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前任设成紧急联系人_蒜且【完结】(5)

  MCN运营组的团队leader是刘斐,是最早开mcn公司的那批人,微博时代带出过不少大网红,后来跳到平台做渠道管理,因行业资历深厚,手上人脉颇多,行事自带一股强势的气场。即便在整个大的运营部,也能横着走。

  “电商那班人简直一群饭桶,购物节这么大活动,招商前不做风控?连累咱们得罪机构,里外不是人”,刘斐说话直接,说好听点是直爽,说难听点是爱骂人。

  她数落起隔壁部门来有多不留情面,平时怼起下属来就有多严厉。在坐的同事们丝毫没有因事不关己,而松一口气。

  618购物节是集团二季度的S级项目,由电商部主导,起初对方负责品牌运营的同事找过来,本是希望MCN组提供一批播放数据高的达人名单和联系方式,刘斐觉得这是组内资源,不能轻易给,此外也想在集团大项目上多刷点存在感,便主动把联络工作承接了下来。

  许天殊倒是不怕她。因为她是部门里加班最多、工作态度最好、业绩表现最高——最卷的那一个。这样的优质牛马领导表扬都来不及,怎么会挨训呢。

  果然,刘斐话锋一转,看似安抚的对许天殊说:“这事确实没办法,辛苦你多做点沟通工作吧,这次损失重的那几家,你做好记录,下次有什么活动优先给他们。”

  许天殊表面点头,心里默默吐槽,你是嘱咐两句就完了,我又得增加工作量。

  中午,组内同事兼饭搭子韩竺雯着急做表格,想让许天殊等会自己。

  “我工牌掉了,得去橙湾前台取一趟”。

  韩竺雯一听,来了兴致:“等会我陪你一起去。听说橙湾食堂新上了小虾拌面,咱们去那边吃饭?”

  “可以啊。”

  旁边的蔡郁文和她的实习生季雪听了,也要一起。于是十分钟后,一行人有说有聊的,很快到了路那头的橙湾科技中心。

  运营人员几乎不用和技术研发打交道,许天殊她们平时很少来这边。她打发了其余人先到食堂排队,自己去前台拿工牌。主要担心中途会遇上岑奕岩,她并不是很想和这位前男友攀上关系。

  好巧不巧,她去的时候,前台同事不在工位,估计去吃饭了。

  得了,白跑一趟。许天殊借同事的工牌刷餐卡,先把午饭解决了。饭后大家一起在园区溜达,顺便去买咖啡。

  公司员工多,买个咖啡都得排队。自从许天殊排进了队伍,后面几乎没再来人,直到岑奕岩路过咖啡屋,顺势站到了她身后。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许天殊正和同事聊得起劲,余光瞥见他的身影,莫名紧张起来,话都不敢放声说了。总觉得后面那人一定在听,虽然人家未必在留意她,谁叫她心虚呢,只求把存在感降到最低。

  偏偏岑奕岩就是故意的,他毫不掩饰自己的目的,朝她喊了声:“许天殊?”

  “啊?”许天殊僵硬地扭过脖子:“好巧,你也在呢,吃饭了?”

  “不巧,刚在食堂我就看到你了。”

  拜托,看不出来我躲着你么。许天殊一愣,舌头打结了:“有事吗?”

  “你工牌我让人送到数芒前台了,记得去取。”

  这下她真的有理由断定,岑奕岩是故意在折腾自己了。如果没有其他人在场,保不准她会挑明了,把话说开,但现在她只能笑笑,不阴不阳的说:“哎呦,太感谢了,要不请你喝咖啡?”

  “好”,一个字,掷地有声。

  季雪认出了岑奕岩,但她牢记沉默是金的原则,不多嘴,专心等着买咖啡。

  蔡郁文和韩竺雯则不嫌事大地看过来,许天殊迫不得已,介绍大家认识:“这是岑奕岩,我本科校友。”

  岑奕岩听到这个称呼,特地看了她一眼,许天殊闪避着,继续说:“韩竺雯,蔡郁文,组内同事;季雪,我们组的实习生。”

  他一一扫了众人一眼,点头问好。

  这次重逢,许天殊发现岑奕岩交际能力明显变强了。至少话变密了,整个人透着成熟开朗的气场。从前他不是不擅社交,只是做事目的性强,不屑把时间精力用到客套交际上。

  果然人一旦当了领导,就多了一副伪装的面孔。

  “两杯抹茶拿铁,热的,全糖,谢谢。”

  许天殊也不问岑奕岩要什么,径自点好了单。总算买完咖啡,把人送走。

  季雪终于开口:“天殊姐,你居然认识岩总。我上周刚报名听了他的内训课,讲得深入浅出,可厉害了。”

  韩竺雯问了:“他讲课?什么主题。”

  “什么性能优化和实战分享,反正技术方面的,我其实没太听懂嘿嘿。”

  蔡郁文调侃:“你还怪爱学习的”。

  “没有没有,我是为了攒积分兑周边。”

  “不过确实挺帅的”,韩竺雯捅了捅许天殊的肩膀,“他大学那会儿有八卦没?”

