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鉴昭行_南月知清【完结+番外】(202)

  “是这个意思,礼崩乐坏,如是而已。”林知清点头。

  “这个死老头都快半截身子入土了,玩得居然这么花!”林泱泱想到了礼部尚书的儿媳妇,叹了一口气:

  “可惜他儿媳妇如此貌美如花,被个糟老头糟蹋了。”

  “诶,不对!”林泱泱的脑袋瓜又转了起来:“清妹妹,你是怎么知道这事的,这恐怕礼部尚书的儿子,自己都不知道吧。”

  林知清摇头:“他儿子当然知道。”

  “知道?哪个男人遇到这种事不爆发呀?”林泱泱极度不解。

  被戴了绿帽子而不爆发,一般人确实做不到,但能在这盛京城东市漩涡当中稳坐高位的,又岂是一般人?

  林知清朱唇轻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倘若此事被外人捅了出来,他家的荣华富贵可就断了。”

  “礼部尚书之子自小骄纵,怎会亲手断自己的好日子?”

  “这般懦弱的人,最后委屈的只有他的妻子。”

  “说一千道一万,总逃不过一个利字。”

  林泱泱面上的表情并不算好看:“清妹妹,你知道得这么清晰,莫不是去爬别人墙头了吧?”

  “这还不至于。”林知清摇头:“说起来,还得多谢刘邙。”

  “先前我从他府邸中得来的除了证据,还有一些官员的把柄。”

  “这东西当时派不上什么用场,但如今拿出来却是刚刚好。”

  若不是这次的事同礼部尚书有关,林知清还差点把手中的东西忘了。

  在其位谋其职,礼部尚书这个位置同属六部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偏偏礼部尚书干出这种于礼不合的大事,只会罪加一等。

  林知清用这件事情作为把柄。要挟礼部尚书将曾经林家接手过御赐之物的记录,划去了。

  二人相当于做了一个交易。

  “原来是这样。”林泱泱点了点头:“可若是从刘邙府上拿到的,那刘邙的顶头上司江流昀会不知道吗?”

  “多半不知道。”林知清也不是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但她曾经观察过,江流昀的表现不像是得知这些事情的样子。

  若非要解释,这些东西很可能是刘邙给他自己留的后路。

  因为刘邙心里很清楚,他只是一件称手的工具罢了。

  若有朝一日工具失去了价值,难保不会被一脚踢开。

  抱着这种心理,他很有可能悄悄收集这些东西,谋求向上的机会或给自己留后路。

  当然,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礼部尚书这么一个大把柄落到了我们手里,此事应当无转圜的余地了吧。”林泱泱开口。

  “不。”林知清微微摇头:“他在朝堂上经营了这么多年,不可能因为一个礼部尚书就乱了阵脚。”

  “瞧着吧,他还会出招的。”

  林知清的语气十分笃定。

  林泱泱挠了挠头:“出招?他现在想用御赐之物做借口,恐怕已经比较难了吧?”

  “户部有陆淮在,里头的证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除去告御状,他还有什么办法?”

  告御状,这并不符合江流昀的行事作风。

  他立的是深情的人设,若是转头背刺林家,容易人设崩塌。

  林知清缓缓开口:“除开御赐之物,我们当然还有把柄在他手中。”

  “堂姐你忘了,当日刘邙被杀的时候,我们趁机将笛人带了回来。”

  “汴梁一事,他同笛人交了手,那般有心计的人,怎会将这一点忘了。”

  “笛人?”林泱泱忍不住拍了拍自己的头:“哎呀,我怎么将这件事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当日我带着你回了衡漳,根本就没有想起笛人这一茬,他不会将笛人捡回去了吧?”

  “不会。”林知清斩钉截铁道:“陆淮当日断后的时候,已经顺手将人带走了。”

  “带走了?那我们怕江流昀作何?”林泱泱脑子快要转不过来了。

  林知清放下了手中的事,缓缓抬头:“我怀疑他知道那笛人现在被藏在哪。”

  “他是江流昀,我们都能想到的事情,他又怎么能想不到?”

  “若是陆淮一路上的行踪都在江流昀的眼皮子底下呢?”

