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暗暗发誓,以后再不和妈妈一起度假了。
林若妍大撒把,是因为公司有秦爽盯着,配合盘石做非洲项目调研的事情秦爽已经做了安排。
陈俊从施工企业那边打听消息,同时也打探非洲能合作的施工企业的虚实。
另外海外这一块,有语言优势有开拓之心的花萌萌更适合做前期项目开发,秦爽找花萌萌一谈,她就主动接手了。
铜矿的事情暂时还只是当地对全球公开发放招标邀请,具体的投标要求和开标日期都没有定。
各种有兴趣的企业侧重点不同,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看中的就是资源。他们也只矿业资本参与的更多。
而我国的企业秉承东方思想与西方世界的思维模式不同,讲究的是以和为贵互惠共赢。
西方世界一般都更倾向于资源掠夺,非此即彼,他们自古生活在贫瘠的欧洲大陆,茹毛饮血文化荒漠。没有的就去抢,抢到了就是自己的,抢不到毁掉了也不能留给土著,唯恐别人强大了去抢他们的。
至于殖民后“驯化”当地人,摧毁他们原本的文化习俗,没有全盘西化的就直接用肉体毁灭,资源也是挖光了用完了就扔,如蝗虫掠过一样留下更加贫瘠的土地。殖民者所作所为就很让觉醒后的非洲国家恼火。
因此,就算邀请了西方世界的大公司来参与投标,当地人也不会傻到再一次沦为被掠夺的对象。
他们已经想清楚了招标的目的,计划在招标档中做足文章,提前堵上那些窟窿。
但是书中的西方世界,在这个时代仍然带着有色眼光看非洲。被资本和利益左右的公司,就算其中有善良清醒的人,也无法抗衡主流文化的思维模式。以这样的指导思想去做的开发方案,留给当地人的利益是怎样的,就不言而喻了。
他们甚至都不屑于遮掩他们的真实目的,在投标前就开始用传统的贿赂手法,试图买通评委会或者当地管理者,将这些人看作新买办,为了小钱就可以出卖国家资源的那种。
这其实已经引发了当管理者的信任危机。
第245章 度假也不耽误
张寰宇所在的咨询公司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给当地管理者制定任务书的时候提出了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把当地人的需求分别拆列成若干项目任务,招标的时候可分可合,这样各方面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都能进来,也能各展所长。比如适合开矿的就只经营矿产,适合修桥铺路的就只做大基建这一块。不过这种做法的弊端是需要当地有更高层面统筹全局的人,他们要有强大的管理能力,能用法律或者其他手段把这些企业都管住了,不互相妨碍。
第二种是找到一家可以信任的大的企业一揽子把所有事都承接了,由这个大企业再找分包企业。不过为了控制分包的质量,当地管理者有权利过问,审核,随时检查,并提出替换等等。这样对当地管理者的要求降低,对大企业的综合能力大幅提升,而且大企业的一揽子方案也一定要能明显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益才行。
总之,那家欧洲咨询公司的立场还算比较正,是真的帮助当地管理者出谋划策。
张寰宇跟这个项目已经两个多月,把这两种模式都琢磨透了,并且也比较了解当地的管理水平,光是靠上层官员有眼光有学识不行,当地其他基层人员的素质水平堪忧,就很可能好心办坏事。最终若干大企业进来后,互相争抢资源,一个项目协调好几个月都未必达成共识,那么整体项目的进度就会被拖垮。
当地传统本来就不是那么讲效率的,人为管理因素拉垮下来,更是不可控的。拖越久,成本越高,项目也越容易烂尾。
张寰宇后续给林若妍发消息,说根据目前当地政府回馈,是希望能够选择第二种模式,他们出矿山,之后见到的成果是围绕矿山的一座新城镇,里面还要包括相关产业运营。将来也要有转型和产业提升的方案,帮助当地不止开采矿山的资源,还要培养起后续一系列的升级产业已经技术工人。
这越说越像是产业新城的格局了。只不过国内产业新城都是科技类的产业为主,非洲这个国家还是围绕矿山和冶金方面的一系列产业。
