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温颂不拿筷子,老妇误会她嫌脏,于是笑着说道,“我洗了好几遍,干净的。”
温颂连连摆手,“不是,您误会了,我不是嫌弃,只是刚醒来有些糊涂。”
说着还拿起筷子吃了口面条,是想象中的味道,简简单单,却很暖胃。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温颂的警惕也随之消失。
从交谈中得知,他们就是温颂昏迷前看到赶牛车的两位老人。
他们看到温颂独自一人,身上湿漉漉,还有晕开的鲜血,于心不忍,所以拉她回来,还给请了大夫。
让温颂震惊的是,她已经昏迷了两天。
从他们口中打听附近的消息,心中有数,明白了所处位置。
修养片刻,温颂带着包袱告别了两位好心的老人。
临走前,还在枕头下塞了几两银子。
他们过得节俭,还给自己请大夫,又是白面条,又是鸡蛋,这份淳朴的善良,很是让她感动。
离开老人家,温颂在官道上拦了驾牛车,给了几文钱,搭车去了附近的县城。
这里是离着上京很近的县城,温颂找了客栈住下,又让客栈掌柜的寻了“包打听”,去上京探听关于沈明奕的消息。
包打听很是为难,上京沈家的事,他哪里能探听到。
在温颂的金钱诱惑下,还是决定去一趟试试。
温颂耐心等了两日,“包打听”回来,把自己打听到的消息一字不漏的阐述给她。
沈明奕没有生命危险,不过还在昏迷。
他们充其量就是个跑腿问话的,也只能打听到这些简单的事情,再多的就无能为力。
这个消息温颂就够满意的,爽快给了他银子。
包打听瞧她这么爽快,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只拿了该拿的部分。
知道沈明奕性命无碍,温颂放下心,咬咬牙,买了一驾马车,又跟着马行里的师傅学了怎么驾马。
选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温颂驾着马车,背着包袱,拿着本国的地标图解,迎着和煦的春风,一路向南。
温颂决定去温度适宜的南方定居。
第163章 她走了
上京,沈府。
沈明奕从昏迷中苏醒,照顾他的春夏第一时间发现,赶忙去通知其他人。
大夫人首当其冲来到他身旁,小心翼翼的抱住他,又怕会压到他受伤的胸口。
“明奕你感觉怎么样,看不看得清,还认不认识我们,饿不饿?渴不渴?胸口疼不疼?”
大夫人说着,自己的眼泪就先不受控制的掉下来,最后泣不成声的抱住他。
沈国公无奈的轻拍着她,“你先控制一下,明奕刚醒,且得缓着呢,快些起来,不要压到明奕的伤口。”
沈云飞替大哥开口抱不平,“就是啊娘,真偏心,大哥还受伤了呢,没见你哭成这样。”
说完,对看向他的沈明奕调皮地眨了下眼睛。
惹的大夫人用手帕挥了他一下,不过好歹眼泪是止住了,愧疚的看了一眼沈世武。
沈世武没有责怨大夫人,只看着清醒的人,不苟言笑的脸上,也露出一抹笑容,“醒了就好。”
沈明奕思绪还未回笼,看着渐渐围上来的家人,你一言我一语,默默巡视一圈,并未发现那张脸。
他问,“温颂呢?”
沈明奕清醒后的这一句话便是问温颂。
三个字一出,众人神情各异。
沈明奕的心咯噔一下提到嗓子眼。
她不会
大夫人不满的皱起眉,似乎是不想提她,“你先养伤,其他的事以后再说。”
她回避的态度让沈明奕更加升疑,于是他看向沈世武,“大哥,温颂呢?”
大夫人恨他不争气,沉声道,“人家抛下你早走了,你这个傻小子,还惦记她干什么。”
沈世武皱眉,解释道,“别听娘的,你的这条命还是温颂救的。”
大夫人不满的说着,“那是我们明奕福大命大,那箭没伤到要紧处,正好偏过心脏,这才没性命之忧。”
大夫人还要开口,被沈国公眼疾手快的拽出去。
“你拽我干什么?我和明奕还有话要说呢,你看你真是的”
大夫人抱怨的话逐渐远去。
屋内只剩兄弟三人。
看着沈明奕一脸焦急的样子,沈世武把当初温颂没喝雪里青,没吃红药丸的事告诉给了他。
沈云飞不知道,一脸茫然的看着二人,他们私下还有自己不知道事,这种感觉不爽。
沈世武说,“虽然箭没射中心脏,但如果没有红药丸的保命,你全身的血,等不及太医救治就流干了。”
他真的感谢温颂及时喂下,也庆幸她没有吃掉。
沈明奕脸色苍白,倒是放下心,至少温颂没和自己的坏猜想一样。
还是那句话,“她呢?”
沈世武这次没开口,换成沈云飞说,“她走了。”
简简单单三个字,沈明奕却拆开嚼烂了都没理解明白。
什么叫她走了。
“大哥发现你时,身边已经没了温颂的身影。”
万一被劫走了呢?
沈明奕面色焦急,沈云飞猜到他的担忧,于是继续说着,“过后得知有人打听你的情况,大哥派了人追查,查到了有人雇包打听,雇佣的人正是温颂。”
“她还活着,没有被拐,甚至买了辆马车离开了上京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