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寻拿起一块,同样咬一口,随后咀嚼的速度都变慢了。
要不是先吃过山上种的西瓜,他应该会得出和夏芜一样的看法。
但是珠玉在前,他已经除却巫山不是云了!
杨国俊挠挠头,“这咋吃着也不是味呢?还是切开咱的瓜吃吧。”
王月霞赞同地点头,她对夏芜道:““还是咱山上的瓜好吃,我给你切一块你尝尝,刚才我们先吃了一个小西瓜,好吃的很!”
说着,她把切好的西瓜给夏芜。
从山上摘回来的西瓜已经冰透了,一口咬下去冰冰凉凉的,又不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那种冰凉,很自然的清爽感。
夏芜吃一口之后,立马下决定:“要不还是把买的西瓜拿去喂鹅吧。”
果然还是自家种的好吃啊啊啊!
就这样,二十四块钱打了水漂,扔给黑豆黑豆都不愿意吃。
瓜田里的西瓜熟的还不是特别多,夏芜吃过一次后每天都热衷于带两小只去瓜田里巡逻,好几亩西瓜田在她眼里晃啊晃,让她做梦都在回味西瓜的好味道。
头茬瓜数量不多,夏芜也没打算卖,先留着自己人吃,等熟的多了再考虑卖钱的事。
每天大清早,她先给水牛挤牛奶,然后带着金豆黑豆放牧鸡鸭鹅,长出翅膀能飞天的鸡根本关不住,但从小养成的习惯还是让它们习惯在鸡圈里待着。
鸭子和鹅一头扎进池塘里,根本不用人看着。
然后夏芜就叫上两小只骑着三轮车去瓜田找瓜,她拍来拍去都不如黑豆闻一闻,每次黑豆停留在哪个西瓜面前汪汪叫两声,夏芜都不用拍,就知道稳了。
山上的西瓜熟的没有外面的快,江寻告诉夏芜,外面的有可能是早熟瓜,又或者是大棚瓜,虽然熟的比较早,但在口感上可能不如自然生长按照季节来成熟的西瓜。
还有一种可能,为了增加西瓜的重量和甜度,也会有一些黑心商人给瓜注水,外表看不出来问题,但一打开就像熟透的模样,肯定不会好吃。
找到两三个瓜,夏芜就叫两小只收手了,好东西也不能天天吃呀!
三个瓜,山庄员工吃两个,还有一个切开抱去郝堂民宿去,给那边干活的工人消消暑。
所有吃过山上西瓜的人都对西瓜赞不绝口,井水镇过的西瓜吃起来清爽无比,虽然还听到刺耳不绝的蝉鸣,但在吃到西瓜的那一刻,夏天就已经来临了。
经过杨国峰请教夏芜,夏芜三两句话指点,杨大军的女儿杨梅决定买个小推车,专门做一些适合夏天喝的冰冰凉凉小饮料,有奶茶,有果饮。
小姑娘有摇奶茶的经验,又去网上取经,自己琢磨一番,弄出来的小推车上放着五六个饮料桶,杯子分为中杯大杯,还有封膜机,一切准备就绪,杨梅就在杨国恩的烧烤摊附近开始出摊了。
杨国恩的烧烤摊卖的有饮料,有批发来的酸梅汤和绿豆汤,一些常见的矿泉水和碳酸饮料,杨梅的自制饮料小车出摊后,很快就吸引到一批吃烧烤的顾客。
毕竟和成品批发饮料相比,杨梅主打自制奶茶和果饮,用的材料都是桃源山庄出品的水果、蜂蜜和果酱,价格也不高,比起大城市里昂贵的奶茶,她做的果饮性价比超高。
就这样,杨沟村又多了一个摊位。
第126章 崭新的生活
夏芜要在山上种花,首先就要开荒地。
选址已经选好了,就在距离温泉不远的地方,夏芜打算先开个十亩左右的荒地,先把地养好,撒上向日葵种子,等初秋种薰衣草,茉莉现在倒是可以直接移栽。
夏芜打算买盆栽茉莉,回来再移种,这样的好处是成活率高,今年就能收获茉莉花,缺点是价格偏高。
但是没关系,夏芜卖山上的水果又攒了一些钱。
尤其是那些桃子,真是种对了。
今年天气好,果园大丰收,桃子李子杏子结的果多,本来价格应该降低的,但夏芜山上的水果因为太好吃导致供不应求,每天都是摘了之后再上架,有多少卖多少,很多人都是提前蹲点抢水果,抢不着还要生气气。
夏芜没有一味地降价,她山头的瓜果蔬菜本来就是有机食品,价格要比普通农产品要高,再加上味道好,不缺人买,价格太低反而是对同行的打击。
但夏芜也不是黑心资本家,她种瓜果蔬菜就是为了让人吃的,价格太高不就成有钱人特供了吗?
