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有可能。”林知清没有将话说得太满。
从国力上来看,大梁与大盛旗鼓相当,谁也讨不到谁的便宜。
从前林从戎在的时候,或许是大盛略胜一筹。
如今大盛被江云鹤搞得乌烟瘴气,许多官员的位置都还在空着。
虽然大盛的底层经济和生产力发展得如火如荼,但若是皇权出现问题,那对大盛的伤害是毁灭性的。
大梁那头很可能是洞悉到了这一点,所以提出和亲,一来可以试探大盛的底线,二来也能控制和亲贵女,进一步拿捏大盛官员。
“控制和拿捏?”林泱泱一想,这话倒是十分有道理。
先不论林家和陆家,单说平宁郡主,那可是安平侯的掌上明珠。
再说工部侍郎之女白灵,更是从小到大娇养出来的。
白灵好不容易重见光明,如今又要将人拉去和亲,工部侍郎定然是不满的。
这些人不满,那便代表着大盛内部在面对大梁进犯之时,定然会有所顾虑甚至遭到阻拦。
这样一来,大盛内部肯定是分裂的。
人心松散,那便是亡国的前兆。
大梁这手算盘打得的确很好。
“可是小清儿,照这么说来,那些老狐狸不会不知道这些道理。”陆南月低声道:
“尤其是太子!”
“几座城池真的就能蒙蔽他们的眼睛吗?”
这也正是林知清想不通的地方。
“我昨夜回来以后便让人四处打探消息,其中,百姓们对此事的讨论尤其热烈。”她皱眉开口道:
“大部分人都觉得,只要和亲便可一本万利地解决所有问题。”
林泱泱气不过了:“这怎么可能?”
“若是这样还培养什么将士,还不如一出事就嫁一个女子过去呢?”
“照他们的思维,这样岂不是更一本万利?”
林知清深深叹了一口气:“这就是问题所在。”
“堂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盛的根就坏了。”
“他们习惯了安逸的生活,习惯了牺牲女子便可得到好处的做法,所以才默认和亲之事是好事。”
陆南月忍不住拍了拍桌子:“愚昧,简直愚昧!”
“就算他们是一群愚民,当官的那些人难不成都是草包吗?”
林知清微微摇头,她不知道。
见此情形,林泱泱和陆南月都紧紧握起拳头。
陆南月咬牙切齿,手臂上的青筋都显露了出来:
“女子女子,女子怎么了?”
“我不想学规矩不行,我想开医馆也不行,我不想去和亲也不行!”
“我到底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还是他们随意控制的木偶?”
林泱泱同样非常愤懑:“不瞒你们说,我自**武是因为想去边境看看,想做一个能上阵杀敌的将军。”
“我曾经偷偷跑去军营过,可被我爹抓了回来,好生教育了一次。”
“自那以后我便不敢再提去边境之事了。”
说到这里,林泱泱眼中流露出了一丝悲怆:
“只因我不是男儿身,便不能做那些事情吗?”
“可那些自诩尊贵的男子,又有几个能比得过我呢?”
“清妹妹,我不甘心!”
林泱泱深吸一口气。
陆南月同样点头:“我也不甘心。”
林知清拉起了二人的手:
“南月,堂姐,你们方才所说的,便是大盛的症结所在,我想要做的事,便是将这个症结解开。”
“我父亲没做完的事,我来继续做!”
“你们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第482章 舆论导向性
林泱泱同陆南月对视一眼,皆是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惊讶。
“清妹妹,你所说的不会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吧?”林泱泱开口问道:
“你想同三叔一样,为女子说话?”
“不,不是为女子说话,而是让女子说话。”林知清回答道。
这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差距。
前者的主动权还是握在林知清一个人手里,后者涵盖的范围更广。
倘若只有林知清在努力,那力量是不够的。
“可如今我们身陷囹圄,即将和亲,怎么才能做到呢?”陆南月开口问。
“和亲便是机会。”林知清深吸一口气。
在一刻钟之前,她并不打算将自己方才的话告诉林泱泱和陆南月。
毕竟在大盛的规则中,女子似乎天生就处于低位,没有同男子享受相同待遇的思想。
可她方才听到了林泱泱和陆南月的不甘。
这能代表什么?
