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芜安慰自己一番,和家里人把杏树卸下来,趁人不注意,她把灵泉水添到壶里,给杏树带土的根系浇上一些。
吃过午饭,在村里叫来种树的人手,一行人就上山种树去了。
才到山脚下,夏芜就看到自家山头上有人影晃动,走近一看,是村里熟悉的几个妇人,正在夏芜的枇杷林里撸枇杷叶子呢。
夏芜让人种树,她自己走过去,笑眯眯地问:“大娘,你们摘枇杷叶子干啥?”
一个中年妇女,夏芜也不知道她的姓名,一边把枝干上的枇杷叶子从头撸到尾放到篮子里,一边笑嘻嘻地说:“网上说枇杷叶熬水喝能止咳,我们就来摘点。”
夏芜点点头,忍不住提醒她们:“这里有我怕放的蜂箱,你们小心别被蛰到了,还有啊,这山头有蛇,你们也得注意些,到时候被蛇咬被蜜蜂蛰可别怪我头上。”
“哎哟,咋可能啊,你放心好了。”
夏芜才不放心呢!
她现在对山上属于自己的东西非常上心!
这都是她的血汗钱包下来的啊!
怎么这些人就听不懂她的言外之意呢。
夏芜没走,就站那看着,见中年妇女还是把枇杷叶从头撸到尾,又出声了:“大娘,你小心点,我这枇杷树都开花了,就指着明年结果挣钱呢,你别给我花都撸掉了。”
“哎哟,你放心,大娘心里有数。”
有数个鬼!
夏芜无奈地从地上捡起一朵枇杷花,心疼地道:“你们别摘了,差不多的了!”
几个妇女讪讪地停下手。
“往年我们都上来摘了,也没人管啊!”
夏芜面无表情:
“你们领到了村里分的钱,也知道今年山被我包了,这些树也是我花钱买的。都是乡里乡亲的,你们摘一点回去我没意见,可你看这些花都被你们弄掉了,以后都别来摘了。”
被夏芜直截了当地驱赶,几个妇女脸上都有些挂不住,停下手结伴走了。
走出几步,夏芜听有人吐槽:“神气什么……”
第46章 枇杷叶的妙用
回村两个多月,夏芜也明白过来村里人一样有好有坏。
有些人你说他们纯朴吧,其实心里小九九多的很,能占的便宜绝不会放过。
还有可能会倒打一耙。
夏芜因为自己不是从小在村里长大的,看在杨家的面子上,再加上要在这里开拓事业,已经对这些人很客气了。
依她看今天这些人的反应,估计事情没那么好结束的。
种完杏树第二天,夏芜照常去山上给杏树浇水,这回又碰见撸枇杷叶的人。
又是一群大妈,而且这回还不是杨沟村的,是隔壁村的。
有昨天的教训在前,夏芜也不拐弯抹角了,直接喊道:“你们在干什么,这块山有人包了,山上未经允许不能采摘。”
那几人回头一看,是个年纪不大的丫头,嘻嘻笑着,压根没当回事,继续采枇杷叶。
夏芜走近,黑着脸道:“你们是哪个村的,这是犯法的知不知道?”
说着便拿出手机给杨国峰打电话,“喂,村支书,山上这边有人偷我东西,你快来看看是哪个村的。”
听到她打电话,那几个女人才停下动作。
“谁偷东西了,就摘几片叶子,又不是啥值钱的东西!”
“就是,你这孩子怎么这样啊!”
夏芜心疼地捡起被她们碰掉的枇杷花,再次强调:“这是我包的山头,山上的东西都是我花钱整的,你们不问自取,不是偷东西是啥?”
杨国峰很快就骑着摩托车来了,一看见他来,几个女人反而告状。
都是附近村子的,也都认识杨国峰。
本想攀个人情,让杨国峰帮忙说几句好话,谁知道杨国峰一嗓子吓死人:“谁让你们上这山来的,这山承包出去了,是私人的,你们不知道吗?”
有人不忿道:“山上又没写名字,我们咋知道这山有人包了,不摘了不摘了,我们走就是。”
几人嘴里嘀嘀咕咕,看样子还不服气,夏芜叫住她们,“走可以,把枇杷叶留下。”
最后那几人更气了。
“小小年纪怎么抠门成这样,不就是几片破叶子吗?谁稀罕啊!”
说着就把篮子里的枇杷叶全都倒地上,扬长而去。
杨国峰也快被这些人给气坏了,这可都是有前车之鉴的。
“这些人就知道占小便宜,我之前不是跟你讲白高庙村有个年轻人回来创业,种蘑菇,有人偷偷摸摸溜进他蘑菇棚里,偷了好多菌包,差点害的人家要走!你说这都什么事啊!”
