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大不了关门歇业,让员工带薪休假,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反而是这样的变故能锻炼出一批有应对能力的人,懂得在困境中蛰伏,能看清国家日渐强大的力量,对祖国的经济有信心,准确把握住黎明前的时机,一旦解封迅速恢复活力。
林若妍怕自己活不到那个时候,就找了一天晚饭后,专门和儿子聊了这个事情。本意是叮嘱儿子到时候不要乱,要相信国家的安排,自己保护好自己,戴口罩勤洗手非必要不出门,居家学习就好。
没想到林梦溪说:“妈妈,既然你忽然做了这个梦,又觉得未来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提醒了我,那为什么不提醒更多人呢?”
“这事不一定发生,万一没发生,我乱说,那不是散播谣言么?”林若妍解释了一句,但是儿子的话的确提醒了她。
现在是八月了,再过几个月粤省很可能就有案例出现。她在粤省有投资家具工厂,无论那地方是否真的有疫情,她也能用这个理由“接收”到第一手信息。然后和京市这里相熟的领导提个醒,让他们能找管道一层层报上去早做准别。鱼家二老那边也有资源,说不定书里的世界就会被影响。
既然剧情都能改,sars的影响为什么不能被压缩被控制,甚至提前结束呢?能早结束几天,就会挽救更多人性命,以及很多人的生意,让国内经济早日恢复。
所以,她还是要想尽办法多活几个月才行。要不然纵使留下书信,又能让谁相信她的“预言”,死人肯定不如活人灵活变通。
好在豪宅那边潜在客户越来越多了,她相信吕干的能力,九月开始卖房号到十一月怎么也能凑一个亿?等十一月的时候,拿下了预售证正式开盘可以签约了,就能名正言顺收全款了。
眼下,林若妍还要先挺过八月的花钱大关。
生物医药基地租楼,增加改造预算,也不过是花了几百万,学校那边也还是设计时间,施工单位虽然找到了,谈合同到支付第一笔钱最快也要下个月。这月她还有三千万的指标要花呢,买楼还是买地?
“败家系统,最近有什么拍卖会么?”林若妍自己想了一圈实在没啥能花钱的大头了,只能问系统咨询。
败家系统憋了好久,终于听到宿主问话,赶紧回答:【宿主,除了卖房卖地的,也有其他的拍卖会,您要不买点古玩?那东西一件也有千八百万。】
“那些东西这月买了,下月卖能赚多少钱,好卖么?我要买楼买地,我要大且结实的,看着就特别有安全感的。”林若妍很清醒,不被败家系统忽悠。
败家系统利用权限看了一圈,回答:【京市的地和楼这月的价格都有点贵了,三千万上下的没有。宿主我帮你查询一下周边地区或者您指定一个地方,最好是书里与您强相关的主要人物发生过剧情的城市,那些地区相应信息应该都能查。】
林若妍现在记得的书中情节,以女主李一琪的经历为主,回忆了一下忽然想到了一个地方:“系统,你帮我查一下津市有没有什么卖楼买地的。”
林若妍想起的事情是书中描写,女主李一琪去津市见合作厂家,见识到了津市的变化。
李一琪创业是医疗器械这一块,一开始推销自家产品,都是亲历亲为自己出马,比起其他创业伙伴,她还是能言会道的。
到了津市才发现,津市的城市面貌极大改善,津河、和平路、鼓楼、天塔等城市地标依次改造完毕,街上也再也看不到黄大发,经济跨上了新的台阶。
同时房价也略有攀升,两千到四千每平米不等,五十万起步就可以买套位置不错的新建小别墅。
原书借着李一琪的眼睛,看着报纸上那些热销的房子广告,十年二十年后那些地方的房子价格依然坚挺,现在却便宜得要命仿佛白送一样,梅江、新华园、城市花园项目……保值增值杠杠的。
十年后李一琪再去津市,特别后悔当时没有听朋友的劝,没能买一套梅江的别墅。毕竟京市的别墅还是贵,她十年后才能够到档次好的。而同样环境区位,津市当年顶级的大别墅不到一百万就能买一套,比京市门坎低多了。
十年后津市和京市,高铁半小时就到,很多人住在生活成本低的津市,来京市打工赚高工资,比住在京市旮旯地方通勤还方便。
所以,既然八月在京市买不起好地,那不如去津市买一块地?想办法拖延开发节奏,放一段时间,或许能找到接盘侠,将地直接卖了。
