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宿敌[重生]_火烧花果山【完结】(186)

  下午魏琨料理完政务,等属官们都下值了,魏琨才会带伏嫽坐着马车慢慢归家。

  日子好像平静了,但伏嫽和魏琨都明了,这是山雨欲来。

  果然没过多久,都尉急匆匆来府上,说他本家又来了个小郎。

  自从上次被提进了官寺,魏琨就放了都尉夫妇回府,不过他府上所有仆役全部换成了魏琨的人,都尉的孩子们也被魏琨移送到别的地方,谨防都尉带全家出逃。

  都尉告诉魏琨,小郎这次来,是想探探魏琨手里有多少兵马。

  魏琨便教他怎么回。

  都尉得到魏琨点拨,再回去躲屋里与小郎私下吃酒。

  都尉喝着酒水,对小郎道,“得亏有我做陛下的内应,不然这场仗难打。”

  小郎认同的点头,“不瞒都尉,这次必是场恶战,但陛下也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在这里,这魏贼还没资格碍陛下的眼睛。”

  都尉道极是。

  小郎问他,“可否告知,魏贼准备了什么战法?”

  都尉摸着胡须,叹气道,“我虽得魏贼信任,但魏贼为人谨慎,上次陛下堵截伏夫人,就被魏贼怀疑到我头上,至今这疑心还未消,需等我再打探打探。”

  小郎很是理解,他来之前就被交代,也不能全信都尉的话,只恐都尉再次反水,但现在听都尉这说法,反而放心了些。

  都尉道,“伏夫人给魏贼诞下嫡子,魏贼得意忘形了好几个月。”

  小郎记下话,问他,“那钟离羡投了魏贼,魏贼给了什么官身?”

  都尉道,“魏贼极信赖他,目下除那贺都外,就只有钟离羡得魏贼倚重。”

  他抬手给小郎比了个数,说钟离羡倾全扬州之力,为魏琨集了七万兵力,且还支了无数粮草,魏琨本身就有五万兵马,正好凑足了十二万。

  小郎眉头紧皱,也说朝廷大军也有十二万,又问魏琨有精兵多少。

  都尉回说,正是精兵五万。

  小郎的眉头皱更紧,朝廷也就五万精兵,这回派来打魏琨,右军中郎将手里有一万精兵,而左军中郎将手里也有两万精兵,他以为这很够了,没想到魏琨能有这么多精兵。

  “魏贼从何处练出这么多精兵。”

  都尉回他,“这你有所不知,魏贼在合肥、博乡两县建了广大马场,每年产出五六千匹良马,还偷偷买下了淮阳国内所有精铁,这五万精兵的武器宝马,就是这么来的。”

  小郎了然,却也忧心,精兵比步兵能打,魏琨有这么多精兵,真打起来,到时说不准朝廷会打不过。

  都尉反问他

  ,“两位中郎将打算以何处为击破口?”

  小郎唉一声,“也是想知道魏贼这边的情况,他们才能应对。”

  都尉明白,让小郎先回去告知中郎将们这边的兵力,以防中郎将们贸然出击,反倒兵败。

  小郎深以为然,答应回去报完话,会再来寿春等都尉打探出魏琨的战法。

  小郎这一走,过半个月才又来。

  这回都尉跟他说打探到了,神秘兮兮的告诉小郎。

  “魏贼已经知道朝廷派了多少人来,并不怕两位中郎将派兵来打,切不可先打江夏、广陵两地,这两地有重兵把守,若要攻,还得从九江、六安方好击破。”

  小郎为难了,打东楚时是陆战,朝廷没有派过战船过去,这回打魏琨势力,也知道有水路,朝廷也派了战船来,但东楚后来收纳的那几万兵马并不会水战,若是水上遇袭,极危险,是以两位中郎将制定的战法,是从江夏和广陵两地打,这样就避免了不善水战的问题。

  都尉看他犹豫,说道,“你若不信我,大可以让中郎将派人去偷偷查一查,看看这两地有没有屯兵。”

  第142章

  小郎马不停蹄的赶回上蔡城,与右军中郎将说明情况,右军中郎将立即书信给左军中郎将,双方各派一队斥候先去探明江夏和广陵。

  斥候刺探后,迅速带回消息,言说江夏有魏琨的司马王据坐镇,广陵有舞阳侯伏叔牙坐镇,这两地打眼看去,兵将不计其数。

  中郎将们皆震惊,随即将此事报与督促他们的尚书令和侍中,两人赶紧密信传回长安。

  梁献卓得到密信后,下令以九江、六安为突破口,务必拿下这两地,阵斩魏琨。

  徐节接过他递来的诏令,犹豫了好一阵,才问道,“那魏贼该杀,可伏夫人和其子该如何处置?”

