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孤岛电台_民国沪语广播【完结+番外】(8)

  “为啥这么说?”

  “黄兆麟本职就是说书的,会搞气氛,懂得把握心理节奏。所以在节目里他自己就能唱能说,跟节目融为一体。”

  “你看到的是他轻松的一面,就像天鹅在水里游,表面上很优雅,其实水底下脚一直在动。那个节目还有张治儿和刘子云吧?”

  “对。”

  “张治儿是演滑稽戏的,刘子云是唱沪剧的,人家练了多少年,吃过多少苦,你没看到罢了。”

  “我经常听他们的节目,当作业务学习。我觉得自己最好也能在节目中表演点啥。”

  “对啊,听众的要求千奇百怪,总得备一手。”

  “但是每个人风格不一样,有些小笑话男生讲刚刚好,所谓‘不亵则不能使人欢笑’,女生就不合适,或者显得呲头怪脑疯疯癫癫的,跟自己一贯的作风不搭。”

  “明白,你有你的风格,不必做谐星。”

  “我的个性不是那种会来事儿的,有时候真的情愿回去做会计。”

  “但是报告小姐成名比较快哦!现在进入这一行的女生还不多。”

  “你是说女生更有机会?”

  “对,整体上看,整个广播业现在都充满机会。”

  “不过当电台女主播可比会计难上好几倍,我善于跟数字打交道,不善于跟人打交道。数字是死的,但是人就不一样了。各种性格,你不能冷冰冰,更不能太热络,各种场合要应付自如,三教九流要接触,做节目时提防各种吃豆腐,机械设备一时半会儿有什么问题还得掩盖过去……总之,心累!”

  “是,我书里也写了这一行的艰辛。你可以看看汤笔花的经历,真的很拼。我觉得很多问题你心里已经有答案了,你想得很深。”

  “真的,要不要做主播这一行,我纠结了很久。今天总算碰到一个可以一吐为快的人。”小汤觉得跟李肖白聊完,心里舒服了许多。

  “这都是新人会碰到的问题,没事,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干哪一行都一样。有一个过程,熟能生巧。”李肖白像个大哥哥一般安慰她。

  第9章 ☆、一记头嘎结棍

  第二天一早,小汤扎了个马尾,穿个高领窄袖的袄裙,在电台楼下的早餐店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下,点了一客小笼,慢慢吃着,一边翻看新买的《你所不知道的广播界》,一副大学生模样,仿佛周围的车水马龙都不存在似的。

  “哟,嘎认真!”沈一明打断了她的阅读,翻看书的封面:“李肖白写额咾!要晓得我帮侬拿一本好了,省得侬买。”

  “侬搭伊老熟额嘛?”

  “我不是讲过额嘛,要介绍伊帮侬上课额呀。”

  “哦~对了。”小汤总算想起在哪里听过他名字了。

  沈一明要了二两锅贴,边吃边聊:“伊搿眼小道消息么,侪是我搿搭听得来额呀。”

  “侬本事大额嘛!”

  “我也做了十几年了好伐。”沈一明有点自豪,“所以我讲侬要红,侬相信伐?我看人蛮准额。”

  “啥道理?”

  “人额声音,进到话筒,再放出来,变化蛮大额,有额人,平常听听蛮好额,到了广播里就勿灵,侬平常听听,声音蛮小额,但是靠近话筒,就有种味道,嗲么勿是最嗲,就是比较糯,听起来适意。”

  “就像有额人上镜头,有额人不上镜头,道理差不多。”

  “侬发觉伐,耳朵搭眼睛勿一样。耳朵听,比较偏重情感,是从内部出发,眼睛看,注重表面,比较偏理性。声音是向着阿拉而来的,嘞四面八方把侬包围起来,侬浸嘞里厢,但眼睛是朝伊额对象看出去的,指向性额,拉开距离。”

  “搿倒没留意过。”小汤心想,我又不是哲学家!

  “声音要闭牢眼睛听,有情无情,是冷是热,一歇就听出来。”

  小汤吃完最后一个小笼包,沈一明还在滔滔不绝:

  “所以侬做夜里厢额节目蛮适合额。人家欢喜侬额声音,就愿意帮侬打电话,讲讲心里闲话。”

  “个么我要做眼啥?”

  “听就够了。有辰光人只不过要一个倾听对象,一个情绪出口。”

  “懂了,真情对对碰。”小汤一笑,“我先上去了。侬慢慢叫吃。”

  “覅急呀,好消息要听伐啦?”