这种题材在国内并不罕见。当年我国大力发展西部,许多重工业都往西部往内陆转移,围绕着一些矿产资源地,就地建厂造城,相关的居住、教育和服务业就都一并造好了。
那时候叫某一个编号的大厂,并不只是工厂厂房那么简单,往往是山沟里的一座城。厂里有居住区、从幼儿园开始到职业教育完成的各类学校,若干礼堂影院,各种商场百货。自己耕种收获,做轻工业和农副业自给自足。厂里工人以及家属可以一辈子都在厂子里生活,不去山外边。
这样的模式其实挺适合非洲的。当地交通很不方便,大量人口分布在沿海的港口城市,内陆地区不是环境恶劣,就是荒无人烟的原始丛林。那里面偶尔有一些原始部落出没也是完全无法沟通交流的。
所以在那样的地方搞矿山开发,配套设施一定都要齐备,各种产业都引入进来,尽量自给自足,造一座新城镇更容易让人口扎下根来,可持续发展下去。
按照这样的思路,林氏地产这边准备了相关的材料,盘石那边主要是采矿和冶金方面各种产业的引入论述。再加上张寰宇那边提供的一些当地人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依托,非洲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不过非洲当地的效率比较低,初步估计这项目正式发出标书也要等到04年五六月份,林若妍倒也不急了。
她带着儿子在狮城玩了两周,赶在春节前返回了国内。
春节对于国人而言是特殊的节日,有亲戚的大多会聚在一起,感受节日团聚的氛围。林如许这一年也经常不在京市,紧赶慢赶在春节前忙完所有工作,来到四合院这边陪着妹妹和外甥一起过春节。
嫂子杜芃芃没有来,说是等春节过后在京市举办订婚宴,林如许这边会邀请世交家的长辈见证。盘石杜家那边是大家族,嫁女儿要讲究古礼,订婚之后,还要等一段时间,筹备新房嫁妆之类的。
cy区豪宅早已经交付了,那边林若妍给亲哥留了房子,足够大,婚礼都可以在小区会所来办,丝毫不比五星级大酒店差。
这事林如许和杜芃芃都是同意的。他们两人平时忙工作都没空管自己的订婚宴西或者婚礼的事情,偏偏女方家长要求必须隆重,要考虑亲戚来观礼的排场,方方面面都不能有疏漏。他们决定就将婚礼筹备的事情委托给豪宅那边的物业管家,这也需要时间酝酿,因此订婚宴在正月,而正式的婚礼大概最早要等五一黄金周的时候了。
至于老的别墅区那边,杜芃芃的母亲过去坐镇了,那边算是娘家,出嫁车队从那边开出来,再去cy区的豪宅新房,这排场才能摆的出来。否则隔壁别墅就是林家,在别墅小区里绕一圈又回去了,仪式感就差了一些。
林如许对林若妍讲这些的时候,眉眼间都是幸福的表情,末了感慨:“妹妹,哥哥今年就把终身大事办了,你呢?有了哥哥这样的表率在,你打算什么时候解决你的问题?”
“我有什么问题,你只是刚结婚有老婆。我儿子都这么大了,你和我的段位差远了。”林若妍理直气壮怼了一句。
林如许不甘示弱道:“我听说梦溪的亲爹今年就三十了,可以转岗到二线,想留在京市的大机关也不难的。到时候他就是朝九晚五看看报纸呵呵茶水,你不考虑考虑这样的,还能帮你看娃呢?我将来结婚了,就不太方便总是帮你看娃了。”
“我儿子已经长大了不用别人看了。”林若妍一本正经解释,“至于那个男人,我当时大概是贪图他年轻帅气身体好。现在他人老珠黄,这些年估计也都各种受伤,哪里比得上我影视公司里的那些小鲜肉?再者我若是嫁人了,还怎名正言顺交往各种男友?”
败家系统如果长手了一定是使劲暗中鼓掌:【宿主厉害啊,就是这个道理。嫁人是为了合法生娃,现在你儿子都有了,随自己的姓氏,有房有户口的,要老公干啥?还是博爱一些,喜欢谁就和谁谈恋爱,腻歪了就分手,不怕给那些男人花钱。】
林如许劝不动,就不再讲这种让妹妹扫兴的话题,转而谈起了海外项目。
第246章 来了不速之客
林若妍就聊起了和杜芃芃一起谋划,要投标非洲的那个铜矿及新城镇项目。
林如许觉得妹妹自己已经有了很多项目经验,尤其建造非洲新城镇这种事,他一个外行就不用瞎指导。不过他还是从另外的层面提示了几句:“如果竞争对手之中有西方世界的大企业,你不要以为那边会讲什么公平竞争。”
林若妍点头:“嗯,我明白。我出门都会带着保镖的。”
“如果必须去非洲,你最好那边也有靠谱的企业和人员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