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所知?我当然一无所知。”说完以后,四婶轻轻舒了一口气,林知清的语气让她产生了一种自己躲过去了的错觉。
林知清发现了这一点,她盯着四婶的脸,久久没有移开。
四婶被她看得有些不自然:“我以为你将下人遣开是想同我说九思的事,既然你没有那个意思,那我便不奉陪了。”
说着,她便要往外走。
出乎意料的,林知清并没有出声阻拦。
四婶心中松了一口气,下意识加快了脚步。
林知清看着四婶近乎落荒而逃的背影,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她怀疑四婶与春姨娘的死脱不了干系,但之所以没有点破,是因为现在仅仅停留在怀疑的阶段。
她没有证据,四婶也不会承认。
想要落实这件事,她还需要去查探一番。
同四婶关系最密切的,除开四叔,首当其冲的便是四婶的娘家。
想到这些,林知清让人备了马车,去四婶的娘家转了一圈。
她不过花了些银子,便从四婶娘家的下人的口中得到了一些消息。
春姨娘的事情发生以前,四婶曾派贴身丫鬟去过娘家几趟。
不过那丫鬟只送了一些银子和东西过去,另外还额外让娘家人准备了些稀有的药材。
四婶的娘家人从商,名下最多的便是医馆。
除此之外,林知清还发现四婶将她的陪嫁嬷嬷遣回了娘家。
表面上来看,四婶多半是怕林家的事情牵扯到无关的人,所以将嬷嬷送回了娘家。
但如果是这样,她从娘家拿药材是为何呢?
这属于四婶的资产,林家肯定是没有记录在册的。
林知清又多花了些银子,从四婶娘家的管事那里要了那几味药材的名册。
看着药方上的人参、雪莲、燕窝、石斛,林知清微微蹙眉。
这些药材名贵异常,但杂乱无章,药性并不相通,且不像是想给谁服用的。
为了验证自己心中的猜想,林知清回到林家以后,立马找了府医,了解了府上的问诊情况。
而后她发现,除了几个下人以外,便只有自己最近受了风寒。
也就是说,那些名贵的药材并未用在林家人身上。
除了林家,四婶最关心的人便只有林静雅了。
想到这里,林之清让木婶去找了林家人近一月出入驿站的记录。
因为如果林家人要往外送东西的话,不管是委托镖局还是自行解决,都会停靠驿站。
想知道那些药材有没有送往汴梁,往驿站一查便知。
除了送给林静雅之外,那些药材还有一个去处。
林知清花了半日的时间,拿着那几味药材亲自跑了一遍整个盛京城的医馆。
黄昏时分,残阳如血,待林知清从东市最大的医馆走出来后,木婶迎了上来:
“小姐,并没有查到那些药材的痕迹。”
林知清点头,没有任何的意外。
木婶没查到,但她却查到了。
在京中各大医馆的药材采买册子上查到的。
或许是因为时间紧,那些名贵药材被四婶用低了市价两倍的价格卖了出去,换成了银票。
四婶为什么急着用钱呢?
随着木婶将在驿站查到的另一个消息报了出来,答案呼之欲出。
四婶半月之前,通过驿站往汴梁送了一匹上等的千里马,以及一些赶路所需的工具和干粮。
这代表她很可能准备跑路了!
第122章 善因结善果
在什么情况下她可以跑路呢?
来到大盛以后,林知清为了尽快融入,熟读律法。
除非四婶的籍契从林家迁走,否则她想要脱离林家是永远不可能的。
就算她私自奔逃,她娘家的人也会受到牵连。
除非……
林知清眯了眯眼睛。
倘若林家倒台,或自顾不暇,自然没有能力再去追究一个消失不见的女人。
什么样的情况人家才会倒台呢?
林知清拧眉,不就是现在的情况吗?
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四婶卖药材的时间,比春姨娘自触身亡早了三日!
也就是说,四婶很可能早就知道林家会出事!
想到这里,林知清不寒而栗。
可四婶为什么提前知道林家会出事呢?