“叔,就没啥好办法吗?”
夏芜发愁啊,她这山头那么大,回头要是种的水果多了,又养鸡,难免会有人心生异念,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呢。
杨国峰一拍大腿,“这事我给你想办法,种蘑菇的小伙子最后在蘑菇棚里养了几条好狗,我去问问还有没有狗仔,你也养几条狗放山上。”
这倒是个好主意,夏芜感激不尽,“行,叔,那我就多谢你了。”
“这有啥客气的。”
夏芜把人扔掉的枇杷叶捡起来,问杨国峰道:“昨天村里也有人来摘,说枇杷叶煮水喝能止咳润肺,也不知道真假。”
“摘叶子我倒不拦着,可你看她们这手法,太粗糙了,枇杷正开花呢,给我花都碰掉,蜜蜂采蜜受影响,明年结果也受影响。”
夏芜又不是真的周扒皮,不至于几片叶子还跟人吵吵,就是气不过这些人不知珍惜她的东西。
她把枇杷叶分给杨国峰一些,“摘都摘了,叔你带回去点煮水喝,看是不是真有效果。”
杨国峰也没客气,从车后备箱里找出俩塑料袋,给夏芜一个,把摘下来的枇杷叶都给带回去了。
杨家。
杨老爷子坐院子里晒太阳,夏芜把枇杷叶放他面前的小桌子上,期待地问:“爷,这枇杷叶真有止咳润肺的效果啊,怎么用?”
“刷干净,和冰糖或者梨一起煮水喝,冬季天干阴湿,最近又有流感,好多人咳嗽不止,枇杷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杨老爷子说着,把枇杷叶凑到鼻子前闻一闻,“味还挺好。”
正说着,杨国俊从外头回来了,嘴里发出断断续续的咳嗽声,似乎喉咙很不舒服。
杨老爷子抬头,夏芜也看过去。
“爸,你感冒了?”
杨国俊清清嗓子,“没有啊,就是这两天总感觉喉咙里有痰。”
夏芜和杨老爷子对视一眼,杨老爷子递给夏芜几片枇杷叶,“别煮多了,几片就行。”
家里就有冰糖,可惜没有梨子,夏芜按照杨老爷子的法子,把枇杷叶背后的绒毛刷干净,剪成小块,加适量清水煮开,最后再放入冰糖调味。
新鲜的枇杷叶有一种淡淡的清香,但煮开之后,就有一股苦味,所以需要冰糖调味中和。
把枇杷水盛出来送到杨国俊面前,他上一秒问:“这是什么?”
都不等夏芜回答,下一秒就把放温的枇杷水一饮而尽。
夏芜:“……”
爸你真的太适合被投毒了。
“好喝吗?”
杨国俊憨憨一笑:“闺女给的,好喝!”
夏芜也没告诉他这是枇杷水,止咳的,不过喝了两次之后,杨国俊确实不咳嗽了。
“爷,枇杷叶真这么有用啊?”夏芜对枇杷叶煮水的效果感到非常惊奇。
“你看药店里卖的那些川贝枇杷膏,止咳润肺的,里面基本都有枇杷,虽然枇杷叶不比枇杷效果好,可多少也是有点用的吧?”
杨老爷子也不确定,这枇杷叶的效果确实好,比吃药见效还快。
兴许是杨国俊咳嗽症状轻呢。
杨老爷子口中的流感很快就席卷了杨沟村,最先是村里上学的学生,在学校里被感染,回家后又传给家里的老人,杨沟村啥都不多,就是老弱病残多,没过几天,夏芜总感觉走到哪都是此起彼伏的咳嗽声。
这时候她想起枇杷叶的妙用,杨老爷子也想到了,于是一老一少去山上打枇杷叶,把稠密的叶子摘回来,挨家挨户分发一些。
杨老爷子的职责就是给村里人看病,在村里颇有威望,这回送枇杷叶,夏芜陪同着,他一边交代人家怎么用枇杷叶煮水,一边介绍这枇杷叶的由来。
“小芜包的山,在山上种的,小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创业难,我们一家心血都挂在上面呢。”
恰好他今天来看病的这家,女人看着有些面熟,就是前几天上山撸夏芜枇杷叶的妇女,听到这话,低头不好意思地应和:“是,是难。”
夏芜知道,这是杨老爷子给她撑腰呢。
她一个女孩子,又是半路回村,要是把事情做的太绝,免不了和村里人起纠纷,就像之前说的,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该打好的关系还是要搞好,免得拖她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