代表有的人正在醒过来,代表有的人正在挣扎,想脱离现状。
这便是好事。
林知清愿意将后背交托给她们,她信任她们。
“和亲就是机会?”陆南月同林泱泱重复了一遍这句话,最后齐刷刷地看着林知清。
林知清坐到了她们的对面:“你们想一想,极力促进和亲一事的人都有谁。”
“大梁使臣!”林泱泱毫不犹豫回答。
“沛国公,还有太子!”陆南月想了想才回答,随后还补充道:“御史台,御史台那些顽固的老头子!”
林知清点头:“不错,就是这些人。”
宫宴之上,有人极力劝阻太子拒绝和亲,也有人巴不得明天就将林知清等人送上花轿。
林知清如今想做的,那便是借着和亲一事,勘破大梁同镇远侯府的关系,以及大梁的阴谋。
只有这样,她才能展现自身的价值,才有可能得到权利。
想让女子说话,那便得有人替她们争取说话的机会。
这个人不会是闺阁小姐,也不会是高门妇人,只能是将权力握在自己手中的人。
林知清从前是有成功的经验的。
将林家的权柄捏在手中以后,她改变了林家的命运。
如今也一样,她想改变自己,也想改变林泱泱、陆南月等千千万万女子的命运。
和亲肯定是不能和亲的。
如今林知清必须要借着这个由头,搞清楚支持和亲的那些人是什么想法和什么立场,从而扭转那些人的看法。
同时,寻找大梁的破绽,让所有人都看到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仅仅只有牺牲女子这一种。
这些想法,昨夜就在她的脑海当中出现了。
概括起来无非就两种。
第一,拒绝和亲。
第二,得到权力。
拒绝和亲的解决办法,肯定是一步步摸索和改变支持和亲者的想法。
至于得到权利,这也是后话了。
明确了目标以后,林知清再次开口补充道:
“如今支持和亲的人一共有四类人,皇室、沛国公、御史台,还有百姓!”
林知清刻意强调了百姓二字,随后开口:
“我们不能和亲,那如今必须要做的就是改变这些人的想法。”
“道理我是懂了,可该如何入手?”林泱泱发问。
林知清敲了敲桌子:“我们从简单的来。”
“这四类人谁都不简单呀。”陆南月忍不住开口:
“大盛有那么多的百姓,我们光是劝也劝不过来。”
“御史台的王渊是个极其古板的人,只要对大盛有利,他不会轻易改变想法。”
“沛国公常年在外征战,如今在盛京城颐养天年,所以荣耀不复当年,但声势极高,势力极大。”
“皇室……我们根本接近不了太子和皇上。”
她将这四类人分析得十分透彻。
“南月,百姓,百姓是最好入手的。”林知清开口提醒:
“你忘了我从前是怎么同镇远侯府宣战的了吗?”
此言一出,陆南月和林泱泱的思绪立刻回到了几个月前。
那个时候,林知清主动戳破了镇远侯府谋害林从戎以及镇远侯府虚情假意操控孤女婚嫁一事。
当时这件事迅速在京城的范围内流传开来,是怎么流传得来着?
想到这里,二人眼前一亮。
对了!
报纸!
是报纸!
当初林知清研究了一个叫作报纸的东西,利用夸张的标题吸引了许多人的好奇心,拉起了百姓的讨论度。
所以,镇远侯府的虚情假意才得以极快地在百姓间散播开来。
只不过,林知清对那初代报纸不算特别满意。
但因后头一直忙着替林从戎翻案,继续研究报纸的事情也搁置了下来。
想到这里,林知清郑重其事开口:
“堂姐,南月,和亲乃是大事,礼部同钦天监测算好吉时以及准备好嫁妆至少需要一月时间。”
“一月?不,应该不会那么久,除非钦天监测算的吉日时间拉长一些。”陆南月皱眉,有些担忧?
林知清弯了弯嘴角:“南月,陆淮此时说不准已经见到钦天监监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