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夫子说明日是团圆佳节,整个书院都休沐一日!”谨哥儿点着头,一手牵着林书晚,脚步轻快地往后院走。
“那安姐儿,这些日子跟着宋老学得如何了?”
“我会背三字经!还有千字文,宋老今日还夸我聪明呢!”
……
次日一早,天还没亮,李贵的驴车上载着满满一车果蔬,就打算往林记食肆去,临走前被娟娘一把拽住,将睡意朦胧的福哥儿还有玉姐儿往他怀里一塞,又转身回了屋中,拎这个包裹放在驴车上头,“夫君,今日中秋,把两个孩子也带去城里逛逛,这包裹里头是我最近做得橘子干,带去给林娘子尝尝,先前她给了两个孩子红封,我还没有回礼。”
“知道了,风大,娟娘快进屋吧。”李贵笑着接过包裹,想着今日跟林娘子结了账,总要去玲珑阁瞧给娟娘买枝簪子回来。
将两个孩子安顿好后,李贵便驾着驴车往村子口走去,怎料刚要出村,就被一早等在门口的里正拦住。
【作者有话说】
我有罪,最近又忙又过敏,昨天晚上十一点多才到家,还过敏过到眼睛睁不开,今天还只摸出四千字[捂脸笑哭][捂脸笑哭][捂脸笑哭]
第57章
◎“咔滋”一声咬破外头那层酥脆的表皮,鱼肉鲜嫩,实乃下酒好菜◎
夜幕之下的李家村, 十分安静,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叫,片刻又消失不见。
微风习习, 里正手中点着昏黄烛火的灯笼随风而动,李贵停下驴车, 大步走至他身侧,“您今日怎么起的这么早?”
里正摩挲着手中的竹杆, 有些纠结,提着灯笼, 探头看了眼,窝在驴车里头还在还在睡觉的两个娃娃,拉着李贵的胳膊, 把他往边上带了带, “阿贵啊,林娘子的这都八月了, 天气也凉快下来了, 你去问问林娘子,酒坊何时能建起来。”
李贵笑了笑, 抬手揽着里正的肩膀就道:“您莫急, 林娘子答应的事, 肯定会有的。”
话音一落,里正没忍住瞪了他一眼,“现在村子里还有不少果子是不急, 等过阵子入冬后, 树上的果子还有蔬菜都没了, 我们村子可就没有进项了, 到时候有些个王八犊子, 闹起来了,你去给我处理。”
确实如此,自打李贵接了林记供货的生意,整个村子几乎每家每户每月都能赚上二两银子,尤其是入秋这两月几乎都达到五两一个月,从以往吃不起肉,到这会家家户户都养了鸡鸭,日子好了不是一星半点,若骤然让他们没有进项,确实容易闹出事来。
尤其村里还有三两个刺头,比如先前以次充好的李猛家,原本按照李贵的说法,他家的荔枝就不再收了,谁料他才跟里正说完,李猛那一大家子就从外头挤了进来,哭嚎着说自己是被猪油蒙了心,求着里正再给一次机会。
回忆至此,李贵皱起眉头,扶着里正走到一旁,“我知道了,今日我就去问问林娘子的打算。”
话虽这么说,驾着驴车走到城门口的李贵心中还有点忐忑,毕竟现在李家村是指望着林记吃饭,而林娘子心善,这才一直让自己供货,酒坊一事,他究竟要如何开口。
驴车轧过一块碎石,颠簸一下,玉姐儿揉着眼睛坐了起来,迷茫地扫过陌生地四周,有点惊慌,好在下一秒就看见身旁还在呼呼大水地哥哥,肉乎乎的脸上露出笑容,顺手拍了拍福哥儿的脸颊,暗自嘀咕,“阿兄是只小懒猪!”
玉姐儿头顶的发髻随着驴车 ,像蒲草似的一晃一晃,她托着脸,满目新奇地盯着廉州路边各式各样地摊位,直到驴车穿过一条小巷,停在姜家小院后门。
吃食的香味顺着风从墙内飘出。
“阿爹,我们今日是来寻安姐姐玩的吗?”玉姐儿一骨碌爬到车辕李贵身边,拽着他的衣摆,吸了吸鼻子,仰着脸问道。
李贵心中诧异,“玉姐儿怎么知道的?上车时,你不是还在睡着?”
玉姐儿狡黠一笑,嗅着鼻子,“阿爹笨笨,这个甜香跟安姐姐给我的蜜饯一模一样!”
