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孤岛电台_民国沪语广播【完结+番外】(36)

  “做啥,情绪不高啊?”沈文毅善于察言观色,“碰着啥勿开心啦?”

  李肖白不响。

  “我听人家讲,侬追小汤,没成功。”

  “都过去了,覅再提了。”

  “电台的讲座还开着?”

  “开的。”

  “那少不了碰面。尴尬伐?”

  “没啥,还可以做普通朋友。”

  “两人缘份没到,就覅想了。帮侬寻点事体做做喏。帮我写只唱词,来赛伐?”

  “啥个唱词?”

  “越剧。”沈文毅不想埋没了李肖白的才华,“电台点唱的曲目跟舞台演出的差不多,唱来唱去搿几只,演员没啥动力。侬帮庄盈盈写只新的,来点新鲜感,刺激刺激。”

  “搿倒是没写过。”李肖白颇犹豫,“谱曲我不会哦。”

  “曲谱可以套用的呀。”沈文毅见李肖白来了兴致,继续鼓励他,“试试看,稿酬绝对丰厚!”

  李肖白正在读李渔的《风筝误》,很喜欢这个才子+丑女+美女的三边故事:“何处金声掷自天,投阶作意醒幽眠。纸鸢只合飞云外,彩线何缘断日边?”这词儿改成越剧曲调来唱应该还不错,于是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交出了第一篇作业《风筝误传书》。

  那时候没有demo.沈文毅把词给到庄盈盈后,一遍遍唱给她听。盈盈边听边记,有些不顺的地方就动手改,这样又磨了一个星期,新唱段就在华东电台里播出了。

  金尚恩是盈盈最忠实的听众。现在,他每天最爱的事,就是接盈盈去唱电台,然后把车停在附近拐角处,打开无线电,听完她的节目,再把她和几个伴奏的琴师拉到大来剧场。盈盈一上车,他总能翻出新花样讨女孩欢心:或是泡着胖大海的保温杯,或是自制的新鲜水果捞,或是牛奶加几片三明治,或是牛油果沙拉。

  “饱吹饿唱侬懂伐?”盈盈口嫌体直,拿起其中的一块三明治,大口吃起来,“吃太饱了唱不动的。”把其他几块分给后排的伴奏师傅。

  “我也跟我妈这么讲,伊差点还要我带饭盒呢,大鱼大肉装得扑扑满。我说饱吹饿唱,人家夜里要上台的。伊讲正好到饭点了,不吃顶不牢的。”

  “三明治侬做的?”

  “我只会搿种,简单来兮,两片番茄,两片生菜,煎个鸡蛋,夹到吐司里就好。老早读书额辰光经常自己做。”

  “倷学堂在哪里?”

  “波士顿,读土木工程。”

  盈盈心想,难怪又土又木的,只会搭话,又问:“住学堂里宿舍还是外头借房子啊?”

  “宿舍呀,便宜呀。”

  “搭同学关系好伐啦?”

  “马马虎虎。”

  “是不是有种举目无亲的感觉啊

  ?”盈盈想到自己现在在上海的处境。

  “离家远,没办法。还好只是两年时间,很快就回来了。”

  盈盈吃得很快,临下车想起问:“刚刚的《风筝误》,听下来哪能?”

  “是新的吧?老早没听你唱过。”

  “对,人家刚刚写出来的。”

  “唱词蛮好。不过故事没讲完的感觉。”

  “整个故事要三十集呢,太长了。讲一个书生白相风筝,结果线断脱,飘到二小姐屋里厢,二小姐看风筝上写的诗,觉得蛮好,就和诗一首。书生的家童拿风筝讨回去,书生看到小姐的诗,开心得勿得了,又在上头写了一首诗,再一放,搿趟飞到大小姐屋里厢。”

  “大小姐也欢喜书生咯?”

  “是,不过大小姐长得不好看,嫁不出去,就拜托奶娘邀约月夜相会,书生一看,噶难看,吓到逃回去,从此专心苦读,高中状元。”

  “丑女立大功。”金尚恩偷笑。

  “中了状元之后,二小姐的父亲要招他做女婿,书生以为要娶大小姐,心如死灰,又不敢得罪上司,只好答应。新婚之夜,揭开盖头一看,是二小姐。”

  “像坐过山车一样。”

  “戏份蛮足的,大悲大喜。”

  “不过,女人长得不好就不配拥有才子的爱吗?”冷不丁,金尚恩问了个好问题,差点把盈盈噎住。

  “这……好像……”盈盈赶紧喝了一口牛奶。

  后排一个琴师帮腔:“其实是这样,四个角色:一开始不是书生去放风筝的,是书生的一个朋友去放的,后来,书生也是冒充他朋友的名义,私会了大小姐的,故事的结局是书生跟二小姐成亲,他的朋友跟大小姐成亲。”

