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希将提前想好的福利待遇告知吴有力:“基本工资按照吴记糟卤的标准来,另外还有提成,以及其他的福利待遇,到时候我会和你签合同,这些东西也会写的很清楚。”
吴有力红光满面,姜希给的条件算下来比他自己摆摊要赚的多,他乐呵呵的答应:“行,我都听你的。”
姜希这才点头又问:“二舅呢,他最近怎么样?”
吴有力挠挠头:“我现在带着妞儿住在县城里,有时候妈也会跟我一起,耀国他经常在村里,我们偶尔见几面,我感觉他状态还挺不错的,怎么你找他有事吗”
姜希找吴耀国的确有事,现在吴耀国负责几个店的素菜采购工作,一开始还有些手忙脚乱,但是现在已经不用吴耀国亲自去跑到村里收购了,那些人会将菜一大早送到糟卤店里。
吴耀国只需要检查好,偶尔再去村里收一些时令菜,丰富丰富产品就行。
吴耀国的事情变少了,偶尔也会来吴记糟卤帮忙,更多的时候就是呆在村里。
姜希要扩大生产,肯定要用人,吴耀国这段时间的表现,姜希看在眼里,算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姜希要开糟卤厂,前期得找人盯着,姜希将吴耀国纳入了人选之一,这些事情姜希没有跟吴有力说,吴有力今天听到的信息太多了,还需要消化消化,再说吴耀国的事,吴有力也做不了主。
她姥姥有三个孩子,吴耀国是最有成算的。
看来还得回一趟村子,姜希自从带着吴亚琴去了长丰县做生意以后,就很少回村,后面又在沪市开店,回村的次数更是寥寥无几。
回到熟悉的村里,姜希第一个感受就是村子好像变小了很多,以前觉得很宽阔的村口,现在不过就是几块石头垒起来的一个窄小的门洞而已。
村子里的道路也很狭窄,刚下过一场雨,泥泞不堪,姜希穿着小皮鞋,还没走几步皮鞋上就全是泥水。
有个女人手上挎着一个篮子,篮子里面是猪草,还有几颗土豆。
看到姜希,那个女人叫起来:“姜希,你回来了。”
姜希一看是一个不怎么熟的婶子,回答:“是的,婶子,我回村看看。”
女人连忙走上去,啧啧了两声:“哎呦,瞧你穿的这衣服,还有小皮鞋,大不一样了,我都听说了,你在县里做大生意,而且还把生意做到沪市去了,现在你可是村里的领头人了呀,村里现在谁不夸你。”
姜希淡淡的笑着,想赶紧走,女人却拉住她:“别着急走呀,我可是看着你长大的,走,去我家吃饭,顺便跟婶子唠唠,你是做了什么生意赚了这么多钱呢,都是乡里乡亲的,你也不能一个人赚钱,有啥好主意也跟婶子分享分享。”
女人说话的时候眼睛泛着精光,不时地看向姜希的衣服和皮鞋,这两样价钱可不便宜,这个丫头看来是真的赚钱了。
姜希心里厌恶,面上不显,只是摇头:“没有很厉害,只是做点小生意,纯属是运气好,没什么好说的,我现在还有点事,就先走了。”
那个女人被直接拒绝,想发作但是又忍住了,姜希现在不像以前了,她还记得姜希以前那个模样,就跟个小黄花菜似的,瘦的像麻杆,穿的也是破破烂烂,整天缩着头走路,看到别人吃肉,那眼神都恨不得扑上去。
现在赚了钱,人就抖起来了,说话也硬气,女人虽然生气但有求于人,还是说道:“哪像你说的那么简单,一定有啥窍门,做生意的人那么多,哪个像你,生意都做到沪市去了,你这是谦虚,咱们谁跟谁,别藏着掖着了,就告诉婶子吧,婶子跟你保证,我绝对不告诉其他人。”
姜希淡淡的看了女人一眼,虽然没说话,但是气势很足,女人忍不住缩了缩脖子,当老板了就是不一样,这眼神咋那么吓人了。
女人松开姜希,嘟囔着:“不说就不说,抖什么抖。”
哎,为啥人家就有赚大钱的命,她这么有本事又利索的人,还要吃糠咽菜,女人一肚子憋屈无处发泄,将篮子扔了,篮子里的猪草撒了一地,女人咒骂着,又将猪草捡起来。
姜希摆脱了女人,一路目不斜视的往前走,期间有很多人看到了姜希,认识的,不认识的,熟悉的,不熟悉的,都来给姜希打招呼。
姜希可算是体会到了一把万人瞩目的感觉,但是她并不喜欢,姜希知道这些人给她打招呼,并不是因为喜欢在乎她这个人,而是因为她现在赚了钱,有利可图罢了。
当初他们家那么穷那么困难的时候,也不见这些人帮一把,这些赤裸裸的巴结,姜希并没有放在心上。
姜希不咸不淡的应付着这些突然出现的“乡亲朋友”,直到
遇到李婶子,姜希才露出了个笑模样。
李婶子曾经和她短暂做过看热闹的搭子,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而且也是唯一的几个,当初她和吴亚琴被赵香兰陷害,替她说过话的人,姜希记得这份情。
李婶子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哎呦,姜希,你可算回村了,现在你可大变样了,瞧瞧这花衣服,还有这小皮鞋,真好看,赚了钱就是不一样哦,也会打扮了。”
李婶子说话很直白,虽然虽然在调侃姜希赚了钱,但是眼睛里却没有贪婪,不会让人反感。
姜希笑着说:“李婶子,好久不见,你今天这身衣服也不错,越来越年轻了。”
李婶子高兴得不得了:”我就说你对我的脾气,瞧瞧这小嘴甜的呦,怪不得能做那么大的生意。”
姜希:“婶子你也会说话啊,现在准备干啥去啊”
李婶子一拍手:“哎哟,看到你,我都忘了,我去看热闹。”
又去看热闹?姜希随后问道:“村里有啥热闹啊?”
