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俺不是雪域暴君_若然晴空【完结】(142)

  军队,披甲成军,没有甲胄那不叫军队,叫流民作乱或者贼寇,所谓万兜鍪就是如此,你手底下有一万个戴着兜鍪的士卒,你是一方势力之主,可以自称一路反王,几千兜鍪也行啊,是一路小反王,而你手里有几万个拿锄头的平民……那你是匪首朱大方。

  “回归正题,也就是说,西北这边江骋在迅速扩张,不确定他下一步南下还是北上,江东已经自成格局,各地以郡为单位自立,巴蜀准备效仿江东但还在争权阶段,中原魏土虽然风雨飘摇但还稳得住。现在是各家势力的扩张期,扩到一个极限就得停,比如我们得消化打下来的地盘,放在江骋那边,他靠三郡势力起家,和我们前期一样,每下一地需要留兵镇压,所以他最多吃下六郡之地就无兵可用。而江东被我们阻隔无法北上,必然会去攻打周边,尽力取下徐扬,然后往荆州打。”

  林一点头,她就喜欢和王澈聊这些,这是个全才,而且思路清晰,比她清晰,一盘算下来整个局势是很通透的。

  王澈又道:“我们从辽东起步,连接到胶东的陆路,是一个沿海长线,如长蛇之局,以后割据是不利的,所以我认为,两军会师之后,至少要打到巨鹿,我们的势力不能是一条首尾细长的蛇。”

  他在林一的地图上画红圈,“自右北平起,涿郡渔阳广阳到信都巨鹿一线,回钩济南泰山琅琊一带,再下河间清河,彻底加固防线,呈一个三角状,这才是我们要的割据地盘,上谷不要,此时扩张期,不要动别人肯定不能相让的地盘。”

  是的,上谷郡这个位置,幽并咽喉,代北屏藩,燕代锁钥,北防重镇,不管谁在那边,江骋都不可能放着不管的,他放着不管,只能说他可能是在等鱼上钩。

  林一其实还蠢蠢欲动来着,毕竟她按住了呼兰部落不要打朔方,也看到江骋的兵力都压在西河那一带了,此时偷个上谷,没准再下代郡……现在一听王澈的分析,她也马上冷静了下来。

  所以这趟回到雪域,不仅没有减轻工作量,还被王澈两嘴皮一张增加了更大的负担,打地盘可不是件容易事啊,林一主要是有些吹牛皮的心态,把不怎么困难的战事吹成横推无敌罢了,事实上哪个城好打啊!

  但是王澈之所以是王澈,那是因为他说得对,长蛇阵是用兵之人总会顾虑的局面,长蛇地盘就更不可取,是可以被人随便打的,得把长蛇后头加固出龟壳,才是玄武嘛。

  不过王澈这次也不是干磨嘴皮子的事,他给了林一四个人,分别是他的跑腿堂哥王澜,和他的跑腿两个堂弟和一个堂侄,也不遮掩,当着四个人的面就说道:“瑕丘王氏已经是过往,他们种过几年地,至少不是那等不把人当人的世家子了,没有大才,守成的郡守之能尔,不放在军事重镇就能用。”

  林一非常惊喜,但是又琢磨了一下,压低声音道:“现在我这边,好多好多王姓子弟了……”

  是的没错,王修那一家,东莱王氏也服软了,加上王宣,琅琊王氏,现在她好像个专门收王家子的主君啊。

  王澈才不管这个,懒洋洋地说:“你也可以给他们改个姓,还姓林也行,澜堂哥,你以后就叫林澜,大侄儿你就叫林……”

  林一连忙摆摆手,那就又成了家族生意了,打开军师帐,全是林家人,影响更不好,苦恼啊!

  当然,林一其实就差没有把嘴笑歪了,当即一个胳肢窝里夹两个就往外头走,走着走着感觉不对,她昨天好像想准备做啥来着,好像还有人想提拔提拔来着的。

  想不起来,是真想不起来,林一挠了挠头,让四个小王往袋子里走。

  驮着大牛皮袋子飞上天空的时候,林一看到了底下雪水化的河流,猛然一个翱翔刹车。

  美人鱼……呸呸呸,弱水郎又忘带了!

  第139章

  忘带就忘带了吧,打仗呢,一时半会儿用不上。

  林一这边吧,其实不是很缺武将,虽然显得武将好像很稀少……好吧,确实很稀少,但是她自己可以两边跑,再加上少而精,这个问题目前而言并没有被她重视起来。

  现在地盘扩张期,双线作战能用上两个大将已经足备,但是段凛可不是攻坚型的武将,而是守将,他守城那段时间林一真是什么法子都想了,围点打援,地道垒石,潜伏卧底,心理战术……然后基本没啥用,她能打下屋兰城,主要是因为把人家存粮耗光了。

  这种守城怪放在敌方阵营,林一会大骂机制不公平,但放在自家这里,那可是真正的小心肝大宝贝~

  魏末帝二十四年九月十七,雪域冰封严寒之时,林一把段凛安置在了刚打下的河间郡,同时兼顾清河镇守。这等于是让他一人镇两郡之地,属实是把人才掰开来用了。段凛并不管自己被用在哪里,但是在得知给自己的人手只有两千人时,还是露出了惊愕的神情。

  两千士卒,守两个郡?就是把两千人再竖着劈一劈,劈成四千兵,也才勉强能弄一条协防体系吧?

