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我感觉夏夏肯定能种出来好吃的血桃,到时候我带着媳妇儿子去你们那亲自采也行,绝对不差钱!”
夏芜发了个擦汗的表情包,怎么一个个都想着来她山头做客呢?
“山上什么都没有,光秃秃的,我们这里还特别偏,你们来了也没地方住啊。”
“那有啥,我人生一大爱好就是爬山和露营。”另一个群友也想来。
夏芜想了想,“我打算明年养些鸡鸭啥的,村里说养殖能盖管理房,你们帮忙想想盖什么样的,最好能住人能放东西,如果后期你们真要来玩,也能有个落脚地。”
此话一出,群里都沸腾了,周辉赶忙@全体成员。
“有时间的都露个头,大家集思广益,帮夏夏想想山头七百亩地种什么,有人会设计房子不?”
很快,夏芜就收到一堆建议,有人建议她种时蔬,什么都种点,现在城市里好多菜都打农药,有激素,他们就想吃原生态无污染的四季时蔬。
瓜果能安排的也都安排上,什么桃李杏梨梅子都是小意思,还有人问夏芜老家能不能种榴莲。
这不开玩笑吗?
除了瓜果蔬菜,大家还都是肉食动物,建议夏芜多养点鸡鸭鹅猪,总不能老是吃菜,都给人吃成兔子了。
总而言之,这些在城市待惯的罐头人,跟夏芜有了关联之后,夏芜的山就成了他们的精神桃源,都快把这快地当成QQ农场了,以为什么都能养,什么都能种呢。
虽然群友废话不少,可夏芜还是受益匪浅,尤其是群里确实存在一些人才,知道夏芜要设计山头,有学园林设计的要来帮她规划,还有搞建筑设计的要帮她免费设计图。
不得不说,真成热烈的网友绝对是世界上最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一群人。
夏芜感动不已。
在群里放出狠话,欢迎设计园林的老兄和懂房屋设计的来实地考察,吃住行她包。
不过必须真有本事才行。
【薛蟠】:“老子这程序员真是当够了,早知道我也学园林设计了!”
群里其他人纷纷附和。
“小芜,你在家不?”
院子外突然传来丘兰的声音,夏芜把手机揣兜里,“兰姐,有事吗?”
丘兰挎着大竹篮子,脸上露出笑容来,她放下竹篮,对夏芜道:“我闲着没事去山脚下挖了些冬笋回来,就想着给你送些来,来来来,这些都给你。”
刘桂珍也从屋里出来,看见过道里堆的一堆冬笋,诧异道:“哟,我都差点忘了,冬笋都该出了。给两三个就行了,剩下的你都拿回去吧!”
“哎不用,都给你们,村里没多少人去挖,我看那笋子出好多,打算多挖点回来晒成笋干,能吃挺久呢!”
夏芜没见过冬笋,蹲在那拿起一颗矮胖的冬笋看来看去,“妈,冬笋怎么吃,好吃吗?”
第35章 山头设计
“冬笋肯定好吃啊,正好家里还有块腊肉,晚上我给你炒来尝尝,你要是喜欢吃,明天让你爸带你和小文上山,咱也挖点回来。”
顾名思义,冬笋冬笋,就是在冬天生的,其他季节就是想吃都吃不到。
每年十月到次年二月,就是冬笋上市的时间。
有时候受山区温度影响,冬笋出头的时间也不确定。
要不是丘兰闲着没事干去砍柴,看到竹林里发出不少冬笋,估计一时半会也想不到这些。
丘兰把自己挖回来的冬笋留下一大半,刘桂珍想推都推不了,幸好冬笋不要钱,不然还真不好意思白拿这么多。
冬笋的处理也很简单粗暴,比夏芜腿还粗的冬笋被刘桂珍用砍刀砍去黑褐色的硬实外壳,剥了一层一层又一层,直到冬笋只剩下比拳头大不了多少的笋肉,她才停下。
七八棵冬笋剥完,也就放满一个铁盆,过道里倒是堆了不少笋壳。
杨老爷子和杨国俊上山采药回来,看到过道里堆的跟小山似的笋壳,意外地问:“刚才我下山看到冬笋,还说明天去挖呢,你咋下手比我还快?”
刘桂珍嗔道:“这哪是我挖的,是丘兰送来的,小芜说没吃过,我晚上多整几道菜,好让她尝尝鲜。”
“那好,要是小芜喜欢吃,明天我带你去山里挖,多得很呐。”
“今天上山找到草药了?”
