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差不多的开锅看了看,随着姜悦一句可以吃了,几人都乖乖的排起了队,一个个拿着碗眼巴巴的看着她,姜悦莫名的感觉自己像在幼儿园当食堂阿姨一样,接过他们的碗一人盛一碗,还剩一些汤底也没浪费,张伟和王亮直接把米饭倒了进去。
俩人拌了一下把锅刮干净才肯罢休,确定没有剩余的汤汁才不舍的添了几瓢冷水,吃饭的样子就别提了,这品级的牛肉加上姜悦出众的手艺,吃完饭后那碗都干干净净的。
“啊~,每次我惆怅时、坚持不住想回家时,想起小悦做的饭就坚定了留下来的念头,这要是没有小悦我都不知道怎么办。”
“谁不是呢,你看看老知青那边,听说有人冬天吃酸菜都吃吐了,哪有我们这么潇洒啊。”
“对了,你们听说没,新知青要下来了,好像就这几天了。”
“还要来吗?”
“嗯,我们原本是有11个知青的,但是之前不是回城3个吗,现在还剩8个,听说这次还要来5个。”
“来就来呗,合得来就多走动走动,合不来就像现在互不打扰就好。”
“来五个知青,知青点点还能住得下吗?”
“可以的,那边大概能住18个人的样子,再来5个才13个人。”
聊了一会天三人把锅刷了,看时间差不多了,四人穿好衣服出门的时候,张伟把枪背上这是准备上山去了,今年冬天都不用小虎爸爸带他们了,不入深山的话四人一枪足够应对了,其实还差两条狗的,但是他们只设置陷阱不打猎也够了。
进山后直接朝着布置陷阱的地方走去,前面几个都没货,姜悦观察了附近的情况重新调整了套子的位置,搞定后继续向着其他陷阱走去,今天运气一如既往的收获了一只兔子,今天天气不错能见度还行,几人往里面走了走,因为外围的木材没了,来一趟怎么也得弄点柴火回去吧。
张伟持枪警戒,姜悦三人开始收集散落在地上的枯枝,不贪心,一人一小捆,收集好就下山,今天走的远了一些,到家的时间已经挺晚了,柴火和兔子都打算明天处理。
第二天姜悦和姚玲起的晚了一些,她俩昨天聊天聊得太晚了,今天起床后有早餐吃,玉米碴子粥和蒸红薯,洗漱后开始吃饭,饭后和姚玲把锅碗瓢盆给洗了。
吃过早饭后姜悦询问了一下他们晚上吃什么,没事儿的时候吃两顿饭的,有时候一顿饭就够了,几人都说随便做只要是她做的就行,姜悦想了想刚吃牛腩,这几天吃点素的吧:“那就炖酸菜吧,正好还有一块冻豆腐。”
“可以可以可以,有豆腐可以。”
“豆腐没毛病。”
确定了下午吃什么后,几人开始学习,这种例行学习已经持续三年了,从姚玲提出来后就没有中断过,主要在这边你实在是没事干,除开生产队的事基本就是闲着,学习已经成了打发时间的事,就是自学的话进度相对慢一点。
学习到下午姜悦开始做饭,今天这食材就在这,谁做也好吃不到哪里去,也就是姜悦几人嘴养刁了,不然现在能吃豆腐都得有客人来了才会买,吃完饭后照例去山上走了一圈,今天是空军了,天气不太好也没往里面走,早早就回家了。
第355章 六十年代下乡知青17
第二天下午,大队长从公社把新知青接了回来。
知青接回来后姜悦他们跟着去帮了一些忙,帮忙搬了搬行李,带着新人去领了粮食,老知青经过这些年的沉淀沉稳不少,他们也很热情的帮忙,主要也有那几个不好打交道的人走了的缘故。
晚上的时候大家伙给新知青举办了一个迎新会,姜悦她们商量过后拿了半只兔子,饭后老知青给新知青介绍了这边的情况,新知青也做了个自我介绍,五个知青二男三女都是一个地方的人,这点比较巧,回家的话有伴了。
饭后姜悦四人告辞了,回家休息了一会讨论了一下新知青,时间差不多就上山去了,殊不知新知青也在讨论他们四人。
“乔队长,他们四人不是知青吗?怎么不在这里住,他们回哪里啊?”
“是知青,他们不住这个知青点,他们住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
“知青点不是只有这一个吗?”
