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败光八个亿_幻如空【完结+番外】(136)

  他那位同学关系很铁,透出的消息是有多种地块即将推出,让他也帮忙介绍有实力的开发商过去考察。

  双方都有需求,那他穿针引线,当下就说定了。

  林若妍、吕干带上了设计部的人,按照约定的时间,从杭城开车到苏市也就不到两个小时,说去一趟那是非常方便的,当日就能往返。

  到了工业园区,崔轩引荐完毕,也没有离开,全程陪同。

  林若妍自己是在杭城租的豪车,一起去苏市的时候就没用那辆,而是蹭了崔轩的车,以便再深入了解一下他这个“本地”人对周边城市经济发展的看法。

  吕干那边带的人肯定是用分公司自己的车。在公司注册之初,办公地址未定的时候,他这边已经买了商务车和一辆轿车,这都是公司强制要求他的标配。

  现在高铁还没有建设,在市里跑和去周边城市,开车最方便了。

  一路上,林若妍了解到崔轩家里也是做生意的,而且是外贸。一打听,居然做的就是拖鞋这一个单一品类。

  并不是什么高档品牌,定制代工的那种拖鞋,就是国内都没啥人穿的廉价塑料拖鞋。计划经济的时候崔轩的父亲是拖鞋厂厂长,后来改制,他爸借债三十万,盘下了厂子,被人笑话好久。那个时候工厂、存货都是不值钱的,他用那么多钱,是为了留住工人。

  不过拖鞋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谁都能做,谁都能仿,走高端很容易被抄袭,走低端量大,也干不过方圆十里都是做这个的。

  “那年我z大建筑系刚毕业,一直想着去沪市大设计院,成为一名建筑师。但是我眼高手低,那些大设计院入职要笔试快题,我考不过,去了小设计公司。考研没实力,考公更是没底气,外语太差家里穷也没钱留学。我爸就说,在沪市消费那么高,还不如回亿乌帮忙家里经营厂子。”崔轩开着豪车感慨,

  “他那时厂子也就是半死不活的样子,我又不是学管理的,就没回去。他厂子要是赚钱,我当年肯定不会拼命读书考大学的。”

  林若妍知道在书中这一时期,房地产大发展,做设计的人大赚也是可能的,不去大设计院去外企私企,几年赚百万并不是梦:“你这才毕业没五年吧?能开豪车,是设计做的不错,还是?”

  如果对方是个设计师,如此全程陪同,她觉得大概是想拉一单生意?在当地做项目,当地找设计单位做配合也是可以的。

  谁料崔轩笑道:“我啊,没那本事。当时我不知道自己斤两,和老爸大吵一架没有回家继承家业。但是小设计院和私人设计公司里才华不够的就是给人打下手。还好那时候我认识了妻子,她学英语的,做外贸,倒腾东西到非洲。

  来我们设计公司是找人装修她家别墅。不知怎么就看上我了,倒追我。不过手段很含蓄,让我帮她一起弄店里的生意。她家没工厂,在沪市有个小店铺,看着就几平米不到,只做外贸展示,货都是从亿乌进的。我还以为人家图我年轻英俊,家里有厂,能免费帮她干‘苦力’,谁知道人家钱比我多,她自己三年赚的钱就能全款买了别墅,豪车更是不在话下。”

  林若妍以前只是听说在这一时期做外贸挺赚钱,服装小商品什么的利润特别高,不过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人,现在听的有点入迷了。脑子里还想,这会儿还没有电商,亿乌的小商品已经出名了,不仅一线城市有专门对口批发的产业链,去海外也能走船运出去,不光给发达国家代工,还能远销非洲拉美等欠发达地区。

  不过她还记得,单一卖拖鞋这个品类呢,于是好奇道:“那你怎么走上单一卖拖鞋这条路的呢?非洲那边那么热,是不是都不用穿鞋的?”

  “你说的太对了,非洲很热,正经的鞋子穿的是不舒服,光脚踩地那更不舒服,所以拖鞋就很流行了。那边轻工业基本没有,鞋子全靠进口。我也是偶然发现机会,做那么多门类分销太麻烦,就整合了一下管道,全面铺开只卖拖鞋,还注册了当地公司,起了个洋名字印在拖鞋上。

  我不是学设计的么?设计拖鞋比房子简单多了,普通洗澡凉拖是基础款,还有各种女性喜欢的花俏设计,都是物美价廉,颜色鲜艳。比那些高冷的欧美大牌便宜实惠还好看,一下子就打开销路了。

  我家拖鞋厂就这样火了起来,我爸光荣退休,我也把厂子做大做强。现在就搬来苏市工业园区了。妻子也不做别的了,一心跟我卖拖鞋。如今我们客服都是正经大学生毕业生,学管理的,还要懂一门外语。非洲那边讲y语的、f语的、x语、p语都有,现在那边拖鞋市场,我们是大品牌了。”