“找到了,你看,这不都是吗?鸡血藤,山药豆子,伸筋草,啥都有,够给杨明远他奶配药了。”
杨明远他奶多年风湿,冬天山脚下冷,她风湿加重,光贴膏药也没用,已经一个星期没下床,整天在床上疼得直叫唤。
上回杨明远跑来求助杨老爷子,把自己攒的钱都拿出来了,问有没有啥法子能让他奶奶好受些。
杨老爷子见杨明远一片赤诚孝心,也不忍心他奶奶受苦,就连夜翻医书,找到一个治疗风湿病的土方子,这几天闲着没事就往山上跑,杨国俊怕山上打霜老爷子腿脚不利索,每天也跟着上山下山。
子母山上的好东西还真不少,他每天背着背篓去,能收获不少野货,比如在树上晒干的平菇,野生木耳,山药豆子,还有一些夏芜也叫不出名字的野果,最后都落到她和哥哥的嘴里,能做成菜的,也都被刘桂珍添到菜单之上。
杨老爷子开始炮制药,杨国俊把过道的笋壳铲到肥堆里,笋肥价值还挺高的,不能浪费。
不然夏芜种的那些草莓果树,不打药就算了,还没有肥料,哪能长得起来呢。
厨房里,刘桂珍忙着把冬笋做成一道道家常菜。
一道冬笋炒腊肉,再来一道凉拌冬笋,辣椒炒鸡蛋,还有杨国俊摘回来的平菇炒肉,配上自家烧的柴火饭,简简单单。
天气冷了之后,杨家人就不在院子里吃饭了,厅堂里燃着炉子,屋子里热气腾腾的,吃饭时还得把外面的厚棉袄脱掉。
这时候吃凉拌冬笋就很惬意了。
夏芜很喜欢冬笋的口感,细嫩软滑,清脆回甘,味道鲜美,而且吃法非常丰富,可以蒸着吃炒着吃凉拌吃,还能做成笋包烧卖等。
冬天蔬菜品类不多,整天换来换去就那几样,好多还得去镇上买,不得不说,冬笋出现让夏芜很高兴。
吃得开心了,她还不忘被她冷落的群友,掏出手机一看,@她的消息都被顶到999+之前了,还有三个人通过群名片加她微信,三人的备注是园林设计还有盖房子的。
夏芜连忙通过他们的好友邀请,然后又在群里冒头,“刚才村里人来给我送冬笋,晚上我妈就炒了两道冬笋,味道真不错,分享给你们。”
她把拍的冬笋炒腊肉和凉拌冬笋照片发到群里,又激起一阵浪。
“冬笋!好吃!我最喜欢吃了!”
“真的好吃吗?我是北方人,从来没吃过哎。”
“没吃过冬笋的人可惜了,你们错过了绝佳的风味!”
“夏夏,冬笋有的卖不?我想买点。”
“现在菜市场里应该有卖的吧,这玩意太浮夸了,挖出来个头大,实际上一剥皮少得可怜,估计不太好快递的。”
“快递费没关系,我可以出,主要是想尝尝真正山里的味道。”
还别说,群里真是卧虎藏龙,有钱人真不少。
“我也想尝尝,没吃过,好奇啊,你们那边冬笋都卖多少钱一斤?”
“我今天刚逛完超市,25一斤,还是洗洗睡吧,压根没舍得买。”
“一根大点的冬笋都有一斤了,去掉公摊面积说不定只剩下两百克,要买的还是慎重吧,别到时候买回去又觉得亏,心里不舒服。”
这位仁兄看似一直在阻挠群友找夏芜购买冬笋,可实际上一直都在给没见识过冬笋的人铺垫,别到时候买回去觉得不如意,反而埋怨到夏芜身上。
其实夏芜压根没想到卖冬笋这件事,每天草莓发货都很麻烦了,再来点冬笋,真是要她累死的节奏啊。
不知道是不是劝阻的仁兄说话起了作用,夏芜不说话,群里关于冬笋的讨论声也越来越少。
夏芜就没再关注群聊,和加她的三人聊起天来。
两位自称是做园林设计的还是一对夫妻,二人年纪不大,三十多岁,男的名叫李建斌,女的叫江真,他们是大学同学,学的又是一个专业,现在属于半退休状态,平日里最大的爱好就是开着房车四处旅游。
他们也是意外刷到夏芜的视频,成了她的粉丝,被周辉拉到群里,还买过几回夏芜种地视频,他们对夏芜视频里传达的某种感觉有所共振,这也是他们想来夏芜老家看看,帮她规划山头的原因。
夏芜对此表示非常欢迎,并询问他们想要什么时候来,到时候可以提前在镇上订好酒店。
因为李建斌和江真属于有车一族,此时正好在外旅游,离夏芜并不算太远,于是双方订下一周后,也就是十二月十三日见面详谈。
会搞房屋设计的群友马方舟就没李建斌那么悠闲两千,他叫夏芜到时候规划好山地用途后,把规划图发给他,他再设计几款风格合适的房屋供夏芜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