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是最令她抓狂的,最令她抓狂的是,那个浑身上下写满寒酸气息,哪哪儿都让人瞧不上眼的乡下泥腿子,居然得到了那么多好东西!
这不仅仅是面子上的荣光,还是实打实的拿到了好处啊!
想想那满满一托盘又好看又昂贵的金玉首饰,白海棠就两眼发红,浑身直冒酸水。
那些漂亮的首饰,戴在她身上,才叫物尽其用;戴在那乡下野丫头身上,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白老太太听后也大吃一惊,沉着张老脸说道:“看来是我们轻敌了,没想到那个叫沈玉楼的乡下村姑,还真有两把刷子。”
李氏着急道:“娘,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啊?小妹万一真把那个乡下丫头说给希澈做媳妇,那咱们的海棠可咋办呀!”
一想到即将到手的金龟婿要被旁人钓走,李氏就急得不行。
“娘您是没看到,刚才小妹处处护着那个乡下丫头,把人看得极重……”
不等李氏说完,白老太太便打断她,冷笑道:“你也说了,那个叫沈玉楼的,就是个乡下丫头,跟青桔非亲非故的,能重到哪里去?”
再重,还能重得过她这个亲娘?
白老太太坐直身子,将发白的鬓发撩到耳后根去,一双老眼中不见老人家的慈祥和蔼,反而闪烁着恶毒的寒芒。
于是这天傍晚,白老太太便拉着赵母的手,嚷嚷着说身体不舒服,没胃口,吃不下东西。
一旁的李氏立马说道:“没胃口怕啥?娘您还不知道吧,小妹收留的那个孤女,开了好几饭馆,烧菜手艺一流,让那丫头给您烧几道菜端过来,保准您老胃口大开!”
第197章 四郎又该心疼你了
李氏说完,又笑着看向赵母问。
“小妹,我说得对吧?”
“……”赵母想说不对。
老人家没胃口。
家里面又恰巧有一个会烧菜的好厨子。
按理来说,这事没什么好犹豫的。
然而赵母心里面隐隐有几分不安,直觉告诉她不能让沈玉楼做这顿饭。
然而不等赵母开口拒绝,白老太太却表现出一副很高兴的样子,说道:“这样啊,那我今天有口福了。”又揉了揉肚子说,“说起来啊,我这段时间的胃口一直不怎么好,吃的没有吐得多。”
意思:好闺女,你也不忍心看着老母亲活活饿死的,对吧?
“……”这下赵母想拒绝都不行了,她强行扯出抹笑,说道,“那我去厨房说一声。”
实际上是想叮嘱沈玉楼几句。
“老人家的肠胃不好,你也别弄得太复杂了,就做些家常菜给她尝尝。”
家常菜不容易出错。
赵母心想,然而想想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她觉得家常菜可能也不安全,又改口说道:“……要不,还是别炒菜了,就熬些瘦弱青菜粥之类的吧。”
没有人会忌口青菜。
猪肉她母亲也能吃。
大米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口粮。
赵母絮絮叨叨,越叮嘱越不放心,连最温和的青菜瘦肉粥都觉得有风险,恨不能让沈玉楼烧碗开水算事。
母亲不喜欢沈玉楼。
娘家大嫂对沈玉楼的态度也很差。
娘家侄女就更不用说了,刚才当着她的面,都能抡棍子往人脑袋上面打。
可是刚才,大嫂忽然一反常态,夸沈玉楼厨艺好,还让沈玉楼给母亲做吃的;而母亲呢,没有拒绝,同意了,还露出很期待的神情。
就是跟沈玉楼最不对付的娘家侄女,都罕见地没有出言冷嘲热讽。
这太不正常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她是真担心娘家人那边借故闹幺蛾子,甚至是往沈玉楼身上泼脏水。
比如说沈玉楼做的吃食,把他们吃坏了之类的。
真要让这盆脏水泼下来,沈玉楼的名声肯定受影响,说不定连饭馆生意都干不下去。
“她们若是有心借故发挥,我就是给她们烧碗白开水端上去,她们也能嚷嚷着我烧的水不干净。”
眼见赵母愁得眉头都打结了,沈玉楼心里面暖洋洋的,被人真心呵护的温暖传遍全身。
她帮赵母将皱起的眉头抚平,笑着安慰人道:“婶儿,上午那会儿,我听您说晚上要请好姐妹来家吃饭……这样吧,今天的晚宴,我来掌厨。”
白老太太等人的算计,在沈玉楼这儿就跟玻璃一样透明。
她早就和赵宝珠两人一道,商量出应对的法子。
因此,她话音落地后,赵宝珠便站出来附和道:“我给你打下手。”
赵母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大家同吃一道菜,没道理你出问题了,其他人却还好好的。
“那行,我去跟那边说一声。”
赵母说完,转身又往白老太太住的院子去。
临走时还从厨房里面装了盘沈玉楼做的点心端过去。
但她留了个心眼,她对白老太太道:“娘,这是我做的点心,您先吃些垫补下肚子。”
点心是酥饼,表皮金黄,脆而不碎;内里包着一坨红豆沙馅,香甜软糯,甜而不腻。
白老太太一口气吃了两个,哪里像是胃口不好的样子。
赵母在旁边瞧着,越发肯定了她老人家别有用心。
好在玉楼那孩子聪明,想好了应对的法子。
想到等下的晚宴,赵母心中的不安退去。
白老太太对此还一无所知,一边吃着酥饼,一边在心里面盘算事情。
今天,她说什么也要把那个乡下野丫头撵走!
