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用和母亲正面交流,反而会让他感到轻松。
直到2010年五月,某个周末下午,周嘉让在街边遇见了周清冉在剧团时的同事。
那位阿姨恰好到漓江看亲戚,认出是他后,热络地上前闲聊:“几年不见,阿让都长这么高了。”
“对了阿让,你母亲最近怎么样呀?她的病有没有好一点?”
周嘉让听得一愣,下意识反问:“什么病?我妈她不是一直在剧团么?”
女人也很意外:“她半年前就因为生病辞职了呀,你不知道吗?”
后面她说了什么,周嘉让一概没有听见。
思绪好像被锈住了,不然怎么听不懂这是什么意思,风声自耳畔呼啸而过,他朝着家的方向跑去。
跑得太急,时不时会撞到路人,他一边叠声说抱歉,一边安慰自己不要胡思乱想。
也许妈妈只是觉得这份工作太累了,才随便找了这样一个理由,并不是真的出了什么事。
在路口等红灯时,周嘉让拿出手机,破天荒的给周清冉拨去电话。
漫长的忙音后,并没有人接通。
他不死心地拨了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握着电话的手像筛糠般止不住颤抖。
回到家,他在客厅里找到外公,开门见山地问他周清冉到底得了什么病。
起初外公还想含糊过去,背着手,佯装一副不知情的模样:“阿让,你胡说什么呢,好端端的怎么就说你妈生病了。”
“我都知道了。”周嘉让拧着眉,努力不让自己失控,“我妈辞职了,对吧?”
从小看着他长大,老爷子也了解他的性格,再三追问后,眼见事情瞒不住,索性把真相都告诉他。
周清冉是在四个月前确诊胃癌的。
那段时间她总是无缘无故地胃痛,食欲也差,一开始还没放在心上,以为是季节使然,再加上过度劳累。
可后来症状越来越严重,呕吐、腹泻、胃痛、头晕,有一次甚至差点在舞台上晕倒。
到医院里做了检查,才知道是胃癌晚期。
对于这个结果,周清冉虽有意外,但也很快接受了现实,她辞掉剧团那边的工作,回到漓江,尽可能委婉地将这个噩耗告诉父母,又说自己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法回来了,嘱托他们照顾好周嘉让。
“阿让年纪还小,我不想让他替我操心,所以我生病的事情,就先不要告诉他了。”
再次回到京北,周清冉只身一人办理了住院手续,开始接受化疗。
癌症病房的气氛往往压抑,充斥着痛苦与绝望,接连不断的哭泣声和尖叫声中,每天都有生命逝去。
他们有的头发花白,有的还在咿呀学语,但周清冉和他们都不一样,她是最乐观的那个。
她告诉自己,不能轻易被打倒,她还有父母,还有儿子,她还没看见她的阿让长大成人,她一定要坚强下去。
可化疗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
她的胃如翻江倒海般难受,吃不进去,也吐不出来,就连喝水都会感到强烈的恶心。
就这样熬了两个月,她的症状并没有减轻的迹象,癌细胞反而在不断扩散。
周父的挚友,是癌症这方面的专家,他说巴黎引进了一种新型药物,据说治疗效果很好,于是周清冉离开京北,前往巴黎进行治疗。
“阿让,其实你一直误会你妈妈了。”老爷子放下手中的水壶,拉着他在沙发上坐下,“她也是被人骗的,和那个男人谈恋爱的时候,她并不知道他有家庭,得知真相后也立马做了了断。”
“至于发现你的存在,那已经是他们分手之后的事了,你妈妈确实想过要把你打掉,但是又舍不得,觉得你是无辜的,所以才选择生了下来。”
“之所以没有把这些告诉你,是因为她不知道该怎么说。”提起旧事,老人眼角渐渐也有了湿意,“但外公希望,你不要因为这个和她置气,这么多年,她一个人把你带大,真的很不容易。”
那一刻,周嘉让才意识到自己错的有多离谱。
六月,周嘉让到法国陪伴母亲治病。
记忆中温柔漂亮的她,如今已被疾病折磨的不像样子,原本乌黑柔顺的头发,在药物作用下几乎掉光,面色苍白,体重暴跌十几斤。
因为肾脏功能受损,她四肢肿得厉害,就像是充了气的皮球。
站在病床旁,周嘉让一瞬有些恍然。
明明只是几个月没见,妈妈怎么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悔恨与心痛汇聚在一起,周嘉让握着她的手,用断断续续的哭腔说抱歉,他说他都知道真相了,知道是他想错了,之前不该那样任性,做出那么多让她伤心的事。