  “呃,记不太清了”,许天殊捧着纸杯,心不在焉的应答着。想到岑奕岩对绿茶过敏,不爱吃甜食,咖啡不加冰不喝,他会怎么处理那杯抹茶拿铁呢?估计扔了吧,或者给别人喝。

  整个下午,许天殊工作起来心不在焉,往日的回忆像受到了某种刺激,止不住的在脑中翻腾。

  她鬼使神差打开公司内网,在学习系统里找到了TechTalk的课程回放。鼠标停在岑奕岩主讲的那场技术分享上,迟疑两秒后,还是点开了。

  熟悉的声音从耳机传来,课程页面播放着ppt,很熟悉的排版风格。

  许天殊盯着那串标红的字体,渐渐走神。

  她和岑奕岩是在学校图书馆认识的。那年她刚上大一,骨子里还残留着高考后的奋斗后遗症,除了上课就爱泡图书馆,哪怕是待在里面看杂书,心中的罪恶感也会减少几分。

  岑奕岩已经大四了,有一段时间,经常带着电脑去二楼阅览区赶论文。中途偶尔休息时,偶尔会绕着书架溜达,翻翻闲书。深秋的某天,许天殊坐在角落窗边的沙发上,手里捧着本书,阳光斜斜洒到她的睫毛、鼻尖上,投出一道油画般安静的剪影。

  看到她的第一眼,岑奕岩就定住了。

  许天殊没化妆,穿得也简单,恰恰是这股清纯的气质,让岑奕岩深陷其中。

  那会儿许天殊刚得知自己的身世,内心阴郁低沉,不肯轻易和人交心,追起来格外艰难。

  她痴迷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把书里那句“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视为真理。每天在豆瓣写日记抒发心情,表面对岑奕岩的猛烈进攻视而不见,实则在进退之间纠结矛盾。

  本以为拖到岑奕岩毕业,这场暧昧会随着他的离校不了了之。但岑奕岩剑走偏锋,放弃了回家乡的人才选调计划,留在帝都工作。

  半年后,两人在一起了。

  点开豆瓣账号,回头再看自己大学时写的日记,许天殊觉得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自己依旧斗志满满,总觉得有更远的地方要去。陌生的是她竟然有如此漫长孤寂脆弱纠结的时刻。

  谈恋爱之后,她写在日记里的情绪少了很多,心态一天比一天阳光,生活一天比一天充实。他们几乎逛遍了帝都的所有公园景点,走过无数个名称奇怪的胡同,发现了数不清的宝藏小众店铺,也为了见名人跑遍高校听讲座。

  中关村创业大街有家创意书店,离岑奕岩当时的公司很近,许天殊没课的时候,经常去那里的二楼咖啡区,点杯饮品,一边自习一边等他下班。

  书店常有沙龙活动,某次一位女诗人举办新书签售,许天殊爱凑热闹,非要排队拿签名。回宿舍后,那本诗集被她草草翻了几页,就扔到一旁吃灰了。

  后来分手,她为了不欠岑奕岩的人情,清算般的把能还的物品都还给了他。

  书是岑奕岩买的,大概也还给了他。

  不过书名她还记得,叫《我们爱过又忘记》。

  第4章

  “二十六度”最近更新的一期节目反响平平。

  许天殊反思,这期主题有点平淡,不够drama。大家更愿意听短平快的故事解说,或者趣味十足的段子。像她这种偏个人情绪的表达,想火起来,要么像某大v一样,罔顾是非,用直白激烈言辞痛批对方,能收割一波情绪流量;要么无保留分享,满足大众的窥私欲,或许也能积攒一批死忠粉。

  道理都懂,就是豁不出去。

  评论区确实有听众留言:蹲后续。

  许天殊没回,总觉得为了博点流量,何至于把隐私贩卖出去。当然,她偶尔也幻想过,要是哪天账号火了,就能潇洒辞职,过上悠闲的躺平生活。

  当然只是想想而已,在父母高期待中成长起来她,从小被要求考第一,习惯了自我驱动。无形中背上了太多压力,就算真有退路,她也很难随心所欲的抛开一切,说躺平就躺平。

  武艺萌是“二十六度”的第一个粉丝,也是许天殊的大学室友之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情有独钟  破镜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