  “啥事体?”

  “悄悄帮侬讲。”沈一明看了一下四周,示意她凑近,“老板加侬工资。每个月头加到100块,满意伐?”

  小汤一脸不敢置信,以为自己听错了。之前做会计,每个月才30多块!一下子翻了三倍!

  “覅讲出去。”

  “晓得晓得。”小汤掂量了一下会计和主播之间的不同。

  “老板帮我讲,培养一个新人不容易,公司对侬还是蛮重视额。”

  “太重视了。一记头嘎结棍额。”

  “低调低调。”

  小汤猛点头,心里乐开了花:“有数有数,请侬吃大餐!”

  一上楼,台里的人都还没来。小汤麻利地打扫卫生、整理桌面、烧两壶开水,把热水瓶灌满……忙完这些,本想坐下来看会儿书,秦老板一进门,把小汤叫进了办公室。

  “商业电台昨日只募捐,外头反响大伐啦?”

  “可以讲还蛮大额。吾出去孛相额辰光已经看到过好几只纪念章了。”小汤回忆起昨晚逛街的情形,确实看到了几个穿着新潮的年轻人别着马先生的徽章。

  “侬额节目里也可以搞额呀。前两天我听侬垃大亚电台额节目,讲是讲垃蛮好,就是消费带不起来。”

  “吾只不过读读广告呀,要去覅太高好伐?人家听听孛相相就好了呀。还要掏钞票做啥啦?”小汤听出老板话里有话,赶忙表忠心,“再讲,大亚伊面我去过就覅去了,还是登了搿搭好,做了五年,人侪熟悉了。”

  老板嘴角掠过一丝微笑:“吾是想,侬节目里也设置搿能几额档次。比方讲,消费了几钿,侬就唻节目里厢表演只节目。消费了几钿,可以送一眼啥物什,多买多送,念头就来了呀。”

  “有劲蛮有劲额,不过,表演节目吾勿来噻额。”小汤真没有准备好才艺。人家来电台是做记账的,不会唱歌跳舞,也没专门学过。

  老板想了想:“说唱可以慢慢积累,勿急。侬年纪轻,学起来快。读几段古文总可以伐?三友实业社额经理帮我讲,伊拉可以请教授帮侬上上课,提高提高。浙江平湖来额屈伯刚教授、苏州来额范烟桥教授侪答应了。阿拉准备好好叫培养侬,叫侬一炮而红。”

  “搿再好没了。”小汤心想,老秦出的主意跟沈主任也差不多,就是引入外援呗。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少不了男人的支持。

  “侬嘞广播里额角色,也要好好设计一下,定位,考虑过伐?”

  小汤摇头。

  “不是一般的报告小姐,上海滩嘎许多节目,报告小姐报告先生多了。多少节目,前听后忘记。要人家记得牢,侬要有自家额特色。”

  小汤最怕上价值。

  “做一个节目额灵魂,一个有文化,有魅力额新女性。不单单热心、窝心,善解人意,还有见识,有眼界,能够帮人指点迷津。”老秦对人设方面的要求显然经过深入思考。

  “我也刚刚出来工作没几年,这方面还要好好学习。”小汤实话实说,一时半会儿还达不到这方面的要求。

  “多看看书,看看报纸,老底子额智慧侪嘞里厢。上海滩额报馆里厢集中了全国顶尖额知识分子。人家额节目也要听,人家哪能解决问题额,思路要清爽。做节目,跟做人一样,要懂人情世故。听众虽然没看到过侬,但是侬垃电话里厢哪能讲,是不是用心帮人家分析问题,大家侪听得出。”

  小汤点头称是,临出办公室,突然想起一件事:“老板,节目叫啥名字啦?”

  老板有备而来:“《汤小姐信箱》,可以伐?”

  “好额呀。”小汤满心欢喜,终于要从幕后走向前台了!才21岁,就实现从幕后到台前的人生大转变,从此有了一档属于自己的节目、一个能发声的平台、一份自己的事业。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她感觉自己站在了风口上,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回到办公桌前,拆信、写批注、整理唱片,给小盆栽喷点水……小汤觉得自己干劲十足。

  她不会想到,这档节目将在半年内远远抛离对手,红遍上海滩、辐射长三角,为自己赢得“播音皇后”的美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民国 逆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