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清花了小半天的时间,将林家持有的田地、商铺、农庄等产业清点了一遍。
这一回有了正儿八经的宗印,林知清能够接触到的东西比之前更多,也更复杂。
但好在身边还有个林十安帮忙。
二人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才将所有林家的产业整理了个清清楚楚。
林家一共有田产五百一十二亩,商铺十八间,农庄三个。
这些产业只能达到五品官员的规格,林家这个长宁侯府,也只剩下名头了。
“之所以比先前核对的数量要更少些,是因为先前大伯变卖了一些,想将我们送出去。”林十安怕林知清误会,所以解释了一句。
林知清点了点头。
这件事林十安不说她也知道,就算之前林从礼等人没将宗印交给她,她也是在林家安插了不少人的。
林从礼卖铺子的行为虽然不理智,但也算是为了林家殊死一搏,林知清没有立场去责怪他。
“大伯用心良苦,我知道的。”她回了一句,然后看向林十安:
“堂兄,对林家的生意,你有何看法?”
林十安在林知清心中算是一个可以培养的人才。
虽然他各方面都不算突出,在最擅长的武道上也被林泱泱压了一头,但做事极其认真,而且他对林家十分了解。
林知清虽然成了新家主,但只看账本是没办法摸索出有些东西的。
木婶虽然知道很多事,但到底没有接触过林家庶务,特别是财政这一方面,她能给林知清提供的信息有限。
而林十安,无疑是林知清了解这些东西的最好渠道。
“因着四婶的关系,林家的商铺多与药材有关。”林十安刻意提了一句。
林知清微微点头。
说来说去,林家还是沾了四婶的光的,这也是林知清并未追究之前四婶同春姨娘的事的原因。
从刘邙的这件事当中,林知清了解得最透彻的人便是四叔。
四叔同四婶的这桩婚事,并不是老侯爷定下的,而是林青寿、林从礼、林从砚三人一同商量着定下来的。
这才是典型的“合欢不入王侯家”,利益远远大于感情。
放在林知清以前的那个世界,这叫作商业联姻。
四叔图的是四婶的身家,至于四婶是爱四叔还是看中四叔的官身,林知清就不知道了。
“若是常借助四婶娘家的助理,四叔和四婶定会生出嫌隙,这些铺子可以开,但我觉得还是得转换一下方向。”林知清斟酌道。
“我也是这个意思。”经历了这么多事,林十安也明白了发展自家产业的重要性。
“你明白就好,落后就肯定会挨打,自给自足才是最重要的。”林知清边看账本边回答。
“不错,阿姐同你都到了年纪了。”林十安话锋一转。
林知清微微挑眉,林十安简直:“林家这才安全多久,堂兄就想将我踢出去了?”
“我岂会有这种心思!”林十安着急了,可接触到林知清含笑的眼眸时,他瞬间反应过来林知清是在开玩笑,面色严肃了起来:
“你同江世子的婚约本就因为三叔的事延后了,我瞧着他对你十分看重,想来你们成婚的日子也不远了。”
“大伯他们多半想不到这些事情,我便替你想着了。”
“你的本事大,我会尽全力辅助你将林家的产业盘活,将来无论是你成婚还是阿姐成婚,咱们也有个准备。”
林知清听到这些,只是笑了笑:“堂兄,这些事情都是次要的,林家的事若是不从根本上解决,我是不会考虑成婚的。”
她暂时无法将江流昀的那些事宣之于口,如今说的也多半是些托词。
见状,林十安心中不由得着急。
林知清瞥了他一眼就知道他在想什么,无非就是那夜的事情让堂兄有所误会,觉得自己在陆淮与江流云之间游走罢了。
站在林十安的角度,江流昀是最好的选择。
身世好,有实权,对林知清也足够好。
但江流昀就如同那云南的白花杜鹃一样,很美很珍贵,但带有剧毒。
“行了,堂兄,我心中有数。”林知清不想再谈论这种事情,越想越给自己添堵。
林十安见状,只得按下了心中的想法,换了个话题:“那你打算发展什么产业?”