周清冉费力地抬起胳膊,摸了摸他的头发,笑容依然温柔:“傻孩子,妈妈怎么会怪你呢。”
“本来也是妈妈做的不对,妈妈和你道歉。”
来法国前,周嘉让和外公聊了很多,聊到周清冉孕期的各种不适,聊到她作为单亲妈妈的辛苦,他红着眼圈问:“妈妈,你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啊,如果没有我,你的日子就不会这样辛苦。”
周清冉笑着摇头,像小时候那样将他揽进怀里,声音轻飘飘的:“妈妈从不觉得辛苦。”
“阿让呢,就是上天送给妈妈的礼物,有了阿让之后,妈妈反而多了好多好多的幸福。”
胃癌晚期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化疗过程更是煎熬又漫长。
每次进行治疗的时候,周嘉让就会紧紧握住妈妈的手,试图帮她缓解这种疼痛。
周清冉不想让儿子心疼,总是强忍着痛意,告诉他没事,一点都不疼。
可她发白的脸色和额角的汗珠没办法撒谎。
周嘉让很想哭,但他明白自己不能哭,哭了妈妈会更心疼,所以只有在去洗手间的时候,才敢偷偷擦擦眼泪。
他陪周清冉在法国住了大半年,七月十四,他十三岁生日那天。
周清冉给他买了生日蛋糕,干净明亮的病房里,小嘉让戴着生日帽,面对跳动的烛光,双手合十,他许愿妈妈能少一点痛苦,能快点好起来。
可还不到两个月,周清冉的病情进一步恶化。
癌细胞向肝脏、肺等多种器官扩散,短短两周,她进了三次抢救室。
她开始彻底吃不进去东西,每天只能喝一点水,或者是吃些简单的流食。
遇上天气好的时候,周嘉让会推着她到医院楼前的小广场上晒晒太阳。
广场上种着成排的梧桐树,周清冉抬眼看着,不由得想起漓江那条梧桐大道。
记得小时候,每到秋天,父母就会带着她到那条路上散步。
她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侧过头,拉起小嘉让的手,嗓音中都透着病态,温柔地告诉他:“阿让,你知道吗?梧桐树呢,代表着思念。”
“所以啊,等到梧桐树黄的时候,就是妈妈回来看你了。”
2010年十一月,周清冉于巴黎病逝,那是周嘉让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别离。
临终前,周清冉攥着儿子的手,原本纤细白皙的手指,因为过于消瘦,变得像干枯的树枝。
她呼吸极度艰难,每一次起伏都伴随着痛苦的呜咽,她有太多太多不舍,用很低很低的声音说:“阿让,妈妈很抱歉,没能陪你长大。”
“往后的日子里,你一定要好好的,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你的存在从来都不是错误,你是带着妈妈的爱与希望出生的,无论在哪个世界,妈妈都永远爱你。”
周清冉的葬礼最后在漓江举行。
她一生温暖善良,前来吊唁的人很多,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莫大的痛苦与伤感。
无尽的缄默中,大家沉默地送她走完最后一程。
周嘉让站在角落里,似乎还是不敢相信,曾经那样鲜活的母亲,如今却变成了两只手就能捧起的木盒。
……
周清冉的死,带走了周嘉让生命中最柔软的那部分。
以至于后面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无法从那种悲伤中走出来。
那是他十几年来最灰暗的时期,他开始反思,开始自责,他无法原谅自己曾经给母亲带来的那些伤害。
他总是在想,如果当时选择相信妈妈,耐心听她和自己解释,而不是一味的冷暴力,是不是他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还能再多几年。
他觉得是自己害了妈妈。
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堕落,开始放任自己,抽烟,喝酒,逃课,打架,结识了很多社会上的混混,好似是想用这种声色犬马来惩罚自己,同样也是麻痹自己。
他的性格越发冷漠,甚至是不近人情,他用桀骜不驯的外壳,将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