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南老实摇头:“那怎么好意思?我们先回去了,煎饼就不用了。”
“自己家烙的,不用客气。”宋娇装了些递给陈贝。
思索一番后陈贝立马道谢:
“谢谢宋姐姐,宝珠姐姐说的果然不错,你果然又漂亮人又好。”
“我们家还没做过煎饼呢。”
陈贝笑眯眯的,几句话给宋娇逗笑了。
这陈贝还鬼精鬼精的,挺逗人喜欢。
“不客气。”
把人送出去后宋娇看了一眼宝珠:“女大不中留。”
宝珠吐了吐舌:“姐姐,我都是跟小贝一起去玩儿,可没去他们家干活儿。”
宋娇:“这还是李大姐跟我说的,谣言就是这样起来的。”
“你是先认识小贝还是认识这个陈南?”
“先认识的小贝。”宝珠嘿嘿笑了一声,挽着宋娇的手往屋里走:“也是我们两人摸鱼时候没想到河里涨水了,他哥来找她的时候认识的。”
看宋娇没有其他表情宝珠试探:“那姐姐你同意吗?”
“我要是不同意你就不理他了?”
宝珠:“那肯定是啊,对我而言你和姐夫的想法更重要。”
宋娇:“不是我们的想法更重要,而是那个人对你好最重要。 如果他们家对你满意的话,还有后面的动作的。”
宝珠笑眯眯的:“那姐姐今天晚上想吃啥啊,我来做饭。”
“我们吃螃蟹呗。”
“哎呀,姐姐别笑话我了。”
陈南回去后站在水缸旁边,直接把水浇在自己身上,冲冲自己身上的泥顺便两块一下。
陈家人出来:“咋样?你们把人送到门口没?”
“送到了。”陈贝把煎饼拿出来:“这是宋姐姐给的。”
“她长得可真漂亮。”
“哎呀,怎么还拿这个?这可是精细粮啊。”陈母摸了摸这煎饼。
陈父点头:“有来有往也挺好的,明天让陈南把我们地里的瓜果蔬菜送点儿过去。”
陈母点头:“先不忙,我买点儿点心一道送过去,看着好看些。”
陈南湿着身子过来:“那爹娘,我们什么时候请媒人上门提亲?”
陈母:“不急,她们是外地来的,你明天送东西过去的时候提一嘴,看他们有什么风俗没。”
“你娶人家姑娘还是要顺着人家来。”
“准备好了,我再去找媒人。”
陈南抠脑袋:“行。”
陈贝看看这个看看那个:“那看样子我要喝二哥的喜酒了,大哥可要抓紧了。”
“你大哥他自己心里有数,也就你二哥是个急性子想把亲事定下来。”
宝珠和陈南的亲事定下来了。
不过婚事定在两年后,定这么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宝珠自己提出来的。
宝珠想等姐姐孩子出生后,帮姐姐带两年孩子以后再嫁人。
其实这个要求有些人家不会同意。
大家都会想早日成亲,早日抱孙子。
但是陈父陈母考虑了一下后表示可以,原因是因为他们老大的婚事还没着落。
弟弟先结婚了,可能会被笑话。
也就陈南自己这么着急,看上宝珠后闹着先把婚事定了。
陈南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毕竟已经到了说亲的年纪了,怕被别人抢先。
宋娇和季怀之生了一个女儿,长得很像季怀之。
宝珠伤心了好一阵,觉得宝宝应该像姐姐才对。
毕竟姐夫五大三粗。
以后会被人孤立的。
但是季怀之不这么想,他说女孩子就应该凶一点,相貌只是锦上添花。
女儿的事季怀之都亲力亲为。
就连宋娇的月子都是季怀之在照顾,宝珠偶尔也只是帮帮忙而已。
周围的人来看她的时候,只觉得这姐妹两人的命真好。
特别是宋娇,这月子坐得白里透红的。
一看就是调养的极好,也没有遭罪。
在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宝珠穿着宋娇缝制的喜服和陈南成亲了。
她抱着姐姐哭了许久,她说现在的日子是以前不敢想的。
从她懂事起,就有教导嬷嬷怼她说,奴才就是奴才。
生来就是奴才,那一辈子都是奴才。
但宝珠遇到了宋姐姐后,她就是妹妹,不是奴才。
还有姐夫。
他虽然嫌弃自己,但宝珠知道,姐夫也把自己当做妹妹。
还有玄凤,小侄女。
她觉得这辈子真的好幸福啊。
来到苏州后,真的好幸福。
宋娇看着贴着囍字的院子,热闹过后就有些受不了冷清。
季怀之抱着女儿过来:“离得这么近,那丫头以后肯定会经常回来蹭饭。”
宋娇心里的酸涩冲淡了些:“这是她娘家,经常回来也没什么不好的。”
季怀之碰了碰她的脑袋:“嗯,挺好的。”
“以后这院子里没有她打扰我们,也挺好的。”
宋娇嗔了他一眼:“丢掉你脑子里那些想法。”
“这几个月肯定不行。”
季怀之愣住,宋娇接过女儿笑:”我们小葫芦要有弟弟妹妹了。”
“这么快?”
