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想先声夺人,几个世族将主也不是吃素的怂蛋,有将主笑道:“许首领何必这样急躁?诸位草莽出身,如何会服气一个新来的小子,莫不是早就相识?”
张小刀急了,“急个锤子!我们粮草都没得了,就等着早点出征搞点粮食,啷个服他嘛?老子倒是想选许老哥当盟主,你们世族的同意不嘛?大家都让一步,还想不想盟军好嘛?”
卢宜皱眉,韩和也不说话,就是个不同意的意思,几家世族倒未必是想争盟主的位置,这位置虽高,要操心的事多着,上去了压不住,恐怕下场不会比杨曲好到哪里去,按照世族的习惯,掰扯十天半个月寻常事尔。
但是……瓜分杨氏,这可不是兵员和粮草的事,杨氏带来的也是不下于林一的精兵,真能分?
接下来就进入了熟悉的世族和草莽的掰扯环节,林一没往里面插话,等众人都说累了,这才站起身来,伸手把每个人抓起来一一换了位置,从圆桌席位变成了一个主位两排下首的标准主客席,过程中不是每人挣扎抗拒,但是林一的手抓下来比铁钩都紧实,一个个排列好了位置,林一坐到主位上面去,咧开了嘴巴。
“诸位累了吧?俺也听累了,现在都安静听俺说。俺这边八千八百兵员,盔甲兵刃齐备,手头上都见过血,来之前一卒不费歼了一支东郡来的兵马,带一千多个俘虏在后头。真打起来,俺不敢说在座的各位没人是俺对手,只能说诸位不联合起来,是打不过俺的。”
她正色说:“对于盟军来说,现在矛盾的主要是缺粮的兄弟急着弄粮,世族的兄弟想等秋收,俺想早些走不是为弄粮,而是要打常山一个措手不及,秋后作战是能解决一些补给的问题,但是!林一那边占的河北胶东一带全是大粮仓,不趁着青黄不接去打,倒等人家秋收粮库丰盈才过去,妖女以逸待劳还补给充足,怎么打?担心补给问题,咱们路上征大户不就行了?”
世族比草莽首领好的一点就在于听得进去话,这事之前没有公开讨论过,卢宜和韩和对视一眼,卢宜道:“王公子确实是个聪慧人,但是几十万大军非小事,公子终归年少……”
这次林一都没开口,许开荒就骂道:“选盟主要选老的,不如田里拉个七十老翁来当好了!”
话糙理不糙,几家世族将主都没吭声,还是想拖一拖,张小刀一口蜀地方言,气得骂骂咧咧,整个主帐里就只有他的怒骂声,林一摆了摆手,她看着众人说道:“现在表决一下,同意的举手,在座三十二位将主,过半算俺成,中不?”
话音一落,左侧的草莽首领纷纷举起了手,有的人还举了双手,还真有世族将主下意识地数了数,然后很不世族地骂了声操蛋。
在座的草莽首领人数不多不少,正好十七人。
人都是从众的,虽然没有世族旗帜鲜明表示支持,但也陆陆续续有人跟着举手,剩下几家没举手的看看左右,板上钉钉的事,光是几家不举,难道等着被新任盟主穿小鞋?何况这位王公子是大族出身,也不是什么需要打压的阶层,所以卢宜和韩和,还有张氏将主张询,脸色都不那么好看地举起了手。
林一咧开了嘴巴,一拍桌案,这是故意没怎么收住力的,把红木的桌案生生拍裂,大声地道:“好!即日起俺正式就任联军盟主,令出如山不得有误,今日早回休息,明日大军开拔,通知洛都那边,给俺们上补给了,要是拖着不给,先灭他洛都再上路!”
这话属实有些张狂了,不过世族那边不吭声,朝廷这是瘦死的骆驼,虽比马大,但一具倒了的骨架子还想要多少尊重?倒是许开荒那边一下子就给整得热血沸腾的,第一个叫起好来。
林一还做了就任演讲,提到占据河北胶辽的妖女,那叫一个恨入骨髓,声情并茂,时不时潸然落泪。
那妖女怎么那么坏啊!
第167章
大军开拔前,瓜分杨氏,吃顿干饭。
前者是答应世族的东西,林一甚至都没有去分,听说分得挺激烈的,杨氏的几个家将那边愿意交出辎重盔甲兵器等,自行退出这场讨逆会盟,其实说白了,掏钱买命。
杨氏这趟精兵五千,预留三千盔甲兵刃留作路途中收编军队所用,粮草也丰足,林一给三家大世族将主分了六千兵甲的份额,自己拿了两千,然后粮草全数分给草莽首领这一头。剩下的杨氏精兵打散收编进其他中小世族那些千把人的盟军队列里,这家给二三百,那家分二三百,都是闹不出乱子的数额,让他们自己掏钱装备去,精兵可是很吃香的。
至于杨氏忠心耿耿的家将们?他们也是头一次见分成这样的!连回程的粮草都不留也就算了,许开荒的人是真能啊,把他们脚上的鞋都拔下来抢走了,实在无可奈何,没粮路上还能就食于大户,没鞋总不能光脚回去……就算可以!衣服也都没了啊!