李婶子兴奋极了,凑到姜希跟前,眉毛挑得老高:“我跟你说这次的热闹可不常见到,你知道牛婶子吗,就是那个整天关在屋里也不愿意跟人说话的那个?”
姜希当然知道牛婶子,当初她做架子车没有轮胎,还是跟牛婶子要的。
如果是别人姜希不会有任何好奇,但是牛婶子不一样,牛婶子曾经在姜希困难的时候帮过她:“牛婶子怎么了?”
李婶说:“不得了唉,我们都以为牛婶就无儿无女,也没亲戚呢,结果没想到他儿子回来了!”
儿子?“牛婶子还有儿子,没听说过啊。”
“就是啊,我们也不知道牛婶子竟然还有儿子,这个儿子就跟凭空出现的一样,就那一天,村里有人看到有两个陌生人进村。然后就有人好奇问那俩人是谁,那个男的就回答他是牛婶的儿子,谁听着不觉得奇怪呀。结果没想到他还真进了牛婶家,我们觉得那应该就是牛婶的儿子!毕竟牛婶子可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如果不是他儿子的话早就被打出去了!”
“两个人?牛婶子有两个儿子吗?”
李婶子拍了拍手:”哎,瞧我这记性,没有,没有,牛婶子应该就只有一个儿子吧,牛婶子的儿子还带着一个女人,说是结婚了,反正牛婶子这事闹腾了好久了,大家伙都挺惊讶呢。”
李婶子感叹道:“牛婶子一个人独来独往的,年纪越来越大了,儿子媳妇儿回来照顾她是好事,可惜了,牛婶子就是不一般。”
李婶子是会说八卦的,一波三折,一件事情被她说得跌宕起伏,姜希问:“怎么了?他们在一起怎么样了。”
李婶子:“牛婶子跟他儿子不对付,跟儿媳妇也不对付,要把他们赶出去呢,两边干架干了好长时间了,我刚听说又干起仗来了,所以我赶着去看呢。”
李婶子越说越兴奋,抓着姜希的手说:“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不光姜希记得李婶子是她的八卦搭子,李婶子也觉得和姜希投自己脾气,有热闹当然大家一起看。
姜希莫名其妙的被李婶子拉着往牛婶家走去,不过牛婶子当初也帮了姜希,姜希也想去看看牛婶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姜希被李婶子拉着到牛婶家门口,门口已经聚集了一大堆人,李婶子不愧是常看八卦的人,嚷嚷着:“哎哟,让一下,让一下。”就这么穿过人群,带着姜希就走到了最前面。
李婶子冲着姜希得意的挑眉,跟着她,就能占据有利地形,看到第一手八卦。
李婶大着嗓子问:“现在咋样了呀?还吵着呢?”
旁边的一个女人说:”能咋样,干仗干起来了呗,你听这动静,打得厉害呢。”
牛婶子家就三个人,儿子,儿媳妇和她,这三个人就是一台戏,而且这儿子媳妇还是突然冒出来的,牛婶子又是一个独来独往的,这三个人凑在一起,怎么能不让人好奇。
而且他们还经常干仗,久而久之,村民们都会刻意路过牛婶子家,听听里面的动静,今天也是有人听到里面骂起来了,就快速通知大家,又有热闹看了。
众人竖着耳朵听,大门虽然紧闭着,但是里面时不时就会传来一些争吵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