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败光八个亿_幻如空【完结+番外】(190)

  经过了三天时间,投标结果终于公布了。

  入选前两名的公司名字登报公示,相应联络人也得到了电话通知,次日将对专家组进行口头述标答疑。

  第一名是盘石与林氏地产联合体。第二名是拉蒙德的矿业与建设综合公司。

  拉蒙德那边自然是很满意这样的结果。

  从他们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就是贾马拉尼的影响力非常大,已经能左右评标结果,没有给他们公司第一名,那是韬光养晦。毕竟第一名将受到更多关注和质疑。第二名中规中矩,口头述标答疑的时候,那个团队自身也有y语优势,能与当地专家无障碍沟通,一定可以提升总分。

  卓远的营地中,相应团队都已经准备好了。

  这一次他们除了技术人员之外,还准备了优秀的翻译。这些技术人员和翻译已经一起工作了一个多月,彼此间对于以前不熟悉的词汇或者专业内容都有了充分了解。而且投标文件中所有的数据数据都是经过他们亲自调研思考分析出来的,并未偏听偏信所谓专业机构的资料。

  他们也演练过专家可能会提的问题,针对一些刁钻古怪的内容有了预案。述标的那个人就是林氏地产高薪聘用的本地项目经理。这人y语流利,工程方面很懂,同时也在矿企做过基建。总体而言,他进行述标,各方面的表达都很有自信。

  第一名被安排在了次日上午述标。

  拉蒙德企业的团队在此时终于抓紧了一把,不再懒散放羊,为了不迟到早早就从舒适的滨海港口城市驱车赶来了述标地点。他们也希望能旁听。

  贾马拉尼是整个评标工作的最高负责人,他同意这个提议。毕竟为了公平起见,述标是允许有兴趣的企业旁听,但是只能旁听,提问必须由本地评标小组和特邀专家来。

  特邀专家中包括了协助当地管理部门制定标书的那家欧洲咨询机构。

  拉蒙德企业的团队负责人恰好认识欧洲咨询机构的专家,上前热络打招呼,一脸胜券在握的样子。毕竟在场那么多本地专家,还不是要听欧洲专家的意见,招标档都是人家给拟的,能不听么?这些当地人读过书的能有几个,有专业知识的那还不是都在西方发达国家留学过的?

  的确,在场专家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在西方世界国家留学回国的,他们没有留在繁华的世界,选择了落后贫穷的祖国,就是为了能让自己的家乡变得更美好。

  另外百分之二十,是当地的官员,他们充分了解他们的国民,以及这块蕴藏着宝藏的土地。他们也已经睁开了眼睛去看世界。选择出卖国家利益和资源的人,最终会是怎样的下场?他们的国家如今还安好?他们能看到,能明白,时代不同了,不能再任由列强用隐蔽的方式继续殖民,把他们变成奴隶榨干他们最后的财富。

  他们的国民不是只会做体力活挖矿的黑猴子,他们也有聪明的人博学多才。给他们机会,他们也能建设自己的工厂,发展自己的企业,将矿石采集加工,而不是廉价出售。

  他们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如果这些评委没有如此坚定的信念,早在留学之初就不会再考虑回国,或者早在此前已经收了大企业的利益,失去了进入评标现场的资格。

  这些问题,林若妍仔细分析立刻就明白了。拉蒙德的企业团队却似乎被固有观念束缚住了,不会用这样的角度看问题。在他们眼中,西方世界当然是最强大最繁荣的。只有离开贫瘠的土地,成为西方世界的国民,那些人才能摆脱蛮荒实现文明和自由。

  明面上的殖民地大多数都独立了,但是暗中的那些经济压迫和奴役从来没有断绝。列强抢不来的东西,就用印刷的绿纸来骗,满口仁义道德送来的却是垃圾和瘟疫。

  与西方抢来偷来排除异己的思维模式不同,东方文化体系包容性更强,天人合一互惠互利,事实已经证明优劣,当地有识之士究竟会如何选择,已经不用林若妍担忧了。

  第266章 矿山新市镇

  述标的时候,在场专家听的都很专注认真。包括拉蒙德公司派来的代表。

  这些来自西方老牌大企业的代表们的表情从一开始的傲慢不屑,交头接耳指指点点,到最后看见了建造的时间安排,以及两年新市镇竣工之后的效果动画之后,才终于转变为震惊,甚至忍不住惊呼出声,认为不可能。