林一把杨氏的几个家将都收编了,她自己要找死也没世族拦,家将部曲可是一个世族的核心命脉,人家杨氏是养死士的规格养着的,把不可能忠于自己的人留在身边?果是个庶出的,教养还是不到位,眼皮子太浅。
什么是死士?必定上有慈长,下有牵累,没有世族会大力培养孤儿的,世族供养你一家老小,逢年过节家主亲临送礼,隔三差五邀你饮酒赏宴,能饿死人的灾年也好酒好饭养着你,等到父母年老,儿女眼看要成人,世族需要你了,要你持刀街市杀个人?干不干?
甚至失手也没关系,世族养的死士很多,你亲眼看过失手的死士家人仍然如生前优厚待遇,想想家人的无忧无虑的脸,这刀是接还是不接?家将的培养只会比死士更严,世族确保每一个家将付不起不忠的代价。
但林一就是把五个杨氏家将留在身边了,然后把从马彦那里得来的一千五百多名俘虏交给他们带。
朝廷的军粮是崔殊去催的,林一不过问他用了什么法子让派粮的官员一分钱都不敢贪,总之开拔之前给各家军中都发了一波粮,让士卒吃上一顿干饭,大军团作战在粮草不足的情况下,行军路上的消耗还是要节省一些,等开战了再甩开膀子吃是常有的事,甚至不少世族兵在赶路时也是一天两顿稀粥。
紧赶慢赶到了六月下旬,吃饱的盟军溜了溜了,自河内郡朝歌城出发,过临漳,漳水,经邯郸,抵达常山郡的势力边缘,这一路多平原水脉,在经过邯郸时需要过太行八陉之一的滏口陉,此地险要,易被埋伏。
光是规划路径就让不少人惊讶,因为好多世族虽然知道路,但局限于地图,有的甚至离了自家郡,都不晓得外头的地形。虽然江东王现在是和林一联盟的状态,但不得不说的是,江东那边少山川,江东军好多在胶东那一块儿见到山都不会走路的,这趟跟着林一出来也有一部分的丹阳兵,那真是走路都打飘,在老家就没见过这么多山。
林一是真一心一意为了盟军早日抵达常山,她规划的都是最短最好走的路线,大军启程第五日的傍晚,前军已经抵达临漳城郊,后军辎重距离前军约有二三十里路程。
这样大规模的行军,不光林一是第一次,盟军其他势力也都没有经历过,于是林一就按自己的模糊想法来,分为前中后三军,前军精锐,中军人多,后军携带大量辎重慢行。三军需要间隔行军避免拥堵,扎营也方便一些,在林一看来,这几乎不能算是行军,而是一场人类大迁徙。
今日不进临漳城,天气热也用不上建造营房,士卒简单铺席而眠,有一些世族将主喜欢折腾的就竖起帐子来,林一这边也立了中军帐,不是为了睡觉舒服,而是要开个小会。
那个……人家杨氏一条龙追上来了。
弘农郡尚远,消息来回也需要时间,所以林一预计应该是在出了邯郸范围后才可能有杨氏的人来看情况,但是人家杨氏是远在邯郸没错,但世族子弟到处乱跑那不是很正常。杨氏六龙里有两条龙常驻家族,四条龙长期在外游散,这次杨曲身死的消息传开不久,在河东郡一家大户做客的杨氏六龙之一杨冰收到了消息。
然后轻车简从,紧赶慢赶,还是在大军开拔第五日追了上来。
中军帐中,林一一只手举着一盏风氏瓷假装欣赏着,实际屁都不懂,几家世族也专心研究座椅茶几上的花纹,杨冰是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淡眉笑眼,俊面微须,没有摆出兴师问罪的模样,反倒是一脸笑容,风度翩翩。
“曲堂弟之死,我也甚感悲痛,诸位能将他的遗体送归,杨氏也感念在心,只是如今会盟当前,杨氏既然参与其中,总不好半途而废,故此霜雪不才,愿入军中,为盟主驱策。”
杨冰,字霜雪,非常冷的名字,非常温和的一个人。
林一和崔殊交换了一个眼神,崔殊努了努嘴示意,林一得了一种看到崔殊嘴巴动就想笑的毛病,谁懂,那两撇鲶鱼须须长得已经够好笑了,他还努嘴,更像是一只大鲶鱼穿了衣裳坐在席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