林知清紧皱眉头,如果四婶不是预言家的话,她只想到了一个解释的说法。
那就是四婶知道春姨娘会以死控诉,所以也知道林家会出事,才会做一系列准备。
而她为什么会提前知道春姨娘会死,也有三种可能性。
第一,可能是春姨娘感念四婶平日里的照拂,所以提前将事情告诉了四婶。
第二,倘若四婶是春姨娘的同伙呢?
第三,倘若是四婶谋划了这一切,推着春姨娘去死的呢?
首先是第一种可能,林知清回想起来,四婶提及早些年同四叔初相识时,脸上的怀念和喜悦是盖不住的。
但现在她表面上对四叔也算是关心,但实际上却并不是很在乎。
相比起来,她提到春姨娘的时候反倒是更加伤心一些。
若不是她刻意做出这副表情迷惑林知清,那么她和春姨娘的关系应当是很好的。
而且,林知清今日还四处打听了一下,四婶此人性子虽同林泱泱相似,但还是偏软。
如若不然,也不至于将林静雅养成了那般无法无天的样子。
也正是因为性子绵软,又出身商户,不曾学过后宅的阴私手段,她才不曾苛待过四叔后院中的小妾。
善因结善果?
暂且保留了这个可能的合理性,林知清接着思考起了第二种可能。
春姨娘和四婶一同策划了这件事情,那她们的目的是什么?
想不通这一点,林知清摇摇头,思考起了最后一种可能。
四婶策划了这一切,他算计了春姨娘,使其身死,同时还设计了林家。
不,这个猜测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
首先,四婶的性子和面部表情都不像是会算计别人的样子。
其次,若是四婶策划的这一切,那么春姨娘鞋底的桃花便有可能是四婶刻意算计的结果。
但这种猜测的偶然性实在太大了。
毕竟谁也不确定去一趟桃花源鞋底就会沾上桃花。
想到这些林知清暂且排除了最后一个可能性。
她习惯性地摸了摸腰间的望舒鉴。
如若是春姨娘提前通知过四婶,那四婶为什么不告知林家的其他人。
而且春姨娘要算计的是她的枕边人,她为何无动于衷?
如若是四婶和春姨娘共同策划了这一切,那四婶又图什么呢?
林知清一开始并没有想到,她仅仅是遇到四婶,就牵扯出了这么多问题。
轻叹一口气,林知清当日回了林家以后就将自己的各种猜测同林十安说了。
她没告诉林从礼,一来林从礼被林家的各种乱象打击到了,身体抱恙,二来以林从礼的性格,动不动就上家法,很可能起反作用。
林十安一开始根本没有把四婶同春姨娘联系在一起,但在听林知清仔细分析过后,很快便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但问题是,仅凭四婶倒卖娘家药材这一点,并不足以支撑她们的猜测。
再加上另一个当事人春姨娘已经死了,除非四婶亲口承认,否则他们的猜测永远落不到实地,也永远不知道答案。
林知清想到这里便觉得有些可惜,今日她与四婶单独谈话的时候,四婶的表情明显是有些松动的。
倘若她没有提及一些让四婶心中十分在意的事情,现在或许就不会这么麻烦了。
但可惜归可惜,林知清知道多纠结也无用。
她毕竟不是什么拥有百分百准确率的神算子,算不出来四婶内心在意哪句话。
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堂兄,你说此事当如何解决?”林知清将从各大医馆拿到的买卖记录放到了桌上,静静地盯着林十安。
她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但若是每次出事都靠她给出答案,时间长了林家其他人难保不会生出依赖心理。
仅靠林知清一个人,林家是爬不起来的。
偏偏林十安和林泱泱还略显稚嫩,几天以来都是在执行林知清的决策,并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恰巧有这么一个机会,她也想看看自己的这个堂兄会想出什么法子。
林十安并不知道林知清的想法,她看着名册上那些名贵的药材,沉吟半晌,提笔就要写信:
“我给汴梁那边去一封信,邀林静雅回盛京一叙。”
孺子可教也!
听到这番话,林知清轻轻点头,堂兄思想是古板了些,但脑子不笨。
他知道四婶的软肋是林静雅,打算从这一点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