  林若妍当时花了大价钱让设计院做了动画。

  在零几年的时候计算机的速度渲染3d文件都要好几个小时才能出一针,想要成几十秒的动画,那可能需要几十天的时间等渲染。所以她大胆的采用了国内传统手绘动画的方式,将图纸档给到做动画的制片厂,让设计院协助编剧本,再加入整个方案精华的内容。

  一分钟不到的动画,y文播讲,画面中出现了双语字幕,以及一些醒目的文字。非常直观,让在场非专业人员都能看懂。

  用数字说话,多少天,能完成多少件,会带来多大规模的经济利益。包括但不限于铜矿的开发,还有上下游企业链的入住。所有数据都配套完成后的图像,背景人物都是剪辑放入了当地人的形象。

  他们不再是衣衫褴褛黑皮肤的劳动力,而是有白领、企业管理者,以及掌握技术的工人。他们在一起,成就整座新城的辉煌。

  不光是动画,整套档的所有效果图配景人物都采用了当地人的形象,植物也都是本地植物,山川河流无一不精致,都是前几个月先遣工作团队现场拍摄的。

  这样虚幻与现实的结合,让当地人看到清晰光明的由他们自己掌控的未来展现在眼前,他们怎能不激动呢?

  相比较,西方许多企业的投标档效果图都是采用常规配景人物,大量白人西装革履充斥在画面中,看起来就像是从别的项目上临时拿来拼凑的画面。

  拉蒙德企业提交的投标档虽然也拿来了以前一些效果图来增加效果,不过他们在非洲有其他项目,在这些细节上已经注意到了问题。

  他们只是没想到一号中标方案之中居然也做到了,还做了这么美丽的动画。令人震撼的还有配乐和那些数字,节奏踩点气氛烘托都非常到位,让天生乐感就很强的当地人配合着声音就能联想到那些简练的数字浓缩的信息。

  一点点一步步,把观众的情绪带起来。

  这个动画的制作方,还是从冯强联系的,要不是有他的业内关系,寻常人让人家这么专业的动画电影大厂做这种投标档,给钱人家也不干的。

  现在看来效果非常好,现场所有人,包括竞争对手们都沉醉其中。

  再多的文字也不如影像能带给人直观震撼,再多的复杂的逻辑和专业词汇论述,都不如简单明了罗列出项目前后的经济数据更能打动做决策的人。

  这一点,来自现实世界十几年后的林若妍很明白。就像那个时候大家都喜欢刷短视频,而不是看枯燥文字图表。尤其是跨语言文化,各种翻译也不如直接丢个图片或者短视频能说明问题。

  这样的经验她能轻松复刻,而书中时代的人却没有如此超前的认知。他们只是觉得这样的投标档实在太精彩了。虽然别家也有动画表现建筑物,不过大多都阐述的是艺术性和功能性,少有人联系到整个项目如何盘活,以及后续经济对比。

  关键这些资料也不是捏造的,是经由各专业的专家研究分析,一点点推导出来,有充分的基础数据支撑。

  这些基础资料也不都是公开的别人售卖的,还有很多是筹备投标档的先遣团队在现场顶着烈日吹着黄沙调研得来的。连当地人都不曾关注的一些问题,包括季节气候、人们的习俗等等方面,都会对工期有影响。

  所以为了实现那么快速的建设,并不是用嘴吹出来就行,要有扎实的调研,考虑到当地各种复杂的情况才能得到更准确的工作计划安排。

  整场答辩并不用林若妍说什么,现场团队已经配合紧密应对了各种问题。她很放松地环视周围,发现拉蒙德企业的那几位代表竟然灰溜溜提前退场了。

  他们或许是还想挣扎一下,对下午的述标进行调整,吸收上午述标单位的那些经验。当然他们肯定不具备能在几小时内做出动画或者增加那些真实数据,修改工期等等大修改了。

  十几年后,网络发达,渲染动画几分钟搞定,网络传输直播视频秒下载的时候,国内的企业或许有这个联动修改的能力。不过那时候西方世界就算有这样的高科技,也缺乏能加班加点干活的人。

  所以结束了答辩,林若妍与团队一起吃饭午休的时候,看到大家也是非常自信。专家之中的确有提出一些质疑,但是总体的肯定态度更多的。如果严格遵守一人一票,他们获得多数票是肯定的。

  就不知道下午拉蒙德那边的答辩会是怎样的效果了。

  没想到下午述标的时候,拉蒙德团队上午旁听的那几个人居然都没有坐上主讲位置,主讲换成了一位年轻的女助理。这一帮西装革履的大老爷们神游天外,表情也很丧。连女助理因为临时被拉壮丁,讲述的时候太紧张有磕绊的问题,他们也都不理会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女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