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宿敌[重生]_火烧花果山【完结】(224)

  将军眼看情势不妙,立刻入宫去见了梁献卓。

  梁献卓枯坐在皇座上面,听将军羞愧的说着被魏琨打败,兵马尽失,已再无抗衡之力。

  梁献卓一双眼死寂的盯着将军,“既然战败,你还有什么颜面回长安,你应当以死谢罪。”

  将军跪在地上给他磕头,哽咽道,“微臣死不足惜,可微臣不能眼看着陛下身处危险之中,如今长安危矣,陛下何不随微臣先离开长安,暂避巴蜀,蜀地山地陡峻,易守难攻,若能在此地蛰伏,假以时日一定能够再东山再起。”

  第190章

  梁献卓缄默着。

  将军又重复了先前的话,他并非贪生怕死,诚然他征战沙场是为功名利禄,但若没有梁献卓的提拔,他当不上将军,他心中自然极念主上,马不停蹄的从弘农郡赶回长安,也是唯恐长安被攻破,他确然是为保梁献卓的,哪怕他们都很清楚,大势已去,即使远避巴蜀也未必有机会再东山再起,但只要梁献卓愿意蛰伏,他也甘愿追随。

  梁献卓突然俯身,一把揪住他的衣襟,“朕几乎将长安的所有兵力都给了你,你竟然还能败,魏贼就那么难杀,他不过七万人,你这个废物!”

  将军痛哭流涕,心里也羞愧,自己带着浩浩荡荡近二十万兵马,却被魏琨区区几万人杀退,双方血战了那么久,他没讨到半分便宜,这是耻辱。

  但他总不能真像梁献卓说的那般,以死谢罪,梁献卓的身边除开他已经没有可用之人了,他确实愧对梁献卓的嘱托,但目下已没有时间再纠结这些,他要劝梁献卓赶紧离开长安,只要入蜀地,好歹能保全性命以待来日。

  “陛下息怒,那魏贼实非正常打法,他带的那些匪兵都是疯子,微臣与他们血战数回,双方兵力都有衰减,但微臣却没真败过,微臣之所以最后落败,全是因洛阳县令来告诉微臣,魏贼的妇人下令,让其余贼兵势力全力攻长安,微臣急着回长安救陛下,才遭了魏贼偷袭……”

  他说话的空隙里,脑中想到洛阳县令已不是年轻人,他一个垂垂老矣的暮年之人是怎么做到半夜出现在战场,身边还没有一个随从。

  他的瞳孔微张,犹想起河南郡已经被魏琨攻陷了,洛阳也为魏琨夫妇盘踞,那县令必然会被他们辖制住,又怎可能孤身一人上战场来寻他。

  将军悔恨交加,“微臣……中了魏贼的奸计。”

  梁献卓松开手,垂下眼睫靠回座上,他良晌没有说话,殿内空寂的仿若除开将军就感触不到其他活人气。

  将军匍匐在地上,等待须臾,听见他说道,“你不是中了他的计,而是她想救他。”

  将军听的云里雾里,却不敢多问,只觉他好像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才把这句话说出来。

  片刻,梁献卓对他道,“朕不入蜀地。”

  将军焦急道,“陛下若能不畏艰苦,卧距蜀地养精蓄锐,何愁报不了今日之仇?”

  梁献卓轻声道,“朕和你都很清楚,入蜀不过是苟且偷生,有生之年不可能再有报仇的机会了。”

  他活了两辈子,凭着前世的记忆,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入蜀和前世最后决定去洛阳并没有什么区别,他在重蹈覆辙,上苍不会拯救他。

  伏嫽也不会救他。

  梁献卓笑了声,“你替朕做一件事,做完你就可以自谋生路去。”

  他所说的自谋生路也只有两条路。

  一条带着剩下的士兵逃离长安,以后成为流寇,过着东躲西藏和刀口舔血的日子。

  另一条……向魏琨夫妇投诚。

  将军深知,后一条路是背弃他对梁献卓的忠义,梁献卓对他不薄,到最后也没有逼迫他必须忠诚。

  流寇或投敌,只要魏琨夫妇翻旧账,都不会饶恕他。

  将军将眼泪一抹,猛的叩首,“微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梁献卓招他靠近,附耳低语,将军双目震颤,未几抱拳离去。

  将军走后,梁献卓望着外面黑透的天,殿内早已点上了灯,因他与将军说话,殿中宫婢寺人都被遣了出去,他这时朝外唤徐节。

  徐节进来,瞧他困顿,毕恭毕敬的搀他进了内殿,服侍他歇下,一切都如往常。

  徐节等到他睡熟了,才从殿中出来,也是这黑夜里,方才露出哀苦的神态,就在这一两日,长安必将被贼兵攻破,再继续留在宫中,只有死路一条,据他知道的,就已经有不少人在计划着要赶紧逃出去,他也想逃,可他是梁献卓的近侍,却不能做的太显眼。

