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慎笑道:“还要几日,我将京城的事情处理好才离开,不着急。”
既然已经决定要去了,又关系赵慎的身体,纪云舒觉得很着急。
不过这次他们是乔装去,确实不能操之过急。
第二日,纪云舒进宫跟太后辞别。
她要跟赵慎一起去杭州的事情,皇上一早就跟太后说了。
纪云舒以为太后会念叨她几句,毕竟她现在总是往外跑,跟太后曾经教导的让她出嫁后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女子已经大相径庭。
谁知太后却说:“你眼光不错,赵慎确实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他不介意你跟着他在外走动,这很好。”
纪云舒笑问:“您都不怕我遇到危险了吗?是不是皇上又说了什么?”
太后道:“他跟哀家说漠北的事情你帮了大忙,赵慎的功夫很好,他还派了暗卫去,一定能保护好你。”
纪云舒不满:“您就信啦?”
太后道:“他还不至于在这个事上糊弄哀家,何况哀家不信,你就不去了?”
纪云舒摊手:“圣命不敢违呢。”
太后无奈地戳了戳她的脑门:“你这丫头,也不知对皇上哪里来的意见。他现在总算有个做皇帝的样子了,朝廷的很多积弊都在慢慢肃清,哀家看的出来,他很努力地想做个明君,你们能帮他一把就帮一把吧。”
纪云舒感慨道:“其实他一直都是个明君,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还能豁得出去。一心希望大夏政治清明,河清海晏,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她其实不是对皇帝有什么意见,而是对帝王有一种本能的警惕。
可即使如此,她也不得不承认,景明帝已经很不错了。
他年少登基,一直受世家和朝臣甚至太后的掣肘。
生出逆反心理再正常不过。
可他并没有做过什么有害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的事情。
就是在书里,他也只是因为被下毒身体不好,无力掌管朝政,并不是一个昏君。
太后笑道:“你从小跟他不亲近,没想到嫁了人之后跟他的关系反而好起来了。”
纪云舒道:“他终究是姑母的儿子,我的表哥,何况这几年,他确实对我赋予了极大的信任。”
她爹手上有二十万大军,她若是把手上那些东西拿出去,造反也未必不能成功。
皇上明知这一点,却从没有过问。
也或许他暗中派人盯着,但即使这样,也很不容易了。
太后闻言明显心情愉悦,笑道更加慈和:“这才对,你们是血肉至亲,合该心往一处使。江山社稷这担子太重了,有你和赵慎帮着他,哀家也能放心些。”
纪云舒道:“姑母言重了,表哥知人善用,满朝文武哪个不是国之栋梁,我算得了什么呀?其实我想去,还是为了赵慎的身体,他身上的毒不解,我总归不能安心。”
太后道:“你的功劳皇上都记着呢,还有赵慎,你们都是好样的,这次也一定要小心。”
纪云舒点头:“早就听说杭州特别繁华,不比京城差,我这次总算有机会去看看了。说起来我还该谢谢表哥。”
太后被她哄的心情很好,这两年她过上了含饴弄孙的日子,万事不操心,看起来都比以前还要年轻。
跟皇上皇后的关系也缓和的许多,纪云舒出嫁后虽然跟她预想中的不同,还时常出门让她担忧,但她知道纪云舒开心她便也觉得没有遗憾了。
所以她现在最操心的就是纪云澜的婚事。
第644章 金玉良言
纪云澜不在跟前,婚事也一直没有着落,太后急的不行,几乎几日一封信往幽州催婚。
不过她终究还是听进去了纪云舒的话,觉得毕竟是要过一辈子的人,还是要纪云澜自己愿意才好。
所以没有直接指婚。
纪云舒从太后宫里出来,又去了皇后那里。
如今她跟皇后的关系也很不错,皇后正在哄着小皇子玩,听到她来,便知用意。
亲自将她迎进殿中道:“又要辛苦表妹了。”
纪云舒嗔怪道:“娘娘说什么呢,外面不知道有多好,还没人在我跟前说三道四,我不知道多喜欢呢,若是可以,我巴不得不回来。”
天知道,她是真的很想留在武宁来着。
