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回村种田,真豪门痛悔发颠_裳星河【完结+番外】(67)

  然后以21的大龄,收获红包和夸奖无数。

  夸她长得好,性格好,懂礼貌,夸她有本事,孝顺,留在长辈身边,难得。

  难得两边都没什么奇葩亲戚,也许是杨国俊和刘桂珍提前打过招呼,反正夏芜逛的还挺开心。

  大年初八,镇上有庙会,杨国俊骑着三轮车带着一家老小去镇上耍,傍晚去的,在镇上随便找一家开门的小馆子,吃了点东西,等夜幕降临,陆陆续续有人从四面八方赶来。

  街道上人头攒动,举着火把舞龙舞狮的队伍将半边天空照的明亮。

  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回来了,这是他们难得与家中孩子维护亲密关系的时刻,有人让孩子坐在自己肩头,哪怕孩子已经八九岁,过了那个年纪,可在父亲的肩头坐着,身边有母亲的陪伴,他们依旧笑得开心无比。

  “一年到头,也就这段时间热闹点,元宵一过,人又都走了。”

  眼前的繁华热闹就像是烟花一样短暂,欢笑的背后藏着离别在即的苦涩。

  夏芜没当过留守儿童,可见此情此景,竟然也生出和杨国峰一样的感慨。

  “什么时候,这些人留在家乡也能养家糊口就好了。”

  杨明月姐弟俩的父母也回来了,他们从海市赶回来,没抢到票,大年三十还在火车上,初一才赶回村里。

  两口子坐火车坐了三十多个小时,都到家了,脚步还虚浮着。

  身上背着大包小包,手里还提着一堆东西,都是给家里人带的。

  “妈,这是给你买的风湿膏药,专门去三甲医院找人给你开的,可管用了,一贴能管三天。”

  夫妻两个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给家里人分礼物。

  杨明月和杨明远眼巴巴地站在一旁,期待地等着。

  给俩孩子买了新衣,可惜孩子长得太快,衣服有点小了,杨明远使出吃奶的劲,才把脚挤进小一码的运动鞋里。

  他妈蹲在地上给他拔鞋,一边感慨儿子长得太快,一边怨自己不知道孩子的脚码。

  杨明远还要反过来安慰他妈:“妈,没事,冬天袜子穿的厚,等开春穿着就不小了。”

  杨明月扯着身上小了半寸的运动外套,觉得弟弟说的对,开春就不用穿毛衣了,这样外套也不会小了。

  俩孩子懂事得让人落泪,要是能在家里挣钱,谁又愿意抛下孩子外出打工呢。

  杨明月这次考的不错,全班第二,第一是个男孩,爸妈都在家里,在镇上开的酒楼,每周还给他补课。

  所以考的比她好。

  杨建刚把闺女的奖状捧起来看,心里高兴,嘴上还要说:“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咱家比不上人家,你得努力,将来就靠你自己了,要是能跟杨薇一样考上名牌大学,爸就是砸锅卖铁也送你去读!”

  杨明月其实就是怕她爸妈嫌弃她没拿第一,才说人家第一补课了,咧嘴一笑。

  杨建刚除了给闺女买了新衣服,还给她买了一个二手只能手机,从旧货市场淘来的,还花二百块换了屏幕,接打视频都不成问题。

  “回头我去镇上办个副卡,手机就放家里,你不能带学校去,也别让你弟玩,等星期天才能玩,爸教你咋视频的。”

  见到手机,杨明远可高兴了,大声喊着:“我会!”

  杨建刚瞪他,“你会个屁,考试就考这么点分!老子没揍你都是好的了!”

  杨明远撅着嘴坐回原位,“我还进步了呢。”

  他之前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加起来都考不了一百分,这回加起来考了一百五,怎么不叫进步呢。

  杨明月很快就学会用手机,她爸欣慰地摸着闺女的头,“当初你妈生你的时候,肯定把好东西都留给你了,才让你弟这么笨。”

  杨明月抿着嘴不好意思地笑,心里暖洋洋的。

  话是这么说,俩孩子都是亲生的,一家人亲昵地说着话,学校里的,社会上的,村里的……

  聊了许久,杨明远依偎在妈妈身边,突然问道:“爸,妈,你们什么时候出去啊?”

  “初八带你们去镇上玩,初九走吧。”

  “走这么早?不在家过元宵吗?”

  “唉,等着开工挣钱呢,等你们长大了,爸妈也闲下来了,咱们一家人再一起团圆。”

  谁都知道这句话是骗人的。

  小孩子长大,大人会变老,终究是聚少离多。

  杨明远爬起来,把床头柜子里的饼干铁盒子拿出来,打开,往床上一倒。

  一堆花花绿绿的纸币掉了出来。

  杨明远抽着鼻子道:“爸,这是我和姐攒的钱,都给你和妈,你们在家过完元宵再走行不行?”