  林若妍一听,当下就给花萌萌打电话,让看看自家民宿和酒店的拖鞋是否要统一到崔轩开的厂子的品牌上。

  崔轩会心一笑,林总还的“信息费”比他想的更好。

  第190章 打造酒店联盟

  到了苏市工园区内,那些即将推出的地块走了一遍,又和当地管委会的负责人聊了聊,林若妍还是觉得可以考虑湖边开个酒店的。

  这个区域未来商贸活动多,展会多,国内来往的商人如今住的地方档次都低了,海外来的客人大多住在老城区内的一些老牌四五星酒店,顺便游览老城区的江南园林,或者西边那些湖光山色。

  金j湖畔的景观建设如今都没有开始呢,人来了能看到湖,也只能看看湖畔风景了。

  这里的条件比张寰宇的老家好太多了,关键是不发愁客源。现有酒店老旧,其实并不匹配商务客人的快节奏和真实需求。

  做商务的人短途出差可能一两天就走,他们需要的是舒适的睡眠环境,白天都不一定在酒店。那么吃喝玩乐夜生活的功能或许会被压缩,更趋向于城市酒店。哪怕建设在湖边,也不以休闲为主要目的,突出是睡的安静。

  还有一类客人就是要在这里住十天半个月的,他们来考察工厂,参加展会,洽谈或盯着项目进度。在老城区或者正统居住区租房子,天天来这里也并不方便。

  他们大多数为了节省通勤时间,只能屈就经济酒店,租一个月或者十来天。那种酒店连洗衣机和冰箱都没有,酒店传统的洗一件衣服贼贵。若是租民房,时间太短人家也不租。租了其实也用不了太多其他功能,就只求洗澡洗衣,偶尔自己做饭,没人给打扫卫生的话就很麻烦。而且居民楼没有安保和其他物业服务,叫车停车也不方便。

  林若妍在现实世界里经常出差,各种类型的酒店都住过,立刻想到了自己要在这里开发酒店,搞成什么类型了。

  她要做高端商务酒店,还是那种能接待外宾的。

  这种酒店需要具备的是精品小规模的自助餐厅,但是不搞大型宴会厅。可以考虑会议,不过只是小规模。spa和温泉、泳池这些维护起来成本高的功能都不考虑,就只做健身房,时尚现代的健身器材都放好了,旁边必须有一个自助洗衣间,洗衣烘干一条龙。住十几天的客人们,一边等着衣服洗好,一边健身聊天或者在旁边自助餐厅兼大堂喝咖啡。

  咖啡厅和自助餐厅都以及大堂都可以一体化。规模和四合院民宿的配比差不多,整个面积控制住。以上功能全安排在首层。大堂等候区都不用太奢华,前台办理入住的人员服务意识到了,精通多门外语才是最重要的。

  从二层开始一律就都是客房了,一百来间,不是标间,全都是单人间大床房。

  客房内都是标准化装修,贵的东西在床品和卫浴,房间里必须要预留网络和使用笔记本电脑的接口,有办公的台面,这并不需要多好的写字台老板桌,就是一块板子的台面。

  这个时代液晶电视还比较少见,她这边要弄液晶电视,可以与计算机接线当外接屏幕那种。整个房间造价并不比普通商务套房低,钱重点花在提升睡眠感受和办公方便度上。其实房间面积不用按照五星酒店那种评价标准,搞得傻大。相同的总建筑面积多出房间就好。

  工业园区内早就有去评星级的高档酒店了,她要做差异化,做国内顶级的新类型商务酒店。

  林若妍在现实中自己住过这样的酒店,比传统什么标间商务房都要舒服。那种传统酒店房间摆着根本不看的大电视,沙发茶几,却根本找不到一个能办公的高度合适的有电源网线的办公台面。

  洗澡的几件套那个啥大浴缸根本用不到,花洒太小不舒服。她的酒店需要巨大莲蓬头以及全方位冲淋,智慧马桶什么的。再加上贴合人体的床垫和记忆海绵的枕头,床上用品追求躺下就能睡着,让认床的客人也能瞬间放松。

  与管委会敲定了,林若妍就拿湖边的一个酒店地块,大致聊了聊价格,她能接受,就等着日后签约付款了。这就是给南方大区新添了苏市的项目,后续让吕干展开具体工作。

  崔轩当时陪着谈完,就留在园区内自己的工厂了。林若妍乘坐公司的车一起回了杭城,路上将自己的思路一讲,大家身为打工人,当然对她描述的这种酒店非常向往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女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