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希……这也太夸张了,而且莫名有些羞耻。
直到坐在去京市的火车上,姜希还有些尴尬:“你说他们看到那些报纸会怎么说呀?他们对我会有什么印象呢?”
祈遇安说:“你放心吧,他们都说你很优秀,而且都说我运气好,才能找到你”
“我爸妈也不是那种不讲理的父母,你去了就知道了,再说我邀请你去我家,我肯定会好好保护你,不让别人欺负你的,我也绝对不会让他们说你不喜欢听的话。”
姜希倒不是害怕祈遇安的家人会欺负她,如果祈遇安的家人对她不好,那她就算再喜欢祈遇安,也会再慎重的考虑考虑她和祈遇安之间的关系。
毕竟以后如果她要和祈遇安结婚,就不是她和祈遇安两个人的事了,而是两个家庭的事。
姜希亲眼见证过她的妈妈吴亚琴悲惨的婚姻,所以她对婚姻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对于那种幸福美满的家庭也并没有什么具象化的感知。
对于姜希来说,在内心深处,她觉得任何感情都是靠不住的,与其将希望寄托在男人,寄托在家庭身上,还不如寄托在自己身上。
祈遇安不知道姜希有这样的想法,如果家里人表现得不好会随时把他甩掉,祈遇安还沉浸在终于可以带着姜希去见父母的喜悦中,他和姜希相处了这么久,一直都期待着和姜希的关系能够更进一步。
在祈遇安心里,已经非常坚定的认为姜希就是他未来的妻子,是和他相伴一生的人,现在姜希能跟着他一起见父母,就代表着祈遇安离终极愿望又靠近了一步。
祈遇安嘴角的笑意根本压不住:“京市有很多好吃的,像我之前跟你说的那家烤鸭店,还有卤煮,一起其他的小炒等等,去了京市,我带你去尝尝,味道很不错。”
祈遇安说的烤鸭店,姜希了解过,有很多人都特意去那家烤鸭店,姜希也很感兴趣,当时也是因为这家烤鸭店对她有启发,能够开那么久,而且能够全国闻名,必然有过人之处。
姜希的职业本能反应一下就来了:“好,我们去那家店尝尝,顺便学习学习,看看他们怎么经营的。”
祈遇安失笑:“咱们现在在休假,就不要想着工作了,虽然我这么说,你也不一定听,但是,哎,好吧,好吧,你要想就想吧,都听你的。”
祈遇安一副拿姜希没有办法的样子,姜希也小小的有点理亏,也觉得她平时忙着工作,都没有时间陪祈遇安,反而是祈遇安总是陪着她天南地北的跑。
姜希少见的有一些小小的心虚:“好啦,我不想工作了,等会儿去你家,我们买点东西吧。”
姜希很少有这么软和的时候,祈遇安顿时心花怒放,姜希还会说软话哄他,说明非常在乎他,他实在是太满足,太高兴了。
祈遇安笑的露出八颗大白牙:“行,我们去商场买点东西。”
两人去商场挑了几件东西,姜希现在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买一包奶糖都要犹豫的人了,她现在手头上钱很多,预算充足。
姜希拿着一条丝巾冲着祈遇安说:“这条丝巾怎么样?”
祈遇安说:“这条丝巾不错,很衬你。”
姜希:“这是给你妈妈买的,你觉得怎么样?”
祈遇安:“给我妈买的?”
他凑过去看了看:“价格太贵了,会不会太破费了,第一次上门不需要带这么贵的东西,就简单的给她买些水果,买些糕点就行,意思意思得了,我们家不讲究这个,你赚钱不容易,有钱给自己多花花。”
祈遇安觉得自己的对象太可爱了,也太实诚了,自己俭朴节约,送礼却那么大方,一定是很关心他,所以才会这样吧,但他要为对象省钱。
姜希……根本没有想那么多,纯属觉得这条丝巾好看,而且送人很合适。
姜希:“这样真的好吗?”
