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却出了个连中六元的他。
从一个寒门学子一路逆袭成为内阁首辅,他所走过的每一步都浸透了鲜血与算计。
初入官场时,他就像一只初出茅庐的小羊羔,在权贵们的冷眼中,艰难地啃下每一口屈辱,将那些明枪暗箭一一化作攀爬的阶梯。
可几年之后,他就能亲手将政敌投入诏狱,看着对方跪地求饶的模样。
他一步步的往上爬,明明没有什么显赫的出身,但他凭借着自己的手段和心志,硬是在官场中闯出了一片天地,达到了登阁拜相的高位。
当中的艰辛与无可比拟的能力自不必说。
更重要的是,闻行止知道,这个世界上,只有权力和地位握在手中,才有真正绝对的话语权。
到了今时今日,离他的最终目的只差一步,闻行止当然不可能因为一点事就前功尽弃,放弃自己多年来的努力。
可是,就在此刻,当他看到未施粉黛的清妩时,明明是少年郎的装扮,却偏偏那双眼睛,怎么看怎么勾人。
闻行止听到自己胸腔里传来一声压抑的叹息。
此女真是手段了得。
闻行止断定。
怪不得能够在冷宫那样恶劣的环境中活了下来,还能够到今时今日,甚至未来有可能登上皇位。
闻行止思考着当前的局势,他也意识到了,在所有事情尚未发生之前,他完全有能力将所有潜在的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
无论是揭露清妩女儿身的秘密,还是在朝堂之上发难,直接推翻这个皇位,这些选项都摆在闻行止的面前。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清妩身上时,闻行止的内心却产生了一丝动摇。
清妩正小心翼翼地看着他,她的眼眸中隐藏着紧张、好奇,甚至还有一丝淡淡的羞涩。
这种纯真的表情让闻行止感到有些心软。
他见过无数美人的虚伪和做作,却从未见过这样一双眼睛。
明明清澈见底,却又仿佛藏着万千沟壑。
罢了,总归一个小女郎能做些什么?
他更大的敌人,阻止他登上皇位的敌人,是池云谏和鹤立鸣。
把他们解决了才是要紧事。
为难一个小女郎确实没什么实际意义。
如今,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然形成,难以轻易打破。
既然如此,让这小女郎暂时稳坐皇位也并无大碍。
闻行止心中暗自思忖着,他决定还是按照原先的计划,教授这位新君一些朝堂上的事务。
至于她能否学得会,那就只能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闻行止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强迫让自己的表情恢复到平日里那惯有的温润笑容,轻声说道:“陛下,请随微臣来。”
话音未落,他便转身迈步,绯红色的长袍如流云般拂过青石板,那金线绣就的海水江崖纹在光下闪耀着光芒,仿佛翻涌的波涛一般。
然而,这华丽的袍服却似乎掩盖不住他刻意放缓的步伐——
分明是在等待身后那道柔弱的身影能够跟上。
“且随臣研习这治国之道......”
往日里运筹帷幄的冷静在这一刻摇摇欲坠,闻行止在心底告诫自己:这小女郎不过是权力棋盘上的一枚棋子罢了,无需过多在意。
可脚步却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又慢了下来。
......
龙鸣宫的鎏金兽首香炉中,龙涎香正缓缓升腾,如轻烟般缭绕。
在晨光的映照下,这缕缕香气交织成一片朦胧的雾霭,如梦似幻。
清妩如同一只乖巧的猫咪一般,静静地跪坐在青玉案几前,素色锦袍的宽大衣袖垂落如流云,发间玉冠泛着温润的光泽。
她低垂着眼睫,安静聆听的模样,像极了一幅静谧的水墨画。
看清妩乖巧地坐下听他讲学,闻行止心中突然涌起一个念头。
既然鹤立鸣可以把清妩当做傀儡培养,那么反过来——
他又何尝不可呢?
如今他贵为帝师,教导小公主自然是轻而易举之事。
只要小公主乖乖听从他的教诲,那么等他最终夺得这天下,必定会为小公主留下一条生路。
甚至......
他也可以让这小公主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一切最好之物精养。
——然后留在他的身边。
这句话蓦然划过闻行止的脑海,让他的心尖瞬间滚烫起来。
这种不可言说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翻涌,甚至让闻行止一贯冷淡的身体有些蠢蠢欲动。
第404章 被送上皇位的冷宫公主(15)
原来他是这样的想法。
闻行止一直是个目标明确的人,既然动了心思,那么......