光撵走还不够,她还要把小贱人送进大牢里
面去!
抢她孙女的男人,还敢动手打她孙女,看她等会儿怎么弄死那死丫头!
脑海中浮现出沈玉楼惊恐绝望的画面,白老太太险些没控住住脸上的表情。
然而很快,白老太太便得意不出来了。
她脸上的笑容僵硬住,望着一桌子的妇人,狐疑地问赵母:“青桔啊,你怎么……突然请这么多的客人到家里做客啊?”
先前也没人跟她说啊!
李氏母女俩更是瞪大眼睛。
家里面来了这么多客人,还能按原计划进行吗?
“老太太,这可不突然。”一位端庄妇人笑着说道。
这妇人正是赵母的好友,纪氏。
她比赵母足足年长了三岁。
然而两人一个养尊处优,十指不沾阳春水;一个为了生活疲于奔波,日日在田间地头劳作。
两人坐在一起看,不像是同龄人,更像是两代人。
此刻,望着满面沧桑,过早衰老的好友,纪氏又是难过,又是欢喜。
难过好友这些年吃的苦受的累。
欢喜好友苦尽甘来,往后余生都是好日子。
她拉住赵母的手,笑着对白老太太道:“老太太,您不知道,早在前些日子,我们一众姐妹们,就商量着一块儿聚聚啦。”
她话音落,同桌的妇人们也都笑着附和。
“对对对,我们早就想一块聚聚啦。”
“一别十来年,我这心里面啊,别提多想念青桔姐姐了。”
“我看你是馋你青桔姐姐家的饭菜了吧?”
“哎呀讨厌,干嘛要说破么!”
一众妇人们哈哈大笑起来。
赵母也笑起来,她是真高兴能跟昔日的好姐妹们重聚一堂。
当然,如果娘家人这边不闹事,那就更好了。
她就想不明白了,玉楼那孩子又乖巧又懂事,海棠年纪小,任性胡闹也就算了,母亲和大嫂怎么也跟着胡闹,处处针对玉楼呢?
都用上手段了。
白老太太却是笑不出来,一张老脸快拉成了驴脸。
她借口道:“这人啊,上了年纪,事儿就是多……老大媳妇,扶我去更衣。”
更衣是上茅厕的雅称。
这个没什么,毕竟人吃五谷杂粮。
李氏闻言,忙起身扶着老太太离开往外走。
婆媳俩进了净房,将门一关,李氏就着急道:“娘,现在怎么办啊,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
话没说完便闻到一股恶臭味。
李氏让这味道熏得胃中翻涌,忙捏住鼻子,嫌弃地退到了门口边上。
白老太太没空搭理李氏。
她方才贪嘴,多吃了几块酥饼,这会儿肚子的确涨得难受。
等排空身体,一身轻松了,老太太这才冷笑道:“人多了更好,让大家都看看,你小妹收养的这个孤女,心思是多么阴暗恶毒,一场小小的争执,也伺机报复。”
她刚才仔细想过了,人多人少,都不影响他们计划的实施,她到时候让大孙女一口咬定,就是那乡下小贱人往孙女碗里下药。
至于动机也简单,因为大孙女跟那小贱人发生过争执,小贱人怀恨在心,所以伺机报复。
就是原本的受害者,从她,变成了白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