祈遇安:“你就听我的吧,我爸妈也不会舍得让小辈花钱的。”
最后在祈遇安的坚持下,姜希买了一些水果一些糕点,又买了一盒比较好的茶叶,两人这才结伴回去。
祈遇安的妈妈杨巧丽已经早早在家里等着了,她虽然年近四十,但依旧保养的十分好,是一个非常优雅的女士。
杨巧丽盘着头发,脖子上带着一条翡翠项链,穿着一条蚕丝长裙,长裙的质地非常好,一看就价值不菲,也很衬杨巧丽的气质,让她显得更加的雍容华贵。
杨巧丽长得也很漂亮,因为生活没什么烦恼,现在还保持着一种年轻的状态。
此时杨巧丽在屋里来回地走,不时的嘟囔着:“怎么还不回来呀,不是说今天要回来吗,该不会火车晚点了吧,要不要去接他们啊。”
祈遇安的爸爸祈卫国正在厨房里准备饭菜,看到妻子焦急的样子忍不住说:“你先在沙发上坐一会儿,喝口水吧,来来回回的走脚不痛啊。”
“遇安是个靠谱的,他说今天会回来,肯定会回来的,你就在家里安心等着吧,再说了,他们小年轻回来可能要在外头逛逛,有自己的安排,你着急也没用。”
杨巧丽闻言看了祈卫国一眼:“你呀,你只知道做饭,你啊你就好好做饭吧,别管我了。”
说是不用祈卫国管,但是杨巧丽还是忍不住说:“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为什么这么着急。”
“你说说遇安从小是个多招人喜欢的孩子,可是到了年龄,也不谈对象,人家姑娘来找他,他就跟见了什么洪水猛兽一样,唯一要好的朋友就是那个刘志强。”
“我生怕他有什么毛病,现在终于谈的对象了,这第一次带对象上门,我能不紧张吗?你是他爸,你不着急?我看你是半点不关心,心大的很。”
杨巧丽这是实实在在的迁怒了,祈卫国好脾气道:“行行行,我说不过你,那你腿走累了,就坐下歇歇把。”
杨巧丽摇摇头:“我坐不下呀,他们怎么还不回来呀,要不要出去找找。”
祈卫国无奈:“你出去孩子突然见到你被吓着怎么办。“
杨巧丽嗔了祈卫国一眼:“说到底你还是不关心儿子的终身大事你都不关心,你整天都在关心什么。懒得跟你说这么多!”
祈卫国只是劝了一句还惹祸上身,他也习惯
了,还是在安抚杨巧丽:“遇安是我亲儿子,我当然关心了,只是他现在年纪大了,我们做父母的关心也要有个度。”
“再说了我肯定是跟你一样着急,只是我这不是忙着做菜嘛,你别看我表面上这么冷静,其实我心里着急的不得了,只是我身为男人不好意思说出来罢了。”
祈卫国这些年和杨巧丽一起生活,充分了解杨巧丽女士的脾气,所以在杨巧丽生气的时候,祈卫国姿势很标准,那就是马上认错,绝对不争执。
和媳妇儿是争不出什么所以然的,好好认错,才是硬道理。
杨巧丽听了祈卫国的话,说了一句:“花言巧语,整天没个正形。”依旧一副焦急之色。
祈遇安是杨巧丽最喜欢的孩子,因为排行最小,为他操的心最多,这个孩子从小没吃过什么苦。
但是当初祈遇安主动提出他要下乡,他当时说哥哥要接替爸爸的位置,继承家业,姐姐是女孩子不能下乡吃苦,他反正没有工作,也没有成家是最适合下乡的。
当时杨巧丽都没有想到祈遇安竟然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杨巧丽明白祈遇安是不想让他们为难,主动提出下乡是为家里做出了牺牲。
后来知青陆续可以回城了,杨巧丽也想让祈遇安回来,可是家里又赶上几桩大事,树大招风,只能又委屈祈遇安在乡下又呆了几年。
这些事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怨不得杨巧丽最心疼祈遇安。
所以祈遇安下乡这些年,杨巧丽嘴上不说,但是心里却总是惦记着,总觉得亏欠了祈遇安,因此也经常给祈遇安寄东西,生怕祈遇安在农村缺衣少穿,没得好东西吃,亏着了。
祈卫国也明白杨巧丽的心思,下乡条件那么艰苦,他这个小儿子却从来不抱怨。
要是真论起来,家里的几个孩子里,还是祈遇安吃苦吃的最多,毕竟其他孩子可没去乡下生活过,儿子是好样的,这令祈卫国又骄傲又欣慰。
当然祈卫国觉得男孩子多吃点苦也是有必要的,吃了苦才能快速成长,祈遇安下乡几年肉眼可见的成熟了很多,也懂事了很多,以前万事不操心,现在嘛,都谈对象了。
当然这些心思就没必要跟媳妇儿说了,不然又得挨媳妇儿埋怨。
但媳妇儿嘛,还是得哄,祈卫国就乐意看到杨巧丽高兴的样子,这是这么多年夫妻两个人生活的习惯,祈卫国在外头是一把手不苟言笑,但是在家里却是一个十足的妻管严。
祈卫国嘿嘿笑:“来来来,我新做了炸丸子过来尝尝。”祈卫国劝不动妻子,只好拿食物来诱惑,让杨巧丽转移心思。
杨巧丽走进厨房看到桌上的炸丸子,尝了一口道:“真好吃,和以前一样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