“啊?”李贵愣住了,他猛地一吸鼻子,除了米香就是油脂香,一点没有闻到玉姐儿口中的甜香,心道估摸着自家闺女闻错了,但难得带她出来玩,也没扫了她的兴,就随口应和一声。
“哟,李郎君来了,怎么没敲门?”恰逢林书晚推门而出,瞧见站在自己门口的李贵惊了一跳。
李贵回过神来,笑着应道:“刚到,正打算敲门呢,您就开门了。”
等到李贵让开身子,林书晚这才瞧见身后还藏了个玉姐儿,往下弯腰一把将人提了起来,“我们玉姐儿也来啦?正好安姐儿跟谨哥儿今日也起得早,这会在吃朝食。”
林书晚抱着她同李贵说了句进屋,自个儿就先回了小院,忽而脖颈那处有些凉意,林书晚垂眸一瞧,就见玉姐儿肉乎乎的胳膊环着自己的脖子,正怯生生地瞧着自己。
似乎还有些怕生,但比头一次好了许多,“玉姐儿吃过朝食了吗?”
闻言,玉姐儿摇了摇头,“我阿兄还有阿爹一大早就出门了。”
话音一落,李贵这才想起自己还带了福哥儿,心头一惊,扑到驴车旁,就见菜篓里头的福哥儿睡得香甜,他无奈摇了摇头,“林娘子,这是今日的果蔬,还有您先前提过的柚子,橘子也在西边的山里找到不少,今日也带了好些过来,您把玉姐儿给我,我带他们去前头吃顿朝食。”
“”来了我这,哪还要你花钱吃朝食?”林书晚瞥了李贵一眼,带着玉姐儿就往里走,“安姐儿,快看谁来了?”
话音一落,两个娃娃抬头一瞧,高兴极了,等到林书晚将玉姐儿放下,两个小的就自发将人带到桌边,一个帮着盛粥,一个帮着夹了个十分饱满的虾饺,还是谨哥儿问了嘴福哥儿在何处。
瞧着几人相处的十分和谐,林书晚瞧了眼李贵,唤来青芜,“李郎君,我有些事得出门一趟,你今日若无事,就在食肆等我一下。”
、
说罢,林书晚提了盒月饼跟一阵风似的卷出门外,今日林记就要推出会员制度,她得赶紧去把订做的会员凭证取回来。
如今食肆的朝食生意都全然交给薛娘子,原本是忙不过来的,但自从钱叔把面馆改成炙肉铺后,就把面馆的朝食生意停了,日日一早就来林记帮忙,连带着钱婶娘也一块来帮着跑堂收拾碗筷,倒是给周婶娘省了不少事。
于是这两日周婶娘日日上午都去城外的庄子,瞧瞧自己养的鸡鸭,等到午后回来,正好能赶上林记暮时生意。
等到林书晚赶到陈记木匠铺,木刨花散了一地,刀锉凌乱地丢在地上,陈老汉的徒弟歪七扭八和衣躺在地上,而陈老汉正要有气无力地仰躺在藤椅上。
“老丈,我的东西都做好了吗?”林书晚低着头寻找落脚之处。
陈老汉撩开盖在脸上的布巾,掀起眼皮瞧了林书晚一眼,从身下掏出一只木匣,丢到她怀中,又重新闭上眼睛。
“里头总共十个,林娘子数数?”
林书晚拉开匣子,只瞧了一眼,立马取出荷包,“老丈的手艺,我自然时信得过的,您能否再给我做上五十个,不对一百个吊坠,十日后我来取,这是订金,等您做好之后,我再给您结清尾款。”
话音未落,早在林书晚说到还要五十个时,陈老汉就猛地坐起身子,满脸不敢置信,指着自己的眼睛就道:“林娘子,您快瞧瞧我这眼睛,您这十块吊坠就给我一日的功夫,我只能带着几个徒弟没日没夜的干,这才勉强做完,您如今一百个就给十日,做不了,娘子另请高明吧!”
“老丈~再多给五日!十五日一百个如何?”林书晚拽着陈老汉衣袖晃了晃,打着商量,“一个吊坠五百文,一百个五十两!”
林书晚跟他磨了好一会,好话说了一箩筐,陈老汉才应了下来。
“今日中秋,这是给您的月饼,您跟姜哥几人分着吃吧。”林书晚笑意盈盈把月饼放下,又叮嘱一句吊坠跟先前一样,要将林记刻在上头,随即匆匆离去。
了了一桩大事的林书晚心情大好,哼着小曲儿就回家,刚回到食肆,就意外发现许久未见的江世子正倚靠在柜台旁,不知在与宋老聊些什么,面上含笑,瞧着心情不错的样子。
阳光透过窗棱落在他妍丽的脸上,仿若给他镀上一层金边,整个人瞧着柔软温和,尤其是眉间那点鲜红的小痣,随着他的动作,为他添了几分少年气。
这江世子当真是长了一副极好的皮囊,性格也十分不错,明明身份贵重,却十分的平易近人,还替自己解了好几次围,确实是个极好的人。林书晚垂下眸子,心中暗自嘀咕,不如一会问问宋老,江世子愿不愿意留下来用吃食。
“林娘子,储值活动何时开始?”难得休沐的崔三娘拉着蒋珠凑到发呆的林书晚身旁,问道。
闻言,林书晚猛然回过神来,大步走到宋老身旁,拉住端着朝食从身边走过的青芜,“去把后院的月饼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