  两个大人看着一堆钱傻眼了,“你俩哪来的钱?”

  杨明月连忙解释,这钱是她和弟弟闲时打工挣得,她挣得不如弟弟多,弟弟挣的都攒起来了。

  春节,对无数人家来说,注定有一夜无眠。

  杨明月姐弟俩来找夏芜,送给她爸妈从海市带回来的特产,椰子糖,椰子酥,还有许多小零食。

  姐弟俩献宝似地险给夏芜,提到爸妈时,脸上写满了幸福。

  他们换了新衣服,身上洗的干干净净,问了,是爸妈带他们去镇上澡堂子洗的,杨明远还吹嘘自己洗下来一盆灰,都能种草莓了。

  夏芜被他的形容逗笑,看着俩孩子干干净净,心里也很欣慰。

  杨明远骄傲地告诉她,“姐,我把在你这儿打工挣得钱都给我妈了,他们答应我,过完元宵才出去打工呢。”

  夏芜明显一怔。

  杨明月眼睛亮晶晶的,“姐,过完年我俩还来给你干活,到时候攒一年的钱,说不定就能让我爸妈在家待一个月了!”

  平时那么懂事的孩子,为了能多留爸妈一段时间,好像也变得孩子气了。

  夏芜抚摸他俩的脑袋,重重地安慰:“好,你们今年一定能攒下更多的钱。”

  杨四爷的家人也回来了,年二十九回来,给家里老人照顾不到的地方都打扫一遍,老人家睡的被褥抱出来,挂在院子里晾晒。

  夏芜路过时看见杨四爷家的房顶上站着一个玩手机的年轻人,后来又路过时,看见爷孙俩坐在门口晒太阳,杨四爷问东问西,年轻人还在玩手机,回答的漫不经心。

  冬日寂寥,她的镜头对准杨四爷,想给他拍几张过年的喜庆照片,杨四爷回屋换上最好的衣服,站在白墙前,笑得见牙不见眼。

  “四爷,看镜头,对,就这样笑。”

  杨四爷的孙子叫杨书桦,看见夏芜后,总算肯放下手机,转而问东问西。

  夏芜笑眯眯地说:“我回村没多久,平时四爷没少照顾我,刚好我最近闲着没事,想拍些过年的视频,不会打搅你们吧?”

  她人长得好看,态度也和善,对于同龄异性来说,基本没人会拒绝。

  杨书桦受宠若惊:“不打搅,不打搅,你拍什么视频?”

  夏芜晃晃手机,杨弘文还在那边拍空境,她感慨道:“我想拍一期关于留守儿童和老人的视频,平时你们在外面打工,四爷一个人挺孤单的,我都没见过他能笑得这么开心。”

  杨书桦显然没听出夏芜的话外音,惊喜道:“我小时候爸妈都出去打工,也是留守儿童,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建议。”

  夏芜不置可否,像模像样地采访他。

  问他小时候爸妈不在家,是谁照顾他,问他上大学后,联系家人的频率,工作后多久回一次家,在外面工作是什么体验。

  这些都是杨四爷想要问的,可惜他问,孙子并不怎么乐意回答。

  换成夏芜,杨书桦回答的积极性就高多了。

  留守的受害者,长大成人后逐渐成了留守的加害者,却对自己行为可能造成的伤害视而不见。

  夏芜若有所思,留守绝不只是带来离别几年日夜思念伤害那么简单,冷漠,被留在老家长大的孩子,因为情感缺失会更加冷漠。

  只是他们谁也没有认识到。

  杨四爷也不觉得儿孙一年到头就回来那么几天有什么不对,老一辈人的思想里,活着大于一切,不挣钱怎么活?

  可年轻一辈人不应该这样,毕竟他们是被留守的受害者。

  夏芜和村里不少人都有走动,她带着杨弘文走访拍摄了很多人家,主题就是留守。

  过年这段期间,快递停运,挣钱的生意也停了。

  夏芜就把重心放在视频拍摄上,她拍了家中热闹的年夜饭,拍了走亲戚二三事,拍了杨明月姐弟俩花钱挽留父母,也拍了杨书桦对四爷的漠视……

  视频拍到初九那天,村里大多数返乡的打工人都等不到过完元宵,村口孩子的哭声此起彼伏,老人弓着身子,眼神随着满载远离的大巴车,久久不肯收回视线。

  夏芜新的一期长视频出来了。

  标题就叫《留守——别离之殇》

  初九这天,李云也离开家乡,提着大包小包前往火车站验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忠犬 豪门总裁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