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上交了时空穿梭卡_衍木原【完结】(29)

  王大震左手拿了一捧秧苗,右手把秧苗插入水田里,从左往右,几乎成了一条笔直的线。他就这样插了一横排,到水田边缘时,又从右向左,两横排的秧苗用时不到十分钟。

  他没上去,就站在田里,对田埂上的众人说:“你们下来前,要先换上水靴,插秧的深度一般在2-3厘米,不要过浅也不要过深,插秧后要压实秧苗周围的土壤,防止秧苗根部不稳。”

  一堆人径直坐在了田埂上,一边换鞋,一边听王大震讲述插秧要点。

  “其次,要仔细秧苗之间间距,尽量保持间距均匀,不要少于20厘米,但也不要超过30厘米。”

  他们看向田里两排翠绿的秧苗,齐齐整整,一眼看过去几乎连叶片垂落的角度都一样,果然是NPC种的,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但是他们嘛,估计够呛,毕竟是人嘛,肯定跟设定好的NPC不一样。

  穿上水靴的玩家们个个拿着一把秧苗,雄赳赳气昂昂地分散到了水稻种植区域的各个角落。

  “不要太深,也不要太浅;不要太密,也不要太疏。”秦贤文站在水田一角,弯腰把秧苗插在了泥土里。

  被水浸泡后的泥土很软,秧苗轻易就插了进去,第一次亲手种植,他还用手指量了一下,感觉高度可以了,这才往右面又插了一株。肉眼看着两株秧苗间的距离应该在升平说的20-30厘米,但秦贤文还是不放心,用手做尺又丈量了一次,这才往右面接着种了一株秧苗。

  他种植速度不快,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小心翼翼。单看他的表情,像对待什么罕见的珍宝,全然看不出玩游戏的痕迹。

  王大震从他身边经过时,驻足看了会儿,秦贤文除了插秧速度太慢之外,不存在什么问题,他就没管,转而盯上了他旁边的许行云。

  许行云、许行渊,这名字像就罢了,可这五官也越看越像……看年龄,应该是兄妹吧?

  王大震狐疑地看着她,殊不知此刻的许行云冷汗都要下来了。

  不是!基地长!你再这样看着我,别人真要把我当成你们公司请来的托儿了!

  许书颜动作明显要比其他人熟练些,京大农学院有专门的试验田,以前上课时她切身体验过,所以眼下上手比其他玩家都要快。

  王大震在水田里走了一圈,期间找出了不少人在插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指出不对后,他重新走回田埂上,刚站定,莫非晚就从‘非晚的仓库’中取出了一堆农具放到他身边。

  “大家停一下手头上的活儿,我有些东西要给到大家。”

  田里正弯腰忙碌的众人纷纷朝王大震看了过来,第一眼就被他身边整齐排列的农具吸引了视线。

  “那个大件是什么?”许行云好奇极了,“还有那个板凳,两头都翘起来了。”

  “那是插秧凳。”王大震似乎是听见了她的疑问,但目光却并不是只看向她一个人,“但秧凳一般用在拔秧时,也就是把秧苗从秧田里拔出之时,大家可以看一下我手里的这个凳子,有人知道它有什么用吗?”

  他手里拿的凳子上下两块木板对称,中间用三根木棍支撑,与平日常见的小板凳的确不一样。

  有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出声道:“因为手动拔秧会很累,但坐在秧凳上既不会陷入泥里,也可以快速挪动。”

  “这位大哥说的对,一看就是有经验啊!”王大震说着看了眼他头顶上的名字,符垒,“符大哥,你之前有用过拔秧凳吗?”

  符垒点点头,回答:“小时候家里承包过几十亩田,那时候感兴趣,下田种过地,成熟的时候也割了几把稻。”

  “那大哥你应该比我专业。”王大震理所当然道。

  符垒听得连连摇头,不自然道:“不不不,那些都是我小时候的事了,早都记不清了。”

  “符大哥别妄自菲薄啊,我刚才看你插秧的手法就挺专业。”王大震习惯性的不让对话落空,力图让其他玩家也参与进来,“有看到符大哥插秧的玩家吗?”