败家系统很快查询到了一些信息:【宿主,地有便宜的,房子那更是比京市便宜多了,您要买哪种?】
书中的今年,第十届运动会开幕式在津市举行,六百年历史的估衣街重新整修工程竣工,麦德龙红桥商场开业……迎来了新世纪的第一个爆发,市gdp比上年增百分之十二点五,增速连续第二年位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首位。可谓是朝气蓬勃,津市誓言要赶超沪市。
明年也就是2003年,是津市房价的分水岭。在那场疫情之前,商品房均价保持在2000元左右,谁家住着4000元一平的房,那就是土豪了。而之后,津市的房价如离弦之箭,一路飙升。每平方米均价至少上涨1000元。
林若妍盘算了一下就有点动心,要不然还是不买地了,买地还要弄个项目公司,一堆人忙活。她这不就是赶着花三千万么?当是个人投资,买些成品的房子,看房价涨了就脱手卖了。
她不会去津市定居,就不会舍不得卖,纯粹是当作投资工具了。股市在这本书里没人提,她不敢随便买股票,那就把房子当股票买,低买高卖。
第119章 提前做准备
120先来几十套(标题改不了,内容已经更新)
林若妍笃定津市短期内有接盘侠,是因为津市已经搞了大规模的拆迁,比京市激进多了。那段时期拆除近500万平方米的旧房,超过30万人离开了老房子,城市面貌肉眼可见提升,人民心态向好。到了书中明年九月,也就是李一琪去津市的时候,当地单月商品房成交面积突破了100万平米。
书中描写过的事情,尤其是经济发展趋势,还算相对靠谱准确,并不会因为男女主没有来电,他们的个人剧情改变,就改变了大环境的发展节奏。
虽然现实世界里,再过几年京市房价比津市涨的离谱多了,不过今年在津市围绕着核心保值区域买点两三千一平米的房子,明年单方涨价到四千五千就卖了,扣除交易税费也能赚百分之四十,一笔快钱。这么高的收益,看着比许立丰那个旁氏骗局的网站还离谱,却实实在在发生了。
【买房子吧,你帮我筛选一下买津市哪里的别墅,准现房又贵又好那种,小区地段环境不错,能让我消耗三千万的项目。】林若妍一张嘴给败家系统提了一堆要求。
偏偏这些要求听起来就很符合败家逻辑,宿主要买房,还要买很多,挑品质好的无可厚非,还要贵的,这怎么能拒绝?败家系统美滋滋去忙活了。
林若妍也充分理解了败家系统的用法,以后买贵的东西不用找咨询公司,多问问败家系统就行。
她小算盘打得响亮,实际操作还是有点难。败家系统很快回馈给她一些项目信息,都是津市现在好地段的别墅新楼盘,不过那样一套好别墅才百八十万,她想花掉三千万,需要买几十套别墅。这一套套买,似乎实在麻烦。
可是要现在就买京市x城区的老破学区房,便宜是便宜了,十来万买一套,要等七、八年后学区概念起来才会涨更多,那种真正的老破小也并不好卖,租金又低得离谱,就不划算。新一批能让林若妍看上眼的品质高的房子,要等过两年才会陆续盖出来。她若是能支撑活到明年,明年再开始买京市、沪市那些最新的最贵的房子就行。
忽然,她又一拍脑门,她实在太傻了!这三千万拿出来炒自己家豪宅的楼花不就行了?
自家豪宅的质量肯定没话说,她自己、儿子和亲哥,鱼家二老都给留一套。那是正经盖成了之后她成本价买就行,这个月她把三千万拿出来,买十套房号,下个月卖给别人,说不定就见到钱了。
于是林若妍喊来吕干,问她若是出资参与买房号,买几套可以……老板下场亲自玩,这肯定要秘密来聊,弄不好自导自演露陷被人戳脊梁。一问才知道,吕干手头已经有靠谱意向的客户都超过二十组了。
换言之,他们想每个月推出十套房号,八月开始推,都不够客户分的。林若妍要是自己下场挤占名额,那必须放出更多的房号,的确需要测算一下如何控制,不能太大量就显得没诚意。
“我肯定要买五套自己和亲朋留着住的,另外五套将来转手给别人。”林若妍大咧咧道,就好像她买几分钱一斤冬储大白菜一样。
吕干一想,老板要买房那一定是成本价,未来选哪套都是老板说了算。这和现在买十套房号是两码事,老板既然问他放号量,也是考虑到量大影响后续的销控。老板真是人美心善又充满了智慧,处处为他着想,这是怕他一开始没客户,打算自掏腰包减轻他的销售压力。