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把鸟大王收服下属当成猎艳传了,后头那个是糅合了南约和白小娘的事,当然现在很多人其实还没弄清楚林一和白小娘谁是谁,反正是她亲口说的就是了。崔音说这话当然不是为了举例说明林一有多狠戾,而是委婉提醒卢家主呢。
人家对世家子有偏好!我们范阳世家子里第一流不就是你卢氏吗?至于我崔家子弟……回去就盯着他们蓄胡须!到时候每人两撇鲶鱼须须,这能下得了嘴!
卢要脸色就有些难看了,毕竟大世族,送女孩是有一个婚盟做遮羞布的,实在攀不上的拿自家庶出或族中小支的女儿出来,再不济有养女,然后谦让谦让,这孩子出身低些,只能给您做个妾云云,太原李家就是这么干的。
可那林一,是个有丈夫的女人,有夫之妇在外征战,你去给她送男人,她也不给名分的,那这和做鸭、不是,和做面首有什么区别?
崔音假惺惺地再次提醒道:“她对出身应该挺有要求的,收的要么是宗子,要么是宗子的,辰儿那孩子也大了啊,我崔氏可以牺牲一下,和明娘的婚事可以先解除,专心应对林女为好。”
卢要脸黑了,“辰儿不可能去给人做面首……”
崔音惊奇道:“兄长说什么胡话?我说的是投入林女君帐下啊,您听成什么了?入幕吗?”
林一蹲屋顶听得正嘎嘎乐呢,忽然有崔家子弟匆匆进门,和众人见过礼,小步走到崔音边上说了些什么,崔音愣了愣,马上站起身道:“家中有喜,音先回了,殊儿归家了!”
他只来得及说这么一句就匆匆往外走,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啊?那个几年前就被魏帝贬到边关,然后失踪,疑似被雪域掳掠走了的崔氏前宗子崔殊,他回来了?太平时候没回来,现在天下战火,他反倒回来了?这是人回来了还是尸骨归乡啊?
当然是活生生的崔殊回来了!
崔氏老宅占地很广,宅邸四面各有大门,进入大宅之中和一个小城区别不大,一个主支的崔氏子弟成家后可以领到一个小宅院,前后屋六间,生几个孩子也住得开,往里走到老宅核心区域,才是真正的大门。崔殊进门后就很自然地在*主位下首的次席坐下,这是宗子的位置,一个大家族开会时,家主在上,其次不管什么人都要在宗子的次席后列坐,这就是家族对继承人的态度。
崔音并不是崔殊的父亲,而是堂伯父,但从小崔殊就跟着他长大,亲若父子一般,他一进门就顾不得礼仪,上去掐住崔殊的腰,上下左右查看,数年未见,还是一样风姿……风姿?
崔音一言难尽地看着崔殊的两撇鲶鱼须须,一个长相非常清俊的青年人,胡须长这个吊样:丿-乁。
崔殊还捋了一下,笑眯眯地道:“北上雪域之后,我就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崔音一把抓住了崔殊的肩膀,对外吼:“来两个人,拿剃刀来!”
第141章
对于自己的胡子,崔殊可在意了,一手捂住一边,勉强挡住了剃刀,玩归玩,闹归闹,别拿胡子开玩笑。
片刻的玩闹之后,崔音在上首落座,然后先问道:“你如今在林女君帐下做事?”
这是压根不用推理分析就能明白的事,现在故燕之地一大半都落在林一的手里,虽然不禁止世族迁徙,但也不是外人能随意进出的,战后不久崔殊归家,这只能说明他已经有阵营了。
而且……崔音骂道:“我就说,打下范阳哪有那么容易,各地的布防被窥探得一清二楚,这不是出了内鬼还能是什么?”
崔殊摆摆手,“伯父莫夸我,离家几年我也只是试一试,谁能想到范阳一点都没变。”
言归正传,崔音心里定了定,对崔殊没有什么隐瞒地道:“你离开之后,族中另选了宗子,是安黎那孩子,去岁往勃海郡游学去了。天水贼起事时,阿语和阿元结伴游学,阿语去了雁门杨骁帐下,阿元那边没什么消息,如今时局纷乱……”
“阿元如今也在主君帐下,胶东那边,安黎要是还在勃海郡,那就和在家一个样。”崔殊笑眯眯地说道。
范阳被攻下之后,世族的消息来源断了不少,如今还能听见上谷代郡那边的消息,但胶东那里,消息就杂了不少,崔音愣了愣,辽东经营两年,能开战很正常,胶东那边地盘怕是还不稳固,也打到勃海郡了?
崔音没提这个,反而惊讶道:“阿元眼光高,杨骁也不曾留下他,如何肯在女子帐下效力?”