  “有!”符垒身边接连响起了十多道声音,有男有女。

  “那有人知道这个两头翘起来的板凳要怎么用吗?”王大震拿起了另外一种制式的秧凳,它跟拔秧凳很像,只是底部的木板要更宽更长一些,两头还微微翘起,像是小船的边缘。

  “插秧的时候用,也是为了方便在田里移动,不陷入田里,还能节省腰力!”有人根据它的形状、以及拔秧凳的作用推测道。

  王大震看向他,满意地点点头,赞许道:“李二厘说的很对,大家一会儿可以来这里拿一个秧凳体验一下,省省体力,咱们下午还要接着干呢。”

  说完秧凳,再说些身边的大件时,他就没再卖关子,直接道:“这些都是手动插秧机,有单人的也有双人的。单人手动插秧机需要插秧数量达到500时,才能领取,双人插秧机则需要两人插秧总数达到1000。注意,插秧机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组长,我们插秧数量的多少有什么用吗?”有人试探性地问道。

  不远处,菜地里拿着菜蓟种子的田新良上半身都朝这边偏了过来,专注地听着他们对话。

  这里面这么好玩,他可不想什么没干就出去!

  王大震扯了一抹刻意的笑,此前他面对镜子排练过很多次的职业假笑。这笑一出来,登时就让他从一个逼真的人变成了一个诡异僵硬的NPC,但他的声音却依然如旧:“往近了说,插秧数量等同于你们的金币,10株标准的秧苗可以兑换1金币,金币可以在基地里购买物品,比如说中午、晚上的两顿饭食,再比如说晚上睡觉的帐篷。往远了说……现在也不好说。”

  “什么叫不好说?”许书颜开始回忆他说过的那一大段话。

  秧苗可以兑换金币,金币购买物品这很好理解,但若是选择不兑换呢?等秧苗长成会有什么效果?稻子兑换的金币是不是会比秧苗更高呢?

  玩家们的热情高涨,腰也不酸了,腿也不麻了,一下子干劲十足。

  旁边偷听的其他小组的成员们也赶紧去问自己的小组长,他们所种植的农作物与金币的兑换比例。

  麦子播种要比水稻简单些,只需把麦种均匀撒在麦田里,用耙子给麦种覆上一层土即可。玩家们体验的是最简单的一步,前期的耕翻土地由垦荒机完成,后期田间管理由小组长闻温和农田机器人共同负责。

  因为稻子和麦子售卖的财富值一样,所以莫非晚把这两种农作物的价格定的相同,麦子是播撒10粒麦种可以兑换1金币。

  其他两组种植的作物里,玉米和青菜也是直接播种,故1金币也等于播撒10粒种子。大蒜是把剥开的蒜瓣按照一定的距离放在挖好的田沟里,再拢土埋上,为了方便统计,蒜瓣与金币的兑换比例也是10:1。

  菜蓟的种植要相对复杂一些,即便莫非晚准备的是幼苗,但它在定植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很多问题。

  蒙顺晴指导青菜和大蒜的种植都是几句话,但说到菜蓟时,她语速都放慢了许多:“株距要控制在一米左右,深度在二十厘米即可。大家可以选择开沟种植,也可以选择挖穴种植,但无论是哪种方式,栽后一定要浇水。另外,还要跟大家强调的一点是,菜蓟植株的适宜温度为13~20℃,气温高于34℃或低于3℃会停止生长,低于-7℃茎叶会凋谢枯萎。”[1]

  “升平农业基地即将入冬,其实并不是定植菜蓟的最佳时间。”蒙顺晴表情认真,“但是大家不用担心,在这里入冬以前,我会建造温室大棚,让你们种植的菜蓟得以安然度过冬季。”

  “组长,可以让我们来建造温室大棚吗?”田新良眼珠一转,来了主意。

  蒙顺晴思索片刻,笑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要看你们接下来的表现。”

  有戏!绝对有戏!

  她这个反应,不是明摆着他们这些玩家以后还有机会料理自己种下的菜蓟吗?!

  即便是游戏公测,应该也能保留公测数据吧?

  想到这儿,选择菜蓟的玩家们忍不住欢呼起来。

  “兄弟姐妹们!咱们齐心协力,合力种出一块菜蓟田吧!”田新良蓦地喊了一嗓子。

  “好!”81位菜蓟玩家齐刷刷出声,硬是喊出了一种让人为之侧目的气势。

  菜蓟在龙合国并不算是常见的作物,吃的人也不算多,选择它的玩家大多都是知道‘甜心良’的人,故而这一组游戏玩家的年龄大都没有超过三十岁,正是满身力气没地使的时候。

  趁热打铁,蒙顺晴直到这个时候才宣布:“成功种植4棵菜蓟可兑换1金币,请大家保持热情,开始种植。”

  【作者有话说】

  论星球主“装神弄鬼”的仓库作用~

  [1]:菜蓟生长适宜温度参照百度百科「菜蓟生长习性」

  第27章

  ◎穿梭阵法◎

  升平农业基地的种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玩家们该插秧的插秧,该撒种的撒种,该挖土的挖土, 整片农田到处分布着游戏玩家的欢声笑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