又是一个周一,夏芜通知员工们,到水井小院汇合,带上自己的身份证和银行卡,接下来他们要办一件大事情。
如果这件事情办好了,他们杨沟村接下来的发展肯定会更进一步。
杨国峰得知夏芜的决定,也是十分支持,他作为村支书坐镇水井小院,村民们按照夏芜要求带好证件,井然有序地排着队。
而这一切,都被杨弘文的镜头记录下来。
第115章 公司的待遇
“都到场了吧?”
“到了到了!”
“都看看自己身边还有谁没来,没来的话赶紧打电话叫,咱们今天下午就干这一件事!”
“都来了!”
夏芜站在高凳子上,仔细数着面前的人,稀稀拉拉的有一二十个人,男女都有,大多五十岁往上数。
“行,接下来我叫名字,被叫到名字的都答到,然后举下手,我们确认一下。”
“杨淑红。”
“到!”
“赵静。”
“到!”
“杨国俊。”
“到。”
“刘桂珍。”
“到。”
“丘兰。”
“到。”
……
夏芜叫到一个名字,就抬头看一眼确认,一共十七个人,确认大家都到了之后,夏芜笑着问大家:“今天把大家叫过来开会,知道咱们要做什么事吗?”
村里人也跟着笑起来,有人道:“咋不知道呢,书记说你办什么公司,要给咱们大家伙签劳务合同,以后工资发银行卡里,是这回事不?”
“是,叔你说对了一半,还有一半更重要的事,我打算给咱们大家缴纳三险一金,有没有知道三险一金指的是什么?”
村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三险一金,他们大部分人都出去打过工,他们干大半辈子,就听过五险一金,具体指什么却是不知道的。
“是不是保险啊?”
“说对了,保险,可具体是什么保险有人知道吗?”
大家齐齐摇头,石红娘看向赵静,“小静,你们年轻人在外面上班,知道是什么保险不?”
赵静窘迫,“大娘,我一直在工厂里上班,没给交过五险一金,杨书桦应该知道吧?”
众人又看向杨书桦,杨书桦还真知道,站起来给大家解释道:“五险指的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还有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购房公积金,有了这些保险,人生活才能更有保障。”
杨书桦以前待的公司,实习期没有五险一金,本来说转正后就给交保险,谁知道又说公司不景气,要干一年才给交五险一金。
牛马有怨言,但牛马不敢轻易撂挑子,杨书桦在那里干了三年,也就有两年拿到五险一金,仔细一想,还不如回村跟着夏芜干呢,这才回来多久啊,马上就能混到三险一金了。
杨书桦这么一说,村里人光听名字也能明白这些保险是干啥的,给人兜底的。
“给咱交这些东西,小芜是不是要花很多钱啊?”丘兰有些担忧。
“是的,注册公司给大家缴纳保险,公司全额承担这些保险费用,当然,考虑到一些现实条件,我做了一些调整,大家可以听一下,如果有什么疑问呢,咱们当场就说开。”
“首先,我给大家缴纳保险是为了保障大家的生活,考虑到咱们公司的员工大多数人年纪偏大,又没养老保险,所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重中之重,至于五险一金中的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咱们就不需要了,你们看怎么样?”
杨国峰在一旁点头,没有说话。
赵四爷赞同地道:“小芜说得对,咱这一把年纪了,又不生孩子,要什么生育保险,不买还能少花点。”
“就是,咱们大家伙谁还打算生孩子啊?家里孩子够多,够折腾人了。”
“月霞不跟大懒再生一个啊?”石红娘撺掇道。
王月霞今年还不到四十,杨大懒也才三十多岁,一个大龄懒汉,一个带娃寡妇,俩人凑一起过日子,眼看着日子越过越美,石红娘也算是他俩的红娘,开玩笑调侃他俩。
杨大懒挠着头嘿嘿直笑,“生,再生一个吧?”
他看向王月霞。
王月霞平时在水井小院的灶台前忙活,一个月四五千块钱工资,杨大懒平时干些摘菜摘果子打包快递等琐碎的粗活,一个月也有两三千块钱,他们夫妻两个每个月能在夏芜这边挣七八千快,一家几口人都在这里吃饭,王月霞带来的俩小孩也被收拾的干干净净,吃得比以前胖一圈,瞧着精神状态都好了。
村里人都哄笑,笑杨大懒生不生孩子都还要问媳妇,“月霞,你还怪会管教大懒,我看他现在勤快多了,天天干完山上的活回去还去弄菜地,还是有女人好啊。”
王月霞美得直冒泡,要她说,她决定改嫁真是太好了,要不然怎么能遇见杨沟村这么好的一群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