  “这样侬心里厢是不是好过一点?”盈盈不失时机地补充。

  “侬唱额我侪欢喜。”金尚恩一说,后排几个女生哇地起哄,受不了他们撒狗粮。

  “侬准备叫啥人唱大小姐啥人唱二小姐?”金尚恩赶紧转移话题。

  “我来来去去侪是搭张一雪林婉儿啊。不过伊拉两个侪蛮好看,寻不到人唱大小姐。”

  “结果就只有小生这一段唱?”

  “是的,整个剧本没弄出来。电台时间又短,没办法展开。”

  “可以唱成连续剧啊,一天唱一段,或者一个礼拜唱一段。吊牢人家胃口。”金尚恩无意中这么一说,倒是启发了盈盈。

  “晓得了,我回去再弄一下。”因为赶着剧场演出,盈盈匆匆下了车,朝尚恩微微一笑,“三明治蛮好吃的!”

  “下趟再帮侬带!”金尚恩心里美滋滋。

  第48章 ☆、《恒娘》

  《风筝误传书》在华东电台首播后,听众反响邪气好,沈文毅本想让李肖白把故事写完,李肖白倒没了兴致,想另起炉灶,两人相约牛庄路的天香楼,吃他们的招牌菜。

  “吃啥?神仙馄饨鸡还是和合馄饨鸭?今朝我请。”沈文毅把菜单递给李肖白。

  “我都可以,客随主便。”

  “吃馄饨鸭吧?天香楼是徽菜馆底子,所以他家的馄饨鸭,仍旧用锡暖锅上菜,尝尝老味道。你再看看想吃啥?”沈文毅叫来了侍应生。

  “够了够了,两个人吃不掉的。”

  “没事,馄饨鸭有大份有中份,我点个中份的就好。”

  沈文毅点了一个馄饨鸭、一个红烧划水、一个炒青菜。侍应生走后,沈文毅拿出一个信封,“这是上次的稿费,没多少,先拿着!”

  “这怎么好意思呢!

  “盈盈老板很喜欢你的词,你多用心写便是了。”

  “那这顿算我的……谢谢师兄!”李肖白几番推脱,推不掉,只好收下。

  没过多久,侍应生端来一锅,里头半只鸭,炖得酥烂,36只绉纱馄饨浮浮沉沉,乳白色的汤哒哒滚。

  李肖白给师哥盛了一碗汤几只馄饨:“小心烫!我是这样想的,最近在看蒲松龄,《聊斋志异》里面有个《恒娘》的故事,改成越剧,还没有人做过。”

  “侬讲讲看。”沈文毅朝碗里吹了吹,却并不吃。

  “绍兴戏要做大,给观众更好的体验,不能像现在这样,分场不分幕。”

  “像西洋戏剧那样吗?”

  “对,人家好的地方,我们就要学习。故事分幕,有幕里幕外,空间功能不同;像写文章,第几章第几章,下面第几节第几节,有层次,有段落,大小层次一划分,结构就比较明显。”

  “一幕戏结束,幕布合起来,灯光暗下来。”

  “这个辰光可以换布景,搬道具,等幕布再拉开,天地一新。”

  “我也觉得,要做就做点不一样的!”沈文毅的情绪明显被调动了起来,“毕竟庄盈盈的戏,值得更高级的舞台衬托!”

  “不光唱词和故事结构,舞台、化妆、服装,都可以改进一下。比如舞台上,我不想用旧式的绣幔,用简单的布景;花旦的装扮上,不用传统的大包头,改用古装头,像明代仕女画那样的,更小巧、更秀气、更江南;服装呢,也要明清的那种,重新设计,要定制,覅用原来现成的行头。”

  “那可以用回文的,深深浅浅,显得大方,舞台上覅用绣花的,看不清爽,我老早想提出来了!”沈文毅一拍即合。

  两人边吃边聊,把故事框架搭好,改革方案定好,系统工程配好,李肖白回家挑灯夜战。

  拿出了第一稿后,沈文毅把演员和琴师几个都叫上,利用午休时间排练。庄盈盈饰演洪大业,张一雪饰演洪的妻子朱雪娘,林婉儿饰演恒娘。盈盈吸取了金尚恩的意见,全剧先在电台试水,完善后再上舞台,每个礼拜只在电台唱一段,挤牙膏一样,慢慢挤,听听各方反馈如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民国 逆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