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慎也不在意,回头看向掌柜。
掌柜见两方都不肯相让,十分为难,这时一个十几岁的公子走了进来。
这人披着一件雪白的狐裘,却半点不显臃肿,身姿玉立。
掌柜看到他像是看到了救星,躬身行礼道:“公子,您怎么来了?”
那公子道:“听说有两人同时猜对了我的灯谜,便过来看看。”
纪云舒了然,这就是那什么天枢公子。
掌柜道:“这两位都猜对了灯谜,可咱们只有一盏灯,这怎么办?”
天枢公子的目光落在四人身上,一边一个女人,看样子是没得商量。
周婷显然是认识这位天枢公子的,上前一步笑盈盈道:“天枢哥哥,我真的很喜欢这盏灯,你就把它送给我吧,好吗?”
第130章 这次他不会赢了
纪云舒才不惯着她,直接道:“这灯既然拿出来做彩头,就不属于公子了吧?”
赵慎凭实力猜的灯谜,若是遇上个可爱的小姑娘,纪云舒未必不能相让。
可这兄妹俩明显心怀鬼胎。
天枢公子无奈地耸了耸肩道:“这位夫人说的对,灯已经拿出来做了彩头,谁赢了就是谁的。”
周婷不满道:“可现在我哥哥跟这位赵公子都猜对了,难不成把灯劈成两瓣,一人一半?”
纪云舒觉得也不是不行,这么大一块粉水晶呢,就算只有一半也可以重新打磨了镶首饰。
天枢公子似乎看出了她的想法,开口道:“这样吧,我再出一题,两位谁对了灯就是谁的。”
劈成两半是不可能的,太暴殄天物了。
周婷迟疑道:“若还是两人都猜对了呢,你之前的那些灯谜已经够难了,我哥跟赵公子都能猜对,再猜说不定还是一样的结果。”
天枢公子对她道:“你们兄妹这次为了什么来找我,我大概也清楚,这次我会出个难题,若是你们不会,以后就别来烦我了。”
他面上还带着笑,说出的话却十分不客气。
周婷愣了一下,下意识去看周寻。
周寻也没想到天枢会直接挑明,心中升起一股怒意,暗恨对方不识抬举,面上却不动声色道:“行,我倒要看看公子打算怎么难住我。”
纪云舒敏锐地听出了什么,眼珠一转道:“若是我们能猜出你的难题,以后就能来找你。”
能让这明显身份不凡的兄妹两个找上,她觉得这个天枢,可能不仅仅是个才子那么简单。
天枢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是淡淡道:“那就等你们猜对了再说吧。”
赵慎没有意见:“请出题吧。”
天枢似乎真是临时起意,想了片刻才道:“有甲乙丙三个装了铜板的箱子,甲箱子里的铜板是乙和丙加起来的两倍,乙箱子的铜板是甲和丙加起来的一半,丙箱子的铜板比甲和乙加起来的三分之一还多一百个。请问,每个箱子里各有多少铜板?”
纪云舒:她上高中的时候似乎听老师讲过类似的玩意儿。
过程没搞懂,毕竟复杂的让人想撞墙,但这种题的答案是有规律的。
她没有出声,而是看向这个天枢公子,这个时代能随口说出这么一道题的人,可见他平日里在研究些什么。
难怪周婷说他很有才名,却没有参加科考。
天枢似乎对自己出的题很满意,对上纪云舒探究的目光,笑道:“夫人有什么问题?”
纪云舒不耻下问:“只要说出结果就行,还是需要说得出结果的过程?”
天枢有些意外地看着她道:“这有什么区别吗?还是夫人已经有答案了?”
对别人来说可能没区别,但对纪云舒来说,区别大了。
“没有,我随便问问。”
她转头去看赵慎,赵慎冲她摇了摇头,这显然不是他熟悉的领域。
纪云舒在他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解题思路。
赵慎眼前一亮,立马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他说出了答案。
“三个箱子里都装着三百个铜板。”
纪云舒:“……”
我知道你的脑子好使,不知道这么好使啊。
周寻兄妹还是一头雾水。
天枢已经上前一把抓住赵慎,激动地问:“你是怎么得出答案的?”
