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彬特意进吴记糟卤店里仔细观察,越看越觉得,吴记糟卤背后的老板不简单,却没想到老板竟然是这么一个年轻的小姑娘。
李彬惊讶了一瞬,又问道:“我刚听你们喇叭里有放,你们还有批发生意?”
姜希:“是的,我们不只是一家小店,有自己的工厂,就连鸡肉也是我们自己养的,除了提供零售,也欢迎组织或者个人批量购买,而且大批量购买是有优惠的。”
李彬思索道:“每一种都有优惠吗?优惠力度怎么样?”
姜希:“具体的还需要谈,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们可以去办公室谈。”
姜希特意在门店旁边安排了一个小隔间,是专门为了业务需要,用来谈生意的。
姜希将李彬带到了隔间里,替李彬接了一杯水:“同志,您先喝口水,也请看看我们吴记糟卤的资料。”
姜希将一本制作精美的册子递给李彬,这个册子也是姜希找杨雪蓉设计的。
册子不大,用的是铜版纸,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从印刷和材料上看,造价不菲。
册子封面印着吴记糟卤四个大字,虽然是印刷的,但也可以看出这是书法,且写字的人功底深厚,只是四个字就体现出了磅礴的气势。
李彬翻开第一页,看到了关于糟卤的故事:“糟卤在华国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尤其出现在江浙一带,每家每户对于糟卤都有一份独特的记忆。”
“即使步骤一样,但是每家做的糟卤味道都不同,吴记糟卤更是如此。”
“吴记糟卤传承百年工艺,是吴家祖辈传承下来的手艺,通过了几辈的传承,吴记糟卤不仅是一份糟卤,而是一份心意,一份带着爱的传递。”
“现在吴记糟卤将这份心意完整且妥帖的保存好,就是为了让您品尝到最正宗,也最独特的糟卤,传承记忆中的美味,吴记糟卤与您常相伴!”
这个故事是姜希写的,也是受到那本品牌营销书的启发,想要将品牌做大,就一定要有独特性,所谓的独特性,最基础的就是要有品牌故事。
卖东西的最高境界卖的不只是一份产品,还是一种感觉,一种让人能从心底信服且依赖的感觉。
所以姜希写了这么一个品牌故事,一下子就让吴记糟卤有了灵魂,它不只是一份糟卤,而是让人感受到了家族传承以及华国文化的温度。
事实证明这个故事效果相当不错,李彬看完甚至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他有所触动。
李彬也是江浙一带的人,小时候家里也常常做糟卤,可是这份手艺在他奶奶走后就断掉了。
家里人觉得做糟卤很麻烦,而且做得少了浪费调料,做多了又不好保存,所以家里就很少做糟卤了。
李彬也就再也吃不到奶奶做的糟卤的味道了,现在看到这些话,走南闯北如李彬都有一些都对吴记糟卤有些好奇,想要尝一尝那是不是小时候记忆里的味道。
李彬继续往下翻,这一页是吴记糟卤做出的承诺。
吴记糟卤传承百年品牌,从一个小摊位发展到了今天,一直坚持以品质为先,绝对不卖隔夜菜,也绝对不缺斤少两,力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吴记糟卤专门创办了一家养鸡场,吴记糟卤厂也应运而生,未来吴记糟卤将会继续为大家提供好品质的糟卤,童叟无欺,诚信经营。
这一页是给合作的人已经消费者吃定心丸了?李彬猜测着姜希的用意,翻到下一页,才发现,下一页才是给合作商吃的定心丸。
下一页写着吴记糟卤大事件,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明白,这一页上特意画了一个时间轴。
通过时间轴可以清晰的看到,不到一年时间,吴记糟卤从一个小摊开始,很快开了第一间店,然后又办了工厂,在沪市开了店,每一个节点都写得清清楚楚,也代表着吴记糟卤无限的潜力。
李彬就算是一个编外人员,也对吴记糟卤这一路的发展有些骄傲,也有些热血沸腾,这个发展速度堪称坐火箭。
李彬接着往后翻,后面则是吴记糟卤目前取得的成绩,着重写着销售额情况,且都有确切的数字。
比如在沪市的吴记糟卤店铺,糟卤鸡肉突破了一万份,吴记糟卤在沪市推出节日礼盒,订购超过一万份等等。
最后几页则是对于吴记糟卤每个产品的介绍,产品介绍旁边还有绘画,以及一些保存方法,建议使用的方法等等。
李彬看完,眼睛亮了,只觉得手里的册子简直就是一个宝贝。
现在大家卖货就是口头上说一说,要不就是全是文字的产品清单,哪有像吴记糟卤这样,还准精心准备了这么一个册子,而且每一个点都非常吸引人。
李彬作为批发商,从这个册子里可以看到吴记糟卤的实力,以及未来的前景,甚至于从这个册子本身来看,吴记糟卤的老板就很不简单,很有营销的思维,而且是很超前的思维。
李彬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相反,他对做生意有很多想法,尤其喜欢做这方面的研究。
古往今来,那些商家为了做生意花样频出,李彬将那些无论是故事,还是现实的做生意的手段收集起来,为了让自己更好的做生意,李彬自认为自己已经见多识广了,但是今天还是被姜希的这一手镇住了。
这本册子可比外面的那些海报还要厉害,可以研究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册子里的布局,以及每一个字都带着目的性,看到这本册子的人,几乎很难不对吴记糟卤产生兴趣,从而和吴记糟卤合作。
拿着册子李彬都有些爱不释手了,试探的问道:“这本册子我可以拿回去吗?”
