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许熙从学校里的书店出来,拿着打印好的几份策划案初稿,直奔九班所在楼层的休息室。
走廊里,许熙恰好遇见十班班主任高有志,高有志身后带着高晴和她的跟班之一,吴之璐。
高有志边走边说:“你俩的方案想的很好啊,不错,今年就按照这个弄。”
高晴和吴之璐嘻嘻笑,路过许熙时朝她看了两眼,意味莫名。
许熙没顾得上这些,他们怎么样和她无关。
她进了休息室,范国明正坐在椅子上喝茶:“许熙?”
“老师,我把咱们班运动会的策划方案做好了,”许熙站在他面前,有点紧张,“不过是初稿,您先看看,后续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再修改。”
“好好,”范国明放下保温杯,接过许熙做好的方案,一看厚度,数了数页数,惊讶道:“1,2,……5页,这么多啊!”
许熙解释道:“文字部份不多的,主要是配图占了地方。”
“你这孩子,还特地打印下来,有心了。”范国明还没看内容,就先被许熙这份认真打动了。
欣慰啊。
他以前带过的学生哪有“方案”这种东西,都是上下嘴皮子一碰,跟他大致描述描述活动流程。
经常让他这个班主任也听的云里雾里的。
等范国明仔细阅读许熙策划案的内容时,已经不能用“欣慰”二字形容了。
策划方案框架完整,条理明晰,方阵的变换,以及用什么气氛道具,横幅、口号内容,都列的清清楚楚,图文并茂。
无论是活泼有趣的版本,还是严肃正经的版本,都考虑到了,一项一项梳理的很清楚。
其实完全靠她个人发挥的话能更有创意,但需要与学校那些封建老领导的审美结合,不容易。
许熙绘制了一个简单的平面图,用数字编号代替九班参加方阵的学生,范国明看着标红的数字,问:“这些是到时候要举牌的吧?”
“是。”
“到时候你和曹一恒沟通好,让曹一恒训练的时候提醒他们一下,千万要记准自己的位置,牌子不要拿反。”
“好的。”
范国明往后翻页,看到口号的内容时,指着那句“三年九班一出现,从头帅到脚指尖”,没忍住哈哈笑:“这个谁想的。”
许熙也有点尴尬:“……是魏杰。”
“我就知道是这家伙。”一天天没个正形。
服装提供了三个备选项,范国明看着配图,在民国学生服和马面裙上纠结了许久,最终指了指前者:
“要不这个吧,你们觉得呢?我是感觉女孩儿们穿青上衣黑裙子挺好看,颜色也亮,有朝气。”马面裙不是不好,就是颜色有点深。
其实除了这几个建议,许熙还尝试着自制了一套班服,不过只有手绘的初稿,因为比较粗糙,就没放上来。
看着范国明已经做出了选择,许熙便把自己自制的服装选项默默咽了回去。
范国明又敲定了几个细节,最后看着许熙,真情实感地感叹了一声:“许熙啊,我果然没看错你。”
方案无可挑剔,基本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看着内向,但很优秀的一个姑娘,只是平时不怎么爱表现,所以才显得默默无闻。
横幅、kt板、举牌等道具都有工期,需要提前预定,接下来的几天,许熙穿梭于各大小文印广告店,一边和老板们沟通,一边兼顾着班费开支情况货比三家。
同时,方案定了下来,方阵排练便拉开了帷幕。
范国明非常宽容地把不少自习时间空出来,允许九班的学生到操场进行排练。
许熙作为主策划,虽然不需要参与走方阵队形,但仍旧需要经常盯着情况,方便队伍出了问题及时调整。
一时间忙的不可开交。
一中的操场很大,中间是大块的绿茵草地和环形塑胶跑道,全开放式,有一整面高高的看台台阶。
九班就在看台下练习方阵。
这天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许熙从校外的广告文印店回来,抱着几张举牌走回操场,准备把它们交给曹一恒。
谁料想,曹一恒不在排练的地方,方阵成员们也零零散散的,或四处打闹,或坐在台阶上聊天。
许熙迷惑地左看右望,还是没找到曹一恒人。
她经过篮球场,扫视了一圈,突然,目光一顿。
篮球场内,夕阳染红了半边天际,遥远橙红色的一大块,近处,周允竞穿着藏青偏黑的投篮服,在篮球架边站着仰头喝水,喉结缓缓地上下滚动,冷淡,又莫名勾人。
他似乎偏爱深色系的衣服。
恰好他们结束上半场,魏杰拍着篮球,瞧见站在外面的许熙:“诶,你怎么过来了。”
周允竞漫不经心地随着声音看过来,视线正好对上外面的许熙,隔着一层铁丝网,对她歪了下头。
像是也在说,你怎么在这里。
“我……路过,看到你们在打球。”许熙说。
周允竞走了过来,手里还捏着矿泉水瓶,看着许熙怀里抱的东西,声音带点运动后的哑:“这是什么?”
许熙回:“举牌,方阵要用的,我刚从外面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