纪云舒觉得幸好自己明智,没有直接说出答案。
怎么得出的,她是真的不知道。
赵慎看了她一眼,也没有点破,不疾不徐地解释了起来。
等他说完,天枢一改刚才的态度,热情道:“今日能得见你这样的天才,我真是三生有幸。”
赵慎将自己的袖子从他手中抽出来,谦逊道:“公子过奖了。”
天枢丝毫没有注意到周氏兄妹难看的脸色,高兴道:“怎么是过奖呢?这个问题我自己都想了好几日。不知公子尊姓大名,以后若是得空,不知可否登门请教?”
赵慎:“我叫赵慎,京城人氏。”
天枢公子立马道:“真是巧了,我明年要去京城科考,到时候去找你啊。”
赵慎应了下来,跟他和周氏兄妹一起告辞,带着纪云舒离开了。
纪云舒手里拿着那盏精致的水晶灯,走出酒楼不远,回头望了一眼,正好看到站在三楼雅间窗口的周寻。
虽然隔的不太远,但灯火辉映中,看不清他的神色。
她问赵慎:“这一对兄妹是什么人?”
赵慎看着他手里的灯道:“你觉的呢?”
纪云舒想着刚刚那俩人:“身份尊贵,却没有在京城见过,又这个时候来肃州,跟雍王有关?”
赵慎看着她的眸光满含赞赏:“雍王周侧妃所出的一双子女。”
纪云舒诧异:“直接让自己的子女来收尾?”
雍王派人来她是理解的,毕竟事情不小,赵慎目前做的也不过是维稳,显而易见,皇上新派的官员到来之后,还会进行一波清洗。
在这之前,雍王府那边当然得来个有分量的人收尾。
只是雍王一向藏的深,怎么这次直接让自己的儿女出面了?
赵慎笑道:“正常情况下,现在应该没有人知道幕后之人是雍王才对,雍州离肃州又不远,他们兄妹来看个灯会,这不是很平常的事情吗?”
“看来他们很自信没有留下任何把柄,不然也不敢这么光明正大地出现在我们面前,难怪你要自爆身份了。”
赵慎看了眼她手中的灯道:“迟早要爆,今日是个好时机,若是不说身份,就算我们赢了,也不一定能拿到这灯。雍王的这个庶女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纪云舒挑眉:“怎么说?”
“雍王只有一个嫡子,就是世子萧昆,自小在京中长大,王妃成日吃斋念佛,不问世事,王府中最受宠的就是萧寻和萧婷的生母周侧妃。雍王的子嗣不少,女儿差不多有七八个,萧婷能跟着兄长出来处理肃州这样的大事,你觉得呢?”
纪云舒回想刚刚见到的萧婷,身上确实没有京城里那些庶出子女身上常见的怯弱,反而自信大方,甚至隐隐有些骄傲。
明知道她和赵慎的真实身份,还敢故意挑衅。
胆子不小。
看起来脾气骄纵,但真到输了的时候,也没有闹。
能屈能伸。
纪云舒感慨:“难怪雍王能赢,他的子女都挺厉害的。”
哪怕没有远在京城,雍王没有亲自教导的世子萧昆,也是个深藏不露的。
“这次他不会赢了。”赵慎勾了勾唇道:“儿子都厉害,也不见得是好事。”
第131章 他们的目的都是孟天枢
这话让纪云舒的脑子里有什么一闪而过,她几乎立刻就想起了肃州之事的诡异之处。
一方面有人在故意引他们来肃州。
另一方面,肃州这边其实也没设大多的圈套等他们钻,几次的围杀更像是匆忙应对,尤其是在驻军小镇对赵慎的围杀,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上并没有下死手。
漠北突袭一事更是,漠北人失败之后立即退了回去,显然并没有真正准备好南侵。
她一直没有想明白是怎么回事,现在倒是从赵慎的这句话中窥到了一点端倪。
雍王肯定不会亲自沾手肃州的事,那么干活的人是谁显而易见。
反正不会是远在京城的雍王世子萧昆。
“看来我们这次占了大便宜。”
想清楚这一切的纪云舒笑道。
赵慎发现她真是一点就通:“确实是占了便宜,萧寻能在朝廷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将肃州经营到这个地步,能力不容小觑。”
至少在前世,肃州的事情一直都没有被发现。
直到纪将军父子战死,他才从赵恒的身上看出些不对。
只是那个时候已经太晚了。
想到这些,他牵着纪云舒的手不自觉收紧。
幸好有她,这次一切都不同了。
知道雍王府也不是父子兄弟齐心,纪云舒心中豁然开朗,觉得前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