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行,郑主任今天在公司吗?”费江河有几分兴奋道。
在小汪的引荐下,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走进了会客室,她很热情,在知道是来了解向红的情况后,她的笑容里表露出遗憾,坐下后她就谈起五年前的事。
当年她和工会的同事一起去过向红的家,向红丈夫去世后,她一个人带着女儿生活,两人相依为命,她对女儿的感情十分深重,也严加管教女儿,所以女儿一直是个乖乖女。
但没想到的是,女儿突然跳楼自杀,而且是高考失利以后,当时有一些不好的传言,认为是向红不满女儿的高考成绩,对她严苛责骂,才导致女儿走上绝路。
但是郑主任说她了解向红,向红不是那种对女儿毫不留情责骂的人,她性格很好,只会鼓励女儿。可是这样一个善良的人,在女儿去世后还要被人指指点点,这太让人寒心了。
因此去向红家后,郑主任建议她换一个地方住,一个是清静清静,二个是换个环境淡忘对女儿的执念,对自己好一点。
后来有一天,郑主任突然听说向红离开公司了,她还联系过她家才发现她卖了房,原以为卖房就是新的开始,但为什么不辞而别离开公司,也不签离职合同,她却不理解,辗转反侧,她终于找到了向红。
向红当时正在一个破旧的楼里租房,她特意去找了一次向红,向红说这里没人认识她,她一个人很清静,以后就靠着卖房的钱安度晚年。
向红才四十岁左右,但是女儿的死早已把她打击得容颜衰老,郑主任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劝她朝前走,往前看,日子还是要过。
后来郑主任还想过去看看向红,但向红已经离开了那个租房,她再也不知道她去了哪?
向红到底去了哪呢?
离开这家制药公司,三人在车上时,再次收到了曲青川那边的电话,他和老马走访了三位唐梨音的同学,他们普遍都表示唐梨音长得漂亮,学习成绩好,性格特别好,从来不和社会人士来往,更不认识朱丞星,对于她高考失利自杀谁也不相信,但是又不得不相信。
朱丞星和唐梨音没有关系,还是说有什么别人不知道的关系。
这种种疑团让这件案子的真相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费江河坐在车里抓耳挠腮,愁声说:“朱丞星,谭芸夏,唐梨音,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向红又去了哪?”
半晌,他又打起气来:“无论如果,一定要找到向红,一定要找到她。”
可是去哪找向红,她女儿去世后,她卖了房,离了职,应该也不会和任何人来往,她可能选择了隐藏起来。
车里面十分寂静,每个人都在思考,李疏梅也绞尽脑汁地思考,向红会去哪?
半晌,祁紫山冷静地开口说:“一个母亲,失去了女儿,清空了原来属于她的一切,她会去做什么?”
“真相?”李疏梅恍然大悟,“她在寻找女儿死亡的真相!”
“是啊,她一定和我们一样,想知道女儿为什么会跳楼?”费江河激动说,“所以向红很可能也发现女儿的死和谭芸夏有关?”
祁紫山说:“对,如果她发现女儿的死和谭芸夏有关,她一定也像我们一样去了解过谭芸夏的一切。一个母亲的执着是十分坚定的。”
费江河说:“要想知道谭芸夏的一切,她可能会选择住在谭芸夏家附近不远,而且会跟踪她。”
李疏梅仔细想了想,假设她是向红,发现女儿的死和谭芸夏有关,她不但会去跟踪她,她一定也会向她确认什么?
所以她和谭芸夏之间或许见过面?或许不是当面见面,而是用其他方式?