  上辈子伏嫽嫁给他以后,一直不能生育,背地里有不少风言风语。

  梁献卓知道母亲不喜欢伏嫽,但在起初,让他娶伏嫽的也是母亲,母亲与他缜密的分析了京兆所有家族,才挑选了伏嫽为他的王后,他们原本就不是因为喜欢娶伏嫽的,伏嫽生不生孩子,一开始他们就不该在意。

  他曾经看见过伏嫽躲在无人处哭泣,只是后来没有再见她哭过一次,她使尽浑身解数在权贵中周旋,递送有用的情报,拉拢不了就离间,连母亲都说,她是最有价值的细作。

  她这个细作,在梁献卓登上帝位后,就连同伏家彻底的失去了利用价值。

  伏嫽只当是要苦尽甘来,可从来没有苦尽甘来一说,吃一次苦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苦。

  他开设后宫,他和薄曼女有了孩子。

  这些都像如利剑砍在她身上,痛苦不堪,委屈至极。

  灭伏家是覆水难收,从他有了前世记忆,即使伏家有任何不臣之心,他都没想过再动伏家。

  哪怕伏家跟着魏琨造反,他也愿意既往不咎。

  但伏嫽已经不是前世那个爱慕他的伏嫽了。

  她的爱全给了魏琨,不顾生命危险,用产子来拖延时间,只为拖到魏琨来,宁死也不愿和他回长安,也不顾他会被魏琨杀死,甚至她可能期盼着他死。

  梁献卓闭上眼睛,再睁开眸中一片冰冷。

  “杀子留妇。”

  伏嫽即便是死,死也要死在长安。

  徐节眼睛里闪了闪,应喏。

  徐节道,“陛下先前遣人去泰山郡,现候在殿外。”

  梁献卓让进来回话。

  徐节走出去,把诏令先交给了信使,随即示意候在外的亲随进去回话。

  徐节不好进去听话,便等在殿外,不一会原先服侍戾帝的中常侍桑共过来,要给梁献卓递奏疏。

  梁献卓做了皇帝后,徐节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为中常侍,桑共代替以前苏让的位置,但要说谁是梁献卓最信任的内侍,那还是他徐节。

  徐节摆摆手,让他等会进去,转而看了眼奏疏,有两封问是谁递上来的。

  桑共说是任陶和张赏,招呼他到一旁,往他手里塞了两包金子。

  “任司农和张廷尉的一点心意,兄长可得常劝劝陛下,也该纳家人子入后宫了,这都快两年后宫不进人,陛下至今没有皇后,他们也是为陛下顾虑。”

  寺人不能娶妻生子,入宫中常与其他寺人称兄道弟好拉进关系。

  桑共知晓自己虽与徐节同为中常侍,但终究不如徐节受梁献卓器重,是以敬他为兄。

  徐节掂量着两袋金子,份量都很足,他收下了,说道,“陛下心还在那伏氏身上,岂是轻易能听旁人劝的,终归是得不到,这若是得到了,尝过味,转头就能丢弃,任司农家的女公子端庄娴雅,张廷尉的妹妹也识大体,且等陛下对那伏氏没了心思,还愁那椒房殿无主吗?”

  桑共笑说是,把奏疏给了他,便兀自退去,回自己住的庑室,才敢解了腰间香囊,倒出来几块精美的玉石,这玉石可比金子贵重,任陶和张赏为了送家中女娘入宫争皇后位,打点给他们的何止两袋金子,玉石田契等等都舍得给,不过大多被他黑下了,徐节也就沾些金子光。

  闷声捞好处的事,他自然不会说,徐节跟在梁献卓身边,看起来这么多年也没收到过什么好东西,两袋金子就能打发他,再叫两声兄长,就能使得他真以为自己尊贵无比。

  他们做寺人的,不过是皇帝的狗,又能尊贵到哪里,能捞点多捞点的好,遇到事还有钱财依仗。

  清凉殿内,梁献卓听着亲随禀报。

  “那位薄女公子已嫁人了,嫁的是泰山郡当地豪强田家嫡子田世年,并且育有一子。”

  梁献卓听见田世年这名字总觉耳熟,泰山郡就是原先的齐国,梁献卓当齐王的时候,齐国境内不少豪强家族他都有印象,田家是仅次于薄家下的一等齐国地方豪强,他也曾听薄曼女吐诉过,若不是她认定他,大约嫁的便是这田家嫡子。

  豪强联姻是常有的事,这不稀奇。

  前世梁献卓做了皇帝,薄曼女自是看不上田家,这世薄曼女父女被驱逐出长安,她回泰山郡嫁给田世年已是最好的选择。

  她向来会给自己找好后路。

  东楚混乱时,这田家出了不少力,这次东楚平定,田家又向朝廷表忠诚,献了一堆宝物,地方上的豪强都一个德行,谁强就会依附谁,梁献卓也没有赶尽杀绝,饶过了田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甜宠文 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