皇后其实是有些羡慕纪云舒的,成婚才多久,她几乎将大夏转了一遍。
谁会喜欢总待在一个逼仄的环境里呢。
不过她还是道:“终归是有危险的。”
纪云舒道:“在家待着也不见得安全。娘娘也知道我们府里的事,那真是比话本子都精彩。”
魏元敏跟姚若兰还没折腾出个胜负,又出来一个赵菲。
纪云舒都能想象,三房以后也不会安静。
好在如今三夫人管着家,林姨娘在她手里应该翻不了身。
倒是赵萱的婚事,要好好挑选一番,也不知三夫人心中是否有数。
皇后叹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后好在侯爷和世子是好的,其余人,其实也没那么重要”
纪云舒知道皇后这是在劝自己看开点,对不重要的人,没有必要放在心上。
纪云舒道:“跟我无关的事,有什么重要,就当看戏了。只是我以为这次回来应该有个结果了,没想到还是之前的样子。”
她甚至怀疑,有赵侯爷看着,赵慎身上的毒一日不解,魏元敏和姚若兰的关系就不会改变。
这两人相互制衡,赵恒反而是安全的。
而打破这局面的姚氏又被软禁了起来。
赵侯爷为了赵慎那条命,也是用心良苦了。
皇后看事情显然很通透:“这样未尝不是好事,他们之间的关系一旦失衡,就可能威胁到你了。”
纪云舒也明白这个道理:“谢娘娘提点。”
皇后娘娘笑道:“我就随口一说。”
纪云舒道:“您随口一说,对我来说却是金玉良言。”
纪云舒临走前,皇后给了她一件信物道:“杭州知府的夫人在未出阁的时候是我的手帕交,虽然有很多年没见了,但我们的关系很好,你若是遇到什么事,可以去找她。”
纪云舒看着手中明显是多年前旧物,却保存的好的香囊,便知道这人跟皇后的关系一定很好,将东西收了道谢。
皇后娘娘笑着叮嘱:“一定要小心。”
纪云舒从宫里出来,赵慎跟往常一样在外面等她。
她上了马车笑道:“皇上已经提前给姑母做了功课,姑母什么都没说。”
赵慎笑道:“皇上当然知道太后有多疼你,不是重要的事情,他也不敢让你去冒险。”
说起这个,纪云舒也觉得困惑:“说起来,你确实能力出众,值得他重用,可我一个弱女子,说到底也出不了什么力,他为什么每次都要让我去?”
去肃州那一次纪云舒就觉得奇怪了。
连赵慎都失踪在了那里,可以想象当时的肃州有多么危险,皇上怎么就相信她能找到人呢?
还有后来的那些事情,皇上对她的信任好像有些过头。
这一点都不像一个皇帝能给出的信任。
真的不怕她有什么异心吗?
赵慎似乎明白她在想什么,轻轻敲了敲她的脑门:“瞎想什么?皇上又不是什么不识好歹的人。如今他巴不得你多折腾呢,但凡你提出的事情,都是于国于民有利的。”
说到这里,他像是想到什么,笑道:“之前你说的血亲成婚会影响子嗣的话,已经得到了太医院的验证,皇上已经以此为根据,颁布了禁止三代以内近亲成婚的旨意。”
纪云舒对这个很有兴趣,她想皇上可能是为了朝廷稳定,打散世家之间靠着联姻形成利益共同体才下的旨,但这道旨意一定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世家那边有什么反应吗?”
赵慎道:“事关子嗣,本就宁可信其有,何况太医院拿出了例证,其实之前人们就知道乱伦容易生出有问题的孩子。”
纪云舒:“……可这道旨意,短时间没什么效果吧?”
已经成婚的不可能因为这么一道旨意就分开,至于以后,短时间内是不会有什么成效的。
赵慎点头:“总要两三代人过去,这些姻亲关系才会淡去,不过这道旨意总归是有点用处的。”
纪云舒也知道有些事不能急于一时。
其实比起寒门,世家更能培养出人才,这对社会也未必没有好处。
两人说着话,纪云舒往外瞅了一眼,发现并不是回府的路,不由问:“咱们这是要去哪里?”
赵慎道:“酒楼,去见一个人。”
“什么人?”
京中跟赵慎交好的人很少,他不爱在外面应酬。
现在带她去见人,倒是有些稀奇。
赵慎卖了个关子:“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到了酒楼,两人进了一个包间,里面果然已经有人等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