至于崔殊如何也肯,崔音还不了解自己带大的孩子?别说一位看起来势头不错的君上,就是叫他遇到天水贼,没被宰掉的话,崔殊也可能只是因为好玩,或者想看看贼寇能走到什么地步而去帮贼,这孩子其实不怎么能和人共情,很缺德的一个东西。
崔殊就道:“伯父啊,阿元何止愿意在女君帐下效力,他比我还肯卖力气,哦对,他改名字了,胶东那边坑杀大批世族的林蛋军师就是他,我可还没对世族子弟动过手。”
崔音很惊讶,当然他惊讶的不是崔元对世族动手,而是崔殊没动过手。
崔殊没在这个问题上深聊下去,捋了捋胡须,笑着说道:“这次我回来,不光为衣锦还乡,还为了弄些人手过去帮忙。”
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这世道除了世族,到哪里弄来识字的人呢?前头已经说过,寒门只是败落的世族,并不是和平民百姓站在一边的,崔殊对林一坚持的不解也来源于此,要如何真的破开世家大族的限制呢?但崔殊看着如今打开的局面,尤其里头还有自己努力的一份,失眠了好些天,终于也真正愿意开始为这份事业考量了。
作为崔氏的家主,崔音当然也很高兴,如果范阳没有被攻下,那他现在还有为家族子弟挑一挑明主的余裕,但现在已经成这个狗食样子了,崔殊反而是为家族带来希望的人。
但是崔殊笑眯眯按住了他,说道:“伯父别急,来主君帐下做事是有规矩的,不再是先前那样,世族内部保举,经由郡守推荐了,我为这个选拔制度取名,开科举士。”
倒不能算是闻所未闻,毕竟朝中有一些要职为了体现表面上的公正,也会开科来品评候选人优劣,这就是魏朝中期盛行的九品中正制,后来又复古回了举孝廉。
因为九品中正制最初是为了选择能力优秀而非高门大族的子弟来任官,让小世族也有了出头的机会,这本质上并没有动摇世族根基,而是让世族阶层不明确了。君子之泽要到五世才竭,小世族的强人打破大世族的垄断,后来大世族就开始通过联姻的方式把这些崭露头角的强人拢入门下,不配合的就溶于水,弄得九品中正制名存实亡,后来连名也消去了。
崔殊琢磨的开科举士是建立在九品中正制“选贤”的基础上,用一套相对公平的水准来选拔贤才,不是你世族内部说了算,一个名额想给谁就给谁的时候了。作为搞内部分裂的一把好手,在崔殊插手的这套制度下,他完全可以上下其手,提拔一个世族内部最受排挤的小群体,再打压强势的世族领头人,如果小群体有了大毛病,反手再提拔他在世族内部的仇敌。
这样几通操作下来,世族就不再是铁板一块,而是会诞生出真正愿意和“皇帝”站在一边的“纯臣”,这是在世族垄断知识的基础上,也能打开局面的一个方案,当然,不适用于蠢人,再好的国策也得由聪明人来执行。
这套相对公平的水准,崔殊取名为考试。
考者,验证也,试者,试探也,要全方位考试这个人的能力水平,品行优劣,才能选拔到位。
崔音听后久久无言,一个大世族,像崔氏这样的大世族,又能出几个天才呢?崔殊这是要把各个世族的聪明人都系在考试这一条出路上?倒也不是不行。
“此为王道。”崔音过了很久才开口,“开科举士,这放在王朝都是绝好的国策,但口气太大太大了,不是一方反王可以做到的事情,异人,你如此确信林女君能够做到?”
崔殊笑眯眯,“我不止信她能做到,也是信我自己,信同僚,信这个世道会选出一个好君王,伯父啊,我也信你。”
崔音摆了摆手,“这样族里没几个能通过你考试的人了,我稍后给安黎去一封书信,叫他去胶东寻阿元……”
入夜,崔氏老宅一片宁静祥和的气氛,刚刚得到消息的范阳卢氏主支大宅内却一片灯火通明,家主卢要把安插在崔氏的暗线传来的消息发给众人,底下卢氏族人面面相觑,都很震惊。
“崔殊居然早早就投身林女帐下,他就是新任辽东郡守林直……他居然好意思跟随林女的姓,他还有脸取名为直!”
“跟女姓,没准已经是入幕之宾了,崔殊的人品有什么好怀疑的。”
“诸位兄长,现在不是激化和崔殊矛盾的时候,现在问题在于,他会不会报复我们卢氏。”
“狗食!他凭什么报复咱们?哪回咱们没吃他的亏,要我说,做了他!他的位置我们辰公子也不是做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