例如匿名的电话,李疏梅马上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费江河和祁紫山都表示认同,但费江河说:“电话大概是公用电话,还是很难查出向红的住址。”
李疏梅想了想,也是,公用电话范围太大了,查起来就是大海捞针。
大家再次陷入了沉默的思考,李疏梅深知,如果找不到向红,恐怕这个案子的谜底永远都不可能解出。
她甚至猜测向红是不是和这个案子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她为什么突然消失?她一定是想为女儿做些什么。
忽然祁紫山说:“疏梅,老费,我有一个想法。”
“你快说。”费江河道。
祁紫山说:“向红消失,我觉得这只是表象,试着想一想,她爱她女儿,当时卖房时,她一定带走了女儿的许多物品,这些物品放在任何地方她都可能不放心,她唯一的可能就是把这些物品放在属于自己的地方。”
费江河露出解惑的神态:“你是说她还有别的房子。”
李疏梅也感叹祁紫山找到了一条新的思路。
祁紫山回答费江河的话:“对,也许还有别的房子,就算她不住那,她也会经常去那间房看看女儿的物品。”
“太好了紫山,”费江河一拍大腿,“这才符合人之常情嘛。我马上联系局里,查向红还有没有房。”
费江河十分激动,马上将电话打回了技术科,技术楼表示很快给答复。
车子静静靠在路边,茂密的树荫下。等待的过程,祁紫山一直望着车窗前,他很冷静。
费江河则有几分焦急感,左手手掌紧紧握着手机按在副仪表台上,手指关节有一下没一下敲着副仪表板台。
在“哒哒”的有节奏的声响里,李疏梅心脏里也有一下没一下的打着小鼓。
不一会手机铃声响起,费江河急忙接听电话,开了免提,电话里传来技术员核查的结果,向红父母过世多年,他们有一间房,房子留给了向红。
技术员同时把地址通过短信传了过来。
三人都有些兴奋,李疏梅终于觉得功夫不负有心人,案子要揭开真相了。费江河激动说:“我们马上赶过去,今天一定要找到她。”
车子很快赶到地址所在地,一栋旧小区,这是拆迁房,楼房比较密集,小区很热闹,有许多老人和孩子。
在向红父母房子的门前,祁紫山敲了敲门,里面没有回应,费江河又贴着门听动静,尔后说:“应该没人在家。”
祁紫山又敲响向红家对面的门,屋里也没人,李疏梅说:“楼下那家应该有人,我下去问问。”
祁紫山和她一起下了楼,敲响了新的一家,果然一个老太太开了门,李疏梅问向红是不是住在这里。
老太太说向红有时候回来住,也不是经常在这住。
李疏梅又问最近什么时候见到过向红。老太太就摇了摇头。
两人回到楼上告诉了费江河,费江河分析说,老太太肯定认识向红,但又不会经常见到向红,“向红有时候回来住”应该是老人碰见她时,向红告诉她的。向红很可能经常回这个家。
李疏梅和祁紫山都同时点头。费江河说:“紫山,你打电话回局里说一声,赶快开一张搜查令,我来联系开锁师傅。”
“行。”
两人同时打出电话。
很快一个开锁师傅上了门,帮忙开了门,三个人走进屋,客厅不大,是非常老式的装修风格,餐桌、茶几都包了花纹布,沙发也包了花纹布,环境很温馨,很洁净,说明这里最近有人住过。
墙上有一个深色边框相框,里面镶嵌了许多旧照片,还有很多黑白照,说明年代久远,在众多照片里,李疏梅一眼认出十分年轻的向红,她年轻时很漂亮,梳着两条长长的黑辫子,穿着时髦的格子衫。
还有青年的向红,怀里抱着婴儿,她身边站着一个高大的男人,男人应该是向红去世的丈夫,那个婴儿应该是向红的女儿唐梨音。
另一张男人的照片,竟然就是穿着戏服、化着京剧彩妆的,这说明唐梨音的父亲年轻时可能从事过戏曲事业。
她也看到了年长一些的向红,还有唐梨音七八岁的模样,这时候父亲已经是缺失的,但两人拍照时的状态都很好,脸上充满笑容。
这是“时光”带给人的感觉,令人感动,然而从照片回到现实的那一刻,又会让人感叹,这张相框里的人只剩下了向红。
向红回到这里的时候,见到相框里的父母、丈夫,还有女儿时应该是伤心难过的,她原本和女儿相依为命,在女儿跳楼后,她一定会去追究女儿真正的死因吧。
屋内除了厨房和卫生间的门是打开的,还有两扇门是关上的。
三个人在屋里观察了一番,费江河推开了一扇门,里面光线很亮,照亮了卧室里的场景,床、柜子等家具都是旧的,应该是向红父母用的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