姜希观察着李彬神色,微笑道:“恐怕不行,这本册子造价还挺贵的,而且是从沪市送过来的,因为要的急,目前也只有几份,所以只供在店里查阅。”
姜希说的实在,李彬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这么好的东西哪能白白送人呢。
第153章
李彬从进门一直在看册子,看完册子李彬一直处于兴奋中,难免有些口干舌燥,现在才顾得上喝一口水。
李彬喝了一口水,态度也诚恳许多,他有预感,吴记糟卤未来的发展不简单,他要争取成为吴记糟卤最大的代理商。
做生意选对赛道很重要,背靠大树好乘凉,李彬根据多年的经验判断,吴记糟卤就是未来的那棵大树。
有这个想法之后,李彬很快就转变了态度,主动自我介绍起来:“我叫李彬,是淮阳县的,也就是在长丰县旁边的那个县,你肯定听说过。”
“我家里是做食品批发生意的,主要是也是面向近的几个县,当然除了就近的几个县以外,我在全国也都有一些生意,只是目前把重心全部放在了周边的几个县。”
姜希:“看来李老板是做大生意的呀,你可以先尝尝我家的糟卤,再考虑考虑是否要合作。”
姜希并没有急于达成合作,上赶着的不是买卖,她对自家的糟卤有底气。
桌上摆着两个盘子,里面分别放着糟卤鸡肉,糟卤鸡爪,以及糟卤毛豆等等品种,姜希一一为李彬介绍:“这个就是糟卤鸡肉,也是我们自己养的鸡,味道很不错你可以尝尝。”
李彬看向桌上摆的盘子,每一种糟卤卖相都很不错,食材处理的也很干净,他夹了一块糟卤鸡肉,一股酒糟的清香在唇齿间炸开,
虽然不像川菜那样火辣,但是却回味绵长,仿佛有一种魔力似的,让人忍不住还想再吃。
李彬又接连尝了桌上的其他糟卤,不住的点头:“姜老板,你家的糟卤味道是真不错,而且做得很干净,我想批发一些糟卤回去卖,只是不知道价钱方面是怎么样的?”
姜希微笑道:“没问题呀,我们现在也支持对外批发。”
姜希将提前制作好的价格表拿了出来:“您看,这是我们各个产品的价格,买的多折扣就多,比如像是糟卤鸡肉,一千份以上我们打九五折,两千份以上我们打九折,以此类推,买的越多折扣越多。”
李彬研究了一下价格表:“看来你们准备得很充分,不过这个价格还是有些高呀。”
“姜老板,能再少点吗,而且我第一次和你们合作,一下子买那么多也不放心,咱们都是生意人,互相理解理解,你价格再调整一下吧,价格合适了我们就合作。”
“我也是个实在人,我是真心想跟你合作才坐下来跟你谈,咱们都不说那些虚的,你就给个实在价吧。”
虽然李彬打定主意要和姜希合作,但是做生意的,如果能降低成本,能多赚一些钱,自然要争取一二。
姜希:“李老板,咱们都是做生意的,我当然也能够理解你的想法。”
“只不过你是实在人,我也是实在人,我给出的这个价格就是实实在在的价格,童叟无欺,绝对不会有两种价格出现。”
“您刚才也看到了,我们在沪市也开了店,也受到了大家的喜欢和肯定,目前已经有很广阔的市场基础,所以我们也想将市场扩展到其他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