所以她卖的瓜果蔬菜,顶多比市场价格上浮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五十左右。
外面五块钱一斤的桃子,她可能卖六块五,桃子个头大,一家人花一二十块钱也能买几个尝尝鲜。
至于把她家水果当饭吃?
还是算了吧
本来就不够分的。
群里人都让夏芜多种点果树,就这么点够谁吃的啊!
夏芜酌情考虑,现在山上的利用面积才一小半,好多地方还在荒着,不利用起来也是浪费,她暂时还没想好要种什么,就先搁置着吧。
开荒要招人干活,村里有一部分村民不是正式工,夏芜都是按需招人,平时没那么多活也不需要这么多员工,多养一个人每个月需要六七千块钱,她还没那么奢侈。
所以忙不过来的时候,夏芜会招散工,包吃包住的那种。
杨大军就是散工,夏芜要在山上开荒,大机器上不去,全靠人砍树除草挖地松土。
他闺女十六七岁的时候跟黄毛私奔,出去跟人过几年,闺女都生了还没领证,小孩也没上户口,杨梅还被逼着再生个儿子。
要不是杨大军及时联系杨梅,估计杨梅都一时想不开带着孩子跳河了。
把闺女和孙女接回来后,杨大军干活动力比以前还要高涨,他以前出去打工,其实是想追回老婆,结果老婆没追回来,钱也没挣着,闺女也走上歧路。
杨沟村又不大,这些事没过几天就传的人尽皆知。
把杨梅接回来后,杨大军给他孙女起名杨淇,对外都说是他孙女,不是外孙女,就当他闺女没嫁过人。
不对,本来就没嫁过人,又没领证。
杨大军把杨梅接回来之后,那男人过了两天才问杨梅去哪了,杨梅说自己回娘家了,男人又一句话没说。
气的杨大军非让杨梅把他拉黑,以后也别再联系。
三岁的杨淇生下来就没上户口,她奶家嫌弃她是个闺女,想拿捏杨梅再生个儿子,小杨淇就成了人质。
都快要上幼儿园了,杨淇爸那边的人还不急不躁的,说小孩不急着上幼儿园,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还不如在家玩。
杨梅说,她婆家是嫌弃小孩上幼儿园要花钱呢。
每说一件事,杨大军挥舞锄头的力气就大一些,唾沫星子都快飞出两米远,把那个骗他闺女的男人和他奇葩一家给骂的屁眼着火。
“奶奶滴,都是什么玩意儿,我孙女哪儿不好了?多乖多可爱啊!你们说是不是!?”
杨大军停下动作,回头看坐在田埂上的小女孩,目光都柔和多了。
杨梅的闺女杨淇长的很像妈妈,是个漂亮可爱的小女孩,杨大军总说她长的和杨梅小时候一模一样,不过那时候家里穷,也没给杨梅照过相留下一两张证据,有点遗憾。
村里其他人都笑着附和杨大军:“你这多好啊,白得一漂亮小孙女,闺女还留你身边,我跟你说,也别想太多,也别生气,这都是老天爷要给你的。”
“你看咱村里多少人,闺女儿子养大了,有几个着家的?不像你命好,闺女回来了,还给你带个小的,还没女婿到你跟前气你,想开点吧!”
村里人这么一说,杨大军一想,嘿,还怪好。
他嘿嘿一笑,趁着休息的时候到地头看杨淇,帮她把卡通水杯打开,让她喝水,又拆开一袋小熊饼干放一旁,“淇淇热不热?等阿爷干完活就带你下山找妈妈啊。”
杨淇有点胆小,见到生人就害怕,杨大军也是对孙女很好很好,相处一段时间才取得小姑娘的信任。
杨淇摇摇头,奶声奶气地小声道:“我不热,阿爷,汗!”
她拿出自己擦脸的小汗巾就要往杨大军脸上抹,杨大军“哎哟”叫唤着躲过去,“别,阿爷脸上脏,再给你小手绢弄脏了,阿爷不热,淇淇真乖!”
“阿爷吃,饼干!”杨淇又举着饼干往杨大军嘴边送。
“哎哟,我滴乖淇淇哟,阿爷不吃,你吃,都给你吃!”
杨大军喝了几大口水,心里美的直冒泡。
村里人对他说:“大军真是好命,多好的孩子啊!”
杨大军骄傲极了:“你们看见了吧?这么小还要给我擦汗呢,也不护食,有什么好吃的都要给我和她妈妈吃一口。”
“哈哈,看见了,看见了!”
干活到十一点半,天越来越热,杨大军他们也要休息了,吃过午休午休一段时间,等太阳没那么晒了他们再继续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