  这寒冬腊月的天着实寒冷,他跺了跺脚,匆匆回到自己的庑房,重新再清点一遍这些年攒下来的财物,想着要在城破前,尽早离开,如今长安内的所有兵力都集中在防御敌袭,宫中没多少守卫,他记得在掖庭的墙角有一个狗洞,可以从那里溜出去。

  只要逃出长安,他有这么多钱财,天南海北都能过富裕日子。

  城破的前一日,长安内已经乱成了一团,到处都是流窜逃跑的人,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头百姓,都拼命往长安城西跑,长安的其他城门都被伏缇派了强兵进攻,只有西城没有其兵马,仿佛她不清楚西城也有一道可以通往城外的城门。

  城内逃亡的人尽数涌向西城,但是城门被将军派来的人紧锁住,

  他们一一在其中排查,混杂在其中想要逃出去的大豪强官僚悉数被抓住了。

  各家在朝中有官身的主君嗣子都被送进了宫中天禄阁。

  徐节趁着夜色携全部财物溜出庑房,偷偷往掖庭去,凭借记忆找到了那个狗洞,他高兴至极,蹲身就想钻出去,但后颈被提起来,他身体被迫转过身,一眼就看见了将军,他吓得魂飞魄散,只求将军不要把这事报给梁献卓,他愿献出所有财物,只求将军能放他一马。

  将军没有搭理他的话,拖着他去见梁献卓。

  徐节一路被拖进了天禄阁,天禄阁内有许多和他一样惊恐害怕的豪强贵族,他被拖上了二楼的楼阁,一进去就看到了梁献卓。

  梁献卓坐在窗边,身上穿着极单薄的衣裳,屋里没有点灯,只能依靠外面零星火把的亮光才能辨认出他的眉眼,苍白而孤寂。

  徐节浑身都在哆嗦,扑通跪倒。

  梁献卓问他,“你跟在朕身边多少年了?”

  徐节回答是十四年。

  十四年几乎横跨了他们所有的年少时光,梁献卓还是个青葱稚嫩的少年郎时,他就在梁献卓身边侍奉了,他和苏让是梁献卓的仆役,但是在曾经还对尊卑有序懵懂的年纪里,梁献卓也曾经把他们当过半个弟弟来亲善,他也曾瞒着薄朱,分出自己的食物,来让他们饱腹,只是后来被薄朱发现了,狠狠给了责罚,才让三人有了主尊仆卑的观念。

  奴仆终究不可能是弟弟,也不可能是值得信任依赖之人。

  窗外有风吹进来,显得梁献卓的声音很缥缈,“朕给过你机会。”

  将军拔出刀来。

  徐节恐惧的发出尖叫,“求陛下宽恕奴!求陛下宽恕奴!奴知错了!”

  然而回应他的是长刀落下,他的脑袋掉到地上,滚了几圈,滚到梁献卓的脚边,鲜血沾到了他的靴子,他却没有一点在意。

  他依然望着窗外,在将军的视角里,窗外的夜空一片漆黑,连星星都没有,但在他的目光中,他能看见联通椒房殿和天禄阁的狭窄甬道,那是只有他和伏嫽彼此知晓的秘密。

  在天禄阁办公的夜晚,她都会偷偷走过那条甬道,来到他身边,她说人怎么能缺少陪伴,即使是皇帝,也需要自己妻子的温暖。

  昔时她喜爱他,喜爱到跪在自己父亲面前,乞求父亲在称帝路上护他万全。

  而今她喜爱魏琨,喜爱到哪怕可能毁掉印玺和金印也要杀死他,只为救魏琨性命。

  将军默默朝他行了退礼,下了天禄阁,他立在天禄阁前,听见远方钟楼的五声钟响。

  长安城破了。

  围在天禄阁周围的士兵们举起了火把,将军一声令下,火把悉数扔到地上,猝然大火烧起来,整座阁楼被火焰瞬间吞没。

  火光照亮了黑夜,整座阁楼都是凄厉惨叫声。

  梁献卓依然坐在窗前,火舌爬上了他的衣袂,替他驱散了这深宫中的薄凉,仿佛又重新回到那温暖的怀抱里,听她在耳边呢喃着那一声声阿郎,好像他们从没有生分仇怨过。

  第191章

  将军跪到地上,呼了一声,“微臣恭送陛下!”

  其后的士兵也跟着跪倒,高呼恭送陛下。

  将军目视着大火越烧越凶,逐渐有向四周蜿蜒的趋势,离天禄阁最近的就是椒房殿,如果梁献卓像从前的皇帝一样,听从朝臣的谏议,登基后就立后,椒房殿应该是皇后的住处,可惜椒房殿也要湮灭在这场大火里。

  将军双目赤红,听阁楼内惨叫连连,梁献卓要这些人陪葬,他一点也不觉得他们无辜,他原本只是北军中的一个长水校尉,常年驻守在长安外,根本没有资格参与北军中的核心军务,梁献卓给了他机会,让他能够触碰到帝国的兵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甜宠文 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