第218章 宝地云南
“这个嘛!”林知清将几个地段好的商铺地契挑了出来:“堂兄可以猜猜。”
林十安一听这话,便知道林知清内心已经有了盘算。
“如若是再开鉴心堂的分店,恐怕不太妥当。”林十安摇了摇头:
“那鉴心学好是好,但需要的人很少。”
“堂兄,难不成在你眼里我就只会鉴心学吗?”林知清开了个玩笑。
“哦?你还有什么惊喜是我不知道的?”林十安这会儿倒是有些认真起来了。
林知清近段时间带来的各种惊喜层出不穷,但他仔细想了想,除去鉴心学,他还真不知道林知清所掌握的跟赚钱有关的其他本领。
“那可就多了。”林知清笑了笑。
从前选择从心理学入手做生意,一是因为这东西不需要太高的成本,二是因为当时她无权无势,做什么都会被限制。
如今掌控了林家,她的信息更加全面,资金更加充足,能做的选择当然会更多了。
要说她从前所擅长的,其实也并不多,但她的信息是优于大盛这片土地上的人很多的。
方才想到云南的大白杜鹃,她倒是有了一些新想法。
于是,她开口问起了林十安:
“堂兄,为何林家在云南还有一百多亩地?”
南诏又有另一个称呼,彩云之南,也就是云南。
“云南?”林十安略微想了一会儿,眉头很快便舒展了开来:
“我听大伯说过一些,那是三叔从前置办的产业,不过都在三婶名下。”
“三叔出事以后,三婶才将这些东西交给了大伯,待你成婚之时便会交还与你。”
这倒是林知清没有听过的消息了,就连木婶都没有同她说过。
但代入当时的情景想一想,林知清其实也能理解的。
如若那些产业不是在自己母亲的名下,怎么可能留得到现在,早就被朝廷查封了。
林从礼虽然不避讳同林十安提起这些事情,但不代表他能够将这些事宣之于口。
林知清不再纠结于这个,她继续问起了云南的事情:
“按道理来说,有地便能够发展农庄,林家好歹也有个侯府的名头,扩建农庄是在律法之内的。”
“从前二爷爷也为着这件事去过云南几次,不过他实地考察过以后,判断那地方不适合建农庄。”林十安捏了捏下巴:
“他当时是说,比起农庄那地方更适合建山庄,但山庄所需银钱是个大数目,而且林家没有人能够把握住那个地方。”
“把握?”林知清微微皱眉。
林十安点头:“没错,我曾听四叔说过,云南是块宝地,那地方有很多好东西,只不过大部分东西都是我们没有见过的。”
“当地的农户也不甚了解,只是说山上的有些东西很危险。”
“每年从那边运回来的蕈类很是鲜美,但数量寥寥无几,都被大伯送去了镇远侯府以及其他交好的官员那里。”
蕈类,不就是菌子吗?
这东西居然给了镇远侯府?林知清来大盛以后自己都还没有吃过的。
她撇了撇嘴:“那堂兄你有没有吃过?”
“曾尝过,确实鲜美异常,令人回味无穷。”林十安回答道。
即使他是一个对吃食不怎么讲究的人,都对从云南那边送过来的东西很感兴趣。
想到这里,他突然反应了过来:“你不会是要做蕈类生意吧?”
“这东西好吃归好吃,但总共只有那么一点,赚不了多少钱的。”
“不不不。”林知清伸出一根手指摆了摆:“堂兄,这东西很多,只不过大家不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罢了。”
这话林十安倒是相信的。
曾经林从砚与林青寿都与他说过类似的话。
蕈类味道鲜美,但也有能吃与不能吃之分。
若是遇到那种颜色特别鲜艳的蕈类,尤其不能吃,不然的话便会中毒。
某种程度上来说,那大白杜鹃与白花杜鹃,同这蕈类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林十安眯了眯眼睛:“若是我不知道,你便知道了吗?”
“知道一些吧。”林知清扬了扬下巴,谁让她以前便是个吃货呢。
但这东西季节性太强了,即便林知清想做这生意,也只能在特定的季节做。
这是一个想法,但并不适用于现在的情况。
她想到的是云南另外一种东西——鲜花。
“鲜花?”听到林知清询问这个,林十安挠了挠头,略微有些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