要知道,他为了宋娇的身体之前一直都很克制,就想着让她身体恢复得久一点。
没想到刚恢复幸福生活,又要开始禁欲。
“你不是说你喜欢孩子吗?”宋娇歪头:“你不开心?”
季怀之无奈:“开心的。”
“很开心。”
(完)
第1章 穿成小苦瓜1
季怀之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在披麻戴孝。
他睁眼后看着这简易的灵堂,他被人抱在怀里。
“我的孙孙,我可怜的孙孙。”
老人粗糙的手摸着他的脸。
眼里闪烁着悲痛。
厚重的茧子让季怀之湿润的脸有些刺痛。
“爷爷。”季怀之条件反射的喊了一声。
“爷爷在呢,没事儿的,有爷爷在,我们怀之以后一定会有出息的。“
原主季怀之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他跟村里的大多数孩子都一样是一个留守儿童。
不过不一样的是,他的同龄人在上小学后就慢慢的被父母接去了城里。
只有他一个人跟着爷爷奶奶长大。
原主是有父母的。
他们也跟其他人一样在外面打工赚钱,说没那个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
只能让他在老家上学。
可是原主有一个比他小两岁的弟弟。
这个弟弟从出生就是父母在带,也跟着他们在外面上学。
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一起回来老家。
每次在他们出门打工的时候,原主都要闹上许久,质问他们:为什么你们可以带弟弟一起出去,就是不带我?我不也是你们的儿子吗?
每次他们都会用同样的话来敷衍他。
弟弟太小了,不放心他在老家。
我们过年就回来了,下次带你一起出去。
没有外地上学的名额,你先好好在老家上学。
你是哥哥,怎么这么不懂事?为什么每次回来都要跟弟弟争?
原主不理解。
明明他以前也很小,听说他们把自己丢给爷爷奶奶的时候,自己还不到一岁。
怎么到了弟弟这儿就不一样了?
每次回来看着弟弟光鲜亮丽的像个城里孩子,偶尔嘴里还能念叨ABCD,他就觉得很局促。
明明自己也是也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可他活得却像是独生子一样。
他们在家里的时候,原主会兴奋的跑过去抱他们,可他们都是皱眉推开他。
因为嫌弃他身上脏。
他身上穿的是村里哥姐不要的衣服,胸膛都是黑黢黢的。
指甲里也都是泥。
觉得他不干净,一点没有弟弟惹人喜爱。
爷爷奶奶提了很多次让他们把怀之一起带出去。
山里的学生越来越少了,一个班都快凑不齐十个人了。
原主后面上学只会越来越麻烦。
可他们总是在推迟,在找借口。
到后面要一个教室教两个班,季怀之的同伴也越来越少。
他以前还能跟同伴吹牛,爸妈会带他去城里。
但是同伴都去城里了,只有他没去。
他的话也越来越少,多数都是坐在平房上看着眼前的大山。
他想爸爸妈妈。
有天奶奶干农活儿的时候从坡上摔了下去,没有人发现。
等中午吃饭看她没回去,季爷爷出去找才看到季奶奶摔死了。
这件事后让原主彻底不爱说话。
因为奶奶出门的时候叫他一起了,他没去。
以前星期天的时候,妈妈会在这天打电话回来。
原主在家里等电话。
虽然有了弟弟后爸妈很少打电话了,但是他还是想着,万一他们想起来给自己打电话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