  “这又是什么说法?”林泱泱不懂。

  林知清起身:

  “我的意思是说,在江流昀归来的途中,他或许就已经猜到了我会想办法解决御赐之物的事情。”

  “他有想过会碰壁,再加上他慢我们一程,在归来的途中很可能还做了其他手脚。”

  “若想挖林家的把柄,搞垮林家,那笛人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林知清微微皱眉:

  “回盛京的途中,他无法将手伸向盛京,但有机会针对笛人布局。”

  “而且有很大的概率,他还会旧事重提,将刘邙与四叔的事再度推翻。”

  “并且,他很可能会颠倒黑白,将笛人的出处按在林家头上。”

  林知清曾经用笛子控制过笛人,这便是一个明晃晃的证据。

  若是江流昀在汴梁或衡漳找到了陆淮藏起来的笛人,大可以说林家同陆家合谋,将事情推到了刘邙头上。

  要不然,谁能解释林家为何要窝藏嫌犯呢?

  林知清当初将笛人藏起来的原因,是因为知道大理寺查刘邙也是白查。

  她想通过笛人来引刘邙身后的大人物出动。

  另外,刘邙用催眠术控制他人,剥夺别人的思想,这让身为心理咨询师的林知清十分不舒服。

  她想试着唤醒笛人,顺便看看能不能从笛人口中问出刘邙身后之人的信息。

  只不过,笛人被催眠的时间太长了,想要拨乱反正尤为困难。

  正这么想着,朝颜便再次敲开了书房门:

  “小姐,大理寺来人了。”

  第266章 私情与流言蜚语

  再次见到周崇正,林知清的心境已经与从前大不相同了。

  他同从前一样,神色肃穆,开门见山:“林小姐,窝藏朝廷钦犯乃是大罪,我今日来此,是想请你交出那个笛人。”

  “周大人,拜刘邙和笛人所赐,我们林家也算是在地府走了一遭,我为何要窝藏笛人?”林知清目光澄澈。

  周崇正微微皱眉:“正因林家乃是受害人,我从未怀疑过是你带走了笛人。”

  “但有人曾言明,在汴梁目睹笛人出没,恰巧,你前些日子也去了汴梁。”

  “如若这是误会,未免也太巧合了。”

  “汴梁?”林知清挑眉:“照大人所说,我将笛人带去了汴梁,为何?”

  “而且,不知是谁目睹笛人出现,还请大人告知我那人身份,免得再出现刘邙那等子居心不良的人物。”

  周崇正直接拒绝:“是否居心不良之人,大理寺自有论断。”

  “若我未记错,长宁侯应当就在汴梁,若林小姐你拒不承认,我会让人去汴梁一趟。”

  他的意思是说,软的不行来硬的,他要去汴梁找寻笛人的下落。

  这便是他的目的,他想要搜查林家,不止汴梁。

  林知清嘴角的笑容落了下来:“周大人此言颇无道理,凭着一句欲盖弥彰的话就想搜查林家,未免霸道。”

  “我出现在汴梁,那便是我窝藏笛人,可去过汴梁的人并不止我一个,我的未婚夫江世子也到过那里。”

  此话表面上是在说不止她一个人去过汴梁,暗地里却是在祸水东引,将嫌疑引到了江流昀身上。

  说完,林知清又补充了一句:“对了,我在汴梁之时,曾听闻户部也有几位大人去过汴梁。”

  “为何这么多人,周大人偏偏觉得是我窝藏嫌犯?”

  周崇正不知是想起了什么,眉头紧锁:“林小姐,你会用笛子驾驭笛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我还了解过你的鉴心堂所传播的鉴心学,据我所知,整个大盛,除了你没有第二个人能掌握这种术法。”

  话里的意思就是说,只有林知清能做到掌控笛人。

  林知清提高了音量:

  “周大人,鉴心学并非术法,并且,死去的刘邙也掌握着这种本领,你怎能知道还有没有其他人能掌握呢?”

  周崇正眼角上提,显然是没有耐心了:“去过汴梁的几位官员,包括户部的陆大人,以及江世子,我都会纳入调查范围之内。”

  “但林小姐你仍然是最大的嫌疑人,你将你这几日的行踪告诉我,我自会对比探查。”

  听到这话,林知清挑眉,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想知道自己的行踪?

  站在周崇正的角度,似乎确实合理,但站在幕后的江流昀的角度,无非是想掌握自己的行踪。更好生事罢了。

  倘若自己不说,定然会惹得周崇正怀疑与不喜,更显得笛人一事与自己有关。

  倘若自己说了,衡漳知府同陆淮的交情会暴露,同时,永清县的事也会露出蛛丝马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