  这个林一也没什么办法,兵不是地里长出来的啊,现在的兵源没有依靠雪域那边的补充,当兵要管饭的,辽东那边步入了正轨,这次席卷作战动用青壮三万人,实际上披全甲的兵士不到八千人,剩下的是辅兵,韩小六很努力地玩出了花儿。

  而胶东这边更惨,兵源更加混杂,有原先的朝廷守军,也有世族私兵,还有渔民土匪,最近苏起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批野生矮人,呜呜渣渣几千人,拿几个细长小铁片就敢出去砍人。据说叫什么倭人,海里头的岛上野长的一些族群,矮是矮的,不过胆子是很大的,也很有培养潜力,最近在给韩小六当先锋营用。

  那几个连成片的岛屿林一飞行时也看过,地方很大啦,是辽东半岛的十几倍之多,但是就像辽东半岛多山地一样,这些岛屿同样多山,实际上能用来开荒的地带不多,论使用面积就差得很多了,而且海岛之地,攻之无用,守它为何?纯纯的鸡肋。

  林一压根不想把兵力放在这些地方,守住了辽东才是正理。

  人手少就少一点吧,段凛要了一些河间郡的税收份额,他准备自己搞一搞招兵买马的事,他在张掖守过居延塞,本身就是一郡之都尉,对流程熟悉得很,如今也不是外来官员可溶于水的时代了,河间……河间这个地名林一其实耳熟,但是没想起来是因为什么耳熟。

  她带段凛去看给他留下的人手。

  这些人由乌珠骨碌从辽东胶东两军会师之地带来,啊对,两军七日前完成了会师,主力兵压巨鹿,现在连开了好几天庆功宴。韩小六看起来瘦瘦高高的一个小绵羊,喝酒是很能耐的,反而呼兰霍兰一个大高个喝不了几杯,喝多了就往林一怀里蹭,好像他才是那个小绵羊。

  总之段凛在见到这两千兵员的时候,马上就松了一口气,也不像先前那样为难了,反而眼前一亮,“全甲一千八百人,另有两千骑兵,好!足够了!”

  林一还有些肉疼呢,但是伸手拍了拍段凛的肩膀,“甲胄下个月还会送来五百套,你再招些正兵辅兵,万人以下随你折腾,河间郡很富的,他们的私兵我全部带到巨鹿信都一带去,但是注意没犯过案子的,出手太重影响不好。”

  同样出身世族的段凛几乎不用反应都明白林一的意思,点点头。

  无兵之世族,菜板上的鱼肉罢了。

  清河郡和河间郡的世族非常多,前文已经说过,崔氏起源于姜姓,自先祖崔季子下衍,主要分三支大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和范阳崔氏,三支均位列一品世族之门第,崔殊和崔元崔语就出身范阳崔氏,而清河的崔氏自然也是清河第一大族,此间的崔氏以儒学传家,是北方儒学之巨头。

  河间郡望张氏,近五十年来一蹶不振,张氏是将门起家,后传世族,而在河间这么个地方,近五十年来出了一位不世之名将叶朔,也是因为叶朔太能打了,魏朝大大小小的战事只要老爷子干得动,就把人往哪里调,去世前一年,叶朔已经走不了路,双腿浮肿如鱼鳔,但身子骨还算硬朗,被调往武威城镇守雍西,最终病逝武威城。

  叶朔起家的时候,叶家已经人口凋零,原本对河间张氏造不成冲击,但是叶朔幼时与河间世族董氏订婚,青年时期上门求娶,虽然被奚落了一通,但女子心许,董氏也没有太在意地许了婚,那姑娘就是曾来雪域做过说客的董停花老夫人。

  后来董氏便借着这股强力的东风上了青云,压了张氏一头,几十年间董氏子弟几乎能和邻近的清河崔氏子相提并论,从军有助,入仕有靠,直到老将军病故,这股东风才慢慢停歇下来。

  但河间原本的大族张氏也是真的一蹶不振了下来,不是说董家上门物理上把他们锤了个半死啊,而是一郡之中,资源就这么多。董氏子吃了大头,剩下的就连汤也不会给他们剩。如一个名师的入学份额,董氏子占掉,比如一个出名的机会,董氏按住了张氏,抢一个军职,同是一双优秀子弟,然后叶朔看了一眼案卷,提拔了董氏子,撵走了张氏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女强文 若然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