此时此刻,在清妩紧张的注视下,丞相阁下竟然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轻柔。
嘴角微扬,露出一抹如春日暖阳般温暖的笑容,瞬间驱散了他周身常年萦绕的那股深不可测的危险气息。
闻行止站起身来,他身上的绯袍轻扬,带起一阵若有若无的兰草香。
闻行止步履优雅地走到清妩身旁,微微俯身,未完全束好的头发也随之垂落,几乎要擦过清妩的发顶。
“陛下,臣自今日起,定会尽心尽力地教授陛下帝王之道……” 闻行止的声音清越而温柔,像是怕惊到眼前的人儿,“先跟陛下长讲述一下当今朝堂的格局,方便陛下今后理政。”
“当然,臣会一直辅佐陛下的。”
说到“辅佐”二字时,闻行止的声音又沉了两分,尾音拖得极长,似乎其中蕴含着几分让人难以琢磨的深意和暗示。
闻行止的笑意更是深了些,桃花眼微微眯起,将眼底的算计尽数掩去,只留下满目的亲和,衬得男人本就俊朗的容貌格外好看。
此刻的他,广袖飘飘,身姿挺拔,当真如光风霁月的贵公子一般。
明明出身并非显赫世家,但他的从容气度,却是很多世家大族子弟都比不上的。
又有谁能想到,这温柔表象下,闻行止藏着的,是足以颠覆王朝的野心。
当年,闻行止高中状元之时,风光无限,众多世家大臣都对他青睐有加,纷纷在榜下捉婿。
只是被当时的闻行止都拒绝了,他一心想要深入朝堂,高风亮节的说着要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而不是裙带关系闯出一片天地时,赢得了众人的赞誉,更是名声大噪。
从一开始,闻行止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谋略。
他深知舆论的力量,懂得如何为自己造势,他巧妙地将“寒门贵子”的人设打磨得愈发鲜亮。
从一开始,闻行止就很聪明,为自己造势,将 “寒门贵子” 的人设打磨得愈发鲜亮。
他每日清晨去太学讲学,午时在街头为百姓代写家书,夕阳西下时又独坐茶楼,听往来商贾谈论民生疾苦,以此了解社会的真实状况。
当有御史弹劾他沽名钓誉,百姓竟自发联名上书,恳请朝廷重用这位 “布衣状元”。
世家大族向来极为重视颜面,而闻行止却不愿随波逐流,且其高风亮节和鸿鹄之志众人皆知。
即便那些世家大族的官员们位高权重,也不敢公然强迫闻行止,反而让闻行止巧妙地找到了其中的平衡点。
甚至因为想要他做女婿的官员不止一个,闻行止便巧妙地施展了一些手段,让这些官员们彼此相争。
如此一来,他自己得以耳根清净,同时也成功地搅乱了局势,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权力和官位。
这位不结党营私的状元郎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攀升,久而久之,那些原本对他志在必得的世家大族,如今只能在丹墀之下,远远地仰视这位权倾朝野的新贵。
随着时间的推移,闻行止的话语权日益增强,再也没有人能够轻易地对他的亲事指手画脚了。
单从这件事情上,便可窥见当时年纪尚轻的闻行止,其手段之高明、心机之深沉。
他对人心的洞察,远比任何人都要更为透彻。
也比所有人,都更擅长利用人心来达成他的目的。
现在也是一样,闻行止想。
他还是会达到他的目的。
只是这一次,比起皇位,他更多了一个另一个想要的。
闻行止眉目深深。
可是世上之事,并不是每一件都能算无遗策的——
就算是智谋过人、聪明绝顶如闻行止,也无法完全掌控所有的局面。
毕竟,人算不如天算,再精明的人,一旦染上了情之一字,也难免会失去理智。
自从闻行止改变了自己的想法那一刻起,他便注定了在未来的日子里,会频繁地改变主意,不断地妥协退让。
就和鹤立鸣一样。
一次的退让,便是之后步步的退让。
最终一步一步地,落入清妩为他们精心编织的粉色陷阱之中。
原本,闻行止声称要担任帝师,不过是权宜之计,走个过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