“嗯,他们刚来的时候队里正修好三间房子,本来是打算等这边住不下后安排人住那边的,但是他们刚来和一些人...嗯..有点合不来吧,所以就搬到那边住了。”
老乔说原因的时候卡壳一下,毕竟这也不是值得说的事,当初发生的事也和他没关系,他要是早知道绝对不会同意玩什么下马威的事,你看看人家领头的拍拍屁股回城了,弄得他挺尴尬的,他一个队长换个人还以为他指使的呢。
“哦,这样啊,我看他们还挺好说话的。”
“没事的话你们可以多联络联络,大家都是知青,要互相帮助团结一心才好。”
这边说啥姜悦他们不清楚,四人正兴高采烈的往回走呢,今天收获了两只兔子,下午送出去半只,晚上就给加倍补回来了。
第二天上午三人跟着牛车去了一趟公社,这次去是办一件 ‘ 大事 ’ ,到公社后背着几只兔子去换了六块玻璃,现在几人房子的窗户还是那种木制小格子用纸糊的,保温性不好透光性也不行,这次买了玻璃打算换一换。
三人小心翼翼的抬着去了牛车旁,牛车上已经铺上草和门帘子,这是专门拿的防止玻璃在路上磕碰到了,等他们到家的时候,徐大爷已经把现在的窗户改造好了,因为现在的玻璃是固定的大小,回来需要多大都是自己敲的。
不过专业的人请专业的人做,徐大爷有经验交给人家就好,安装玻璃时已经是饭点了,请徐大爷帮忙的时候,人家不要钱,正好请人家吃顿饭也好,排骨还剩两斤都给做了吧,做个东北乱炖之豪华干菜版。
土豆干豆角干蘑菇粉条都找了出来,排骨拿出来后想了想又切了一点五花肉,准备好东西后,起锅烧油,这菜有多放点油,油少了不好吃,下入五花肉煎一煎后放入排骨,加入调料后调味,下入蘑菇继续炒,等蘑菇香味出来后,放入土豆干和豆角干,放入盐和水开炖。
姜悦做饭的功夫,徐大爷已经安装好一间房间的窗户了,姜悦和姚玲看了看满意的点了点头,打开窗户最上面的两扇小窗户试了试,很丝滑,大冬天也用不上夏天再说吧,关上窗户后,姜悦准备用塑料膜封窗户了。
封窗户之前先给窗户中间和四周钉了一块木头,不加木头的话塑料布挨住窗户会结霜的,加些木头就是为了把塑料布顶起来不让它接触窗户,封好窗户后姜悦把周围打扫了一下,姚玲也把炕上的木屑打扫干净了。
临出锅还有十分钟的时候,姜悦把粉条放了进去,这时王亮和张伟那边也弄好了,封好窗户后饭也熟了,本来徐大爷收拾好东西就要走,请他吃饭都不吃,用徐大爷的话就是:“就这活我都没热身,哪里好意思吃你们的东西。”
最后还是张伟和王亮把人拉进了屋里,等姜悦开锅后香气弥漫出来的时候,徐大爷才不说话了,姜悦先把馒头端了出来,今天的菜做的多了一些,一人一碗盛了五碗还剩个两三碗,王亮把珍藏的小酒拿出来,这饭就开始吃了。
这菜是一吃一个不吱声,姚玲三人天天吃姜悦做的饭都被征服了,吃到一半才想起招呼徐大爷,按说这样是有点失礼的,但是徐大爷爷同样被香迷糊了,也是吃到一半才反应过来,喝了点酒之后徐大爷也放开了,开始夸赞起了姜悦四人,还说要是知青都像他们这样就好了。
徐大爷是有感而发,因为其他公社出了一些事,听徐大爷说完姜悦怔了怔,妈呀,这旁边不是有主角团吧,什么故意掉水里被救起来嫁给人家,还有十几个男娃子围着一个女娃子转,还有一个女知青天天往牛棚跑,结果被人举报到公社,害的他们大队长都吃了挂落。
姜悦几人吃瓜吃的很开心,张伟和王亮坏得很,一直给徐大爷倒酒,徐大爷喝醉后又爆料了很多村里的八卦,其中还有大队长和会计的黑历史,吃瓜吃饱了把徐大爷送回家里,姜悦看了看锅里的菜,不知不觉就吃完了。
张伟和王亮一样喝了不少,指望他们洗碗是没希望,最后还是姚玲和姜悦洗的,第二天起床后两男生都喝的脑袋疼,第二天白天,安装玻璃窗户后,明显感觉屋里暖和很多,这钱没有白花。
换了几块玻璃并没有给几人的生活带来的很大的变化,日子还是一天天过,再回过神已经过了3年,距离68年姜悦下乡已经过了6年,1974年的姜悦已经22岁。
6年过去当初大队修缮好的房子重新成了危房,四人聚在一块商量重新建房子的事。
“那就三间正房,三间西房?”
“嗯,够我们用了。”
达成统一意见后就开始购买建材,建房的那天请了很多人帮忙,其实按照徐大爷和大队长的想法,直接去知青点住就好,那边也是刚修建没几年结实得很,省的花着冤枉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